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王安忆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6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

王安忆  

页数:

33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小说家的十三堂课》身为一个透过阅读而「上课」的学生,我相信这门课具有吸引学生的质素,从一个作家眼中去分析文学作品与从学院教授的理论基础去诠释,必定有其不同之处,王安忆对于小说的掌握与她对创作的关注不可分割,在生动的讲述中,小说家的身份与实务经验在课堂中成为可供分析的经验来源,而讲者丰富的创作经验恰恰是学院的理论所无法给予及传授的知识。

作者简介

王安忆,当代女作家,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著有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尾声》、《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集),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以及《乘火车去旅行》、《王安忆自选集》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书籍目录

复旦大学小说学课程大纲第一堂课 小说的定义第二堂课 作家的处女作第三堂课 张承志的《心灵史》第四堂课 张炜的《九月寓言》第五堂课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第六堂课 托尔斯泰的《复活》第七堂课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第八堂课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第九堂课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第十堂课 曹雪芹的《红楼梦》第十一堂课 小说的情节和语言第十二堂课 小说的思想第十三堂课 小说的情感附录感情和技术解读《悲惨世界》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小说是什么?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但是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小说的价值是开拓一个人类的神界。


编辑推荐

《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形成是在大学课堂上,「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指的不是「要成为小说家所必须上的十三堂课」或是「小说家去听的十三堂课」,而是上海复旦大学邀请作家王安忆驻校上课,透过课堂演讲资料的整理而产生这本书,对于大学的文学教育而言,它提供学院的文学理论与小说作者的实务经验得以碰撞的机会,另一方面,透过课堂的讲述,小说作者的创作观与教育观也得到彰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PDF格式下载



作为一本文学评论作品,每一篇至少用三分之一篇幅介绍小说内容,所谓内容也就是作者自己的理解,然后进行相当肤浅的分析,不论是从叙事学、写作技巧、比较文学、思想性等等方面的分析都没法说深入,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出作者的理性来?如果这真是王安忆在大学的讲稿,那么这门课没必要修。另外,我个人对她的不少文学作品倒是欣赏。此书再次证明了一个好的小说家不一定就是好的文学评论家,


总的介绍了一些很常见的名著,因为是讲座的实录,所以比较具有引导性,很好理解。可以看看培养兴趣


客观理性分析。不错


由浅入深,反映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借此对一些经典著作,换个视角重新领会~


王安忆对小说的分析有独特的视角,且透彻深刻。如果你只是想把看小说当做一种消遣大可不必去研究,但如果小说在你看来是对生活的另一种思考方式或者理性的表态,那么就必须先看看这本书。它能帮助你发掘出更多的有价值的思路。


一直觉得王安忆是个很感性的人,没想到写出这么丝丝入扣的理性的讲座来。如果你想在一生中尝试写一本小说的话,这本书明确告诉了你应该怎么做,有极强的实用性。感谢王老师。赞!!


大学开始就喜欢王安忆,她的作品风格很独特,一直喜欢她的小说,看了这本书之后,也同时喜欢上了她的评论。


刚进大学就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后买卖回来收藏了。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以后还会重读的,这本书值得。


原本对王安忆的作品有期待,但看完此书,觉得感觉全无。怀疑作者是否真的是一个爱文学,爱写作的人。特别是再看《月色撩人》,觉得失望到了极限,作者是否弹尽粮绝了?


书不错,就是纸质不好啊,侧面都是毛边,一丛一丛的...难道是盗版的,不至于吧...


王安忆讲的那些书很多没有看过,但看过的书她又是不同的读法,所以看这本书我宁愿把自己的看法抛到一边,专看她的思路。


好书,就是有些旧有点脏


这本书的内容比较贫乏,用了太多的文字介绍小说内容.而且总感到作者的分析比较牵强,仿佛硬拉到自己的观点上来.或许因为身为作家,她一定要给小说赋予一个高尚的意义,所谓的独立的,虚幻的心灵世界.但其证明并不令人幸福.所谓的心灵世界,难道不是人的心灵世界吗?我倒更认同昆德拉的说法,小说就是"没有一句正经话".而在这貌似的无意义之下,正蕴涵着人类所最宝贵的:精神的无限自... 阅读更多


  写作是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想是的,而写小说应该更是如此,我从来不敢奢望在自己的笔下能够拥有一个宏大的世界、栩栩如生的人物、扣人心弦的故事,更高级一点能有紧凑的结构、合理的逻辑、清晰的脉络。更有甚者,能提炼出一种崇高的精神,能够感染读者,能够如同王安忆的《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中所言“它告诉你根本看不见的东西,这东西需要你付出思想和灵魂去获取,然后它会照亮你的生命,永远照亮你的生命。”读完此书,我虽然依旧不敢做小说梦,但对小说的理解,再也不仅限于为情节沉迷和为人物感动,而是更加关注小说的本质问题——小说构造的心灵世界。
  这十三堂课中,作者主讲的是小说构造的心灵世界与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的关系。王安忆认为,小说世界对外部世界有一定模拟,却并非完全一样。好的小说将外部世界的情感、事件进行加工并用人们熟知的逻辑将其串联再以语言工具展现给读者,可为什么好的小说能够在精神上给人以极大的愉悦,甚至超越时空范畴影响一代代的读者。我想是因为在这些外衣下,有着崇高的精神内核在其中闪烁光芒,而且这精神内核能触动读者,能与读者产生感性与理性的共鸣。
  王安忆用女性细腻温和的笔法阐述了自己对于小说的理解,包括小说的语言、情感、动机、主题、精神乃至小说家的特质(敏感、心理经验丰富)等方面,也借多篇大师级的小说作品给读者做了赏析。
  王安忆在阐述其小说创作观时,对古典小说十分推崇,她将《悲惨世界》列为读书三大目标之一。她认为,现代小说家的想象力被现实世界束缚了,难以取得本质上的突破,即使为其语言或情节披上一层非现实的外衣,其本质仍然是现实的。 “二十世纪的作家,总是难以走出影射、象征式的描绘,我们实在被现实缠绕得太紧了。”在这一点上,我不理解作者所言,我认为,不只是小说的语言、逻辑这种纯粹的东西源自于现实,而稍主观点的作者特质、性格、价值评判标准也都是与现实息息相关的。我觉得,一部小说如果源自于现实,但能抽象出菁华内髓,而并非刻意拔高或无病呻吟,也是一部好的小说。
  然而,在王安忆的小说创作观中,有一点让我特别感动——古典主义作家不是技术主义者,他们就凭死力气,把事情写到极端,比方说我们爬高,不用梯子,而是把砖头一块一块垒高!写作本来就不容易,然而古典小说家们不借助于技巧、形式,而是一点一滴、勤勤恳恳地写,让人物和事件在自己的笔下充满生命力,如同托尔斯泰谈到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并非自己安排安娜最终的结局,而是安娜自己选择了自己的命运。想必这种一砖一瓦的笔耕过程更加充满了苦难。前段时间我参加了杨澜访谈录“正青春”的一期节目,期间,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谍战小说之王”麦家作为嘉宾,在访谈中提到他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耗费了他十年的心血,最终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这真正是十年磨一剑。而在如今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许多作家可能丧失了笔耕不辍、呕心沥血的耐性了。如今有部分文学呈现出个人化、碎片化的趋势,而大众文学的创造不再只是由特殊人才——作家进行,普通人有了所感所想也会乐于创作分享在各种社交平台上,于是文学也由此有了部分的社交性和业余性,譬如微博文学的诞生,而《围脖时期的爱情》——第一部微博小说正是作者借助微博这个社交媒体,实时在线写作,其内容不只是作者的原创,还包含由各位通过微博互动的网友提供的自己的故事。这些作品在形式上虽然新颖,但是我还是相信内容为王,与王安忆一样,更欣赏作家对作品内容的仔细推敲和雕琢。
  在《小说家的十三堂课》这本书中,王安忆对“生活经验”和“心理经验”之间区别的阐释也让我深受启发:生活经验丰富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的作品,而心理经验丰富的人才有可能写出动人的情节和人物,将读者带回历史、带到书中的世界。好的作品,需要对人物细微心理的敏锐捕捉、对平常情感的深度挖掘、对事件的沉淀思考,而现代的人情感呈碎片化且易于消化,很难有很深刻的思想。这也不免让我想起了余华在《活着》中提到,像这样一个能够将自己的经历复述得如此清楚的老人已不多见了,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过往记忆要么残缺不全,要么只能发出只言片语或是木讷沉默。这是一种悲哀,一颗敏锐而感情丰富的心想必是很重要的。
  虽然文学市场化的趋势让人不禁担忧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迎合大众的阅读心理,虽然个人文学逐渐地充斥我们的私人阅读空间,但我们内心仍然铭记着曾经感动过我们的经典著作,我们内心仍然渴望着真善美的作品。而我也相信那句话——流行的未必经典,但经典将永远流行。


  第一本看完的文艺理论(不知道算不算),感觉还是不错的,因为拿故事说事,不是通篇大段的论述,但感觉要说这本书弱就弱在这个地方了,可能因为是讲课的讲稿,不可能写得很严密很晦涩,但小说里面的一点核心的东西王安忆说得很少,大部分是在分析情节和人物,虽然不沉闷,很有趣,能见识很多伟大的著作深刻的思想,但王安忆本身的理论论述就比较淡了,寥寥几笔分析作品的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令人意犹未尽,总觉得还有没说完的话,这是作为讲稿而不是出版文论的遗憾吧。
  写“处女作”的一章写的很好,可能是唯一一章看过两遍的缘故,也可能是对里面介绍的两部作品(王蒙的《组织部来的青年》和昆德拉的《玩笑》)感兴趣的缘故,分析得层层深入,有高低之分,很到位。
  而对《百年孤独》的分析就似乎只是在剖析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对现代小说的内核认识得不是很透彻,看起来似乎王安忆只是主观感觉现代小说的发展并不能逃出现实世界的羁绊,因而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她是这样说的,我很喜欢这句话:似乎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我认为我们应该勇敢地掉转身去,寻找新的出路。(不过我仅仅是喜欢这种表达的方式,并不是说完全认同这句话)。王安忆说当然她相信百年孤独与拉美历史发展的关系很紧密并且书中很多细节都昭示着拉美历史的某些进程,但她分析小说心灵世界的理论要求她不去了解拉美历史的文明的发展而独立,单独地看待百年孤独这部作品,这在我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这样应该很难触及到它所真正要说的是什么。王安忆既想突出自己的文艺观点,因而抛开著作背景,又想解释清楚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因而那一章的结论写得不够明晰,论述对比其他章节比较无力。不过也许她也不太明白这样一本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现代小说对现实的意义所在,而我也是不明白的,因此这一章就读得有些不明就里。
  另一方面,本书对《复活》的重述和论述使我很惊喜也很有兴趣。以前不懂事读复活只觉得小说冗长,写了一些故事,一群人,批判了一些人和物,而并不能触及小说的核心,也就是“复活”的含义。王安忆的论述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清楚了,这真是很棒很让人深思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大的国家机器的框架下不同人之间的生活,他们的日常表现,他们每个人对此所做的努力和抗争,以及目睹他们的救赎和自我救赎,即使是放到现在依然值得我们关注并深切思考自身在小说里的映照,再反观我们的生活。里面描绘的人性因真实而世代流传,没有人能够轻易跨越这之间的障碍而到达生活的彼岸,永远是要在海洋中心有过挣扎有过怀念才可以真正找到一个稳固不灭的价值体系和思考方式,因而小说在探讨的还有关活着的很本质的问题。我喜欢的作家颜歌曾经说,无聊的时候坐下来就会翻托尔斯泰,因为托老总是很疗伤。
  总的来说,王安忆这本书还是很值得看,至少她介绍了很多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并做了详细的描述,揭示了一些核心的问题。她对小说好坏之分所设的标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她这样叹息道:我心里很难过,好和不好是那么清楚地放在我们的面前,可是很多人都不清楚。
  
  


  这本书是王安忆在复旦大学的小说课讲稿集,共十三讲。第一讲谈小说是什么,第二讲谈处女作,第三讲到第十讲讲了八部小说,分别是《心灵史》《九月寓言》《巴黎圣母院》《复活》《约翰·克里斯朵夫》《呼啸山庄》《百年孤独》《红楼梦》,总共两部中国现代小说,四部西方古典小说,一部拉美近代小说,一部中国古典小说。第十一讲小说的情节和语言,第十二讲心灵世界的建筑思想,第十三讲小说的感情问题。
  对于小说这个概念,王安忆的观点在第一讲中就已经表露:小说是作家自己的心灵世界。第二讲强调了处女作处于发而未成阶段的特殊价值。然后是对八部比较成熟的作品的分析,这八部作品主题和构架方式各不相同,成熟程度也不一样,王安忆以此来阐述她的“小说是心灵世界”观点。在第十一讲中,王安忆谈论了小说使用的语言,对于这样一个技术型的问题,她主要强调了经验性语言和抽象性语言的区别,即点明作家的理性力量所能起作用的空间。第十二讲中,王安忆列出九组主题不同的小说,每组内的小说在同一主题下形成深度渐进的样态。王安忆认为虽然小说是作家各自的心灵世界,无法进行好坏的比较,但是人的认识上仍然具有质量的高低之分。在最后一讲中,王安忆指出了作家的创作情感的重要地位,并指出感情到达小说需要理性的帮助。
  这是一本关于小说的讲稿集,个人认为在帮助读者理解文学创作这个行为上,这本书的透彻远甚于文学理论或文学史教程。但同时这本讲稿集对读者在阅读量和阅读质量上也有一定要求。读者起码对书中所提到的小说都有一个先前的了解,否则单看这本书,会容易在理解王安忆的观点时片面化或极端化。
  
  下面摘录一些书中对我个人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1、长久以来,我们以为真实,是我们的目的,尤其是在文学走过了一个相当长久的虚伪的道路以后,我们非常重视真实,真实是我们的理想。(p5)
  2、事实上好小说都是好神话。(p7引自纳波科夫《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
  3、它是一个另外存在的,一个独立的,完全是由它自己来决定的,由它自己的规定、原则去推动、发展、构造的,而这个世界是由一个人创造的,这个人可以说有相对的封闭性,他在他心灵的天地,心灵的制作场里把它慢慢构筑成功的。(p9)
  4、原始人眼中的世界,可说就是那堆“杂乱无章的东西”。(p12)
  5、到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好神话”都消失了,它们被真实取代。(p13)
  6、而我们也许会发现,在现代的文学中,作出更大贡献的往往是身处现实边缘的作家,比如犹太人、妇女、少数民族、同性恋倾向者、残疾人,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所处位置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的缘故,他们比较自由一些,可以纵情他们的想象,背叛真实和自然。(p14)
  7、(谈到张艺谋的电影处女作《红高粱》)那种热烈的程度就好像一个少年的初恋一样,完全没有现实的考虑,奋不顾身的,忘我的境地。
  8、(谈到王蒙的处女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时候王蒙在文中表现出的一种少年人的心境是非常动人的。(p21)
  9、我觉得处女作里表现的感情,根本不是我们后来所能表达的,后来爱情这个词已经被说滑了,随便就能出来,而且对爱情有很多解释,很多定义,写爱情可以写整整几本书,可以成篇成篇地去表达爱情,可是全都没有向处女作里面那种小心翼翼的心情,他简直不敢去触动那话题,他不敢碰它,一碰就难过,这种忧伤是不可名状的,因为理性还没有来临。(p21)
  10、(谈到米兰·昆德拉的处女作《玩笑》的主人公路德维克)在这样一个意识形态的国家里,知识分子都有种貌似精英的位置,好像是站在中心位置,而实际上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往往是站在边缘地带,不可能是主流性的,主流是由经济、政治、历史的规律来形成的,而知识分子则是独立的位置,在边缘的地方。(p27)
  11、(米兰·昆德拉《玩笑》)这本书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本书,作为一部小说,也许不像后来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那样具有清晰深刻的理性力量,而是带有强烈的摇摆性、不确定性。(p33)
  12、(谈到张承志的《心灵史》)他描绘“我”是“久居信仰的边疆——北京城里的我”;“我偏僻地远在北京”,等等,都是将“我”描写成一个边缘人,然后如何走入信仰的中心——哲合忍耶。(p51)
  13、《古船》和《九月寓言》比较,《古船》是用人物、情节、故事讲述历史,《九月寓言》却是用历史作材料创造了另一个世界。(p70)
  14、《九月寓言》所描绘的一切都带有一种奇异的状态、但这些状态的细节却是我们所认识的具体现实的细节,只是到了这里,一切都改观了。(p71)
  15、电影特别善于把名著平庸化、大众化,变成一种可使大家广泛接受的东西。(p73)
  16、这是一种比较可靠的东西,比草稿可靠,他说一张草稿,一个粗暴的人,一次发货就可将它毁掉,而一个建筑要毁掉它,必须要有一次社会革命。可是建筑还不足够牢靠。……那么现在有了一样东西,比建筑还要可靠地记载我们人类的记忆、经验、思想、情感,这就是印刷术。(p75)
  17、(谈到《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和艾斯米拉达)他们两人的关系是非常神奇的,他们是神人,他们不可能有凡人间的亲密关系,他们不可能像俗人一样地去相爱同居。但他们这两个神人,终于共同住在了巴黎圣母院。就像雨果所描写的圣母院:“尽管外面是千变万化,可是它的内心还是古典的。”他们两人就是圣母院古典的心。(p84-85)
  18、左拉、巴尔扎克把这世界的皮都剥开来了,一层一层地暴露出这世界的真相。可雨果不这样,他告诉我们这世界之上还有一个灵光照耀的世界,这是个永恒的世界。(p92)
  19、雨果的材料相当庞大,他几乎是用了法国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宗教革命,来作材料,不是一砖一瓦,而是大块大块的巨石,所筑成的宫殿便要宏伟得多了。(p93)
  
  (待续)
  


  从很多角度去剖析一部小说,可以说是我的小说入门经典读物,真正能对的起五星的读物。
  
  记得以前总是盲人摸象的读小说,使用的都是在高中时语文老师传授的阅读方法,或者是闲云野鹤的评价方法,比如说老师说“赵树理是他最欣赏的作家,看其他的作品有一种洒落大豆样的痛快淋漓的感觉”,所以我会用作品是否够简洁、是否节奏够快死来评论;
  韩寒说过“最好的作品就是你拿起来看上5分钟,然后发现放不下了”,所以我又会用情节吸引人程度来评判一部作品;
  老舍说“文学功底在于对细微的描写,要用最少的字数来达到目的”,所以我又会用语言使用熟练度来评价一部作品。
  
  可是到头来,还是没法判断,原因就是自己实在是太片面,要有衡量一碗水的能力至少要有一桶水的容量说的就是这事。就好像当自己没有对色彩的研究,对透视的研究,对构图的研究,对绘画史的研究之前是无法意识到卢浮宫三宝是多么珍贵一样。
  
  还好,王安忆老师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怎样去欣赏,平平的13篇文章却蕴含非常厚重的内力。看看大家的点评,才能从大家的角度思考,才能使自己提高一点点鉴赏的能力,这,简直太重要了。


  王安忆的小说我一向很喜欢,她写了很多女性的故事。
  关于小说我一直只是当作故事来看。但是这确实不能解释为什么很多故事晦涩压抑迷离却让人难以放弃。
  她的十三堂课给我解惑了。
  尽管我以后应该还是把小说当故事来看。
  但是我知道自己在书中寻找的是什么了。很好。
  她概述别人的书的时候也很好看。很会讲故事。
  


  我吃饭从来不看菜单,因为总觉得自己发现的才是最好的。
  但是偶尔看看菜单也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回味一下曾经点过的菜,期待一下从来没听说过的菜。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灵感一个人-张承志
  希望最后也不要成为一个只喜欢菜单的人


  从书架上取下这本书,找一个光线好的角落,就这样一个人用了整个下午的时间在图书馆里看完了这本书,其实这里面提到的一些小说我并没有读过其原文,所以我不能说这本书我真正的完全的理解了,但是书中的内容有很多还是给我很多启示的。
  
  不知道为什么,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总能联想到以前看的那本米勒的《文学死了吗》,王安忆似乎在这本书里说出了自己的答案,读过的小说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生活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它告诉你根本看不见的东西,这东西需要你付出思想和灵魂的劳动去获取,然后它会照亮你的生命,永远照亮你的生命。”
  
  也许现在喜欢文学的人变少了,大家越来越被荧幕的冲击力和便捷所吸引,忙碌的生活里已经没有时间用来阅读曾经的经典,疲劳的身心也已经没有情绪来理解欣赏那些深奥甚至是晦涩的文学作品,还是去选择一些轻松搞笑的东西看一看吧,但是即使这样,
   我依旧相信文学会永远存在在这个世界里,因为只要这世界还剩下唯一一个承认自己拥有灵魂的人,那么文学的存在就有意义,作家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上一次读好像是四五年前了。
  从故纸堆里翻出来,才发现这是在学校、老师要求购买的书里最有价值的一本。


  1
  
  夜读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在第八堂课,《呼啸山庄》的讲解中,王安忆先谈了谈九流作家通过造梦满足人的现实之心和严肃作家创造心灵世界探索神的殿堂之差异,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真正的心灵世界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手头的问题它一个也解决不了,它告诉你根本看不见的东西,这东西需要你付出思想和灵魂的劳动去获取,然后它会照亮你的生命,永远照亮你的生命。”
  
  这个永远照亮人生命的更高层次的心灵世界,就是王安忆为严肃小说所界定的责任和目标。1994年,小说家王安忆在复旦大学开了一学期的课程,用十三堂课讲述她对小说内容、结构、语言、思想和感情等多方面的领悟。《小说家的十三堂课》就是她讲演稿的总结。在书的第一章,也就是第一堂课中,王安忆就提出了“小说是什么”的问题,她的答案如下:
  
  “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但是铸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小说的价值是开拓一个人类的神界。”
  
  我最初阅读的时候以为王安忆为小说定义为人的心灵世界之时,是否认,甚至反对真实世界的,她强调的是创造,创造新的“逻辑、规矩、起源和归宿”。这与我一直以来对艺术目的性的认识不相吻合。我觉得艺术、科学跟宗教其实都“条条大路通罗马”,都是在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上来试图描述并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往何处去”的终极问题。对文学艺术来说,我并不认为它们是在试图创造一个超越尘世的本不存在的高级心灵世界,相反,它们是通过一种极端的、特殊的表现手法,感性的描述我们生活的人世和人的心灵世界,并以描绘“神界”的手法来揭示一个埋藏更深的真实,也就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在后面对八部小说的讲解过程中,我发现王安忆强调的这个“人类的神界”或“心灵世界”,其实也可理解为真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基本上,她强档出击描绘的这八部小说都有魔幻现实表现手法的意味,有些非常明显,比如《百年孤独》跟《红楼梦》;有些本是写实,但通过王安忆视角的解读,将重点提升到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精神世界上去,比如《复活》跟《巴黎圣母院》,则也渗透了魔幻现实主义“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精髓。
  
  魔幻现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的这个精髓,在我个人的学习理解过程中,有点艺术最高表现形式“禅”的意味,也就是王安忆所说的最优秀小说家的价值是“开拓一个人类的神界”。但我理解的这个“神界”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并非对立的关系,“神界”也并不比“人间”更为高尚,它只是一个浓缩萃取过的,更易揭示世界本原的过渡世界。其实不经过文学艺术的提取,人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经过个人的历练、观察和思索,尝试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往何处去”的终极问题,但这个不走捷径的修炼过程需要至少一生的时间,而对于那些相信人世轮回28重天堂的人来说,一生也许不够,我们甚至还需要不断的轮回转世历练人间才能领悟宇宙的真理,开解世界的真相。世代积累的科学知识和逻辑思维可以是另一条路径,那么小说的浓缩创新过程也可理解为一种努力的方法,它通过创立一个人类的精神世界,更直观、更感性的带我们领略生命的奇妙,情感的无常和人世的皈依。
  
  因此,对于纯粹写实一类的小说,我倒并不觉得它们丧失了小说最宝贵的东西,只不过是一种相对较“笨”的表现手法,但它更贴近我们的个人体验,准入点更低,尽管附加价值也不可避免的相应降低。
  
  
  2
  
  在王安忆单独讲解的八部小说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张炜的《九月寓言》。我还没读过这本书,从王安忆的描述中,这是一个对比发展与停滞,讲述每种状态独特痛感的寓言故事。王安忆对它的推崇,除了它用意识形态化的语言创造出了一个非意识形态化的,有自身逻辑的独立世界之外,它在打碎-重建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原始的激情在燃烧,再加上它对乡土生活的火热描述,这些都是吸引我的地方。
  
  但让我最感兴趣的却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采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写作的例子。尽管“魔幻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出现主要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的拉美文学流派,但那种在描述现实世界的同时平行或交织描绘一个现实世界之上神幻世界的表现手法却非拉美文学独专,《红楼梦》的警幻仙界vs. 宁荣二府的人间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在我个人的理解中,魔幻现实主义在介绍故事中的神幻世界时,一个显著的特色是“见怪不怪”:它不像超现实主义那样通过梦境来暗示人物从一个世界到达另一个世界的转换,也不像一般的现实主义小说那样,明示以下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白;它设定这个本不存在的神幻世界为约定俗成的必然,就像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一样自然,故事里面的人物如同必须吃饭喝水睡觉一样面对人间和神界两种世界,这两个世界有时并列平行发展,魔幻世界时隐时现;有时则你中有我相互交织,人间和仙境彼此交缠不可分割。这两个世界的设定充满了诗意的神秘气息,但它与童话故事或者神怪故事的不同之处又在于,它的玄幻世界是为现实世界服务的,它并非仅仅为了“开拓一个人类的神界”,不,它并不停留在神界,神界的存在终是为了人间服务,是为了揭示出一个更深层次的,更本质的人间世界的真相,这个真相不仅包括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它还必须再次投映到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中去,告诉我们生命的真正意义。这个回到人间的第三步(前两步分别为“从人间出发”和“走向神界”)在我看来才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最精华部分,这一步骤在有些时候在作品中被明示,如《红楼梦》的 “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有时候则留白,需要读者自行体会,如《百年孤独》长尾巴婴儿被蚂蚁吃掉的宿命。
  
  王安忆所说神秘主义的虚无,我觉得其实是缺乏了“回到人间”的现实力磨砺,停留在一个甜美虚空的幻界,只有短暂的梦幻麻痹而已。
  
  回到《九月寓言》,它的人物为了发泄精力,要么不停的奔跑,要么男人打老婆,女人给男人拔火罐,人物的名字也处处玄机,通过谐音来预示各自的归宿,这一切都是超出我们现实世界经验的玄幻细节。但是我猜想这个玄幻的世界并不是要象征、讽刺、批评,它的“回到人间”也不是要回到它起点的意识形态化的社会,而是超越意识形态的限定揭示人与人的深层关系,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矛盾,社会发展的痛楚、粉碎与重建。这种起于现实,最后或隐性或显性回归现实的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返璞归真的过程。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
  
  
  3
  
  有人说王安忆讲解八部小说的情节全复述法毫无价值,这点我并不同意。虽然她在彻底的“剧透”,但她选择的这些小说并非悬疑剧情类,就算知道了情节也不会丧失了阅读的乐趣。这些复述最大的价值是它们的视窗特性,它们是王安忆透过自己的眼睛观察,经过自己头脑分析,再系统性呈现的二次创造。它们与小说原著的关系有点类似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都是萃取过的浓缩精华,更具一矢中的效率。
  
  比如说,在介绍《巴黎圣母院》时,王安忆强调巴黎圣母院其实是一个相对于现实生活的“神界”,敲钟人卡西莫多和吉普赛女郎艾思米拉达是离散人间的古埃及神抵,他们的结合必然拥有超越人间情欲的神性。对于结尾二人化为灰烬的描述,王安忆说“这扇灵界的门一旦被我们俗人打开,世俗的风吹进去,他们马上就化为灰烬。尽管他们为尘世所排斥,但事实上他们又是这尘世的一道灵光,一种升华。”这是多么动人的描述啊,尤其对于已经读过这本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极其精辟的总结,本身也是“一道灵光,一种升华”。
  
  再比如讲述《百年孤独》时,王安忆抛弃了“反映拉美百年兴衰史”的陈腔滥调,从家族人物关系表着手,分析不同谱系人物之间的共性和演变,一下子就抓住了这几代人悲欢变迁的关键点,并总结出“向内发展日渐衰竭”和“向外扩张丧失独立”两条线索,我觉得这两点非常惊人,因为它是以故事发展本身为依托,不借助任何比喻、象征外力,最自圆其说,也最为朴实的两条线,也只有如此,它才支撑得起一个独立的,凌驾于现实世界之上的“心灵世界”。不过后来王安忆着重强调了这个心灵世界的独立性,并表达了她对现代小说理性主义的失望,这点我无法认同。
  
  王安忆说现代小说强调操作性,与古典小说相比缺乏感情与感性的力量。我对现代小说跟古典小说的涉猎都没多到可以总结出任何经验的地步,但单就魔幻现实主义这个现代小说形式的一个分支来说,我认为它情感的力量并不孱弱,它只是采取了与古典小说不同的表现手段。
  
  魔幻现实主义跟超现实主义有一个共同的特色:荒诞。它们往往把一个完全不可能存在,完全背离我们生活经验常理的状态当作现实来一板一眼的描绘,譬如《百年孤独》中俏姑娘雷麦黛丝在雪白的床单中缓缓升天的景象。它极少对人物的情感世界做正面剖析,还举《百年孤独》的例子,其中有个第一代的阿玛兰塔姑妈,硬是挖了自己养女的墙角,把人家的未婚夫,一个意大利技师抢了过来,可临到结婚又变卦不干了;技师之后是个与家族世交的上校,可她还是始乱终弃,最后竟发展到和自己的侄子乱伦。阿玛兰塔的情感世界隐藏在她荒谬行为的表层之下,马尔克斯从不正面描述她心底的波澜,她对外面世界的恐惧,又寂寞又躁动不安的迷惘全都掩埋在内,只能由读者自行挖掘体味。
  
  再举一个我比较熟悉的电影的例子,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其中有个陈冲饰演的林大夫。林大夫风骚妖艳,说话的语调又柔又软总像小爪子一样挠人的心,她扭扭捏捏拿腔作势,不停的甩着永远湿漉漉的长发让人家帮忙拧那永远也洗不完的床单。故事设定的背景是文革,很显然,真实生活中绝对不会有那么一个表情语言动作都骚得夸张的女人;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这位林大夫,是被剥除了一切虚伪掩饰外衣的人物之本原,或者说,是林大夫这个人物的精魂。电影还有一个情节是黄秋生饰演的梁老师的流氓罪不解自解,他和唐老师(姜文 饰)、林大夫三人兴高采烈的吹响号角在屋内狂欢;可喜悦的尾音还没结束呢,梁老师就悬梁自尽了。按照电影所呈现的事件顺序直白解读,这个安排显然不合理:罪名明明已被解除,梁老师前一秒钟还高兴的笑呢,后一秒怎么会突然自杀?这种不合理的疑问自然会令观众发问,会自然而然地进一步的思考:这两个完全相反的状况——流氓案的圆满解决与梁老师自杀——究竟哪个才是更接近故事大逻辑的真实结果?狂欢到底是喜悦的宣泄呢,还是极度悲惨的反面镜像?
  
  我用这些例子并不是要证明现代小说比古典小说更有情感力度,而是说至少在王安忆所感到失望的一些理性作品中,譬如《百年孤独》,它并不缺乏情感,它的情感与它的情节一样,都是用“藏”的留白方式来表露的,而这些深藏不露的情感一旦被体悟领会,它的冲击力很有可能更加强烈,更为排山倒海。
  
  
  4
  
  这本《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中,我最不喜欢的一章是第十二堂课,小说的思想。王安忆通过给相近主题小说们分组比较的方法,来提示这些小说所存在的思想格调,或者说格局的高低。在进行作品间的横向比较时,这当然可以成为一个阅读比较的研究突入点;但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比较我还是觉得有点“无赖”。黎戈写过一篇谈女性语境劣势的文章,谈每位作家的局限性,其实也同时是他或她的价值所在,她用了玫瑰和狗尾巴草作比,说各有所值,“因为,他们来到世间,只为了成为它自己。”我深以为是。
  
  另一点我不太喜欢的地方是王安忆对电影艺术形式源自不理解的轻视。她用电影和小说作比,也和舞台戏剧作比,证明后者更高的丰富性或独立性。在电影艺术产生的早期,很多艺术家都讨论过电影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形式,其独立性为何的问题,比如布努艾尔强调过电影艺术的诗意,法国《电影手册》强调过电影创作者的个人归属;而电影语言的最大特色是剪辑——视觉、情节、声音、人物等多方面的剪辑,这些都是电影独立于文学和戏剧的独特方面。把电影简单归结为“视觉故事”,用来与原著作比,或与戏剧对比证明情感不够生动,其实是对电影艺术的一种巨大误解。不过好玩的一点是,虽然王安忆不大看得上电影,她在举例论证很多观点的时候都不自觉的用电影故事为例,可见电影艺术不可阻挡的魅力。
  
  既然有最不喜欢的一章,那么也一定会有最喜欢,受益最丰的一章——第十一堂课,小说的情节与语言。王安忆讲到 “经验性情节”和“逻辑性情节” 的区别,以及如何推动小说的逻辑性情节方面对我都非常有启发,而她对骨感的抽象化语言的推崇,也让我这样缺乏语言华丽感与多样性的初学者心中充满了希望。
  


   简单看了一下仅有的几个评价,很怕大家因为看了这几篇评价而错过这本好书。我也不想专门写一篇东西来谈这本书好在哪里,因为这本书的好,不是停留在语言可以阐述的经验层次上的,所以仅说那么一两句,有缘人自会买去看的。
   从真正的角度来讲,这本书和小说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和具体拿来做例子的名著也没什么关系,执着于小说和名著的,等于没看懂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艺术,真正的艺术,不是任何意义的形式和道德,要明白艺术和道德、形式的区别,才能进入这本书。这本书不是给那些还没有解决技术问题的读者看的,这本书不教这些。(其实也教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技术上的东西,但是不是这本书的主要。)如果你抱着长知识或者学手艺来看,会很失望,网上那些评价都是从所谓知识、思想、技术的角度写的。
   这本书是写给那些真正的超一流的艺术家看的,心灵世界被完全打开的人看的,如果你经过命运的洗礼和自己不断的修炼,已经体会到了心灵是何等样的事物,你自会喜欢这本书。如果你没体会到,还是停留在道德甚至是形式的程度上,你自会觉得这书空洞得很,你更会对《为什么读经典》或者《博尔赫斯谈艺录》这样的书着迷。
   本书,确实有很大的篇幅是在说故事情节。但是这和你自己看故事情节是不一样的,王安忆是打开了心灵之眼后,用这只眼的目光带着你重新来看一遍这些情节,由此让你通过情节来看到主人公(或作者)在心灵的世界里经历了怎样的跋涉和修炼,让你知道在心灵的世界里有怎样光明的圣峰和怎样黑暗的大泽。
   看了大家的评论,我觉得被用来对比这本书的书目里面,真正好的是昆德拉的那两本,但和这本书说的是完全不同的方面,个人一点说,是比这本书低一级的世界中的事,但说的无与伦比。
  
  


  读得非常痛苦,最后放弃了。
  
  最喜欢的是第一课,关于小说定义的讨论,受到很多启发。
  
  从第二课开始,阅读变得非常无趣。就好比有人向你解释她或他喜欢的电视剧,然后就把剧情比较详细的告诉给了你——这反而大大降低别人去看、去读的兴趣。此外,关于“小说”的讨论或者讲解太少太少,越读越不明白自己读的目的,所以最后索性放弃了。


  这本书的内容比较贫乏,用了太多的文字介绍小说内容.而且总感到作者的分析比较牵强,仿佛硬拉到自己的观点上来.或许因为身为作家,她一定要给小说赋予一个高尚的意义,所谓的独立的,虚幻的心灵世界.但其证明并不令人幸福.所谓的心灵世界,难道不是人的心灵世界吗?我倒更认同昆德拉的说法,小说就是"没有一句正经话".而在这貌似的无意义之下,正蕴涵着人类所最宝贵的:精神的无限自由


  窃以为这部书的名字如果改成《王安忆的十三堂名著欣赏课》更加贴切。王同志的课上对小说本身问题的论证实在寥寥,90%的时候都在介绍这个小说的故事如何如何,那个小说的情节怎样怎样。这样的课最后还出了书,实在是贻笑大方。
  当然,这本书还是有优点的。至少还有10%的内容可以慰藉一下。而且封面设计的不错,让我上了个小当。


  王安忆写的文字一向是不错的,她不会用艰深晦涩的手法卖弄文学的艰深。读她写的文字仿似在面对一名谆谆教导,认真严谨的师者,以她客观的态度和透彻的洞察力为众读者讲述她在文学世界所发现和总结的一切。
  她的这本书对于喜欢小说,热爱小说创作的人来说有较好的帮助。她帮助我们从创作构思,技巧,立意各个方面进行解析,用名家的小说来做范本,为我们演示“大家”们的创作是如何进行的,向我们剖析成功的小说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帮助我们提高鉴赏小说艺术的水平。
  


真正的心灵世界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手头的问题它一个也解决不了,它告诉你根本看不见的东西,这东西需要你付出思想和灵魂的劳动去获取,然后它会照亮你的生命,永远照亮你的生命。”
很棒。


我觉得其实像童话、纯魔幻,也不单纯是为了另一个世界而另一个世界,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照应这个世界。安徒生童话特别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专门打心理仗,很轻易地赚取小孩子的眼泪,留下深远烙印,而格林的黑色压抑则更加重视人类生存的空间,有对自然的敬畏,把这样的敬畏神秘化,北欧希腊的神怪,近乎宗教崇拜,人物也有朝夕有烦恼,是人格后的作品。叙述中以童话神话来暗示现实,但又比较暧昧的,拜亚特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实红楼梦里警幻还是梦境里实现的,而且文笔和现实贾府用的完全一样,拜亚特的,显然就是两种文体糅一起,互相缠绕。最近的这一本,包括作家的生活,作家要观察生活,可是又要把生活写进童话,以童话预示生活的方向,随时出随时入,这会给读者一些单纯写实达不到的多重感触。夹有童话的作品,比如《失物之书》、《纸牌的秘密》都有不同程度的"昭见“,这并不是魔幻现实才有的特点,我个人倒是觉得魔幻现实有一定地域和主题特征。
我同意你对好作品的观点,亦即不是那么容易看穿,或者说它表达的意思比较多,好的童话不像寓言,一点点短给人黑白判断,也是这样的。
另外,非现实的东西,我个人感觉是写作相对考究一些,词库是其一,另外就是隔着一个世界来表达意思,由于隔而造成的特殊的深刻。
关于影视,确实不少改编的不及文字原著,改编成功的,不少得益于文本魅力,比如BBC那些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剧。这里面有适合不适合(拜亚特的《迷恋》我觉得就不适合,可是上电影了,演不出文字的效果来),以及怎么改的问题。完全脱离文字、或者专门为了影像而附文字是一回事,基于文字的影像又是另一回事。后一种情况,影像实际上是文字的一种”解释“,所以无论怎么样的表达手法,都是在做解释,那些特点,可以说是优势,也可能转为劣势,换一个角度讲,像那些从没有影像的时代一辈辈流传下来,也将流传下去的文字,比如红楼梦,它们的优势,可能恰好在于没有解释,或者你说的留白。


童话我读的比较少,比较直观的感受了,尤其那些给小孩子的比较单纯的快乐世界,似乎就是要延长他们蜜糖般的幸福生活;而安徒生啊王尔德那些忧伤的童话,则越品味越黑暗,倒是童话为表,悲惨世界为里的,我都担心父母给小孩子讲这样的故事,会不会造成心灵阴影什么的。
魔幻现实主义的确一般都是指拉美文化的一个genre,但我真觉得这个特色有越来越蔓延的趋势,尤其在讲述“大悲惨”的时候,譬如说《地下》,情感冲击力极强,又可保持叙事的趣味性与神秘感,实在有潜力可挖。
我最近看到书改编电影最成功的一个例子就是Fantastic Mr. Fox,在保留了原来儿童故事的精髓跟趣味性的同时,又是一个完全Wes Anderson式的故事,他的个人风格、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依然完整,实在令人赞叹。这其实就是好的改编与单纯影像解释的差异,必须要把影像语言的独立性给体现出来,展示电影语言独立于戏剧跟文学的独特优越性,而不是方向错误的露怯或献丑。


不过很遗憾的说,现在大部分文学到电影的改编都是贪图视觉语言的高效性和受众广两点,只抓原著的情节,并非把电影当作独立艺术那么严肃对待,除非像Wes Anderson或者科恩兄弟那样既有玩电影的热情又有技术加实力,才能弄出像Fantatic Mr. Fox跟No Country for Old Men这样的好作品;要么就是李安,选最合适他的本子,知道怎么给原著做加法提升,而不是减法降低。
反例就是老谋子的《三枪》了,我真是要看哭了,从没为中国电影那么悲哀过。


你说了电影的一个优点,好的片子很可以带动对原著的阅读,毕竟电影迅速,触及范围大,我以前真不知道达尔还写过狐狸爸爸的。朗读者、茱莉与茱莉亚的茱莉亚部分,都可谓成功例子吧。添上掉肉球的原著,就是薄薄两册幼儿童书,用自述方式,绘画很传统,改编得也很有道理。即将上的爱丽丝、丁丁的独角兽号一定又会让很多人重温他们小时候读过的童话。
童话对人影响的确是很大的,我记得第一次看卖火柴小女孩、野天鹅、美人鱼(好莱坞把它改成喜剧了)真的很心疼,这种灼痛感,很多年后都记忆犹新。相比起来,格林的倒就是怕一怕,不怎么困扰,可能这是拜亚特说的安徒生disturbing的特点。不过,也有人认为格林对德国人的性格有很深影响,甚至是二战策源之一:)德系像豪夫、霍夫曼好像都确实有点冷的。人们其实很依赖童话、魔幻、鬼神故事。
另外有的童话也很真实的,有一部叫Cheaper by the Dozen,前面都好开心,到末了才知道是反转,很心酸,我不知道白头马丁演的版本是什么样的。


我们中国人给小孩子讲故事,动不动就要说意义是什么。好故事的渗透很慢很持久,不能那么斩钉截铁地讲的。电影叙述如果太着重这一层面,给人感觉也是像抽干血肉的骨架,不会很深刻。有的电影改编,只得故事的样子,没有精神。


应该说大多数电影改编吧,都是故事为主,传神为辅。毕竟珠玉在前,改得好也难得超越原著,改不好几乎必然,所以大部分商业改编根本就没在努力了。
我印象最深的童话故事也是安徒生的,因为真是太惨了,还有就是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哭死了,然后推测这个家伙肯定内心黑暗 :P
我最喜欢的一个童话长篇倒是德国的,米切尔·恩德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也是冷冷的,很诡异神奇。


洋洋洒洒一大篇呐!回头找来读读


我没看过王这本书,我觉得,一个人的喜好,最好就按照个人喜好表达,上升到学堂里归类对比,就有点为了论证而论证,最初的想法就有些个人因素,那么应该考虑后面的说法是不是很合适。电影不算是小说的反面教材,如果是改编电影,本来独立性就在小说这边,其实她可以多探索一下,为什么有的电影改得好,有的不好,这个问题,我一直就没想清楚过。


这真是个好问题诶,值得好好探讨一下。


我不懂什么叫艺术,我越来越觉得这些,那些所谓的艺术把我弄的越来越迷糊。
  我只觉的对我影响比较大是我上小学时候的几篇课文:《小猫钓鱼》,《小马过河》......因为他们把一个深奥的课题(哲学的概念等等)通过和现实事件,关系,形象的连结简单而又深刻的印在我灵魂深处。


终于有一个明白人了,之前那些盲目否定这本书的书评简直能气死人。


 “真正的心灵世界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手头的问题它一个也解决不了,它告诉你根本看不见的东西,这东西需要你付出思想和灵魂的劳动去获取,然后它会照亮你的生命,永远照亮你的生命。”
这句话太让人恶心了,王安忆不愧是文坛最恶心的作家,比安妮宝贝更装。


是啊,当中纯粹是骗钱的,前和后很好


对于只会读封面的人,我们能说什么呢?


我同意楼主的看法。
楼上的显然是断章取义,人家前面已经说了90%了………
对于没长眼睛的人,我们能说什么呢?


没错的……中间那几章就是一故事情节简介,不过字里行间还是渗透着王的一些观点的,前面和后面不带小说标题的几章也可以……


不同意,这样的课很难得,这样的书也是如此
王安忆重新讲小说的故事,是因为学生中大多数读书粗心,没看懂


对楼主所谓的90%表示怀疑


推荐大家看看下面这几本,这才是小说家该给出的课。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36947/
《被背叛的遗嘱》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23709/
《小说的艺术》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05649/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43252/
《虚构之刀》
马原上课的实录,虽然不如上面几本的内容丰富,但拿来跟此书对比,则高下立判。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76977/


很同意楼主的看法,只是复述了一下各个小说的梗概,给人讲课听听就算了。但是买来研究,不值得,没什么可看的。


同意楼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