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唐书

(宋)欧阳修 等 著 罗言 现代教育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  

作者:

(宋)欧阳修 等 著 罗言  

页数:

551  

译者:

罗言发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新唐书》是记载中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二百二十五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  在《新唐书》之前,已经有了一部唐书,即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自北宋统一后,政治局面起了变化,要求从北宋统治者的立场观点重新总结唐代的历史,所以从唐与五代统治者角度编撰的《旧唐书》难以满足上述要求,加之《旧唐书》编制上较为粗疏,内容上前密后疏,被宋人视为浅陋。于是宋仁宗庆历5年(1045)5月正式开设史局重修唐史,至嘉祜五年(1060)全书告成。前后参与其事的有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王畴、宋敏求、刘羲叟等人。总的说来,列传部分主要由宋祁负责编写,志和表分别由范镇、吕夏卿负责编写。最后在欧阳修主持下完成。所以《新唐书》署“欧阳修、宋祁撰”。

作者简介

作者:(宋代)欧阳修 等 译者:罗言发 编者:刘后滨 丛书主编:张传玺

书籍目录

卷一 本纪第一高祖卷二 本纪第二太宗卷三 本纪第三高宗卷五 本纪第五睿宗玄宗卷六 本纪第六肃宗代宗卷七 本纪第七德宗顺宗宪宗卷八 本纪第八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卷五十 志第四十兵卷七十六 列传第一后妃上文德长孙皇后徐贤妃王皇后则天武皇后韦皇后上官昭容卷七十八 列传第三宗室河间王孝恭淮安王神通卷七十九 列传第四高祖诸子隐太子建成巢王元吉卷八十 列传第五太宗子常山王承乾濮王泰卷八十二 列传第七十一宗诸子永王磷卷八十三 列传第八……

章节摘录

崔璩的儿子是崔涣。崔涣博通经术,擅长论议。十岁为父亲守丧,哀伤程度超过成人,陆元方认为他很特别。崔涣出仕为毫州司功参军,回朝调任。此时入判的有上千人,吏部侍郎严挺之施特意设榻考试《彝尊铭》,对他说:“你是宗庙之器,所以以此命题。”他累迁为司门员外郎。杨国忠恨他不依附自己,外放他为巴西太守。玄宗西行,崔涣在途中迎接。玄宗听到他的奏述,认为他精通治理之术,只恨得到他太晚,房瑁也举荐他,当天就任他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肃宗即位,崔涣与韦见素等一同前往行在。当时京师未收复,举荐的人尚未前来,下诏命崔涣为江淮宣谕选补使。他收罗寻访遗逸,不以亲朋好友为嫌疑而放弃他们的才能。他常说:“抑制才能戒备诽谤,我不愿意那么做。”但听命不精明,因不撤职被贬为左散骑常侍,兼任余杭太守、江东采访防御使。崔涣后入朝升任吏部侍郎、集贤院待制。他以简朴淡泊自处,当时威望很高。升任御史大夫。元载任宰相,与宦官董秀勾结以巩固自己的恩宠,崔涣担忧,因此觐见,愤慨议论元载的奸猾。代宗说:“元载虽说不慎重,但能协调中和朝廷中外,是能臣。”回答道:“和之所以为贵,是由于礼的节制,无礼的节制,怎么能得到和呢?现在战乱刚刚平定,人们向往安静。元载是宰相,应当明确制度,使天下耳目一新。而他却依仗权势树立党派,毁坏法度作为通和,滥用恩仇作为宽恕,依附下情苟且取容,这是幽国卑主的权术,臣不明白。”代宗默然。当时崔涣兼任税地青苗钱物使,将钱交给百官,而属吏用下直作为使臣俸钱,上直作为百司的俸禄。元载暗中指使皇城副留守张清上奏指责这种做法,代宗下诏命尚书左丞蒋涣调查事情,并且他被元载厌恶,由是被贬为道州刺史。去世,追赠太子太傅,谥号“元”。他的儿子是崔纵。


编辑推荐

《新唐书(套装共2册)》是白话精华二十四史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唐书 PDF格式下载



书的质量很好,排的字很适合阅读,内容也很易懂。


以前看过新唐书,中华书局版的,真是费劲啊。这版的可以算是尊重原著,都是直接译成白话,不像原文那么艰涩,也不像演义那样加入了很多历史之外的东西。其实翻译史书,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原文,没人希望译者加入自己的喜好,观念植入,这个译者做到了这点,不错。


这套书弥补了我历史知识的空白,通过这套书学到了很多知识,剥开文言文艰涩的语言,读起来顺畅而有效,封面也很有古典味道,古色古香的。


书的内容通俗易懂,挺好


看前面大家评论买的这套书,还是一起进了4套,分别为《汉书》、《史记》、《新唐书》、《后汉书》。本以为,就算是删节版,也应该很厚的,但是给我第一印象就是很薄,每本都只有200页的样子,与其叫精选版不如说节本。另外,不知道前面的读友高度评价的依据是什么?我感觉这套书挺失望的。目前已经读了一部分《史记》上和《新唐书》上,如果是古文稍好,或者对历史有那么一点基础的朋友,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买了,不然和我一样感到后悔。不如舍点银子买中华书局的版本。这是其一!其二,翻译问题,是够通俗,但是感觉很不负责任的翻译。甚至说句大话,估计我都能译成这样。随手举个例子《新唐书》中很多的地名,原文怎么样,后面翻译一字不差。如:7页,“甲午日。赦免并、浩、介、石四州贾胡堡以北拘禁的囚犯。”真不知道,这些专家是看到我们这些人古代地理很好不屑于翻译还是怎么着,通书都是这样,请问这叫什么翻译?好歹,我买中华书局版古文的,还有解释一下,并州、介州哪里啥的。还有《史记》中的更搞笑,有语句根本不通,倒像是电脑程序翻译的,古文的倒装,翻译过来现代汉语仍是倒装,关键还倒装不通顺。说据真的不好听的话,这翻译也就我这种爱好者水平了。估计初中文言文大家都能翻译成这样。砸牌子。。。所以,我也感觉到,现在卓越越来越多的评论水分太重。如果没买,...或者没看大可以不写,要写也可以和我一样读了,哪怕没读完再写。既然写评论就要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同时可以帮助后面的书友!很一般,除非没有一点文言基础的,可以买来看看,有点基础的,建议还是别买了,尽管便宜,但是还是不值!! 阅读更多 ›


买的时候没注意看。只有本纪和列传,所以有点后悔了


本来还以为书很好很不错,没想到错别字很多,翻译的语言尚可,错别字没那么多的话就好了


书质不错,内容也不错的,价格合适。


其他方面还不错,可惜资料不够详实,我最想了解唐代的诸帝公主和王爷、后妃、宗室却很简略


本书选材还可以,但是错误过多,人物、时间都有错误,让人看起来不太爽


说实话有点失望啊,书还是不错的,不过纸张不太好,特别是封面纸张,只比正文纸张好一点,拿在手上感觉有点软,只比盗版书纸张好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