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五千年演义

赵俄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赵俄  

页数:

30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春秋逐鹿》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写起,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止。共549年的历史,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春秋五霸、孔丘、孙膑、屈原、廉颇、蔺相如和“ 三分公室”、“田氏代齐”、“商鞅变法”、“合纵连横”、“长平之战 ”等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事件。《春秋逐鹿》整体结构合理,叙述描写流畅,使春秋战国这段时间跨度大、人物事件纷繁复杂的历史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再版说明(一)再版说明(二)第一回 太叔段背兄袭京都 郑庄公迎母掘地道第二回 周桓王盛怒辞旧臣 卫州吁阴谋害新主第三回 郑庄公决策退敌兵 石大夫设计除贼子第四回 郑寤生矫命攻宋国 孔父嘉迁怒围戴城第五回 周桓王出兵伐郑国 郑庄公摆阵抗王师第六回 庄公称霸功亏一篑 雍纠逐利胸怀二心第七回 郑厉公忌能害贤相 管夷吾保主射小白第八回 齐桓公率众退鲁军 鲍叔牙为国荐管仲第九回 兴齐邦管仲献大计 战长勺曹刿出奇兵第十回 齐桓公登坛任盟主 管夷吾留书荐宁戚第十一回 盟主救燕兵发孤竹 师陷迷谷老马识途第十二回 晋骊姬设计害申生 百里奚别妻游列国第十三回 虞国君贪贿失社稷 秦穆公纳财赎逃奴第十四回 渭河上舳舻继千里 龙山下秦晋大兴兵第十五回 秦夫人誓死救夷吾 晋公子忍饥奔桓公第十六回 晋公子南去经宋国 楚成王出宫猎云梦第十七回 感故物狐偃劝故主 立新功勃辊救新君第十八回 恃强力子玉再兴兵 展奇才先轸初上阵第十九回 晋重耳城濮战楚军 秦穆公争霸袭郑国第二十回 晋襄公缭墨战崤山 孟明视囚服渡黄河第二十一回 楚庄王举行绝缨宴 齐晏婴谈笑战群儒第二十二回 费无极设计骗伍尚 东皋公献策救子胥第二十三回 孙武子演兵服阖闾 伍子胥报仇鞭死王第二十四回 吴夫差沽名释勾践 鲁孔丘发愤著春秋

章节摘录

  第一回 太叔段背兄袭京都 郑庄公迎母掘地道 本书上接《华夏上古志》,讲的是春秋战国五霸七雄纷争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之间,也就是从周平王东迁时起,到秦始皇统一七雄割据的局面止,前后跨越了五百五十多年。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秦襄公听说平王东迁,亲自带领本国的兵马前来护送。平王来到洛邑,见六街三市十分齐整,宫殿楼阁很是壮观,心中着实高兴,就把洛邑定为京都。  周平王东迁定都,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四方诸侯都上表祝贺,并送来许多贵重的礼物。只有南方的楚国,不仅没送贡品来,连封贺表也没送来。  周平王对此十分生气,于是召集大臣一起商量,最后决定要发兵去讨伐楚国。经郑武公再三劝阻,才打消了南征的念头。  秦襄公见朝廷无事,要辞别回国。平王以他迁都护驾有功,想对他特别封赏。平王此时手中可用来封赏的地盘实在少得可怜,就对他说: “如今岐丰(在今陕西省)一带土地大半被戎兵占领,你能够把西戎的兵从这些地方赶走,收复的土地,我就把它全部赏赐给你。”秦襄公赶紧跪下磕头谢恩。  秦襄公拜辞平王回到秦国,整顿本国的兵马,订了一个与西戎长期作战的计划。不到三年,就把西戎占据这一带的兵全部杀退。戎主带领本部逃到西方更远的地方,岐丰一带从此都归秦国所有。秦襄公辟地千里,遂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定都于雍(在今陕西凤翔县南)。  周平王因郑武公在迁都中出过力,迁都后又出过一些好的计策,就把京城洛邑以东的一些土地封给郑国,郑国也就强大起来。  诸侯国强大了,各自为政,又互相攻伐,从此就进入了英雄五霸闹春秋的纷争年代。此后,周王名义上是各诸侯国的共同首领,实际上也管不了各诸侯国的事,身份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君也差不多。  郑国在平王东迁后成了一个较强的诸侯国。郑武公和卫武公同为周平王的卿士。后来卫武公去世,郑武公独秉周朝的朝政。就他的条件看,他有可能争得霸主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有利的机会。  这两个儿子是怎样闹起来的呢? 原来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名叫寤生,小儿名叫段。  武姜有个偏心病——疼爱小儿,厌恶大儿。因为寤生降生时难产,姜夫人几乎送了命,所以一提起寤生她就讨厌。看到小儿长得可爱,能说会道,骑马射箭的武艺也很高强,就格外喜欢。她一心想让小儿继承君位,就常常把自己的这种想法向武公的耳朵里吹风。她夸奖小儿如何聪明伶俐,说大儿如何木讷无能。劝武公立小儿段为世子,将来好把君位传给他。武公说:“这恐怕不行,按老规矩该是长子继位。如果按你说的办,废长立幼,怕要出乱子。”因此,武公没听姜氏的话,仍立寤生为世子。  只把共城封给小儿段,从此人们就称段为共叔段。  姜氏对郑武公的这种做法不满意,可是武公在世,她也没有办法。  后来武公去世,寤生承袭了父位,当了郑国的国君,这就是郑庄公。在周王朝廷上,郑庄公也按老规矩接替了父亲的职位,继续为周王的卿士。  姜氏见小儿段无权,心中很不高兴,就对寤生说:“你现在当了国君,全国都归你所有,可是你的弟弟只有共城那么一点点地方,你能忍心吗?”庄公不愿意违背母亲的心意,就说:“母亲说该怎么办好,我听母亲的。”姜氏说:“那好,听我的,就该把制邑(在今河南省荥阳东北)封给他。”庄公想,制邑北临黄河,地势十分险要,是有名的军事必争的重地,分封出去很是不妥,就找了个借口,说:“制邑是我们郑国最险要的地方,父亲临去世时留下遗嘱,说这个地方不许分封。因此,我不敢违背父亲的遗命擅自分封。除此之外,母亲要我封他哪里,我都从命。” 姜氏见寤生拿父亲的遗命回绝,也无可奈何。可她心中更加不满,就没好气地说:“那就把京邑(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封给他!这,总可以了吧?”庄公听了,低着头好一会儿没说话。姜氏见寤生这个样子,更加生气,说道:“要是这也不答应的话,干脆把你弟弟赶出去算啦!” 庄公见母亲动了气,赶紧说道:“不敢,不敢。母亲说怎么办,那就怎么办吧。” 第二天,郑庄公和大臣们说,要把京邑封给共叔段。大夫祭足劝阻说:“不能这么办。京邑是个大城,地广民众,和都城的建制规格是一样的。你这样做,就等于宣布一国有两个国都,一国有两个君主。常言说,一国无二主,千万不能这么办!谁都知道,共叔段受到太夫人的宠爱,若把京城封给他,他凭着太夫人的宠爱,扩大自己的势力,怕于国不利。”其他大臣也都说:“不该这么办。主公一定要这么办的话,干脆我们都去听共叔段的算了!”庄公见众大臣对这事不满,赶紧解释说: “这是我母亲的意思,她老人家要这样安排,我怎么敢不遵从呢?” 举行完了分封仪式,共叔段进宫辞别母亲姜氏。姜氏把左右服侍的人支开,轻声对他说:“你哥哥待你太薄情了,全然没有兄弟的情义。  今日把京城封给你,是我再三要求,他才勉强答应的。看样子,他的心中很不乐意。你到京城去,要留个心眼儿。不能只是贪玩儿,要积极招兵买马,加紧训练,做好一切准备。一旦有机会,我就派人去给你送信。  你接到我的信,就立即起兵,我给你做内应。到那时,这郑国还是你的。  你要是代替寤生做了国君,也就称了我的心愿了。”共叔段领了母亲的意旨,带着自己的亲信,就往京城去了。自此,人们对共叔段改了称呼,称呼他为京城太叔,也有人称他为太叔段。  太叔段来到京城,把城北部和西部本来不属于京城管的一些地方官也找来,对他们宣布:“从今以后,你们都归我管理,你们的一切贡税都要到我的封地京城来缴纳。兵马车辆也全都听我调遣,不得违误。”这些地方官吏知道太叔段受到太夫人的宠爱,他又是庄公的亲弟弟,才这般厉害,谁敢违抗他的命令?都一一答应照办。  就这样,西部、北部的一些地方都成了太叔段的地盘。  太叔段在京城招兵买马,积草囤粮,日夜训练军队。又借着出外打猎的名义,以突然袭击的办法夺取了靠近卫国边境的廪延(在今河南省延津东北)等地。邑宰逃回郑国都城,把太叔袭取廪延等地的事对郑庄公备细说了。庄公听完,笑了笑,什么话也没说。  ……


编辑推荐

  《五千年演义》是一套统一布局,分卷撰写,多卷合成的大型历史丛书,共计十八本,从炎黄传说写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概貌。本套丛书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用文学讲述历史的内容,文史结合,是一部好看的信史。 由赵俄编著的《春秋逐鹿》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写起,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止,讲述了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五千年演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