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地粮

[法]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法]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  

页数:

172  

译者:

盛澄华  

Tag标签:

无  

前言

福楼拜曾梦想把自己全部作品完成以后,在一天中呈放在读者的眼前;斯汤达尔曾预言自己的作品须在四十年后才能受人理解,他爱在自己的书上写道:“To the happy few”。表现在这两种姿态中的艺术家肃穆的灵魂,我揣想,都曾为少年时代的纪德所渴望,所憧憬的。纪德早年的书有印三五本的,十数本的,较多的如《背德者》初版印三百本,《地粮》才印五百本。为什么?珍惜自己的作品,抑是对自己作品的缺乏自信?宁得少数知心的读者而不图一时的虚荣,不求一时的名利?这都可能。总之,这心理是相当复杂而微妙的。但有一点应是很明显而不容置疑的,即是以严肃,纯洁的态度来接应艺术。不说视艺术重于生命,至少把艺术看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或竟自己生命的连续。

内容概要

当你念完时,抛开这本书——跑到外面去!我愿它能个你这欲望:离开任何地点,离开你的故乡,你的家,你的居室,你的思想。别带走这本书。如果我自己是美那尔克,我将握住你的右手引导着你,而你的左手并不知道,出城稍远,我把你的右手也放开了,而我对你说:忘怀我! 愿这本书能教你对自己比它感兴趣——面对自己以外的一切又比对你自己更感兴趣。 流浪,流浪,年青的读者,我知道你已感到精神上的饥饿,精神上的焦渴,精神上的疲累,你苦闷,你颓丧,你那一度狂热的心,由于不得慰藉,行将转作悲哀。但你还在怀念,还在等待,你怀念千里外的家乡、怀念千里外的故亲戚友。你不曾设想到你所等待的正就是你眼前的一切。回头!这不再是时候。时代需要你有一个更坚强的灵魂。如果你的消化力还不疲弱,拿走吧!这儿是粮食,地上的粮食!

作者简介

纪德(1869—1951),法国作家。生于巴黎一个富有资产阶级家庭。10岁丧父,由母亲抚养并给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14岁时爱上舅父的女儿玛德莱娜,1895年同玛德莱娜结婚。1893—1895年,他两次游历北非,身心发生巨大变化。英国作家王尔德、道格拉斯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对他影响很大,他一反清教徒的禁欲主义,开始追求同性恋生活。1925年的非洲赤道之行是纪德人生的又一转折点,此后发表的《刚果之行》等作品引起了公众对殖民主义罪行的注意。
纪德一生著述丰富,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梵蒂冈的地窖》、《窄门》、《伪币制造者》等,此外,纪德还写了不少杂文、文学评论等。纪德一生思想比较复杂,他曾参加反法西斯运动并宣称信仰共产主义,但访苏之后,又对共产主义表示怀疑。二次大战期间,他潜心于古典文学研究,战后发表的《忒修斯》是他的思想总结。1947年,纪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1年,纪德因肺炎病逝于巴黎。

书籍目录

译序一九二七年版原序引言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颂歌(代尾声)寄语译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奈带奈蔼,别希求在固定的地方找到神。万物都指神,无一能启示神。每种造物使我们与神远离,当我们的目光一固定在它身上。当别人正从事发表或工作,我却过了三年旅行生活,为的,相反地,忘去一切我曾藉头脑所学得的事物。这种促忘的过程曾是滞缓且又艰难;它对我比一切由人们所强输的教育更有益,且真正地是一种教育的开始。你将永不知道为使我们对生活发生兴趣所必需的努力;但如今生活已使我们感到兴趣,这将跟一切别的事物一样——热情地。我乐意地责笞我的肉体,在惩戒中比在过失中感到更大的喜悦——我曾那样地陶醉在不仅为罪恶而罪恶的自傲中。消灭自身对“功绩”的观念,因为它对精神是一种莫大的障碍。……一生中我们不断地为前程的渺茫而感苦恼。我将对你怎么说呢?一切选择是可怕的,当你考虑选择的时候:可怕的是一种不复为义务所及的自由。正像在一个四野不见人迹的地方选择一条道路,那儿每人从事他自己的发见,而你得注意,这发见只对他自己适用;因此即是最荒僻的非洲中最可疑的痕迹比这也还可靠……浓荫的小树林吸引我们;未曾干涸的水泉上的幻景……但水泉的存在毋宁是我们的欲望使然;因为任何境地都由于我们的接近,它才逐渐得到存在,四围的景物,逐一地,在我们的行进中安排起来;在天空的边际我们看不到什么,而即在我们的周遭,这也只是一种连续的,可更变的表象。但为什么在这样严肃的问题上用起比喻来?我们都相信应该发见神,但如今在没有发见神以前,我们竟不知道,唉!向何处呈献我们的祈祷。终于人就说随处是神,一种不能寻觅的东西,而人就随着机遇跪下地去。但奈带奈蔼,你将像把光执在他自己手上的人那样追随着光前进。不管去哪儿,你所能遇到的只是神——美那尔克曾说:神,即是我们眼前的东西。奈带奈蔼,你应边走边看,但你不应在任何地点停留下来。对你自己说只有神不是暂时的。让重要性在你自己的目光中,而并非在所看到的事物上。一切你所清晰地认识的东西历千百年对你依然一样清晰。何以你把那些东西还看作那么重要?欲望是有益的,同样,有益的是欲望的满足——因为欲望从而增添。我实在对你说,奈带奈蔼,每种欲望比我欲望中的目的物虚幻的占有更使我充实。对多少可爱的事物,奈带奈蔼,我用尽我的爱。它们的光辉由于我不断地为它们燃烧着。我无法使自己疲惫。一切热诚对我是一种爱的耗损,一种愉快的耗损。异端中之异端,我永远地,受摈斥的论见,隐晦的思想,各种的偏异所吸引。每种智质使我感到兴趣全在所以使它和别种智质不同的地方。由此我在自身中达到排斥同情的境地,因为在同情中所见到的只是一种共通情绪的认识。不需要同情,奈带奈蔼——而是爱。不审辨所干的动作是好或是坏。不自疑所爱的是善抑是恶。奈带奈蔼,我将教给你热诚。宁过一种至情的生活,奈带奈蔼,而不求安息。除了死的沉睡以外我不希望别种安息。我怕一切当我活着的时候所不能满足的欲望与力,由于它们的独存令我痛苦。我希望在这世间表达尽一切所等待于我的,到那时,满足以后,再整个绝望地死去。不需要同情,奈带奈蔼,而是爱。不是吗,你懂得这并不是一回事。仅由于怕失去爱,有时我才能同情悲哀,烦恼,痛苦,否则我是很难对它们忍受的。让各人自己去处理自己的生活。


编辑推荐

《地粮》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地粮 PDF格式下载



引用豆瓣那篇我偶遇此书的评论

“美那尔克,在启程时你那样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临死前的一种滋味。”
  
  不知该怎样告诉你,关于这本书。
  这个春天,我读到这些句子。我多么希望你也能喜欢它们。喜欢这个人。
  
  奈带奈蔼,不需要同情,而是爱。
  奈带奈蔼,我将教给你热诚。
  
  这并不是一本病人所写的书,至少是一个人在恢复康健后所写就的——这人却曾经是病者。
  你也许要觉得只是他的胡言乱语,甚至要嘲笑他的疯诳,质疑他的造弄。
  其实并非如此,你也知道的,不是吗?
  真正的语言,是不需要编织,是自然从心头涌出的清泉。
  那是一种把生命当作行将失去的东西,而奋力想把它抓住的企图。又是抛下一切,再次启程之际听见的召唤。
  
  这是一本写给少年的书,一个如你的十六岁,又比我更自由更成熟的少年。
  读完这本书,希望你抛下它去旅行,远远离开家乡,离开城市,离开你的那些思想,当然,也离开我。
  令夜鹰陶醉的难道是美酒?
  令雄鹰陶醉的难道是乳汁?
  令画眉陶醉的难道是刺柏子酒?
  雄鹰陶醉于翱翔。夜鹰陶醉于夏夜。原野因酷热而战栗。
  但愿每一种激情都能令你沉醉。
  
  欲望是有益的,同样有益的是欲望的满足。
  为何我们总要歌颂痛苦,而非欢乐?
  生活本来可以更美好,超过人们所允许的程度。
  一切我在唇边所遇见的笑,我愿吻它;颊上的血,眼中的泪,我愿饮它;枝头迎送来的一切果实,我愿咬住它。
  我向每件事物大胆地伸出手,自认为有权得到我所渴望的对象。
  况且,我们对事物的欲望,并非出于想占有,而是施爱。但愿一切美好都能装点我的爱。
  
  要行动,就不必考虑这行为是好是坏。
  要爱,就不必顾虑这爱是善是恶。
  为何人生只有一次,而我又是如此贪心?
  为何我们只能选择一种生活,而无法体验其他的路?
  那些来来去去,穿梭于我们生命的人,为什么不可以尽全力去爱他们?
  生命如此短暂,而我想要做的事又如此之多。
  人生在世,与其平平安安,不如大悲大恸。我不要休息,但求逝者的长眠,唯恐我在世之时,未能满足的欲望、未能耗散的精力,故世后又去折磨我。我希望在这世间,表达尽一切所等待于我的,完全满足之后,再彻底断念地死去。
  
  所做的一切我不曾后悔。我所懊悔的,只为那些我不曾体验过的。
  我不知道那些值得我们珍惜的一切如此脆弱,转瞬即逝;也不知道去爱它们是刻不容缓的事。我唯一的借口是我还太年轻。
  
  “我身不由己,总受各种事件的支配。”
  “算了吧!没有实现的事物原本就是不能实现的事物。”
  所以我又有什么不满呢?
  
  绝不应有同情心,应有有爱心。唯恐失去爱,我才对悲哀,烦恼,痛苦抱有好感,否则我不可能容忍它们。每个人只能负担起自己的生存。
  但愿你内心的每种等待,连欲望也算不上,而仅仅是一种迎接的准备,等待来向你的一切。
  但你只能渴望投向你的东西,只能渴望你会拥有的东西。
  
  切莫羡望重尝昔日之水,切勿在未来中寻觅过去,抓住每一瞬间中再难重复的新奇,而别准备你的欢乐。
  不要准备任何快乐。我拒绝一切安排好的东西。即使是欢乐。
  难道你还不明白,任何幸福都可遇不可求。如果你说你的幸福早已死去,因为你曾梦想的与它的不同——你不承认这也是一种幸福,因你只肯接受符合你的道德原则和心愿的幸福,那么你就总会落于不幸中。
  幸好事实与人的梦想不同;惟其不同,事物才各具价值。
  
  我曾希望自己能给你一种快乐,一种至今不曾有人给过你的欢乐。我不知道如何把它给你,虽然,我自己拥有这种快乐。我希望与你交谈比任何人都亲切。我希望能够写给你这样一本书,其中包含着我希望给你的一切,希翼、勇气、幸福,还有狂喜。
  我希望靠近你,并且你爱我。
  
  智慧并不存乎理性,而是寓于爱中。
  我一旦确信我不需要追求幸福,不料幸福就开始常驻心中。我朝利己主义刨了一镐头,心中立刻大量涌现出快乐,足以供所有人畅饮。
  诚然,这世间充斥着肤浅的消遣,所以你以为这不过是又一个无知者的陶醉。我并不想辩解。
  快乐实在是比忧伤更珍贵,也更美好。
  真正的快乐是需要以庄严的勇气去承担的使命。
  我知道什么是坚强,也见证过勇敢,却不曾见过一个真正快乐而强大的人。
  
  但如今,我心里充满了怜悯,
  认为人类的过错情有可原。
  
  “不值得为人类操那么大心。”俄狄浦斯说。
  “不为人,那又为什么操心呢?”我的王者反诘道。
  亲爱的俄狄浦斯,我赞佩你的智慧,不过在这条路上,我的思想却不能与你为伴。我始终是大地的孩子,相信人不管如何,也不管如你判断的有多大污点,总应该玩一下手中掌握的牌。
  
  我可以告诉你我为什么喜欢他吗?
  不是因为勇气,而是因为爱。
  
  有时,我会想和你谈谈那位不可名言的至高者。
  你又要不屑,亦或是嫌我的不敬了?
  我还是要说,如同每一个夜里我对你说过无数次的话。
  我相信所有的神都是同一位,即是只照看我一人的那位,亦是照看所有人的那位。
  正因为如此,我才愿意爱一切,把所爱的一切称作神。
  人本来就拥有神,却看不见,于是便四处随便下跪了。
  必须停止看世界,才能看到神。
  不要有准备好的台本,也不要准备好的快乐。
  只除了那一位的安排。我将欣然接受。
  我的母亲,我的姐姐,还有在你明亮的眼中看到的,我自己。
  
  我们所寻求的,其实是同样的东西,只是你未曾察觉罢了。
  
  一个秘密,或许是你早已知晓的。
  我们头顶的苍穹中,你所见的每颗星,都有属于它既定的轨道。那既是它应该遵循、亦是它愿遵循的;既是命定,却又是它最喜欢的,因是每星都有它自己统一的意志。导引它们的正是一种夺目的爱。
  我们的选择决定我们的法则,人与人的交汇,也许是,连星辰的轨迹都可以改变。
  做只有你能做到的事。千万别


《地粮》的文体有点“四不像”,因此只能归结于长篇的散文。不过全书还有小说、诗歌、游记的影子,完全以天马行空般的思路串联在了一起。
   因此书中有点情节的部分我会想到纪伯伦的散文诗;书中抒情、说理的部分我又会想到泰戈尔的散文;书中对于景物的描摹我又有一种俄罗斯派文学的感觉;而讲述城市的一些片段我又不禁联想到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我之前的这些类比也都是其所代表的文学中最杰出的典范了。
   不过最让我喜爱的是关于北非、意大利的那些城市和风物的只言片语。看着纪德的文字,我不知道怎么,在眼前浮现的是电脑游戏的画面——大航海时代。仔细想来,大航海时代最重要的就是地中海的情节,而纪德描绘的地点又都位于地中海沿岸,那种浪漫的风情真是跃然纸上。这些可以算是本书给我最多心灵慰藉的地方了。


纪德无上的高雅,自由,心若幽兰,余香千里。美丽迷人的奈带奈霭


文字很美,盛澄华翻译的很美。
读完这本书,可以去流浪,或者流浪思想。地粮,大地上的粮食,一切驱除你饥饿的,给你感官上欢愉的,仅取用一点儿,却不占有。即使占有,也只是自己瞬间的快乐。很有禅意


纪德的书啊!
纪德啊!
有才啊!
感觉这版地粮比其他出版社的好,翻译的也比较流畅,适合我的思维结构。


纪德的作品最爱的就是地粮了,也有人翻译为人间食粮
语言优美,也很深刻
总之,是本好书。

书的质感也不错。


最初是在微博上看到纪德的这本书的,其中有句话吸引住了我,所以就上网订购了一本,果然是很好的书,价钱也很便宜,总之,很满意。之后在图书馆也借了他的书来看,感觉又开阔了眼界和心境。


我太喜欢这本书了。这是一本不分行的诗集。
不需要在其中寻找任何情节的联系,也别去寻找主人翁,别去理解奈带奈尔是谁,走进书里去吧,他的文字让你不知觉地走入诗意,走入幽暗的森林,走入美好的世界。
一个寻求欲望的一本书。它让人寻求爱的欲望,爱的未来。
虽然很短,和窄门一样,薄薄的一本,但让人爱不释手。真希望把整本书都背下来。但后来想想,不如就放在桌边,闲暇的时候,取来读一读,快然自足。


让我们的思想神游。如果世界过于残酷,精神还需要食量。


地粮,一本小书,一本求超越,求解脱的小书,我自己收获蛮大。自由,一种心态,一场精神的旅游,仅此而已,不要奢求过多


经典作品,值得阅读。


盛澄华翻译的很好。


帮同学买的。 还不错额。


在外国诗歌里搜的,买来后发现是散文


译文很优美,就像在品尝美食的感觉。才开始看,非常很喜欢。


虽然这本不到七万字的小书,读起来特别费劲,甚至读到第二遍的时候仍然有那么一些段落说无聊也好说晦涩也罢,让人读不下去。但我依然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富于激情,因为它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自然、生命、爱,对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赞美。透过作品看纪德,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多彩”,他只是一个极其认真,也极其自我的作家,执着追求人生的真谛和完美的精神。向纪德,也向老一辈翻译家的一丝不苟表示深深的敬意。


尊崇纪德那样的为了真理坚守的知识分子


网上付款太坑了,送了快一个星期。到底到付快


书是本好书,就是送来的时候封皮有点坏了


想买这本书很久了终于买到了~~


这本《地粮》为盛澄华老先生译笔,乃迄今所有汉译本中最佳者,其傲视诸本之处,我认为在于译出了原作的“气息”。试看其他译本(比如罗国林本、李玉民本),把上乘的散文诗译成了白开水式的散文,岂不煞风景!盛老译本而外,唐祖论本也是上品,但两相对照,仍以盛本为佳。奇怪的是盛老此本译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除掉此前少数选译,在所有汉语全译本中应属最早。以前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过一本袖珍本的《地粮》,就是用的盛老的译本,只可惜书名有改变,而译者署名成了“佚名”,版式设计也不太讲究。这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纪德文集中之一种,应该也是此套文集中译笔最优秀的一本,版式设计甚佳,手感也不错,虽定价稍高,也算物有所值,爱书者岂可错过!


内容质量都无可挑剔。价格适中。


尤其可以说,是所有时代青春的圣经!


是正品,包装还在啊,书不错,商家发货也快


书本的质量挺好,比较满意。关于内容,可能它在阐述一种对生命真正的尊重。但求从往日,已成往事的人与物,因为他们的欲望、偏见和老旧的经历约定俗成的“存在法则”的压迫下,获得挣脱的智慧与力量。


纪德的优秀作品,盛澄华的经典译作,值得一读。


读这样的书,就像来到了一个神秘的花园,呼吸芬芳、馨香……纪德是这样的灵智,他的文字就是美妙的音乐和风景,加上一个艺术家的路标。


木心说:尼采是威士忌,纪德是葡萄酒。这葡萄酒很烈


很好的书,送给诗人的礼物


书本挺好的,看先生的《文学回忆录》里提到此书,说一定要盛澄华译本


就是贵PS: 绝版也没办法


还没看,刚看到这书真以为是这书摆在仓库好久了,边缘发黑,封面白色部分都用橡皮擦可以擦出一条痕出来的,不厚道啊


蓬勃的生活的欲望,对生命的敬畏与热情。


对纪德的独白还是很有感觉的,只是人名翻译能温情点么?"奈带奈蔼"读起来像爱人的名字么?像这种不费力的排版,浪费表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