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都市里的搓澡工

赵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赵莉  

页数:

19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赵莉撰写的学术专著《都市里的搓澡工(农民工迁移与城市适应研究)》是以她的博士论文为底本反复修订而成的。书稿以外流至辽宁省Y市的农民工群体——安徽搓澡工为例,在描述其迁移历程的基础上,对该群体在城市的适应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作者简介

赵莉,女,1979年8月生,辽宁省营口市人。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贫困与社会救助政策、流浪儿童保护、农民工群体研究等。曾在杨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10余篇。主持和参与的课题项目有:《城市贫困家庭经济支持网研究》、《“土地换保障”政策执行状况的个案研究》、《北京市流浪儿童救助管理模式研究》、《中国流浪儿童问题研究》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 研究内容的确定
(一)迁移
(二)城市适应
四 研究方法
(一)人类学主客位方法
(二)“主位研究”的可行性
(三)收集资料的方法
(四)分析方法:网络分析法
五 田野调查点——Y市
六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社会网相关理论综述
(一)格拉诺维特“弱关系力量”假设与“嵌入性”理论
(二)“强关系力量”假设与“差序格局”理论
(三)结构主义网络论
(四)资源论的社会网络理论与资本论的社会网络理论
(五)社会网研究展望
二 人口迁移的经济学研究
(一)经济学视角下的“推拉理论”
(二)新古典经济理论与新经济移民理论
(三)双重劳动市场理论
三 农民工流动的社会学研究
(一)农民工流动研究的两种分析视角
(二)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民工研究
四 人口迁移的人类学研究
(一)从文化变迁角度的人口迁移研究
(二)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研究
(三)人类学与农民工研究
第三章 空间迁移:从农村到城市
一 搓澡服务业的兴起
二 “哥伦布”的故事:从孔老二说起
(一)奔波:从杂耍到搓澡
(二)趟路:从秦皇岛到Y市
(三)学修脚:和扬州搓澡工“抢饭碗”
(四)聚集:亲带亲、邻帮邻
三 农村的生活
(一)史前史:从拉板车到搓澡
(二)关于孔家和孔家的字辈谱
四 最初的打工经历
(一)漂泊的日子
(二)不堪回首的收容遣送
五 初到Y市
(一)选择留下来?
(二)搓澡:“汗领”生活的开始
六 小结
第四章 地位迁移:从搓澡工到包工头
一 从搓澡工到包工头
(一)积累:站稳脚跟
(二)扩张:包浴池“扒皮”
二 搓澡工:被“扒皮”的日子
(一)谁被“扒皮”?
(二)“扒皮”的终结
三 转行与回归
(一)买车跑长途
(二)回归老本行
四 小结
第五章 城市适应:从生存到生活
一 经济适应
(一)初来乍到:生存
(二)安营扎寨:生活
二 社会交往适应
(一)关系的存续:和同乡的关系
(二)关系的重构:和城里人的关系
三 心理适应
(一)职业认同:“我”和“他人”眼中的自己
(二)地域认同:半个Y市入
(三)身份认同: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村人
四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一 是流动?还是迁移?
二 搓澡工迁移的“推力”和“拉力”
三 迁移中的关系网络:一种嵌入性视角
(一)强关系与初次职业流动
(二)弱关系与再次职业流动
四 城市适应的多维性
(一)经济适应:从生存理性到经济理性
(二)社会交往适应:构建新的“社会空间”
(三)心理适应:一种自我认同
五 关于研究方法的进一步说明
六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主要搓澡人物一览表
附录2:安徽搓澡工的关系网络图
附录3:访谈提纲
附录4:地图
附录5:照片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都市里的搓澡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