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与故国六十年

范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范曾  

页数:

157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与故国六十年(代序) 范 曾 我珍惜对祖国的童贞之爱,这是藏之箱箧整整一个甲子的普通物件——我当中国儿童队员时的臂章。我十岁,是江苏省南通中学少儿队机械化中队、拖拉机小队的队员。一块小的白布,两寸见方,图案印刷粗糙,然而毛笔字隽秀端美,是父亲的笔体,表现出知识分子对新政权的诚挚。 我同样珍惜对母亲的拳拳之爱,那是父亲深藏六十年之后交给我保存的一张母亲的庚帖。年轻人已不知道它的意义,在旧时两家结亲,必先交换生辰八字。相克相合,全在两家的说辞,并无多大的科学根据。即使知识分子之家也不能免俗。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这张红纸,便没有我父母一辈子相爱无猜的姻缘,也不会有我来到这纷繁的人间世。 同样经历了六十年,一块小布头和一张红庚帖,它们和我的命运甚至生命紧紧相连。 那不是一块简单的小布头,它和我的生命途程难舍难分。这其中贮藏着我一份无比纯洁的对祖国的眷念。那是童稚的、真实的、朦胧的,我以为那是一份光荣。我抚平它、深藏它,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岁月漫漫,我得过无以数计的可称辉煌的奖状、勋表和奖章,然而都无法与它比拟。普天下最了不起的是儿童心中升起的那份庄严。 那不是一张微不足道的红纸。我的母亲,一位哲学家缪篆的女儿缪镜心,嫁到南通诗人世家的名诗人范罕之子范子愚。纸很轻,而寄托却是沉甸甸的。这张纸后面跟来了一群人的命运,包括我。母亲平凡的一生中可能最引以为荣的是她当上南通市政府委员,而证书却有周恩来的签名。解放之初,总理的事必躬亲达于全国市级的政府。忙,建国之初大家都忙,但忙得快乐,忙得心甘。六十年过去,母亲昔日的欢愉已经沉埋,但我知道,这同样是六十年前祖国对一个淳朴的知识家庭的光照。 难忘,我十七岁背着简单的行囊,离乡背井,开始我人生艰难的征途。困窘的家境,使我只能坐在通沪江轮的五等舱中,不见天日,唯闻滔滔的江流在舱外回旋扑朔。外边的世界竟如何?不知道。“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我只觉得故园渐行渐远,而故国的概念在江潮声中浸入心脾。人生会经历一些不可预期的蜕变,我正是此刻忽然悟到我应该爱得更加广大。爬上船栏,我看到了浩瀚的长江和远处横无际涯的东海。我这一瞬间,知道自己已是一个成人。——从此,我不再流泪,也许我是对的。我曾在一次大学的演讲中说:“一个成年的男子,一生只允许再哭两次,母亲将殁,可痛哭于床帏之前;国之将亡,可痛哭于九庙之外。”祖国的担子,需要男子的铁肩,不稀罕你的眼泪。 难忘,我六十年的奔走栖止,值得我感激的事情太多太多。我的慈爱的母亲和仁厚的父亲在三十八年前和二十五年前先后去世。一生执教鞭、吃尽粉笔灰。清贫的生活不碍高华的精神,淡泊寡营的人生往往接近高贵的目标。一个垂危的诗文世家,在父亲、大兄范恒、二兄范临和我三兄弟的诗文传承中坚挺地支撑下来。我感谢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拨出七十万元人民币专款来印刷发行《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巨帙二十一卷、五百万字。使四百五十年十三代诗人瓜瓞绵延的人类文化奇迹得以流布。当代诗学之祭尊、清诗研究第—人钱仲联先生为此书作序,有云:“清代惜抱大桐城古文之派,以迄今日,厥传未绝,以言诗歌则南通范氏其世执吟坛牛耳者哉”;“南通范氏既高踞诗界昆仑之巅,其一家之世业撰则,又不止于诗也”。真可谓一言定鼎,足为天下师。这部巨著今已遍列全球汉学之重镇,当密特朗图书馆馆长让一诺埃尔·让讷内(Jean—Noel Jeanneney)先生在接到这部书时说:“我们这里是不缺少语言的地方,但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此时此刻看到人类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时的感动。” 难忘啊!我在祖国的文化、艺术领域走向康庄之途中,所有给予我帮助和援手,使我从颠蹶困顿中崛起的卓越的领袖、驰名的学校、渊博睿智的学者和艺术家们,我不能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既见君子,乐且有仪”,我和所有的君子,有着一种真水无香的友情。 六十年弹指一挥,然而我的祖国真正以一个伟岸、强大、健康而微笑的精神巨人站立在东方。中国,那是一个中和之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中国既以中和为立国安邦之本,那么,辅之以“以直报怨”的刚毅,说明中国不是轻易忘记过去的。中国,一片天授的圣址,自古以来便是众芳之所在。它不仅以悠久的历史彪炳于世,而且以它无山不美、无水不秀的旖旎风光引人人胜。一百七十年前,英帝国主义开始了对它厚颜无耻的鸦片战争,拉开了匪盗般的劫掠和宰割的序幕;一百五十年前,英法联军一把火将当时世界独一无二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焚为灰烬,因此拿破仑三世和英国女王遭到伟大的雨果的劈头盖睑的痛骂;一百零九年前八国联军的寇掠和此后《辛丑条约》对中国人民敲骨吸髓的勒索,故国所受羞辱莫大于此。我题片名的电影《南京!南京!》,是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血的控诉。这一切刻骨铭心的耻垢,造就出一个勇敢的民族——“耻辱者勇之决也。”(司马迁语),“知耻近乎勇”(《中庸》),当整个民族躬自流涕、沫血饮泣的时节来临时,那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死亡的日子便逼近了。近六十年正是结束耻辱、光复故物、使我们这个民族恢复了昔日光荣和尊严的、空前伟大的六十年。 六十年,我个人已由孩提而垂老。然而,当风何止披胸臆,我挺直的腰板,使我犹能接受生命史上的又一次殊荣一我在得到祖国和人民的推重之中,被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多元文化特别顾问,享受大使的待遇和豁免权,持有走向全世界的红色护照。我知道,这一切来自祖国,我分享着祖国的光荣和尊严。 祖国,你经历一千次的苦难,你的儿子,包括我,必有一千零一次对你冒白刃、争死敌的维护。因为我曾说过:“祖国,是我的宗教;祖国,是我心灵最崇高的寄托;祖国,是我生命的唯一理由。” 七十老叟矣,我当然不是废物!我自小至今刻苦奋斗,发愤忘食;我呕心沥血,献身艺术;我无怨无悔、无恚无怼。我被揪过、被斗过、被打过、被无耻地诬陷和迫害过。但我可以骄傲地告诉任何人,我没有哭过一次,因为我是男人。但这一切的灾难、一切的魔焰魅火和我对祖国这一神圣的信念无关,我只把那辉煌的、纯粹的、圣洁的归于祖国——这永远不灭的地火使我们一切的困惑迎刃而解,祖国原来是最简捷的、最伟大的、民族永恒的徽号。 2009年4月29日晨于巴黎

内容概要

《我与故国六十年》是范曾先生关于爱国情怀的19篇文章的结集,其中有辞赋创作,有演讲和访谈文字,既有六十年时间所淘洗下来的个人故事的叙述,又有呐喊和感喟的号子,正大慷慨;以及近20幅书画,包括《屈原画像》、《玄奘画像》、《杜甫画像》、《苏轼画像》、《鲁迅造像》等爱国主义性质的作品,四色印刷,图文并茂。该著提供了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样板。

作者简介

范曾
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终身教授。2008年获法兰西国民之星金质勋章。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多元文化特别顾问”。201O年95,法国总统萨科齐向范曾先生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范曾先生出身于中国有450年十三代诗人延绵不断的著名文化世家。他于文史哲诸领域博古通今,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他的文史哲著述中,所透露的人文关怀为国内外学界所共称,而其文章之雄奇优美,多次被誉为海内之首选。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趋近自然”、“根本善”等专题报告。1984年,日本冈山县建立永久性的“范曾美术馆”,为中国于世界唯一享此殊荣者。1986年,范曾先生捐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范曾先生宅心仁厚,慈爱博施,被命名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之一”。
范曾先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著有《大丈夫之词》、《范曾诗稿》、《庄子显灵记》、《范曾简墨》、《尊贤画集一一范曾与八大山入神会》、《范曾诗文集》、《范曾韵语》、《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老庄心解》、《论文学》、《趋近自然》等约150部,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19部。
范曾先生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书籍目录

我与故国六十年(代序)
祖国·艺术·人生
——在南开大学的讲话
把艺术献给亲爱的祖国
——在全国青联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
扬起生命的风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东京与留日学生一席谈
“月是故乡明”
——与留学联邦德国学生谈话
要为祖国和时代奉献力量
——与山东艺术院校同学对话
再造民魂重振雄风
——在七届政协一次会议上的发言
奉献一颗真诚的心
——在东方艺术大楼奠基典礼上的致辞
我憧憬人生的清晨
岁月如歌
——北京电视台采访录
莽神州赋
——《范曾·宋雨桂·冯人中香港联展》序
炎黄赋
神话的破灭
——金融风暴中的警世危言
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没落
——在金融海啸中的思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谈和谐社会
国学刍议
大道昌明天下闻
——就改革开放三十年答盈午问
关于艺术·人生·祖国的对话
——中央电视台《我们》栏目采访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讲到“梦境”,你们现在正经历着一个多梦的时节,能有“梦境”,敢于去追逐“梦境”,用无畏的奋斗去实现“梦境”,这对于一个生机勃勃的灵魂,是无限的幸福。然而,我不希望诸位有莫名的哀愁,不希望你们无病呻吟。你们现在还不知道真正的忧愁是什么,“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只有把一己的欢乐、忧伤和祖国的前途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精神才会真正博大起来。我希望在青年中鼓起浩荡的雄风。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的秦孝公,是政治野心家。而想征服人类心灵的艺术家,则被人们所景仰。说真的,在南开大学时,我就梦想着用自己的艺术去征服世界。范曾,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炎黄后裔,我愿意让世界各国的人民看一看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腰板硬硬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而在我的作品中,我所描绘的中国人又是什么样的。我的作品便是力图告诉人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爱、自重、自信、自尊的伟大的民族! 最近陈省身先生回美国去,临行,我送他一首七律:“芙蕖碧透马蹄深,小屋夜阑自啸吟。海外常悬家国业,南开一系故园心。君通翰墨情当醉,我愧钩玄意更钦。相约名山寻胜迹,鸥盟直欲认知音。” 陈省身先生是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在他的学生中就有得诺贝尔奖金的杨振宁。陈先生对南开大学的故园之情,正是他叶落归根的对祖国的怀恋。我可以想象,如果中国没有南开这块地方,那么,陈先生的故园之情就会少了十分深切的内容。 我曾讲过,作为一个成熟了的男子汉,平生只能哭两次,倘使你们爱临风垂泪,那说明你们还不成熟。作为一个胸怀博大的男子汉,国之将亡,可以痛哭于九庙之外,母亲将死,可以失声于床帏之前,除此而外,男儿眼泪切莫轻弹。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个人对祖国和父母要有感激之心,对人类文明和经典文化要有敬畏之心,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恻隐之心,一个人如果有了这三心,就是一个成熟的人,就可以缔造和谐社会。 ——范曾。


编辑推荐

《我与故国六十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与故国六十年 PDF格式下载



我很喜欢,好书,值得收藏,


范增的书都不错


大气磅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