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中国的尼采阐释与思想启蒙

黄怀军 知识产权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知识产权  

作者:

黄怀军  

页数:

29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黄怀军编著的《现代中国的尼采阐释与思想启蒙》集中考察20世纪前期中国思想界、文学界与学术界知识分子阐释尼采思想的活动与同期开展的思想启蒙的诉求之间的关联。《现代中国的尼采阐释与思想启蒙》内容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史实清理,即按时间顺序全面、系统地清理
20世纪初至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与阐释尼采思想的具体史实,并选取王国维、鲁迅、陈(独秀)胡
(适)李(大钊)傅(斯年)、茅盾、李石岑、林语堂、楚图南、林同济、陈铨、冯至、朱光潜11例典型个案作重点考察;二是专题分析,逐一讨论尼采“超人”说、“强力意志
”说、“价值重估”说、艺术哲学 4个命题与现代中国思想启蒙主张之间的学理关联。

作者简介

  黄怀军,湖南常宁人,文学博士、博士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比较文学、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先后求学于衡阳师专(今衡阳师院)、北京大学、四川大学,获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2007年)。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入湖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已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现代作家与尼采》,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部省级项目4项、厅级项目2项。

书籍目录

引言
一、冰火两重天的遭遇
二、现代中国的尼采阐释概要
三、尼采阐释与现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第一章 萌芽期的尼采阐释与中国思想启蒙
第一节 萌芽期的尼采阐释概述
一、尼采阐释概况
二、尼采阐释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王国维的尼采阐释与现代性“慰藉”
一、王国维的尼采译介
二、王国维的尼采阐释
三、王国维的尼采阐释与现代性“慰藉”
第三节 鲁迅的尼采阐释与“立人”诉求
一、鲁迅的尼采情结
二、鲁迅的尼采阐释
三、鲁迅的尼采阐释与“立人”诉求
第二章 第一高潮期的尼采阐释与中国思想启蒙
第一节 第一高潮期的尼采阐释概述
一、尼采阐释概况
二、尼采阐释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五四领袖的尼采阐释与“伦理之觉悟”
一、五四领袖的尼采阐释
二、五四领袖的尼采阐释与“伦理之觉悟”
第三节 茅盾的尼采阐释与“创造新道德”
一、茅盾的尼采阐释
二、茅盾的尼采阐释与“创造新道德”
第四节 李石岑的尼采阐释与“伦理思想的改造”
一、李石岑的尼采阐释
二、李石岑的尼采阐释与“伦理思想的改造”
第五节 林语堂的尼采阐释与“生活艺术”的形成
一、林语堂的尼采情结
二、林语堂的尼采阐释与“生活艺术”的形成
第三章 第二高潮期的尼采阐释与中国思想启蒙
第一节 第二高潮期的尼采阐释概述
一、尼采阐释概况
二、尼采阐释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楚图南的尼采阐释与“悲剧精神”的发扬
一、楚图南的尼采阐释
二、楚图南的尼采阐释与“悲剧精神”的发扬
第三节 林同济的尼采阐释与“战士式人格”的确立
一、林同济的尼采阐释
二、林同济的尼采阐释与“战士式人格”的确立
第四节 陈铨的尼采阐释与“内心新精神”的提振
一、陈铨的尼采阐释
二、陈铨的尼采阐释与“内心新精神”的提振
第五节 冯至的尼采阐释与“决断”意识的形成
一、冯至的尼采阐释
二、冯至的尼采阐释与“决断”意识的形成
第六节 朱光潜的尼采阐释与“看戏”人生观的宣示
一、朱光潜的尼采阐释
二、朱光潜的尼采阐释与“看戏”人生观的宣示
第四章 尼采学说与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学理关联
第一节 “超人”说与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关联
一、尼采“超人”说简介
二、现代中国学者对尼采“超人”说的阐释
三、尼采“超人”说与现代中国启蒙主张的关联
第二节 “强力意志”说与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关联
一、尼采“强力意志”说简介
二、中国现代学者对“强力意志”说的阐释
三、尼采“强力意志”说与现代中国启蒙主张的关联
第三节 “价值重估”说与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关联
一、尼采“价值重估”说简介
二、现代中国学者对尼采“价值重估”说的阐释
三、尼采“价值重估”说与现代中国启蒙主张的关联
第四节 尼采艺术哲学与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关联
一、尼采艺术哲学简介
二、现代中国学者对尼采艺术哲学的阐释
三、尼采艺术哲学与中国现代启蒙主张的关联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绪言”部分说明了作者“亟亟于介绍尼采思想”的目的。“尼采小传”扼要叙述了尼采的出身、生平及创作概况,其中对尼采的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和《权力意志》作了重点介绍。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揭示了尼采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与思想主张之间的矛盾,认为尼采:“虽力倡本能尊重之说,但对异性异常冷酷。……尼采的身体虽陷于病苦疲惫,但尼采必求堪忍之,战胜之。虽日与病魔为伍,但创造欲并不因而减杀。凡此皆足以窥见尼采性格之强烈。尼采的主我思想,并非从病苦、孤独和忧郁而来,乃从他的人格的本质而来。由他的人格的本质,遂产生他的‘真实’与‘伟大’。”“尼采思想发展的程序”部分首先指出20世纪出现了“新浪漫派”哲学与文学思潮,它“标榜个人主义、主意主义、主观主义之点,与尊重天才反抗时势”,尼采作为“新浪漫派最伟大的思想家”,“把个人主义、主意主义、主观主义都发展达于最高度,以宣传超人之福音”.然后介绍了尼采思想的演变与发展的三个阶段,指出各个阶段思想的主要特征,并逐篇介绍了尼采著作的大致内容。  “尼采与斯迪讷”和“尼采与叔本华”两个部分分别探讨了尼采思想的两个理论源头。在前一部分里,作者首先指出尼采虽然受到多种思想的影响,但“就中叔本华和斯迪讷关系尤为密切。可以说叔本华启导他哲学的出发点,斯迪讷却启导他哲学的全部”。然后在介绍斯迪讷(M.ax Stirner)自我主义的具体内容之后,指出了尼采思想与它的关系:“斯迪讷自我主义的思想,影响尼采的超人哲学极大”,但两人又有所区别:“斯迪讷的理想社会是以自己的利益为行为的目标之自我主义者之组合,却没有想到超人;尼采则极力推崇超人之社会,以讴歌超人之产生为唯一的职责。……斯迪讷所讴歌的是‘自我主义者之群,。尼采所讴歌的却是‘超人之群’。”在后一部分里,作者讨论了尼采对叔本华之间既继承又剥离的关系。作者指出:“尼采何以称叔本华做教育者,是因为现代人知道发见自身的真实,知道发见真我,完全是受了叔本华的教训之故,又尼采自己的思想的根柢,也是出发于叔本华的教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说,到了尼采的时候,便一变而为权力意志说;叔本华的静的艺术观,到了尼采的时候,便一变而为动的艺术观”。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中国的尼采阐释与思想启蒙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