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素书大全集

雅瑟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

雅瑟  

页数:

424  

前言

前言关于《素书》,有一个美丽动听的传说。汉代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中说,秦末韩国贵族张良流亡下邳(今江苏邳县)时,在一座桥上遇见一位衣着奇异的老人。老人将《太公兵法》传授给张良,告诉他:“读了这部书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的化身。”张良认真研读,后来真的做了汉高祖刘邦的老师。十三年后,张良跟随刘邦经过济北,果然见到谷城山下有一黄石。后人便尊称这位授书老人为黄石公。而这本《太公兵法》,就是《黄石公素书》,简称《素书》。虽然故事颇有传奇色彩,但确实可以看出这位黄石老人是一位精通兵法的反秦隐士。宋代学者苏轼指出:“黄石公,秦之隐君子也。”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些奇人异士,隐居山林,通常被人们称为“隐士”。他们虽然神龙见首不见尾,看似不食人间烟火,但每逢乱世,必定现身。或传奇书,或授弟子,借以助人成就霸业。如春秋战国时代的鬼谷子,身逢动乱之际,教授的五个学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尉缭子,各佐有称霸雄心的诸侯,上演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黄石公就是这类隐士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素书》原文虽然不到两千字,但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对现代人的启示意义重大。全书共讲了五个问题:一、阐明了作者的思想体系,即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以及“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的处世哲学。暗示读者,只要具备道、德、仁、义、礼五种品格,再逢机遇,定可建绝代之功,极人臣之位。二、阐明了作者的用人原则。作者依据才学不同,将人才分为俊、豪、杰三类。是故其无异于儒家的理性意识及道德准则。作者认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危莫危于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等,都是来自生活的总结,并且有着指导性意义。三、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强个人修养的意见。“博学切问”“恭俭谦约”“近恕笃行”“亲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识;“绝嗜禁欲”“抑非损恶”“设变致权”“安莫安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并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包罗万象。四、总结安邦治国的经验。作者认为“短莫短于苟得”“足寒伤心,人怨伤国”“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这些,对于后人参政议政有一定的启示。五、阐述了作者的处世之道。作者提出“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轻上生罪,侮下无亲”“上无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远臣轻之”等,都给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供了借鉴。由此可知,《素书》是为从政者如何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如何把握道德与谋略的关系而写的,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书中这些效法天道地道,以格言形式表述的最高智慧,用之修身,可以明志益寿;用之治国,可以位极人臣;用之经商,可以富埒王侯;用之军事,可以百战百胜。《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本书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内容概要

  《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本书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书籍目录

原始章第一 —— 立身成名的根本
 1. 构建人生的五种思想
 2. 道是宇宙最高法则
 3. 有德者必有所得
 4. 仁者爱人
 5. 有道义者可立功立世
 6. 礼是为人处世的规矩
 7. 为人之本,缺一不可
 8. 贤人君子的明通审达
 9. 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10. 乘势而行,待时而动
 11. 道高而名重
正道章第二 —— 功成名就的坦途
 1. 德以怀远
 2. 信义服人
 3. 鉴古察今,人中才俊
 4. 行智信廉,人中豪杰
 5. 可守本分,舍生取义
 6. 身正不怕影子斜
 7. 见利不忘义,人中之杰
求人之志章第三 —— 安身立命的修养
 1. 无欲则刚
 2. 不为恶事,自然无过
 3. 戒绝酒色,洁身自好
 4. 远离是非,明哲保身
 5. 博学多闻,增长见识
 6. 言行清高乃修身之道
 7. 深谋远虑才不会陷入困境
 8. 慎重选择朋友
 9. 宽恕容人是美德
 10. 任用人才要知人善任
 11. 谗言止于智者
 12. 凡事三思而后行
 13. 灵活通变可解死结
 14. 慎言可避祸
 15. 坚守信念才能立功
本德宗道章第四 —— 道德乃人生之根本
 1. 长于谋划,才能有所成就
 2. 忍辱方能身安
 3. 进德修业乃首要之事
 4. 多做好事就会快乐
 5. 心志专一者能成大事
 6. 细微之处察本质
 7. 知足是福,多愿则苦
 8. 不贪不义之财
 9. 自满者败,自恃者孤
 10. 用人忌疑心太重
 11. 自私自利终致败局
遵义章第五 —— 成大事者须遵循的规律
 1. 大智若愚
 2. 有过不知为蔽
 3. 谨防祸从口出
 4. 令出如山,切忌朝令夕改
 5. 树立权威不等于发怒
 6. 辱人自辱,不可怠慢所敬之人
 7. 明辨亲疏贤恶
 8. 贪恋女色使人昏聩
 9. 私心重者不可委以重任
 10. 忌以权势欺压人
 11. 名不副实者无善终
 12. 厚己薄人不得人心
 13. 内讧毁基业
 14. 人才不可用而不任
 15. 论功行赏留人心
 16. 赏识人才要言行一致
 17. 施恩莫望报
 18. 不可贵而忘贱
 19. 用人不可计前嫌
 20. 用人不当,后患无穷
 21. 明了自身的“强”与“弱”
 22. 决策宜仁、宜密
 23. 毋让奋勇之士穷困
 24. 严防腐败
 25. 用人而疑是昏聩
 26. 刑罚不可滥用
 27. 赏罚要分明
 28. 喜欢谗言排斥忠谏者必亡
 29. 贪人之有必遭败亡
安礼章第六 —— 礼为立身之本
 1. 常怀宽容之心
 2. 凡事预则立
 3. 积善者福,积恶者祸
 4. 勤劳是富强的根本
 5. 人才是成功的关键
 6. 节俭才能真正富有
 7. 为上者忌反复无常
 8. 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
 9. 自信信人,自疑疑人
 10. 邪僻之人无正直朋友
 11. 上梁不正下梁歪
 12. 厚待贤能之士
 13. 吸引人才需要良好的环境
 14. 功成之后切勿自满
 15. 鉴别人才需要慧眼
 16. 有规则有法度才会秩序井然
 17. 人才好比栋梁
 18. 民心是根本
 19. 选择正确的道路
 20.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21. 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22. 同志相得,同仁而忧
 23. 臭味相投
 24. 美女善妒
 25. 智者多谋
 26. 同官同利易相残
 27.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8. 志同道合则大业可成
 29. 同行是冤家
 30. 教人者须先正己
 31. 顺“道”而行则万事可行
附录一:黄石公传
附录二:《素书》原文
附录三:素书考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甲父史和公石师听了密须奋的劝解,对视着会意地说:“要不是密须奋这番讲解,我们还会单打独斗受更多的挫折!”于是,两人言归于好,重新在一起合作共事。 在工作中,我们要讲求配合。有些同事在工作时,就如一个“拼命三郎”,整天“两耳不闻窗外事”地一味埋头苦干,其工作效率往往不及靠“团队作战”的同事们。正如上文所说,人总是各有所长。我们只有协作起来,向着同一个目标,共同提高,当然最后受益的肯定是我们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相反,如果我们个个只是单纯的“拼命三郎”,就可能会像寓言中的“甲父史和公石师”一拍两散那样,在事业上“屡遭败绩”。 管理活用 单打独斗、个人英雄的闭门造车工作方式在现今社会是越来越不可取了,反而团队的分工合作方式正逐渐被各企业认同。管理中打破各级各部门之间无形的隔阂,促进相互之间融洽、协作的工作氛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良方。 惠普的敞开式办公室 美国惠普公司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周游式管理办法”,鼓励部门负责人深入基层,直接接触广大职工。 为此,惠普公司的办公室布局采用美国少见的“敞开式大房间”,即全体人员都在一间敞厅中办公,各部门之间只有矮屏分隔,除少量会议室、会客室外,无论哪级领导都不设单独的办公室,同时不称头衔,即使对董事长也直呼其名。这样有利于上下左右通气,创造无拘束和合作的气氛。 不要在工作中人为地设置屏障分隔,敞开办公室的门,制造平等的气氛,同时也敞开了彼此合作与心灵沟通的门。对一个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营造一个快乐、进步的环境。在管理的架构和同事之间,可以上下公开、自由自在、诚实地沟通。


编辑推荐

《素书大全集(超值金版)》一书不仅包含治国安邦大谋略,更有修身处世、为人之道的小智慧,每一句箴言都切中要害,读来如醍醐灌顶,让人豁然开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素书大全集 PDF格式下载



书视觉可,内容多。但论述较浅显。给孩子教育应该非常有益。


内容太浅,案例简单,拼凑痕迹严重


有案例,讲的比较细,一千多字,几百多句,不容易啊!!!


除了外观有些瑕疵,内容还不错的


很好很好,书不错,值得一看


亲,包装真是个问题.


真正好,没得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