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

黄益建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黄益建  

页数:

278  

内容概要

  会计信息是公司会计制度及对外披露制度的产物,对外披露的、审计后的会计数据定量地反映了上市公司财务地位和业绩表现。《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理论框架与中国证据》针对会计信息治理功能展开研究,着重于两方面:搭建理论框架和提供我国国家控股背景下的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经验证据。本书共六章节,主要内容为理论框架与文献回顾,制度背景,研究设计,实证检验等。

作者简介

黄益建,男,1979年生,浙江平阳人,管理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审计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本市场会计理论与审计市场问题研究。目前,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等国家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主题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三节 本书结构第二章 理论框架与文献回顾第一节 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界定一、会计信息的界定二、会计信息治理功能三、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理论模型分析第二节 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理论框架一、公司治理机制:一个框架二、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理论框架:鸟瞰视图三、会计信息显性治理功能四、会计信息隐性治理功能第三节 会计信息显性治理功能诠释与研究文献一、激励契约二、债务契约三、其他财务合约第四节 会计信息隐性治理功能诠释与研究文献一、法律、监管、媒体监督二、权益资本市场和控制权市场三、经理人市场四、产品市场五、资本市场信息分析领域六、董事会结构七、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市场第五节 会计信息治理功能与公司治理机制并存与互动一、会计信息治理功能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并存二、会计信息治理功能与公司治理:互动结构第三章 制度背景第一节 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国家控股和政府干预一、国企股份制改革与股权分置二、证券市场中的政府监管三、政府干预的后果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制度特征一、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二、信息披露与透明度三、国家控股、政府干预与会计信息质量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一、内部治理机制二、外部治理机制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一、国家控股、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有效性二、国家控股、会计信息质量与高管更迭三、国家控股、会计信息质量与机构持股第二节 实证计量与检验模型一、会计信息质量的度量指标二、会计信息质量的计量三、国家控股的界定四、实证模型第三节 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和变量设定一、样本选择二、数据来源三、研究变量设定与说明第五章 实证检验第一节 国家控股与会计信息质量一、理论分析二、描述性统计三、回归分析第二节 国家控股、会计信息质量与高管更迭一、研究分析与模型二、描述性统计三、实证检验及其分析四、敏感性分析第三节 国家控股、会计信息质量与机构持股一、研究分析与模型二、描述性统计三、实证检验及其分析第四节 国家控股、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有效性一、研究分析与模型二、实证检验及其分析第六章 结论、启示与研究局限性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一、理论框架部分二、实证检验部分三、本书实证分析的不足第二节 本书创新与贡献第三节 理论与政策启示一、倡导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信息管制二、完善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规范三、加强对会计信息舞弊的惩治力度第四节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一、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的内生性问题二、公司治理机制间的交互作用问题三、国家控股和政府干预的复杂性问题四、对会计信息治理功能后续研究的思考五、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与会计研究参考文献附录:外国学者的中文译名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我国的会计标准体系是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财政部统一制定,而在国际上许多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其会计标准大多是法律授权独立的民间机构来制定,是公认的会计原则或者会计惯例。冯淑萍(2003)提出,在以价值标准反映的经济信息总量中,会计信息占绝对地位,是一个既关系到微观经济管理,又关系到宏观经济评估、调控的重要因素;同时,会计信息还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要确保会计信息的有效发挥,需要有相应的会计标准体系的支持。我国的会计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①:第一个层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它由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是指导我国会计工作和会计标准制定的基本法律,具体规范了单位从事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及其责任主体。我国现行的会计法是1999年10月31日修订,2000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会计法》②。修订的《会计法》将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作为会计法制建设和监管工作的核心。第二个层次是国务院规定的有关会计核算和会计工作的行政法规,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在中国境内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披露,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对外提供、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等作了规范。第三个层次是财政部制定的有关会计核算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这是我国会计标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它主要由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两个部分构成。事实上,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的会计规则结构是我国特有现象。


编辑推荐

《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理论框架与中国证据》是中央财经大学学术著作基金资助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