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
2011-1
上海译文出版社
(日)村上春树
226
68000
林少华
无
虽说村上小说里的主人公永远那么年轻——近来在《海边的卡夫卡》里 索性年轻到了十五岁——村上君在读者心目中似乎也永远年轻,但切切实实 出现在我眼前的村上君毕竟有些老了。不少读者想必看过今年一月我同村上 君那张合影。从合影上看,村上君真是年轻得可以马上跑二百公里,略带笑 意的天真的眼睛炯炯有神,嘴角微微向后侧收勒,几根头发蛮俏皮地蹿出前 额,加上挽起袖口的花格衫和灰白色牛仔裤,十足一副小男孩模样,说是“ 田村卡夫卡君”都会有人相信。相比之下,年龄比他小的我倒显得老气横秋 ,看得我心里大不服气。也难怪我不服气,因为实际见面的感觉是比照片上 的老(绝非出于嫉妒什么的),而显老的首当其冲要素是他的头发不知何时竟 有些稀薄了。白倒是没白,但无疑比想象的稀薄不少,而男人一旦头发稀薄 ,就算再红光满面神采奕奕也给人以破败感和磨损感,透出大势已去的悲凉 。 后来翻译这本随笔集时,发现村上君三十刚过就稀薄过一回。他坦言当 时工作上焦头烂额,致使头发接二连三不翼而飞,洗头时都能把排水口堵住 ,不久照镜子时竟无情地照_出了头皮。对此他这样描述周围人的反应:“ 别人这东西是很残酷的。本人越是闷闷不乐,他们越是呶呶不休,什么。‘ 不怕的,近来有高档假发’啦,什么‘春树君光秃也有光秃的可爱之处’啦 ,如此不一而足。若是耳朵整个少了一只,大家自会同情,不至于当面奚落 。然而脱发这玩意儿毕竟不伴随具体的痛感,几乎没有人真正启动侧隐之心 。年轻女孩子因为本身不怀有可能变秃的恐惧,所以说起来尤其肆无忌惮: ‘哟,真的稀薄了!喂,让我看一下,都见头皮了。哎呀,呜哇!’实在叫 人火冒头顶。”后来工作柳暗花明,头发也开始大量繁殖,过了两三个月彻 底恢复如初。至于我亲眼见到的这次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变稀的,我就不 知晓了。虽说当面问个究竟再妙不过,可我没问——担心村上君“火冒头顶 ”拒绝接受采访。 一般人以为村上君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乐天知命安常处顺,概无不良嗜 好。其实不然。村上君在早稻田大学念了七年(并非为了拿双学位或连读硕 士),旷课、打麻将、“勾引”女孩子、酗酒、吸烟……他坦率交待大学七 年唯一的收获就是捞到了现在的太太(没毕业就忙不迭结了婚)。尤其烟吸得 厉害,“一天吸五六十支,是个相当够级别的烟鬼”。但后来除了写长篇, 平时一支也不吸了,戛然而止。他还洋洋自得地道出了戒烟Know how(秘诀) ,也罢,录在下面供吸烟朋友参考: ①戒烟开始后三个星期不做事。 ②朝别人发脾气,口吐脏话,牢骚不断。 ③放开肚皮吃香喝辣。 总之这本随笔颇值得一读。从中既可窥见活生生的村上君,又可得到某 些启示。语言也很有特点。相对说来,他小说中的语言是冷色的、内敛的、 安静的、有距离感的,而在随笔中则亲切生动、娓娓道来、谈笑风生,读起 来我们不会再产生那种无可名状的寂寞和怅惘。 本书从一九八五年春开始在《周刊朝日》连载一年,为“村上朝日堂” 系列的第二本(故名之为“卷土重来”)。时值《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出版 不久,正是村上君一路攻城略地的时候。 林少华 2003年初夏 于东京
本书是村上春树随笔系列之一,共48篇。内容大致可分两类,一是关于作者本人的,如他的家庭情况、个人爱好习性、早年的生活和创作、成名后的趣闻逸事,一是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种种看法和议论,如关于选举、大众阅读、人到中年、健康及电影、音乐等。有许多篇是两者兼而有之,作者把自己亲身的经历体验与世相百态结合起来,夹叙夹议,既见解独到,幽默生动,又亲切随意,真实可信,体现出村上春树特有的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风格。
村上春树(1949-
),日本小说家。曾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科就读。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听风之歌》问世后,即被搬上了银幕。随后,他的优秀作品《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挪威的森林》等相继发表。他的创作不受传统拘束,构思新奇,行文潇洒自在,而又不流于庸俗浅薄。尤其是在刻画人的孤独无奈方面更有特色,他没有把这种情绪写成负的东西,而是通过内心的心智性操作使之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格调,一种乐在其中的境界,以此来为?者,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模式或生命的体验。
译者短语
自由职业的问题点
关于交通?工
关于关西话
关于电影院
藏青色西装
流言!
为何中意理发铺
柏林的小津安二郎与驱蚊香
教训
音乐爱好
关于汽车
猫之死
Yakult Swallows
关于健康
小说家的知名度
穿校服的铅笔
“火奴鲁鲁电影院”
何谓中年(一) 关于脱发
何谓中年(二) 关于肥胖
关于学习
家电之灾
关于错误
“夏天的结束”
无用物的堆积
关于采访
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了
关于酒(一)
?于酒(二)
政治季节
目眩
排字工悲话
飞机上面好读书
模范主夫
山口下田丸君
重访巴比伦
十三日“佛灭”
关于日记之类
戒烟一二三
批评的把玩方式
再谈山口下田丸及安西水丸
颇为离奇的一天
杂志的快乐读法
朗姆咖啡和御田杂烩
阪神间小子
国分寺、下高井户关联之谜
废品时代
春树同盟
长跑选手的啤酒
版权页:插图:“啊,是么,原来您是做土地分笔的。”有人如此来了一句。这也莫名其妙。作为银行职员的联想固然顺理成章,问题是世间哪里存在什么“分笔业”么?我查了查职业种类电话簿,根本没这玩意儿。没有“分泌业”,也没有“闻柜业”。要发这个音,非“文笔业”莫属。解释起来麻烦,遂改口说“著述业”。这一来大部分人恍然大悟。“嗬,若是拿了直木奖什么的,务请整个儿存到我们银行来,哈哈哈。”有人如此说罢离开。这种人到底长的怎样一副神经呢?或许意在亲切鼓励我,可我心想,就是有钱也不存在这里!不过这还算是好的。糟糕的是有时候即使说“著述业”也不能取得理解。“噢,是著述业啊。”听得我以为对方明白了,不料对方随即说道:“那么毕业发奖金的时候请一定存入敝银行。”听到这里,不由心头火起:面对三十六岁的男人,竟胡说什么毕业不毕业!不过转念一想,银行怕有银行特有的价值观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我是弄不明白的。不管怎样,我决定尽可能不挨近银行。好事一次也没遇上。不过,同一家银行去上两三年,人家自然认得我了,即使到了奖金时节也不再有人来我身旁(来也没用)。都说石头三年也能坐暖,总之年深日久大有好处。据说我跑了三年(截至去年)的协和银行北习志野分行有个人看完我的小说写了读后感,在行内比赛中获了奖。说起来都是银行,但里面的人并不一样。问题在于我是搬家爱好者,每搬一次,当地银行就势必问我的职业,问得我疲惫不堪。老实说,郊外住宅仿佛是工薪阶层的巢穴,早上九点一过,除了邮局送信的和蔬菜店的老伯根本见不到成年男人,留下的全是太太和小孩。在这样的地方踱着四方步走进游乐中心或端锅买豆腐,周围人不可能报以青眼。而去超市购物,在收款台前被提着满满一筐减价月经用品的太太们前后挟在中间,十有八九被人瞪视:讨厌,大白天这种地方竟有男人!自由职业这东西委实烦恼多多,倘若有人无论如何都要干自由职业,恐怕还是住在东京港区①一带保险。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随笔集)》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
无
29岁那年,一场球赛成为改变村上春树命运的导火线,他在柏克莱大学的一场演讲上表示:
“
“1978年4月,有一天我突然想写小说。…当天下午我正在看棒球,坐在外野区,一边喝着啤酒。…我最喜欢的球队是养乐多队,当天是和广岛队比赛。养乐多队在一局下上场的第一棒是个美国人,大卫·希尔顿(Dave Hilton)。…我记得很清楚他是当年的打击王,总之,投出的第一球就被他打到左外野,二垒安打。就是那时我起了这个念头:我可以写一本小说。”[1]
”
球赛结束后村上就到文具店买了钢笔和纸,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小说《听风的歌》(中译:《且听风吟》)。每天爵士店打烊之后,村上就在厨房挑灯夜战一、两个钟头进行小说写作,但也由于写作时间有限,间接形成第一本小说句子和章节都很短的特征。这部小说大约花了村上六个月的时间完成,村上将作品投稿到文学杂志《群像》的新作家文学竞赛初试啼声,结果一举赢得1979年的群像新人奖。村上常说,如果当初没有得奖,后来可能也不会写小说了。之后村上应出版社之邀,先交出了一些短篇小说、翻译作品和散文,隔年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一九七三年的弹子球》,接续《听风的歌》,描述主角们后来的遭遇。
1981年,村上夫妇卖掉经营多年的爵士小店,搬到船桥市专心写作,第三部长篇小说《寻羊冒险记》(港译:《寻羊的冒险》)。受村上龙启发,村上尝试写出一部叙事连贯的小说,主要角色仍是前两部作品里的“我”和“老鼠”。这段时间村上开始过著规律的写作生活,有充足的时间集中心力,因此第三部长篇小说句子变长,故事连贯,村上自述在这部小说里风格有了相当大的转变。
1985年费时八个月完成之长篇小说《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出版,一举拿下日本文坛大奖“谷崎润一郎赏”,为日本二战后首位青年得奖者。1986年起携妻子在欧洲旅居三年,期中完成了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销量排名第一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该作上下册累积销量达440万本,让村上的知名度在八十年代末达到最高峰,确立“八十年代文学旗手”之地位,并被誉为最能掌握都市人意识自我孤离与失落之作家。《挪威的森林》所带来的高度关注与成功并未让他感到惬意与喜悦,促使他打消了之前三年欧洲行返国后的久居日本念头。追求良好写作环境的村上于1991年应美国友人的邀约,旅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兼驻校作家,并在翌年担任该校东方语文学系“日本文学”课程之客座讲师(1992年)。旅居美国期间开始撰写长篇小说“发条鸟年代记”(中译:《奇鸟行状录》)三部曲,1995年初回到日本居住。
在1995年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发生九个月后,村上春树鉴于媒体报道多忽略了“个人见证者”于事件经历的主体性,于随后约一年期间内参访千余位奥姆真理教事件受害者、见证者等其中六十二位。首度尝试记实报道文学作品《地下铁事件》一书中对见证者当天的经历、现场行为反应,以及奥姆事件对价值观之冲击进行深刻详实之记载。一年后的续作《约束的场所》则以平衡首作报道的立场与了解施害者可能动机作为探访出发,记述亲访八位奥姆真理教信者的长篇记录。前后两作均为今日参考查阅资料中,以报道文学角度探索奥姆事件对日本国民意识冲击之宝贵作品。
村上春树生活规律,并以自我每日慢跑训练、参与各地马拉松长跑以及喜爱爵士乐、摇滚乐与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费兹杰罗而闻名。旅游足迹遍及欧洲大陆与南美墨西哥、中国蒙古,亦有开车横跨美国大陆之记录。旅途记事与旅居随笔散文详见于《边境、近境》、《终于悲哀的外国语》、《远方的鼓声》、《雨天、炎天》等书。
村上春树写作风格深受欧美文化薰陶,亦擅长欧美文学的翻译。台湾出版的村上作品多由赖明珠翻译,林少华则担纲中国近年村上作品出版的大部分译作,两位译者不同的风格均成功地建立村上小说于华语世界之知名度与地位。九十年代起村上过去旧作与新作之英译版本陆续问世,2003年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英译本(2005年)名列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小说类首位;2006年亦获法兰兹卡夫卡奖与Frank O'Connor国际短篇小说奖,村上于欧美文坛地位再创新高峰。今日被认为是日本最有希望获得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一。
2006年下半起村上春树应夏威夷大学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讲授文学课程至今。他自称自己的终极目标是写出像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般的巨著,此作品即后来出版的《1Q84》。
喜欢村上,他的每一本书都喜欢,这种喜欢大概是因为读他的文字感觉他离我们是那么近,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喜欢村上,尤其喜欢他的随笔,因为他的随笔那么轻松,从来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有的甚至荒谬,但正是因为这样,总觉得他是隔壁大叔或者路人甲一般的,就站在身边。真希望村上能够一直卷土重来,把村上朝日堂系列永远写下去,这样我也就能够一直读下去,一直一直……
村上春树的散文与他的小说有很大的不同,他的散文内容轻松幽默、简单易懂,表达直白,每篇都挺简短,很适合饭后小息时看看。大部分都算轻松的内容,也有部分文章含有一些哲理,也是挺生活化的内容,仿佛是生活中现实里的村上,有些可爱,也富于联想和想象。精装版的包装也很好,很喜欢。
很喜欢村上朝日堂的文笔,很有趣~
村上的随笔 看到不一样的村上
这个商品不错这个系列的村上不错
书的包装和印刷都没有问题,村上先生的书一直都有在买。
喜欢村上。
爱上了村上
最喜欢夜深人静时读村上先生的书。享受
恰逢活动期,购买了全部的随笔册,非常开心
闲适,轻松
还没拆,看封面很喜欢
精装本感觉不错
能了解一个不一样的村上
类似随笔 很幽默
原以为是挺好的散文集,怎料是村上的吐槽自传。。质量不错,内容很少
喜欢内容 平和 简单 惬意
读起来心情很好咩咩咩
想看看村上的随笔,感觉也是好极了。闲谈叙说间娓娓道来,又让人觉得清新、忍俊不禁。很好,希望多一些村上迷,可交流
挺好的,看完了,感觉还不错。
不错,村上的随笔也很有味道
村上随笔
比小说好玩。
不错,包装保护得也很好
新版比旧版丰富很多
领积分 换劵 再买村上
爱村上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