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英国文学论集

刘文荣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8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

刘文荣  

页数:

178  

Tag标签:

无  

前言

无论在中国近现代文学中,还是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始终存在着英国文学的影响。尤其是英国小说的影响,则非同一般。因为从现代文学意义上看,中国近代最早的一部汉译小说《昕夕闲谈》,是在1873年至1875年,分26期连载于上海《申报》馆的文学月刊《瀛寰琐记》上,译者署名是“蠡夕居士”,文内注明系“英国小说”。实际上,它也的确是英国19世纪作家利顿的长篇小说《夜与晨》,不过只译了前半部,而且译作还采用了中国的章回体,其各节标题也一律“中国化”,为讲究对仗的上下联,如第一节就是:山桥村排士遇友 礼拜堂非礼成亲按中国传统、男女成亲,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则就是“私奔”。但西方习惯倒是十分注重在礼拜堂由神职人员来主持婚礼。译作说他们“礼拜堂非礼成亲”,是为了迎合当时大多数读者的传统陈见,误以为类似由和尚在寺庙张罗成亲的非礼之举,于是作了今天看来颇为滑稽的“创造性背叛”。

内容概要

  《英国文学论集》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这部论集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论题范围比较广,从16世纪的“前小说”到20世纪的“超小说”,其间各个时期的作家作品几乎都有所涉及;二是论述视角比较新,无论是论小说、论散文,还是论戏剧,都集中于论述作家的“创作风格”,也就是真正从文学的角度来把握和理解文学。因而,《英国文学论集》对文学研究者、文学爱好者,以及在校的文科研究生和本科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参考价值。对英国文学的研究,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对英国文学重新加以审视,不仅是,种“外国文学兴趣”,同时也是一种有益于认知“自我”和“他者”的美学乐趣。

作者简介

刘文荣,男,1952年生,198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文学硕士学位,1989年赴匈牙利罗兰大学进修比较文学,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授,曾发表论著《托尔斯泰与中国》、《中外文化概论》、《19世纪英国小说史》、《西方文化之旅》、《人类文明遗产》和译作《小说鉴赏》、《毛姆读书随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伍尔夫读书随笔》、《人类动物园》和《裸猿》等。

书籍目录

序言1.《尤弗伊斯》与英国的“前小说”2.论《弗兰肯斯坦》的三重主题3.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基本模式4.布尔沃小说创作的贡献与缺陷5.论狄更斯的小说创作6.查尔斯·里德与“问题小说”7.论萨克雷的小说艺术8.论“小说匠”特罗洛普9.梅瑞狄斯的“喜剧精神”与小说风格10.乔治·爱略特:小说与道德11.论《众生之路》的反达尔文思想12.托马斯·哈代的小说风格与技巧13.乔治·吉辛的非维多利亚意识与现代性14.康拉德的小说革新与“印象主义”15.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16.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散文创作17.《等待戈多》的理性解读18.后现代派、“超小说”与《法国中尉的女人》

章节摘录

一般认为,哈代在写《卡斯特桥市长》之前还不太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如在《远离尘嚣》和《还乡》中,他赋予大自然以生命,对景物的描绘着墨颇多,对其中的人物却没有花太大工夫,所以不少评论家曾说,哈代早期小说的真正主人公就是大自然。但是,《卡斯特桥市长》却为哈代的小说创作揭开了新的一页,他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明显突破。在这部小说中,艾格登荒原让位给了一个主要人物——亨察尔。如果拿《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相比,也可以说,哈代已从着重描写埃格登荒原发展到着重描写亨察尔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哈代显然是把亨察尔这个人物当作英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代表来加以描写的,而且要把他写成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一个旧派的、但令人同情的好人。为了赋予这一人物以最大的现实意义,哈代采用了类似托尔斯泰的人物对照法,即:塑造了一个和亨察尔相对立的人物形象——伐伏里。伐伏里可以说是19世纪英国工业社会兴起后产生的一种新派人物,精明强干,善于经营,但哈代笔下,这种人并不令人喜爱——他们虽有头脑,却没有人情味。换言之,哈代设置伐伏里这一人物,有效地反衬出了亨察尔粗犷、憨直的个性,而这正是亨察尔“不合时宜”的关键所在,也是他最后在商业和爱情两方面败北的根本原因。


编辑推荐

《英国文学论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英国文学论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