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经济学

张国林,王勇 主编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者:

张国林,王勇 主编  

页数:

433  

前言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重视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以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不断更新教材內容,积极开发新教材,并使高质量的新版教材成为教材选用的主体”,而且特别强调教材应当“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教材是课程及教学內容的载体,是在校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教材的编写过程本身,有利于教材及时反映变化了的社会状况和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增强科研能力。这都是对教学与科研的反思和总结。通过教材的编写,还可以促使教师总结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培养热爱教学和关爱学生的教育情怀,实现教师、教材与学生三者的有机联结与良性互动。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高等法学教育是国家法治发展的重要依托。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引发了人们对法学教育质量的疑虑,进而促使法学教育工作者深刻思索如何改革法学教学方式、如何完善法学课程体系等问题。法学教育必须适应法律职业对法律人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而法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又必须以法学核心课程教材建设为基础。如果说法学核心课程的确立,是对我国法学教育历史经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对养成法学思维方式所需基本知识体系的科学总结;那么,编撰高质量的法学核心课程配套教材,就是目前高等法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西南政法大学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以刘伯承元帅为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成立西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又并入我校。特殊的建校背景,使学校汇集了当时西南地区法学和法律界的主要资源,也因此被誉为“新中国政法类的西南联合大学”。在我校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多次隶属关系变更。“文革”期间曾一度被迫停办。1977年,经中央批准恢复法学本科招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1979年,开始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内容概要

本书以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在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内安排了国际经济领域有关贸易、金融和经济关系的内容、实质、发展、运作等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议题。全书共分十四章,涵盖了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劳动力与技术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汇率决定及汇率制度、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危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协调等内容,现实针对性强,有助于读者掌握当代国际经济发展变化的全貌及趋势。 本书是西南政法大学规划出版教材之一,可作为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教材用书,也可供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实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与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一章 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早期的国际贸易思想观点 第二节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第三节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二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三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需求变动与国际贸易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四章 保护贸易理论 第一节 重商主义 第二节 保护幼稚工业论 第三节 新重商主义 第四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 第五节 保护贸易理论的其他观点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五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关税 第三节 非关税壁垒 第四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实践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六章 劳动力与技术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劳动力国际流动 第二节 技术的国际流动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七章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第一节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 国际收支失衡及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政策引导 第五节 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八章 汇率决定及汇率制度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 第三节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节 汇率制度及其演变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九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与改革 第六节 欧洲货币体系与欧元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十章 国际金融市场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国际金融市场业务 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 第四节 国际金融市场创新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十一章 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第三节 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国际资金的依赖性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危机 第一节 金融危机概述 第二节 银行业危机 第三节 货币危机 第四节 外债危机 第五节 资本市场危机 第六节 金融危机的传导、预警与治理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世界经济一体化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第十四章 国际经济协调 第一节 国际经济协调概述 第二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基础 第三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 第四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完全资本流动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不相符合,但“特里芬难题”的永久存在则逐渐损害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性。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支持浮动汇率的观点占了上风。其基本论点认为,浮动汇率可以使政府免受国际收支的限制,政府也可独立运用货币政策实现国内经济目标。然而,依靠浮动汇率、借助国际储备流动自动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做法并不能消除持久的经常项目不平衡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导致经济中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费用的产生,而且还暗含了外债及可维持的消费等问题。  20世纪70年代货币主义的兴起,涌现了一批有价值的开放经济的动态模型。其中,比古典主义更进一步的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方法,强调实际平衡效果与长期国际收支平衡;而资产组合模型则阐明了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财富积累中资产的存量和流量的不同,并吸收了宏观经济学中理性预期的一些基本思想。在这些模型中,外部平衡的内在动态机制由财富推动,财富包括实际货币余额、外国资产,还可涉及物资与人力资本。在充分就业和价格有弹性的前提下,每一种国际资产存量结构决定一个短期均衡,而这个短期均衡则由资产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所确定。均衡财富水平和实际利率决定国内外的消费水平,但是不一定需要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短期平衡,即商品市场均衡仅意味着一国计划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等于别国计划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于是,国际财富流动机制终将恢复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平衡。如果上面的古典假设前提被放弃,假设商品市场具有凯恩斯主义的价格黏性,那么调整过程会变得复杂化。目前,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进入国际经济学教材。  20世纪80年代,借助于储蓄和投资理论中使用的跨时分析方法,对于开放经济动态变化过程的分析已日益普遍。新的发展动机主要是面对当时债务危机提出的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的资产形式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怎么解释分析。对这个问题,无论是古典分析还是凯恩斯主义分析都不能提供合理解释。尤其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后,外国银行对发展中国家贷款的激增。引起了这些国家将无法承受外债负担的担忧,重新估量发展中国家债务水平的需要,自然引出了不同时期最优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这一新概念。在有关外部平衡的跨时模型中,一国随时间推移的消费、投资机会由跨时预算约束来描述,这些约束也确定了一国能够向国外借款和放款的条件。在这类模型里,外部平衡被定义为维持与预期的跨时预算约束相一致的、稳定的最佳消费水平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状况。在产出、国际利率、贸易条件等方面暂时不利情况下,保持暂时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可适当抵消不利冲击;同样,暂时的顺差是对暂时的有利冲击的一个适当反击。


编辑推荐

  阐述基本知识,夯实学生基础;触摸学术前沿,拓展学生视野;注重实务训练,提高学生能力;设计课后习作,启迪学生思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