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学习读本
2010-10
法律出版社
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 编
112
人民调解法在全面总结新中国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制度规范、制度保障的高度,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和原则,人民调解组织形式和人民调解员选任,人民调解的程序、效力等问题作出了规定,使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实现了有法可依,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本书对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以及法条的内容如何理解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书的阐述言简意赅,清晰透彻。
第一章 总则 一、《人民调解法》的?法背景 二、《人民调解法》的立法过程 三、《人民调解法》的立法目的 四、人民调解的概念 五、人民调解的特征 六、人民调解的性质 七、人民调解的范围 八、人民调解的基本原则 九、人民调解的方式和方法 十、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机构及其职责 十一、人民调解的不收费制度 十二、人民调解的经费保障制度 十三、人民调解的表彰奖励制度第二章 人民调解委员会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依法设立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 三、新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 四、?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形式 五、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人员构成 六、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产生方式 七、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任期 八、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情况的统计和通报 九、人民调解委员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十、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十一、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单位的保障责任第三章 人民调解员 一、人民调解员的构成 二、担任人民调解员的条件 三、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 四、人民调解员的行为规范 五、人民调解员违反行为规范的法律后果 六、人民调解员的待遇?四章 调解程序 一、人民调解的启动方式 二、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引导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 三、安排调解员 四、社会力量参与调解 五、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的工作要求 六、人民调解员调处纠纷的程序和方式 七、当事人的权利 八、当事人的义务 九、防止矛盾激化 十、调解不成的,终止调解 十一、做好记录和立卷归档工作第五章 调解协议 一、达成调解协议的方式 二、调解协议书 三、口头调解协议 四、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五、争议的解决 六、?法确认第六章 附则 一、参照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二、实施日期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区、乡两级政府,川陕省的区、乡两级苏维埃政府都设有“裁判委员会”,负责办理民事案件,解决群众纠纷。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调解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并开始走上制度化进程,许多边区、根据地的乡村都设有调解组织,称为“人民调解委员会”,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在总结人民司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相继颁布了人民调解工作的条例、规程。据不完全统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各根据地和解放区先后颁布了20个有关乡村调解工作的条例、规程、办法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调解制度在发扬我国民间调解优良传统、继承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调解的成功做法的基础上,依托实践逐步发展成为一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制度。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人民调解制度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阶段的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了我国纠纷解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可见,人民调解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是我们国家继,承民族传统并结合实际情况创造的一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据此,许多国家对我国的人民调解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东方经验”、“东方一枝花”。(二)《人民调解法》的立法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党和政府充分肯定人民调解的作用,把“调解优先”作为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原则,对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学习读本》是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