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
2010-7
法律出版社
姜祖祯 主编
389
为适应司法体制改革和矫正队伍专业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培养适应时代变革、政治业务素质较高、实战能力较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力度,形成了以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建设为导向,以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的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为了有效推进这一进程,国家司法部于2007年将矫正教育学确立为部级重点学科,国家教育部批准教育学(矫正教育方向)作为第三批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社区矫正作为我国刑事政策与刑罚变革的产物,对其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探索,已成为我国矫正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矫正所体现的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注,尤其是对罪犯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已成为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特色的重要任务与使命。实行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既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需要。 2003年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山东六省(市)作为首批试点开展社区矫正以来,在取得良好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已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工作。实践充分证明,社区矫正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人民群众对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
本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社区矫正制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同时,在教材结构和编写体例上做了创新性安排。本书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我国社区矫正的实际为依据,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社区矫正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吸收、借鉴国外社区矫正制度先进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践领域取得的成功经验,使之更加符合基层实践工作的需要。本书克服了以往有关社区矫正教材侧重引进性、介绍性、理论性的倾向,强调了现实性,体现了操作性,增强了实践性,突出了可行性。社区矫正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本教材既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以实现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的司法警官教育目标;又能够为矫正工作者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实践上的指导,以推进我国矫正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社区矫正的历史与发展第三章 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第四章 社区矫正工和人员第五章 社区服刑人员第六章 社区矫正的机制第七章 社区矫正的基本流程第八章 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第九章 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第十章 社区服刑人员的帮困扶助第十一章 社区服刑人员的分类矫治第十二章 社区矫正的方法第十三章 社区矫正评估附录
1.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重点 (1)检察社区服刑人员的条件是否具备,程序是否合法,对其中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予以严惩;(2)检察社区矫正期间发生的减刑、撤销缓刑或假释、收监的办理条件、手续和程序;(3)检察社区矫正期间服刑人员权利保障的状况,确保他们能够依法行使选举权、劳动权、经营权、诉讼权等各种合法权利;(4)检察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文明执法活动的状况。①2.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完善毋庸置疑,在我国目前的社区矫正试行中,检察机关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一方面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法律地位,将一些弹性监督条款改为刚性规范,并完善相应的监督程序;另二方面则需要细化具体的操作,以真正提高监督的效益和质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建立检察机关对法院适用非监禁刑的一体化内部监督机制。检察机关各职能部门在加大对法院适用非监禁刑的监督力度的同时,整合侦查监督、审判监督和执行监督职能,改变矫正工作之前这些部门各自作战的局面,形成一股合力,建立起以监所检察部门为主体的检察监督法院适用非监禁刑的一体化内部监督机制。 (2)加强对监禁刑变更为非监禁刑的同步检察制度。通过事先介入、参加相关会议、日常巡监、与罪犯谈话等途径详细了解情况,切实防止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被放在社区进行矫正,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则应积极建议执行机关提请假释、监外执行,保障非监禁刑刑罚的执行质量。
对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这门课是我们的必修课,在其他网站没有找到这本书,当当的价格算是比较合理的了,
还算可以的一本书
快递太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