第一图书网

清华传奇

吴清军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

吴清军  

页数:

288  

前言

1911~2011,清华大学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迎来百年华诞。在这一百年中,有多少传奇的故事在这里上演,有多少传奇的人物在这里登场。曾几何时,在那个国家积弱、民族多难的时代,“清华学堂”蒙着“国耻”的面纱呈现于世人面前。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摇身一变,成为了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知名学府。抗日战争时期,清华与北大、南开合为“西南联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守自我,弘扬学术,培育了众多才学卓异、爱民忧国的俊才。上世纪50年代初,清华大学进行了院校调整,从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型大学转变为工学院。上世纪90年代,清华在学科设置上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模式,一时间,举国兴教,清华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引得学者聚集其下。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一所百年老校的荣辱沉浮、风云传奇,离不开那些曾经在这里谈经论道、羽扇纶巾的先贤大师。他们或寒窗数载,学成于清华;或耕耘杏坛,授业于清华。他们中有人献身科技,毕生探求救国之路;有人纵横文史,为后人留下一段绚烂的文化记忆……无论如何,他们的学术,高山仰止,前无古人;他们的生命,璀璨夺目,熠熠生辉;他们的名字,将被永远镌刻在百年清华的历史丰碑上。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校庆之际,我们有责任将那些尘封在记忆深处的往事一一悉数,追寻着大师们走过的足迹,续写百年风尚,再创名校辉煌。本书横跨晚清、民国、现代三个历史时期,汇集了清华知名学子、教授、校友,从国学宗师、文坛翘楚、史哲泰斗到军政名流、科学巨匠、杏林大师……术业分门别类,名目林林总总,从历史的某一个侧面入手,避开严肃、刻板的理论说教,以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奇谈掌故,再现了清华大师学术生涯之外真实、鲜活的人生。亦庄亦谐,妙趣横生;一事一例,引人捧腹。相信本书的出版定会为百年清华平添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内容概要

一所百年老校的荣辱沉浮、风云传奇,离不开那些曾经在这里谈经论道、羽扇纶巾的先贤大师,他们或寒窗数载,学成于清华;或耕耘杏坛,授业于清华;或献身科技,毕生探求救国之路;或纵横文史,为后人留下一段绚烂的文化记忆。
一部清华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自强史,一部爱国奉献的历史。清华,自它诞生起,就担负起民族振兴、中国崛起的重大责任和使命,近百年来,清华为中国培养出了众多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才,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国家和民族缔造了宝贵的人文传统,

作者简介

吴清军,清华大学法学博士,企业劳动权益保护中心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讲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百年老校前世今生
 “庚子赔款”与“清华学堂”创办 
 从“清华学校”到“国立清华大学”
 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 
 解放前后的“清华大学” 
第二章 国学宗师趣谈掌故 
 王国维 拖着“小辫子”的清华国导
 梁启超 “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
 赵元任 研究语言是为了“好玩” 
 陈寅恪 博学风趣的“活字典”
 王力 十四箱藏书结缘清华
 姜亮夫 “一生结了两个大瓜”
 蒋天枢 “程门立雪”的师道精神
第三章 文坛翘楚逸闻杂记、
 吴宓 浪漫多情的“孔夫子”
 朱自清 七次跳槽的“清华园住客”
 闻一多 清华是起点也是终点
 梁实秋 甘当“捧哏”的爱国文人
 陆侃如 从清华园走出的半世伉俪
 李健吾 清华园里的“戏剧社社长”
 钱钟书 “钟情于书”的清华才子
 曹禺 誉满清华的“小宝贝儿”
第四章 史哲泰斗绝世风骨
 冯友兰 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
 金岳霖 不问政治的“哲学动物”   
 李济 “考古先要有人品” 
 谢国桢 清华学子自述“痴人”
 吴晗 “深藏图书馆”的清华高才生 
 张岱年 “养生之道并非高深莫测” 
 夏鼐 误入“歧途”的清华才子
 殷海光 “死不甘心”的自由斗士 
第五章 军政达人风云传奇 
 张奚若 从“倔脾气教授”到“率直部长”
 罗隆基 “一片青山了此身” 
 钱端升 代表一个时代的法学教授 
 孙立人 “东方隆美尔”的悲喜人生 
 吴国桢 从清华才子到台湾主席 
 叶公超 弃文从政的“外交部长” 
 胡乔木 清华“肄业生”不做“应声虫”
 乔冠华 外交部长的才情人生 
第六章 强科学巨匠爱国情怀 
 竺可桢 不畏艰难以求真知
 茅以升 造桥炸桥皆因爱国
 邓稼先 许身报国壮山河
 吴有训 中国现代物理学“开山祖师”
 梁思成 向自己的学术宣战
 华罗庚 “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
 钱学森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
 周光召 “两弹元勋”的爱国情
第七章 杏坛大师学林漫谈
第八章 水木清华流光碎影
  

章节摘录

版权页: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胜利。邓稼先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拿到了毕业证书。之后,邓稼先在昆明培文中学教了一年的数学,之后转到文正中学又教了一年,等待机会返回北平。第二年,邓稼先顺利回到了北京,被北京大学物理系聘为教授助理。在不断高涨的学生运动中,邓稼先积极参加了北大理学院的进步运动,热情支持民主学生运动,还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1948年夏,邓稼先考取了留美研究生,他来到了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院攻读物理系。在学习之余,邓稼先参加了进步留学生团体“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并且担任了干事之职。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得知新中国成立之后,邓稼先迅速写好了论文,顺利通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他的恩师和好友挽留,希望他留在美国,为自己奔一个好的前程,邓稼先婉言谢绝了。在获得学位后的第九天,就登上了开往上海的“威尔逊号”轮船。和邓稼先一样期盼早日回国的留学生和学者有一百多人,他们冲破了美方的重重阻挠,在1950年国庆前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编辑推荐

《清华传奇》民族屈辱的呐喊在这里回荡,国运振兴的号角在这申城吹响。独树一帜的学术在这里弘,知耻后勇的精神在这里绽放。自张不息,厚德载物。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梅贻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清华传奇 PDF格式下载



卓越送货太快了,订货的第3天就收到了,赞。书正看中,还好,能更多的了解清华。


了解清华的历史,不错的一本书,秒拍的,划算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