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网络能力与企业创新

萧维嘉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

萧维嘉  

页数:

193  

字数:

171000  

内容概要

  全球化加剧了竞争,企业很难独立发展出创新所需的所有资源。任何企业都主动或被动地嵌入到各种复杂的网络内,经营模式也由传统的价值链向价值网络转变。网络的形成、演化与治理等都会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和竞争态势。由于网络对创新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因而建立并维持一个有效的网络被认为是2T世纪创新成功的关键,而企业成功的开发和管理与其他组织间各种关系的网络能力则被视为一种核心能力,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
  本书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实际情况,重新定义了网络能力的内涵和维度,从微观视角研究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的关系。在实证研究中,本书主要采取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基于调研回收的大样本问卷数据,运用AMOS统计软件对研究中的各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对创新型企业和政府管理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萧维嘉, 男,1975年出生于河北承德。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杜会科学院金融所、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博士后。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项目“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历史回顾研究”(编号:7104~0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银行控股公司业务协同发展与风险研究”(编号:20100470486)及“中国地方政府负债与房地产价格作用机制研究”,并先后在《中国管理评论》和《中国软科学》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企业能力研究
 2.2 网络与创新研究
 2.3 网络能力与创新研究
 2.4技术能力研究
 2.5 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研究
 2.6创新研究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设计总体说明
 3.2 问卷设计
 3.3 数据收集
 3.4数据分析方法
第4章 概念模型构建及检验
 4.1 网络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4.2 网络能力维度确定与检验
 4.3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与维度检验
 4.4 技术能力的概念与维度检验
第5章 结构模型构建及检验
 5.1 模型构建
 5.2 模型关系描述
 5.3 网络能力一创新模型概念层面的检验
 5.4 网络能力一创新模型维度层面的检验
 5.5 网络能力一创新模型总结与讨论
第6章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6.1 本书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本书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网络能力与企业创新研究”调查问卷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企业能力研究 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始于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解释。PenRose(1959)提出了资源基础论的开拓性思想,她从企业内生的资源和知识积累的角度来考察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她看来,知识的积累是每个企业独一无二的资源,企业在将知识进行内部化和结合过程中,外部知识被转化为非正式的和非公开的积累性资源。因此,不同企业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知识资源,从而使企业产生了不同的竞争能力基础。Wernerfelt(1984)在PenRose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基础论,第一次运用“资源”的概念来总括个体企业所具有的实力和弱点,资源基础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归结于企业内生的、异质的、难于模仿替代的积累性知识和资源。 20世纪90年代初,部分学者对资源基础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产生了企业能力理论,即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观点。众多学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能力做了概念界定,并对企业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见表2.1。 2.2 网络与创新研究 在技术快速变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产品模块化和知识分散在不同的组织之中(Baldwin & Clark,2000),企业越来越需要与其他企业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Fischer and Varga,2002)。实际上,创新的中心已不再是个人和单个企业,而是企业置身的网络(Power et al.,1996),网络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环境特征。 网络的创新收益主要有:分担风险(Grandori,1997);进入新市场或获取新技术(Grandori and Soda,1995);加快产品上市速度(Almeida andKogut,1999);共享补充性技巧(Eisenhardt and Schoonhoven,1996);在不能达成完善或有条件的协议情况下,保护知识产权(Liebeskind et al.,1996);获取外部知识(Cooke,1996;Powell et al.,1996)。 网络不仅促进了企业内或企业间的创新,而且在部门内或部门之间的创新扩散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Almeida and Kogut 1999;Baptista 1999;Erickson and Jacoby 2003;Newell and Clark 1990;Swanet al.1999;Verspagen 1999)。在组织层面上,经理和较低级别的员工参与专业网络、产业网络或跨产业网络,能促进创新的扩散(Erickson and Jacoby,2003)。企业参与讨论会的人员越多,该企业接受创新的可能性越大(Newell andClark,1990;Swan et al.,1999)。网络不仅对获取创新所需的知识很重要,而且对学习其他企业的创新实践也很重要(Biemans,1991)。


编辑推荐

《网络能力与企业创新》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实际情况,重新定义了网络能力的内涵和维度,从微观视角研究企业网络能力与创新的关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网络能力与企业创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