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的影响

孙卫国 孙卫国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08出版)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孙卫国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08出版)  

作者:

孙卫国  

页数:

31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的影响:兼论两国学术交流与海外汉学》大致上可以分为五组。前三组重点探讨了作为明清时期中期学术文化交流中重要部分的史学交流与比较的问题。第一组五篇论文,是有关明清时期中国史书在朝鲜半岛的流传、影响以及史学比较的内容。第二组五篇论文,则是有关朝鲜王朝所修中国史书或与中国相关史书的研究,而《朝鲜吴庆元(小华外史)考论》是与乔治忠教授合作发表的。这一组相关内容在笔者的有关专著中有所体现。第三组两篇论文,主要讨论的是清代学人与朝鲜学人的交流与学术讨论,反映出清代中叶以后中朝学人的友谊。

作者简介

孙卫国,1966年生,湖南衡东人。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所和历史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并获得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8)和香港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1)。现任教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并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01年7月至2002年元月为韩国高丽大学韩国史系客座研究员,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为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中朝关系史、中国史学史与海外中国学,现已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出版《王世贞史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商务印书馆,2007)等学术专著。

书籍目录

清修《明史》与朝鲜之反应《明实录》之东传朝鲜及其影响王世贞著作之东传与朝鲜士人之评价《明纪辑略》之东传朝鲜及其引发之事件《明实录》与《朝鲜王朝实录》之比较研究朝鲜王朝所编之中国史书朝鲜《皇明遗民传》的作者及其成书朝鲜李玄锡《明史纲目》之编纂、史源、刊行与评价朝鲜吴庆元《小华外史》考论朝鲜王朝尊周史书论略朝鲜燕行士人与清朝儒生——以洪大容与严诚、潘庭筠、陆飞交往为中心清乾嘉时期中朝士人之学术交谊——以朝鲜《韩客巾衍集》之西传清朝及其关涉之士人交往为中心近三十年来中国对美国中国学的研究与回响淝水之战:初唐史家们的虚构?——评迈克尔·罗杰斯《苻坚载记:正史的一个案例》及其论史方法满洲之道与满族化的清史——读欧立德教授的《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一部熔铸中西的中国史研究工具书——评魏根深博士千禧年版《中国历史手册》当代西方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史学——伍安祖、王晴佳《世鉴:中国传统史学》读后明初专制集权政体建立之新说——读檀上宽著《明朝专制统治的历史构造》历史的反思与反省的历史——读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征引与参考文献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明实录》之东传朝鲜及其影响  朝鲜王朝作为明清时期中国最为重要的藩国,政治上以明、清两朝为宗主国,文化上亦以儒家文化为依归,建立了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的儒教王朝。朝鲜长期以来一直想方设法购求明清书籍,朝鲜使臣出使之际,搜罗中国典籍是其必定的任务。随着接受儒教文化的日益深入人心,采购书籍就愈加活跃,世宗年间(1419—1450)主要由集贤殿负责书籍采购,朝鲜为振兴儒教文化而从明、清两朝购入许多书籍。英祖(1725—1776年在位)五十二年(1776),朝鲜王室置奎章阁,以收藏书籍,并置检书官,处理相关事务。检书宫大多有出使燕京(朝鲜称清朝首都北京为燕京)的机会,并热衷于书籍的购进。对清朝的书籍购求更加活跃。即如正祖(1777—1800年在位)曾命冬至使徐浩修以重价购得《古今图书集成》,达一万二千卷,[1]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而在朝鲜购入的众多书籍中,《明实录》则是个相当特别的例子,在中韩关系以至中韩文化交流史上都是件值得注意的事情。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明清时期中国史学对朝鲜的影响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