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老子·民族的大智

戴建业,赵目珍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08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

戴建业,赵目珍  

页数:

28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长期以来,老子被人戴上了哲学家的礼帽,穿上了文人考究的长衫,吓得那些穿粗衣短袄的老百姓不敢亲近他;加之历代喜欢咬文嚼字的学者们,把老子所说的那些一目了然的真理弄得玄而又玄,使一般人更对他敬而远之。如今使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大巧若拙”、“无为而治”、“有无相生”、“自知之明”、“天长地久”这些成语的人虽然不少,但知道它们是出自于老子之口的人却不多。假如我们摘下老子头上的礼帽,脱下他身上的长衫,让他摆脱只会说“之乎者也”的骚人墨客的纠缠,重新走到他本来很感兴趣的平民百姓中间,人们一定会更容易也更乐意从他那儿吸取生活的智慧。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前言第一章 道与德 一、谈玄论道 二、万物之宗 三、天地之根 四、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五、反者道之动 六、道与物一与众 七、与大道同体与天地同流 八、上德不德第二章  自然与造作 一、道法自然 二、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三、大道废有仁义 四、因任自然 五、自然之道  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三章 无为与有为 一、无为与有为的界线 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三、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四、无为而无不为 五、无为之益 六、弃智 去欲 无为第四章 拙与巧 一、不尚贤 二、绝圣弃智 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五、大巧若拙 六、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七、“知不知”与“不知知”第五章 弱与强 一、天下谁与子争先 二、柔弱胜刚强 三、自胜者强 四、强行者有志 五、强横者不得好死 六、见小日明守柔日强 七、居卑处下忍辱含垢第六章 静与动 一、致虚返静 二、“静”的效用 三、清静无为天下正 四、静胜躁 五、大器晚成第七章 进与退 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二、“无用”与“有用” 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四、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第八章 仕与隐第九章 治与乱第十章 战与和第十一章 修身与养生篇目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道与德  在《老子》一书中,“道”与“德”是的两个核心概念,因而《老子》又被人们称为《道德经》。  那么什么是“道”呢?老子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宇宙的本原、万物的实体、自然变化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法则,“道”既不可能用语言来说明,也不可能用概念来规定,因为一经语言的言说和概念的规定,形而上的“道”就变成了形而下的“器”,就由天地之根和万物之宗母变成了万物中之一物。老子说我们将“道”名之为“道”,只是为了表述方便而万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道”不是世间的一种或一类事物,它便在耳目闻见的现象世界之外,视之不见其色,听之不闻其声,嗅之不得其味,触之不得其形,但同时它又内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我们可以从存在的万事万物(“有”)中去窥见“道”的广大无边,“道”无处可见,但又无处不在。  既然天地因“道”而生,万物因“道”以成,那么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就无不惟“道”是从。  “德”在儒、道两家的学说中都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但儒、道两家对“德”内涵的理解却迥然不同。在《老子》中“德”是一个等差概念,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以“道”为体,以“无”为用,“上德”之人德合天地却不自以为有德,所以老子说“上德不德”。“下德”是“大道”分裂后才出现的,是人们因欲而兴、因求而得的产物,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世俗所谓的“仁义礼智”,“下德”又可再分为“上仁”、“上义”和“上礼”三个层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老子·民族的大智 PDF格式下载



非常喜欢这本书,看到戴老师的书必须要支持的。


书很好很满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