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第二性Ⅰ

[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页数:

354  

译者:

郑克鲁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第二性I》副标题为“事实与神话”,作者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女性的观点出发,剖析女人变成“他者”的原因;随后,通过对人类历史的梳理,深刻地揭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女性的命运;最后,本书以蒙泰朗、劳伦斯、克洛岱尔、布勒东和司汤达五位著名作家为例,对男性制造的“女性神话”进行分析,探讨男人眼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体现的思想。

作者简介

西蒙娜·德·波伏瓦 (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
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1929年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曾在多所学校执教。1945年和让-保罗?萨特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第二性》,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的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她和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并称为西方女性学术的三个中心。

书籍目录

导言 ........3
第一部命运 ........25
第一章生物学论据 ........27
第二章精神分析观点 ........61
第三章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76
第二部历史 ........85
一 ........87
二 ........92
三 ........109
四 ........127
五 ........157
第三部神话 ........197
第一章 ........199
第二章 ........273
一蒙泰朗或者厌恶的面包 ........273
二戴?赫?劳伦斯或者男性生殖器的骄傲 ........292
三克洛岱尔和主的女仆 ........302
四布勒东或者诗歌 ........317
五司汤达或者真实的传奇性 ........325
六 ........337
第三章 ........343

章节摘录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阐明了十分重要的真理。人类不是一种动物,而是一个历史现实。人类社会是一个反自然:它不是被动地忍受自然的在场,它使自然为自己所用。这种为自己所用不是一个内部的和主观的活动:它客观上在实践中进行。因此,女人不会简单地被看做一个有性欲的机体:在生物学的论据中,唯有在行动中取得具体价值的论据才有重要性;女人对自身的意识不是由她的性欲确定的,而是反映了一种取决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处境,这个结构表现了人类达到的技术发展的程度。可以看出,从生物学来说,标志女人的两个本质特点如下:她对世界的掌握不如男人来得广泛;她更屈从于物种。但这些事实在经济和社会的背景下看来,则具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在人类历史上,对世界的掌握,从来不由赤身裸体来确定:手,用以握东西的拇指,已经朝工具超越,工具增加了它的能力;从史前最古老的资料开始,人就总是像被武装起来。在要舞动沉重的大棒,击败野兽的时代,女人的体力弱就构成明显的劣势:只要工具要求稍微高过女人拥有的力量就足以使她显得完全无能。但是,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技术消除了男女体力上的不平等。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充足的体力才产生优势,拥有过多的体力不比拥有足够的体力更好。因此,使用大量的现代机器,只要求一部分男性体力:如果需要的最低限度并不高于女人的能力,她就在劳动中变成与男人相等。事实上,今日人们简单地按一下电钮,便能够控制巨大的能量。至于女人在生育方面所受的奴役,则依风俗不同而相异:如果女人被迫生育很多,又要独自养育孩子,她们就深受奴役;如果女人能自由生育,在怀孕时社会帮助她,并照顾孩子,母亲的负担就轻松了,很容易在工作中得到补偿。  正是根据这种观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描述了女人的历史:这历史本质上取决于技术史。在石器时代,土地为部落的全体成员所有,原始的铲和锄头的基本性质限制了农业盼可能性:女人的力量只够从事开发园子的劳动。在这种原始分工中,两性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两个阶级;在两个阶级中存在平等;男人狩猎和捕鱼,女人呆在家里;但家庭任务包括了生产劳动:制造陶器、纺织、园艺;由此,女人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发现了铜、锡、青铜、铁,随着犁的出现,农业扩展了领域:开发森林、耕耘农田都需要密集的劳动。于是人求助于他人的服务,迫使他们成为奴隶。私有制出现了:奴隶主和地主也变成了女人的所有者。这就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这失败是由于随着新工具的发明,劳动分工带来的变化。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认为作为女性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因为每个女人都应该学习一些女性主义的知识。这个社会,在很多方面男性都占据了优势位置,隐藏了很多男性霸权,女性首先要意识到这一点,对此敏感,有社会平等的概念,然后才能做到自我保护,才能避免被这个男权社会奴役。  ——梁文道(著名媒体人)


编辑推荐

  经典性:《第二性》是二十世纪女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称波伏瓦为“女性主义思想的泰斗”、“女权主义的思想导师和旗手”。  可读性:书中援引大量实例,翔实生动,一改普通理论著作的枯燥晦涩,读来趣味横生。  时代性:波伏瓦作为思想家是超越时代的,她在《第二性》中指出的很多问题直到今天还是社会的顽疾,有些甚至愈演愈烈。在原著出版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反观这本书,更能引起切身思考。  译本可靠性:我社获得法国伽里玛出版社独家授权,邀请著名翻译家郑克鲁担纲翻译,首次从法文直接翻译,推出唯一“全译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第二性Ⅰ PDF格式下载



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在1949年发表了两卷本论著《第二性》。从此,波伏瓦和她的《第二性》就成了女性问题研究的一个符号,并且自出版后就引发的轩然大波时至今日都从未停歇——加缪指责她“败坏法国男人的名誉”,梵蒂冈把它列为禁书。女性主义者则奉其为《圣经》,在法国上架第一周就卖出了2万本,完全超出了一本哲学著作的预期销量。之后,它更是在全球被广为译介,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堪称世界级“畅销书”。
其实,研究女性问题的风潮早在波伏瓦之前就已风起云涌,只是从来未有一本同类著作能如此影响深远,经久不衰。究其关键,在于波伏瓦的研究视角之独特堪称惊世骇俗——从动物的性生活谈起,继而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察男女并逐一展开自己的论述。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事实与神话》是它的理论框架:逐一探究了生物学常识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妇女观后,波伏瓦完整梳理了从游牧民族的女人直至她下笔写本书时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根本原因,并列举了诸多文学作品中男作家们看待女性的态度。下卷《实际体验》则描述了女性从女孩变为女人的历程,历数了女性怎样在不同的处境(婚姻、母亲、社交、妓女、中老年)中生存,在这些处境中又会受到怎样的局限,以及如何获得解放。洋洋洒洒六十多万字,都围绕着波伏瓦对女人的全新理解——“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意即“女人的地位不是天生如此的,是男人、社会使她成为了第二性”——步步深入地展开。
这样的论调似乎火药味十足,有着宣扬女权之感。但实际上,波伏瓦超出了一般的女权主义者,并不仅仅发出了不平之鸣,而是直面女性的许多现实的弱点(比如生理上的),并更多地从存在主义角度,也就是从肯定人在社会上生存的权利出发,去看待女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序言中波伏瓦提到,她很介意别人说她,你这么想是因为你是个女人。她自卫的方式是回击对方:“我这么想是因为这是事实本身。”当然,波伏瓦生为女人,不可能完全避免主观性地跳脱出自己的性别角色,但是她力图还原事实本身的努力,能让人明显感到她的《第二性》并没有要否认男女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提出要让女人变为第一性。她只是力求通过囊括女性问题的方方面面而指出女性作为第二性是不合理的,并由此探索女人如何变成了第二性。只是波伏瓦的这些论调和立场必须得等读者潜心读完整部著作后才能完全而明晰地体会到,因为偏废任何一个段落和章节都会造成断层,容易“断章取义”地把波伏瓦看成一个普通的女权主义者。这让人不禁感叹波伏瓦深厚的逻辑思辨能力,更让人禁不住思绪游离想到难怪她会成为哲学家萨特的终身情人。
当然,叉开去想到的不仅是波伏瓦与萨特的关系,更有这本书的版本问题。国内以往出版的《第二性》中译本绝大多数翻译不全,比如1972年的台湾译本和1986年的大陆首个译本都只译介了原著第二卷的大部分内容,充其量只是节译本,让读者无法窥得原貌。少数“全译本”参照的并非波伏瓦的原著,而是根据英译本转译的。然而,1953年由美国兰登书屋出版的《第二性》英译本译者帕什利只在高中时学过法语,没有受过专业的哲学训练,缺乏对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和当时法国思潮的认识,把原著中的很多内容简化甚至删掉了——据统计,译者的删改达原著的15%之多。在这种“以讹传讹”的转译过程中,很难想象波伏瓦缜密而生动的论述还能有多大程度的保留,她看待女性问题的立场和态度还能有多大程度的还原。此次最新出版的《第二性》由法语直接翻译,是其畅销六十余年之后,国内唯一得到官方授权的“全译本”。
这番大费周折的翻译版本之争的问题也从侧面反应了《第二性》受关注的程度之深。但可叹,这并非是波伏瓦愿意看到的。她曾经谈到自己在写《第二性》的时候抱着一个热切的希望,就是希望女性状况即将产生深刻的变化,所以在书的最后波伏瓦写道:“我希望这本书有朝一日会过时。”只是时至今日,这本书并没有过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状况并没有深刻改观,但由《第二性》所引发的对于女人及其存在的本质问题的质疑和思考,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思潮的更迭而不断深入和嬗变。在当下的中国,女性问题也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同居、离婚甚至同性恋的问题日益凸显之时,波伏瓦的论述或可以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自我、界定他者。而《第二性》带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那些关于女性问题全新而犀利的观点,更是一种反省的思维逻辑和反思的精神状态。
从这个意义来说,虽然《第二性》没有如波伏瓦所愿即刻改变女性“第二性”的地位,但它已成经典。


《第二性I》、《第二性II》两本书收到了一个多月我才算理清了头绪,读完它其实并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行文很流畅,虽然翻译遇到的艰深读者也会遇见,但结构紧凑,显示作者逻辑严密,构思系统。只是对我来说,特别是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时候,觉得好生痛苦。就像波伏瓦思想体系里存在主义先驱索伦·克尔凯郭尔说的:“做女人多么不幸啊!然而,做女人最大的不幸,说到底,是不了解这是一种不幸。”当你了解得越深入,便会越感到痛苦。    虽然西蒙娜·德·波伏瓦说了“长时间一来我犹豫不定是否写一本关于女人的书。这个主题,对于女人来说,是不快的,而且不是全新的。”但字里行间感受到当年写书的西蒙娜·波伏瓦却恐怕未必如此痛苦,她应该是“斗志昂扬”的。她完成这本书之后,这本书便变成了女性主义之“圣经”,不是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    从1949年首次出版到现在,《第二性》这本书,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承受理解,也不管以怎样的压力承受曲解,更不管它如何定位为了女性主义的“圣经”,即便是被英译大篇幅删节,它依然可以引来众人数万字的学术性论文研讨,其中的魅力只怕早已经众口铄金,而绝非我个人所感觉到的“痛苦”两个字能诠释的。    与汉娜·阿伦特、苏珊·桑塔格齐名的西蒙娜·德·波伏瓦,有着与她们一样的渊博学识,《第二性》从I到II,开篇到结尾,西蒙娜枕籍经史,纵横百科,博引旁征,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到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神话到文学作品,提出来的论点的是“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这样震世骇俗的言论,只怕在今天也是先锋言论,因为,充斥了“女强人”的现代社会里,其实,随时向旧日男性观念靠拢乃至妥协的知性女子随时存在,未必减少。女性,依然是第二性。    一页页翻下去,有时候会觉得寒心,有时候会觉得愤怒,有时候会觉得悲哀,有时候会跟着波伏瓦惊叫,有时候会为自己身为女性而落泪,更有的时候,会震惊于波伏瓦的尖锐和犀利,震惊于波伏瓦的恣行无忌。    从I翻到II,不经意就被波伏瓦擒获,不经意就感受到波伏瓦向女性们指出一个摆脱受制于男性思想控制的方向,但慢慢地才能领会她在知识海洋畅游之后的敏悟,惊叹出她广阔思考空间之中的聪智,慢慢地才看见她竭力唤醒女性心中敏悟,领悟到她的急迫和冲动背后的无力和无助。因为,即便是如波伏瓦那般认识到要摆脱男性的控制,可如何走下去,她自己也没有不被碰撞得千疮百孔的方法和路径。    掩卷长叹,忽然会问自己,波伏瓦所指明的这条路,真的是“信我者得永生”吗?读过波伏瓦的一些书,知道一些她的生平,她选择反婚姻去证明婚姻的不平等。写这样煌煌巨著,发如此醒聩震聋宏论的西蒙娜·波伏瓦自己也未必找到了出路,虽然她有极其强大的内心。    好在对于懂得大众见识形成需要漫长过程的人来说,任何影响社会发展的思想发展都需要几代人乃至千万人锤炼而出的,女性主义的发展也正是如此。由此,也更加感佩西蒙娜·德·波伏瓦的敏锐和聪睿;同时,更怜惜她的纠结和痛苦。    读书之余,总在反观中国,从女诗人蔡文姬被曹操赎回悲颂《胡笳十八拍》,到秋瑾引颈求真,期间有现实里“愿天速变作男儿”的黄崇嘏,更有明末陈端生干脆艺术创造了一个与父亲并肩相位纳丈夫为门生的孟丽君,甚至今天还有更多的中国文艺女子在穿越小说里靠臆想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不曾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不曾找到突出的方向,却也在不断的探索,探索摆脱第二性,走到比肩之路。    当我们仰望苍穹,当我们俯首大地,当我们看向自己,是大地之母养育我们,是苍穹却给了我们无限的探索空间,而我们自己,身为女人的自己,被西蒙娜·波伏瓦惊醒所有的女子,要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维考量自己,但真的不需要用男人的眼睛和男人的思维吗?提出来这样的宏论是如此的闪亮,她的确打开了更多女子的视野。可她的道路呢,我不寒而栗,我想,世上所有想要突破这样桎梏的女子,未必都需要如西蒙娜·波伏瓦这样走完自己的一生。    但,更多的女子需要读读这本《第二性》,需要学学波伏瓦的独立思考,倘若每一个知性女子都读过她的这本书,倘若每一个爱思考的女子都如她那样勤学多思,那么西蒙娜·德·波伏瓦点亮的那盏灯便能吸取更多的能量,照得更远,照亮所有依然蒙昧的女子。不管她是否未曾找到稳妥的出路,这些缺憾都不足以抹杀掉她这本书的灿烂光芒。    古人说得好“他山之石可攻玉”,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女子来说,时空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思想的发展,《第二性》会给我们更多的启迪。  


以前读过波伏娃的传记《激荡的一生》,就被其精彩的事迹所感染。波伏娃与萨特,一对法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巨擎,不仅文采超众,他们的终身质朴的感情也深深的打动了世人,彼此相爱,却又没有任何束缚,故他们的爱是真挚和能够长久的。世人对此除了敬佩就是艳羡了!波伏娃的传世大作《第二性》中文译本早就有之,但可惜的是,不是英文转译,就是非全本节译,不能全面反映该部著作的全貌和真实思想。好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从法国的伽里玛出版社买到了版权,再由我国著名的法文翻译大家郑克鲁先生精心翻译成中文,原汁原味全本译介给中国广大的喜爱波伏娃的读者们,真是我们的一大幸事。《第二性》这部书是世界女权主义的代表作,给女人们以应有的实实在在的社会和家庭地位,尊重女性,其实就是尊重我们人类自己的发展历史!


波伏娃的《第二性》把存在主义哲学运用到对于女性状况的分析和研
西蒙娜和萨特
究中。系统地阐述了她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思想观念,勇敢地向世俗宣言:“我们将以存在主义的观点去研究女人,给我们的全部处境以应有的重视。”我们的观点是存在主义的观点。基于上述存在主义的立场,作者立足于人类意识的宏阔视野,从神话、文学作品中极力捕捉男性意识的闪光,对两性的人类文明进行了探索并指出男人如何通过将自己定义为自我,将女人定义为他者而确立男性的本体地位的。她写到:“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则是他者。”对于女性的“第二性”、“他者”地位的形成原因,作者阐述道:“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也就是说,她认为女人的“他者”地位总是和她的总体“处境”息息相关的,是存在主义的。一是源于父权制度和父权意识。波伏娃认为:“要女人呆在家里的父权制,才确定她是感情的、内向的内在的。”正是在男性意识的主导下导致了女性“内在性”的形成。二是源于女性的“内在控“。从生物学角度而言源于她的生育功能;从历史角度而言源于历史的劳动分工:抚养幼儿。正是生育和抚养幼儿等女性的这种所谓的“内在性”限制了她的“超越性”,使她成为“他者”、“第二性”。因此,波伏娃认为男性是外在的、超越性的自我;女性则是自在的、内在性的自我。


第二性Ⅰ(独家授权法译中唯一全译本,2012傅雷翻译奖获奖作品)


书质量不错,第二性被认为是一本揭示女人生命本质的书,看了书, 你会发现,原来女性一直是个独立的性别,世界不止是男性,女性一样可以主宰世界。不过《第二性》中指出的很多问题直到今天依然存在,有些甚至愈演愈烈


 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第二性》实可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使女性在这个男权社会有所觉醒。


书没有读完,但是作为一个女性,平心而论,我从没认为自己有什么优越的社会地位,相反,稍稍有一点高于男人的成绩,引来的却是男人愤愤不平的猜忌。‘第二性’,不论男人和女人都不能刻意的去强调自己的性别意识,尤其女性。每年三八,按照惯例或者说按照法律规定有半天假期给女性,不仅惹来男性的嫉妒,就连我们自己,‘三八’还没到,先就打听起单位会发什么福利给我们,自己引以为殊,如何能够平等相待呢?尝尝我们要求男人们的照顾的口头禅就是“因为我们是女的”男人会说“女人怎么了,你们不是要求男女平等吗?”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如果男人能承担的劳动,女人也能干得了,不用要求,自然也就平等了。女权运动的结果,是我们越来越看中我们的女性性别,而不是争取获得更多和男人的一样的权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读读《第二性》也许我们都能深深地对待自己的性别,而不以性别自居自傲。


很早就听说过这是本写给女人的著作,记得在某个书店里与一男生同时拿起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时,竟十分默契地聊起了西方性文学,竟没有一丝尴尬。最后他也向我推荐了《第二性》,于是,它就这样来到了我的枕边。 坦言之,这并不是一本多么趣味盎然的小说,相反的是,我必须投入其中去认真思索自己作为女性,一个逐渐走向独立的社会角色


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起就开始关注波伏娃,第二性更是她的代表作,想要了解女性解放运动解放的是什么内容,这本书是很好的教材!


这个版本由老一代著名翻译家郑克鲁先生翻译,郑先生从2004年到2006年历时两年才翻译完这部著作。同其它由英文版本翻译过来的译本不同,这个版本是从法文版直接翻译过来的,也是法国版权方唯一授权版本,内容方面没有删减,翻译的更生动有趣、更忠实于原著内容。郑克鲁先生因为这部译作,被授予第四届傅雷翻译奖。2012年12月24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做了题为《郑克鲁:民意说哪个译本好,就差不到哪里去》的专题报道。我也是看了这个报道,才决定选择这个版本。


《第二性》被称为是女性主义的《圣经》,波伏娃犀利的目光穿透了社会的迷雾,指出了女性作为第二性在社会上的地位,是男性社会塑造的。


第二性——从内容上讲,我很佩服作者的博学多才,论述有力,虽然个别观点我持保留意见,但总体来说,很好!虽然它写作于几十年前,但与目前女性社会生活并不脱节,仍具有积极意义!
此书,男性有可以看看,因为这个世界中是必然有女性存在,了解异性,对于男性自身也是有益的!


首先,《第二性》确实是一本难读更难译的著作,但新的中文译本难以读懂,并不全然是作品本身的问题。欧亚语言之间的鸿沟,注定了将《第二性》从法文翻译成中文要远远难以从法文翻译成英文。 我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较为难解的部分,反过头去看英译本,觉得英译反而较易理解,因此就想做点比较。 因为不懂法文,因而只能以英译本来与中译本来进行比较。特此注明 译文社新译本P13-14 ”主奴双方因互相的经济需要而团结起来,这种需要却没有解放奴隶。这是因为在主奴关系中,主人没有提出他对另一方的需要;他掌握满足这种需要的权力,但没有从属于这种权力;相反,处在附属地位的奴隶,出于期望或恐惧,将对主人的需要内化;虽然这种需要对双方都是一样的,却总是有利于压迫者而不利于被压迫者“ 旧版英译本: Master and slave, also, are united by a reciprocal need, in this case economic, which does not liberate the slave. In the relation of master to slave the master does not make a point of the need that he has for the other; he has in his grasp the power of satisfying this need through his own action; whereas the slave, in his dependent condition, his hope and fear, is quite conscious of the need he has for his master. Even if the need is at bottom equally urgent for both, it always works in favour of the oppressor and against the oppressed. 新版英译本: Master and slave are also linked by a reciprocal economic need that does not free the slave. That is, in the master-slave relation, the master does not posit the need he has for the other; he holds the power to satisfy this need and does not mediate it; the slave, on the other hand,out of dependence, hope, or fear, internalizes his need for the master; however equally ***pelling the need may be to them both, it always plays in favor of the oppressor over the oppressed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比较一下这三种译文。


从第二性中看到女性视角下被女性的女性主义~~


最近关注女权,波伏娃的这本第二性是很经典的,思想性不错,难得是她为女性而言的表述,直接,而且思想性很好,喜欢


波伏瓦 作为萨特的终身伴侣他的女性研究也多少受到了存在主义的影响,是女性研究的重要作品


大学时读萨特的传记知道了波伏娃,从此就为这一传奇的女性所折服。犹记得初读《第二性》时自己的震撼与感动,现在终于买到了她的这一经典之作,很高兴。


女儿七岁,这本书是送给她的礼物。我第一次读《第二性》是在初二,女性的圣经,名不虚传,但是波伏娃对萨特毫无原则的容忍真是让人愤怒!


这本书早就听说过,朋友也极力推荐过,看了才明白,波伏娃分析的很到位,不愧为“女性主义思想的泰斗”、“女权主义的思想导师和旗手


第二性是第一本接触波伏娃的书。特别喜欢,女性看看对自己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帮助,帮我们了解女人


波伏娃,是我欣赏的女性作者之一,她的这本《第二性》我认为是新女性必读的“圣经”。


波伏娃的书对于女性来说是珍贵的,尤其是《第二性》。


之前看过一个选译版。。。质量很差。上海译文的这一版等了好久,终于出了。。。就凭第二性,上海译文,郑克鲁这三个词我就买了,相信这家出版社和郑克鲁。。。据说是直接从法文译来的,还没看,但是相信质量应该不会差


大学时候就听说这书很好 今天买来两本准备拜读一下 希望有所收益 对波伏娃本身就很好奇 一个很独立又有思想和个性的女性 这本书 354页 围绕女性故事 分三部分 即命运 历史 神话来讲述 我首先大致浏览了一下 里面有多个例子 希望读这本书可以让自己了解女人到底是什么 为何而来 应该去向何处 怎样为去达到何处而努力 最主要的是找寻真正的自己


以我的直觉,《第二性》是本好书,买了陶铁柱译的“英译本”,第一册我坚持朗读了两遍,一个月呀,那真叫纠结呀,云里来,雾里去。.....但以我读书的经验,坚持这是本好书;知道了郑克鲁的法语直译本,你说能不拿下吗?收到书后那个心情无以言表,“须对照,必须对照,必须对照”......我勒个去——我简直就要骂人了!“TMD什么叫书,知道吗?这才叫书!用一个词叫什么来着?对,对,对.....畅快淋漓,畅快淋漓!”


这是法国存在主义女哲学家波伏娃的代表作!很好的观点!女性自由之路!


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


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


此书从2007年即被授权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翻译,由郑克鲁先生翻译,从我大学进校门等到我毕业刚好四年,等了好久。可能译者年岁已大抑或追求完美,不管怎么说,潜心阅读此书,对于女性的了解必定有新的认识,推荐。


该书引述了大量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特点和弱点的文字,哲学的分析方法对读者较为艰涩,总体感觉还不错,是社会认识女性和女性认识自身的一个理性视角和态度。第一卷从生理学的角度阐述男女两性在生育中的作用后,从历史和神话方面概述了女性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第一册已经启封了,阅读中间,实在是佩服波伏瓦,竟能以那么多的理论方式来阐述女性。


一直就想买郑克鲁先生翻译的《第二性》,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


老师在讲到萨特的时候特意提到波伏娃,提到她的《第二性》说这本书曾经是她的床头书,而自己也在纠结到底要不要看,怕太过于接受过多的女权的书籍,思前虑后还是忍不住买了。


不要犹豫了孩子买吧···翻译不错装帧不错,内容么,要了解女性主义几乎就要看这个,而且确实是挺好看的···翻译也很好!!!!


这本书符合我本科时候的专业方向,这位名作家我也早有耳闻,早就想看第二性这套书了,正好出了这么一本新译本,拿到手里确实很有感觉哈~~继续阅读~


内容比较艰涩,耐着性子读下去,作为女生,其实会产生深深共鸣感。对所谓的女权主义并无兴趣,但还是觉得女性必须也理应得到理解与尊重。


波伏娃是名家,《第二性》是名著,郑克鲁是我非常推崇的翻译家。虽然没来得及读,但一定是好书。


爱情是女人所能取得的最高成就*她们以爱情为信仰,以家庭为中心;正因为如此,女人相比于以事业为中心,以社会价值为信仰的男人而言,只能成为区别与第一性的第二性了*


好不容易买到全译本,很高兴。女性了解自己不得不读的一本书。


波伏娃开启了女性主义的时代,她的著作绝对经典!


不论男女,都应认真研读的一部作品。这个全译本的翻译很好,比之前所有的版本都好。是喜欢波伏瓦的人必备收藏品。


最近CCTV-10《读书》频道有关于《第二性》的介绍,大家可以看一看作为参考。这是一本很棒的书,虽然内容涉及神学,哲学,社会学等等各个方面,引用的地方也很多,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说明波伏娃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深入的剖析,深是深了点,但值得慢慢去理解。


质量很好,发货相当快。正在学关于女性文学的课题,是老师推荐的有关女权的著作。对波伏娃了解不是很多,只是知道她与萨特的关系,和萨特终身相伴却从未步入婚姻的殿堂。很喜欢她的反叛性格,是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代表。先买的第一册,还有一册比这本还要贵,有点舍不得就先买一本看看。这种不太大众化的理论性书本来就比畅销小说贵的多,那也得看。是值得收藏用来反复看得。


女性都应该看看这套书。若想了解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研究成果,这本书不得不读。


不好意思,评价晚了,一直想看波伏娃的第二性,刚拿到书的时候,书用薄薄的胶布封着的,看着很舒服,直到今天,我翻了几页,内容也不错哈!很值得一看!


女性主义研究经典文本非常好的书


个人觉得是女人必读书,让人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女性,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女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籍典型的西方思维,运用多种论据证明一个论点,囊括的思想和内容非常丰富


老师课堂上推荐过,学女性主义似乎是绕不开这本书的,寒假好好阅读


作为女性主义的开山之作,不论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都值得一读。


我是从萨特了解了波伏娃,而第二性自然是波伏娃最久负盛名的作品了。


第二性乃男人对女人的歧视


你好,你们将第二性分册发行,可以两册图书一起在同一出版社发行吗,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节省部分运费,你们也可以销售处更多的图书。谢谢。


这是女性主义的里程碑啊。


第二性这本书是很适合女孩子读的,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体会到女人怎样活着才会更有价值,值得推荐


每次收货都是下雨天, 每个下雨天首先送货员特别好, 每次都到楼下没有让我走出去!当然受到货看到第二性这本书,是有透明纸封包的, 很保护!男人是金星,这套书,我同事说很不错!确实, 看了几页就不想停下来。英语那本书, 有点湿了~不过也不大影响!支持当当! good!


作为一名女性,我认为这是一本很好地全面认识女性自己的读物。书上女性的分析和探索不再是传统的男性的视角,对女性的分析和研究更加到位和深刻,值得推荐


为了写论文买的,第一本是纯粹理论,不是很容易看下来,有点难懂,但是真的很经典很经典。女性解放的问题探讨很深刻很细致。


我是个十足的女权主义者,波伏娃在女性了解方面做足了功夫,我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创造属于女性的奇迹!


等了很久终于有货的书,话说是西方女人的圣经,还没来得及阅读,但还是深刻的以为,这本书应当作为女性的必读书目。包装很好,没有压痕,纸张也不错,适合慢慢阅读。


尽管这不是小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但这本《第二性》却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帮助人了解从女性角度客观的看待男人与女人的在社会上的不平等~


这本书很早就知道,只是现在才终于买是觉得作为第二性,我还是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的。书还没看,外观包装什么的都还行,留着慢慢来吧~


她的思想如此前卫,剖析如此透彻!了不起!她让女性重新认识自己


看这本书一直觉得很沉重,不得不说波伏娃的犀利与不留情面。身为女性一定要看一看这本书,对于自己的真实处境以及女性处于这种地位的原因都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男性也应该看,或许能够更加理解、尊重女性。


好作品,无论男性女性都值得一读


人分男女,谁第一性,谁第二性,看书了解吧


很喜欢这本书,等了好些时间终于到货了,心情小小激动下。可以认真感受下第二性的魅力。


本书与《第二性2》是一个系列。我很期待看一看,感觉这本书挺好的。


第二性!


钱一段时间看了第二性2


这部书很著名,对女性有益


当年在校阅读英译版的部分作品(作者虽说是很差的版本),但就题材而言就足够震撼了,女权主义的鼻祖开山之作。现在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精心译作,也算是对波伏娃粉丝的一个大礼物。


从没有以如此冷静,清醒地审视过女性的存在,原来性别不仅仅是天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抗争的体现!很受教育,并向作者致敬!


提升女性认知的书,更深入了解自己怎么成为女人的


挺深奥的,可能跟它的表达方式有关吧,要读多几遍才能把一个句号内的话读懂,或者是我学识太浅薄了。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波伏娃的才智绝对


当当的书没的说,很好很满意。还没开始看。 女人悲剧的根源在于,过于爱。女性真正的解放在于从爱和献身的幻象中解脱出来。


看了这本书,感觉在历史中女性的生活是那么艰辛,这本书可以让你客观的看待女性。。。


郑克鲁先生翻译的很流畅,但是需要静下心读。冲着“全译本”这几个字买的。


一直在找寻这本书,直到现在手中拿到了这个版本,很不错,质量上等
波伏娃带领我们怎样从一个无性别的角度去看待女性,立体、客观、公正的认识
女性当如是。


很不错,很适合女性看,经典,哲学性强


很喜欢这个版本的翻译,包装也很不错的,波伏娃的书值得一读啊,不愧是西方女权主义的 圣经啊,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


波伏娃是个了不起的女性。这本书全面阐释了女人,有深有浅,我更加了解女人。


这个版本比其他那些不全的版本要好很多。女性必须书籍。


大学时看的是删节本,现在重温全本,很好,不愧女性圣经之说。


西蒙的著作,给女朋友买的,她很喜欢,希望成为一个独立的女性


研究女性的书,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她点的书,我们老师上课有提到,应该是很有价值的一本书。等同学看完我也咬牙看看,哈哈


这本书是我们导师课上推荐的,正好看到当当上有卖就买了来看。
才看了一点,感觉很不错。
推荐给女性朋友们,当然男生也可以看看的哈~


解释女性的一部深刻洞悉的一本书,很值得一看。商家发货很准时,不错!


女性解放的历史


一个对女性,完全的刻画,细致精到的语言,描画了这个世界女人的万千。。


以为会容易读,还是需要耐心看的一本关于女性的书


值得女性一辈子读的书


值得每个女性阅读读的书!


希望每个女性都能读一读这本书。


这本书还可以,适合女性读


作为女性,波伏娃绝对是令你我仰望的。这本书,绝对应该买来一读再读!其余,都是废话。


对女性的地位分析十分到位啊,值得一看


很具有哲学理念,值得广大女性朋友一看!


深层次地探讨了女性的地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