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未来的法院

周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

周恺  

页数:

194  

字数:

12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华东政法学院的学生唐庚遇到了一个自称H5的人。为了要回自己丢失的实验报告,H5答应让唐庚去中国法院的实验场里看一看。于是,唐庚来到了2042年的中国法院。在以后的10天(后改为9天)里,他去了天津、北京、苏州的几个法院,见到了许多法官、助理、书记官和律师,与他们度过了愉快而又有些紧张的日子,了解到了有关司法理念、理沦与实践、司法与舆论、死刑制度、法院组织、法官选拔、判决书写作、审判思维、庭审、调查事实等一系列的问题。等他回到上海,与H5见面时,后者在拿回实验报告的同时又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消息……

作者简介

  周恺,1972年生,天津市人,1995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随之进入天津市高级法院从事审判工作至今。现任该院法官。

书籍目录

序 曲一
上海 华东政法学院 实验报告 丑丫头 天才粉 叫我H5吧 圣人之言 十天
序 曲二
天津 煎饼果子 九国租界 航空母舰
第一天
天津 桂明法官 一共几个上诉法院 五楼的图书馆 事实助理 是李桐索呀 审判权只能上移
第二天
天津 “操”字书记官长 法院的工作分成三块儿 听雨轩
第三天
天津 滕硕回来了 六安瓜片 咸贤让唐庚等一会儿 是客观真实 还是法律真实 炮打旗杆顶 现在是乱世吗
第四天
天津 找了一只签字笔 您不信佛? 挑词架讼 小齐的婚礼 利顺德 王处长 五院四系
第五天
北京 东交民巷 法律的看门狗 执法如山 死刑广场 先重生死才重人 法庭不是舞台 外面的人来参与
第六天
天津 婚姻法司法解释 识理和容理 认认真真 办错案 调解 情理 法律永不改变 跪下来学习 记问之学 四碟面 李桐索的判决
第七天
天津 刑讯逼供 媒体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写判决书 以意为主 为什么是一条船呢? 中国第一法官 减去一天
第八天
天津 道别 二十七步审判法 预判与修证 《人民法院案例选》 到苏州的火车 菩萨在自己的庙里才灵 蟹八件
第九天
苏州 山塘街 石路法院 那个人姓斯 非讼业务 新术旧气 李霆 第四上诉法院 就是我
尾声
上海 关机了 昆虫眼前的一片银幕 派克钢笔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高雨辰也说:“就像在追求真实事实的道路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的因素,打断了我们的进程,使得我们不再把查清事实作为唯一的目标,我们需要追求更重要的目标了。” 回办公室后,滕硕问李春雪:“你听说过什么法律事实、客观事实的说法吗?” “没有呀,哪儿听说的?”李春雪答道。 “小唐说的。” 李春雪笑了:“小唐净提些怪问题。” 滕硕把刚才在食堂里的谈话情形说给了李春雪听,李春雪也明白了。他手托着下巴想了想,说:“你还别说,我多少年前还真听说过一个案子,现在想想可能就是这种糊涂意识在作怪。那是一个知识产权的案子。一家公司怀疑另一家公司盗用自己的技术并对外出售相应的产品。为了取证,这个公司想了个办法,他找到那家公司谎称自己要购买这种产品,同时找了公证员与自己一起去那家公司现场挑选购买,结果证据确凿,又是录音录像,又是公证员现场亲眼所见,证明侵权存在的事实非常明确,这家公司就起诉了。一审倒也简单,直接判决胜诉,赔钱。没想到二审出岔子了,二审法院认为公证人当时是秘密取证,属于非法证据,应予排除,一下子变成了因侵权事实证据不足而改判原告败诉了。” “真荒唐!怎么会有这种事!”滕硕惊讶的要跳起来。 李春雪也笑了: “当时还是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后,原告拼命申诉,最高院也觉得不对,给改过来了。还算万幸。” 滕硕说:“居然真有这样的事,看来小唐的这个说法不是空穴来风。” “我想这个什么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的说法可能就来源于对非法证据排除的印象。”李春雪接着说,“其实,非法证据排除是司法中非常特殊的一种情况,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只不过是刑事司法中对付国家警察权滥用想出来的一个对策。如果不是为了约束警察权的滥用,没有任何理由放弃探索客观事实。像刚才那个公证员,又不是警察,有什么必要用非法证据的概念?” “是啊,警察这个情况是很特殊的,他们能够限制人身自由。把一个人关在那个黑屋里,把你和原来熟悉的一切隔离,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别的压力都不能与之相比。”滕硕感慨道。 唐庚明白了,可他还有疑问。他记得在石路法院时,法律事实、客观事实最经常被提起的时候,就是当案件在事实认定上出了什么错误或争议,要追究法官责任的时候。他于是说:“我想这种区分至少可以减轻法官的责任。法律事实可以确定一个标准,法官在审理的过程中,根据证据达到了一个什么标准就算完成任务了。即使认定出来的事实和真实的客观事实有差异,法官也没责任了。这可能是它的一个用处。” 滕硕回答道:“没有这样的标准。如果说有,那也只能是客观事实。查清事实是法官的基本职责。事实必须是真的。法官必须运用自己的能力查清真实的事实。查不清就是失职,责任是无法逃避的。” 唐庚说:“那应该是挺难的。”


编辑推荐

《未来的法院》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未来的法院 PDF格式下载



一口气读完的,很不错


   在微博上偶然看到这本书《未来的法院》,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作者是天津高院的一名资深法官,谈起创作这本小说,他之所以采用小说这样一种体裁是因为司法实务中的问题非常琐碎,无法长篇大论。采用小说的形式便于将法院工作中方方面面的问题贯穿起来。这是受了《乌托邦》和《苏菲的世界》的启发。
   读罢不禁感叹,小说虽算不上什么文艺大作,但读来很有趣,更妙的是,作者通过主人公唐庚的游历谈到了自己对司法方方面面问题的理解,自己非常受启发。进法院工作时间尽管还不长,但产生的疑惑却已不少,初到刑庭做书记员时,就遭遇要经常拿着法官写好的判决书去请庭长,分管副院长签字审批,心里就一直有了个问号,这样弄,做法官还有什么尊严感可谈,判决书落款写着自己的名字,但里面的内容却不一定是自己的想法,这是多么让人沮丧的状况。小说里就提到了这个现象,作者还借小说人物之口为这种审批制进行了“辩护”,并提出了法官人数要严控,审判权要上移的对策。不得不说自己很希望法院以后往这个方向发展才好。小说里对法治是什么、法院怎么组织、审判权如何设置、法官如何选拔、法律应当追求客观真实还是法律真实、判决书怎么写、审判思维的基本规律等等问题,都提出了深刻见解,还有一些小细节,如法庭的灯光强弱、桌椅摆放、图书馆藏书等等,让我这个初入行的晚辈,都由衷产生了“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慨叹,当然自己对很多问题的理解还非常朦胧,亟待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耐心积累。
   看作者谈起创造初衷:“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当代法官似乎已经受到了太多的指责和讥讽。有一种说法很流行‘中国的这一代法官必定是历史的过客’。说我们会被历史所遗忘,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痕迹。当然,唯一不被遗忘的时候是我们被作为反面教材提起的时候。当后人谴责我们的碌碌无为和平庸时。当我们该为司法作出贡献的时候却逃避自己的责任,以至于给后人留下恶果。”
   的确,现在一提起法院,似乎看到的总是摇头,原因太复杂,但只有深入理解这复杂,才能有助于摆脱无奈无力感,前段时间贺卫方、江平等到访台湾,台方接待台湾“司法院”副院长苏永钦将台湾数十年的司法改革历程分为5个阶段,讲解了司法权如何从行政权的重压下一步步解脱,并最终达到审判、决策、人事、预算各个方面的完全独立。苏永钦说:“我们今天每年提出几十个亿的预算是直接送到‘国会’,不需要‘行政院’批准。这是通过1997年‘修宪’达到的。在法官的管理上,那段时间连考核都停止了,基本上每一个法官都能自立自重。”独立后,司法权又渐向社会化过渡,开始贴近、贴合民众对法律的感知。(转自贺卫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663200102e263.html)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司法图景,朝这个方向共同努力,我们才不会注定只是历史的过客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