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 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

1992  

出版社:

齐鲁书社  

作者:

朱熹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四书章句集注 PDF格式下载



  手头一直用1983年版2001年12次印刷的四书章句集注,最近看到2012年第2版18次印刷的版本,发现旧版的若干分章错误和误字在新版中已得到纠正,惜有一处排印错误,新版仍未改正
  
  旧版9页,新版10页 朱注:诗曹风鸣鸠篇——鸣,当作鸤
  
  新版正文注文的深浅对比更为醒目,挺好。不过,新旧版页次发生变化,尤其孟子集注部分。


  理学现在看来是迂腐的,但它曾经的影响是巨大的,元明清三代都是主流哲学。虽然偶然出现了个王阳明,心学热闹了一阵子,但是完全撼不动理学的地位,其他的反理学派系更不用说了。官方科举考试都是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官方的推波助澜,无怪乎理学的地位不可撼动了。理学发端于二程兄弟,是隋唐佛学大盛之后,儒家知识分子为了对抗佛教出现的儒家变种,唐朝儒士韩愈就曾经对佛教大肆痛击,表明了儒佛不两立的思想倾向,二程也是如此,但他们不仅仅是痛批,还对孔孟的儒家学说进行了改变甚至歪曲,目的为了创造一种新的学说以对抗佛教,当然他们自己肯定不承认歪曲了。理学,说到底,是挂着儒家的招牌,其实是禅宗、道家、儒家等学说的混合物。
  
  朱熹就是在二程等人影响下出现的集大成的理学宗师,朱熹的思想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天理人欲,天理有点不可捉摸,大概就是自然规律,人欲就是人的欲望,存天理去人欲,作为一种哲学观点还可以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更本无法实现,所以流弊下来,出现了大批的古板不近人情的腐儒;其二是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以期认识事物,问题又来了,你怎么研究事物呢,要科学没科学,要仪器没仪器,王阳明就说他看竹子看了几天也看不出什么来,这似乎相当不实际,不过清代的考据派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用来研究训诂音义,竟然蔚为大观,也算是无心插柳了。
  
  《四书章句集注》受到了朱熹等理学家的曲解和断章取义,似乎不值得一看了。其实不然,这里面的字词解释对了解四书很有帮助,义理解释也有相当可取的地方,我们不妨当做一家之言,去伪存真,也看我们自己怎么看了。
  
  读了论语部分,作了些笔记,忽然也发生研究孔子思想的兴趣了。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孔子也是个思想家,他的仁义礼观念流传千古。现在来说说孔子的中庸、天命、追求富贵等思想。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提出“守死善道”,但又要“乱邦不居”、“无道则隐”,试问当国家危难的时候不是更需要志士大臣的鼎力扶持么,如果说这些话是对还没有做官的士人说的,那孔子的中庸思想也很明显了,不暴力不软弱,不积极也不消极。子谓难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子曰:“直哉史鱼则!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孔子只称赞史鱼正直,但称赞蘧伯玉为君子,孔子思想倾向可见一斑。
  
  天命方面。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孔子不信鬼神,但精神困苦没有寄托的时候,就会搬出天命来,看来一个人没有精神寄托是不行的。
  
  追求富贵方面。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对农民相当轻视,士农工商,农民的地位不算低的,但是春秋末期,还有着残留的贵族气息,孔子也有心追求贵族地位吧。孔子也追求富贵,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下面就有些不择手段了,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孔子也耍起嘴皮子来了,联系到齐国陈成子篡国,孔子义愤填膺的要鲁君讨伐齐国,真的有点虚伪了,假如陈成子也叫孔子去做官,孔子也可以涅而不缁跑去做官了。


  开篇明义,朱子认为《大学》是古典时代贵族教育子弟的书。这是整篇序言的关键核心所在,也可以与二程将大学作为大人之学相互发明。然后就大学的源流、大小学之分、大学教育的内容、评价及在历史上的衰败。最后,朱子通过赞颂二程夫子对《大学》的发明,暗示大学之教可以复明于世。
  一、前提
  当朱子肯定了《大学》作为传统大学的教本后,下一步就需要解决谁来教育的问题,或者说为何教育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所以朱子通过申说孟子四段之说,肯定了人性善的前提。人间的善恶问题,在于人性被气质之性所蒙蔽,故需要有复性之说。通过这一点,朱子引出了圣王问题。
  人间一旦出现四端仁义礼智皆明之人,即是所谓圣王了。他们专门负责管理和教导世人,使人们不至于泯灭人性,而使人类能够发明人性,从而积极向善。正是因为如此,朱子认为,这正是必须建立学校的原因。
  二、学校
  对于传统学校,朱子认为是分为小学和大学,分别负责教导大众和培养精英两部分工作。小学是所有人,只要到年龄都必须进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出处。按照论语中所说,即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
  至于大学则教之以六艺,学习者应该学习修齐治平之道。这部分,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是朱子对于《大学》文本的发挥。即小学是正心诚意修身的工作,而《大学》则是修齐治平的工作。
  当明白了这一点后,就能理解朱子何以认为这是大学和小学区分的关键原因。没有大学和小学的区分,就无法区分君子和小人,也无法实现修齐治平的现实。只有人们各安其分,各司其职,才能建立天下太平的社会。
  三、孔孟传心
  上述内容,按照朱子的说法是三代所本有的教育,所以称赞其为后世所不可及。但当周德已衰,社会轮替,教化不行,四海混乱,这时候孔子虽然有德有才,却无位践行圣王教化和治理,所以就将三代教育撰写成文,教导后世学者。
  在朱子看来,《礼记》中弟子职、曲礼、内则等篇,是孔子讲述传统小学的内容。而《大学》则是曾子根据孔子讲授而发挥的关于大学教育的文本。对于大学教育,孔子讲授的内容,曾子传授给孟子,后世学者多不明三代教育大学和小学的区分,所以就失传了。
  四、教育沦亡
  当后世小学和大学的教诲全部失传之后,就造成了俗儒只知道背诵而不理解大学的教诲。而所谓佛道二教,不仅不明人伦教化,反而崇尚虚无异端。至于社会中功利的风气,更是无法形容了。对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当下的教育中看得到,比如中学教育只要求死记硬背,而社会中流行两种书,一种是港台传过来的通俗佛教书籍,类似于心灵鸡汤;另外一种就是各式各样的成功法。
  哪怕是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也大多数是那种训诂考据,缺乏真正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思考。所以,哪怕是今天我们有中学、大学,但是大学与小学的教诲早已经衰亡,人们不知道小学应该进行道德教育,大学应该学习修齐治平的知识,才能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
  五、大学之教的复兴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这两句讲的真好。人类历史永远是循环往复的,所以哪怕是到了历史的终结,仍旧会回到治教休明的时代。前文已经论述了传统大学教育的衰亡,朱子认为历史循环往复,最终必将回到太平时代。
  这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大学教育的复兴。因此,朱子这里大力赞颂二程夫子对于《大学》文本的揄扬,使大学教诲能够在孟子之后复明如初。
  作为私淑二程夫子,朱子则收集两位先生及弟子们关于《大学》的解释,并加以进一步整理和疏解。才撰写成《大学章句》这样一部书,使后世能够理解古代大学的教诲。这当然是朱子撰写本书的用心所在。
  《大学》这部书之所以伟大,在朱子看来,是因为这部书中所蕴含的教育步骤是清晰明确,人们可以通过读这样一部书,真正明白修齐治平的道理。重新翻阅朱子撰写的序言,固然可以了解到朱子为大学做疏证的用心良苦,而今天是否有人能够上承二程朱子对于大学的教诲,使三代之世复明于当下。
  


  http://www.chuangulou.com/article.php?id=37
  传古楼的《四书章句集注》应该是建国后,大陆第一部单面影印的四书章句集注!还请各位书友验证,如果有人找到反面论据,送毛边书一套!
  
  按: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756109/
  巴蜀书社据王利器藏明善堂刻巾箱本单面影印。


  中华书局的书基本都不错。
  但是四书的集子,貌似是基本没有顺序正确的。某种程度上,毕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顺序。不过所谓的顺序,毕竟也是一家之言,虽然,很有道理。
  (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再读《孟子》,以观其发越;后读《中庸》,以求圣人之微妙处)
  评论太多,我也没什么想说的,每个人能看到的、想到的、学到的、刻下的,都不同。
  不过经典,还是需要背诵的。大概就是这样。


  君子之书,贵而温润。读大学而始知,论语养气,读孟子觉气血激荡,中庸最艰涩,大概学问不到,理解滞涩,常常磕不动。最喜欢论语,读起来可以平心静气明目。可以读一辈子的书不多,这本一直放在架子上,用来镇住心里的浮躁之气。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是个难伺候的主儿,无论吃饭穿衣,还是游玩休息,都是极有讲究的,甚至于读书也是挑三拣四。在小说中他就曾说过“除‘明明德’之外无书”。对国学稍有熟知的人应该知道《大学》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以这里贾宝玉的意思就是除了《大学》之外就没别的书了。这是很奇怪的一句话,为什么这么一本薄薄的的著作被讲究极多的贾宝玉捧得如此之高,以至于《论语》、《中庸》、《老子》等众多经典被排除在书的行列了呢?
   当然除了作者曹雪芹的一些深意之外,这更多的是与贾宝玉的个人性格有关系。众所周知,贾宝玉并非凡胎,生来率性而为,常常做出意外之事,说出“雷人”之语。他平生最厌恶功名利禄,这也正是贾薛的关系不如贾林关系好的原因之一,因为薛宝钗总是在他跟前儿说一些取功名争富贵的话,这自然很让贾烦闷。所以按他的个性应该讨厌《大学》才对,《大学》讲的不就是“治国齐天下”的法子,这不正是他所厌烦的吗?
   其实不然,稍加细读就会发现,《大学》一书的要旨在于全书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全书要告诉人们的无非就是三点:“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要做到这三点则无一例外要从提高自身修养上下手。通过对自身光明德性的发掘与修养,达到最高的至善境界。这个过程中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德行影响和改变他人甚至于整个环境,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本教人入世的“工具书”,不如说是一部导人向善修养身心完善自我的“心灵鸡汤”。
   现在比较流行的《大学》,是经过宋代朱熹重新注释的版本,里面明确告诉我们《大学》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开头那几段类似于“顺口溜”一样的文字,相传出于孔子之口。而之后的那些部分,则是曾参等后人为了阐述孔子之言而写的“说明文”。全书说来说去,最终的目的就是教人“明明德”。而那些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是为了彰显自己光明的德行,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并保持不变的一种途径与方法而已。所以,当古代封建统治者把《大学》作为万千学子想要飞黄腾达,封侯列相的“敲门砖”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件有违先贤本意的事情。毕竟咬文嚼字苦作八股是与修养德行挂不上钩儿的事,反而会助长一些人的功利之心,这不正违反了《大学》中“诚其意”这一要求了吗?
   贾宝玉是个娇生惯养的贵公子,无论人或物,外表对他来说自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相对于外表,贾宝玉更加重视其中的内涵。比如后来甄家重获提拔,入京觐见,贾宝玉得见甄家的宝玉,立时便被甄宝玉的神采所倾倒,但其后交心畅谈,却发现这甄宝玉不过也是个看重功名的俗物,于是大为失望,随而闷闷不乐,勾起旧病,险些丧命。
   所以也就不难看出为什么一向挑剔的贾宝玉会把《大学》看得如此之重,对内心和自身要求无比之高的人看到这样一本着重修养的书自然是得遇知己,但是世间像贾宝玉这样明白的“糊涂人”毕竟太少,更多的是与先贤背道而行,追求粗枝末节的势利之徒,身怀美玉而苦求黄金,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10年11月一个风吹沙扬的下午,为了赚点稿费躲在图书馆写的,写的时候迷迷糊糊,现在看来也毫无感觉。记得的,就只剩下被大风吹得呼呼直叫的窗户,暗淡的天气,以及那时候比天气还要暗淡的心情。只是旧文一篇,仅作怀念之用。


  這次單面影印的清代吳志忠校刊的《四書章句集注》能夠順利出版,我終於鬆了一口氣,因為我知道這是多麼的不容易,也看到了下一步《毛詩注疏》和《史記》的出版希望。作為或多或少參與了這項活動的人,也有義務來說幾句,也算述述衷腸,也叫打廣告:
  最初是打算湊集200人然後找印刷廠印的,即是說是屬於非正式出版的行為,後來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所以決定正式購買圖書館的書影并由出版社正式出版。
  我們目前編輯的這套《四部要籍選刊》的選取底本的標準是:常用古籍的通行版本,尤其偏重於清人校刊的本子,爲什麽呢?因為經過乾嘉以來清人大規模的整理古籍以後,近300年來使用本子基本都是他們校刊的,無論是參考、引用,還是標點整理,大部份都是用的這些本子來做或者作為重要的校本的,就是說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社會性和關聯性,譬如說阮本《注疏》,他的確有很多缺點,底本不佳、刊刻草率、校本多是近親、版本不豐富,但他的社會性和影響力絕對不可忽視,他刊刻以後逐漸迫使毛本《注疏》成了在野黨(當然,毛本的影響不可小覷),但不論多麼指瑕,他的通行之廣,影響力之大是不可否認的。很可惜,這麼常用的本子,目前卻沒有字大行疏的本子,民國以來的阮本皆是拼版縮印(如錦章書局),目前最大的也是藝文印書館和中華書局的四拼一本,我們多麼想印一套如上海古籍80年代出版的《爾雅義疏》《廣雅疏證》一類的單面影印的古籍,可惜現在的出版社顧及成本都是四拼一的縮印,還有九拼一的,有的根本無法閱讀,對於最基本的一些使用率很高的常用古籍來說,有一種單面影印的清晰版本,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首先,我們的底本不是截取于網絡上的電子版,而是通過正規的程序從圖書館購買書影,在這一方面最辛苦的就是老陳(藍色)同志和老蔣同志(善的可能), 老陳購買了書影,和出版社進行溝通,商榷出版事宜;而老蔣往來于數地,到圖書館翻看底本,每一種底本選定后他都要翻看很多套,再確定使用哪種本子作為底本影印。
  其次,我們的《四部要籍選刊》第一種之所以選擇《四書章句集注》,帶有一定的投石問路的意思,畢竟我們不希望一開始就來個大部頭的,這樣風險性我們也無法預知。事實證明,我們這麼做是對的,《四書》出來後,得到很多朋友的讚賞,我們的成果也得到了肯定,很多購買了的朋友都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大多數建議我們都採納了,將在下一部書——阮刻《毛詩注疏》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所以我不得不說我們很對不起吳志忠了,把他的刊本當做了石頭,摸著他過了河。
  本年度將把嘉慶江西阮氏初刻本的《毛詩注疏》和清末江南書局刊刻的《史記》(就是中華書局整理本的底本)全部影印出來,嚴格的說這才是我們的第一步,現在蔣兄已經把《毛詩》的本子選定并掃描刻盤,我們這次也找了專業的處理古籍圖片的隊伍進行圖片處理,因為阮本刊刻實在不佳,但尚喜印刷還是比較清晰,加上專業的整理,效果肯定會比《四書》有個巨大的進步。
  《四部要籍選刊》我們初選了50中最基本的常用古籍,囊括四部,作為積極分子(我屬於精神上支持的哪一種,具體工作我一點沒做),《文選》和《通鑒》等圖影,我也有幸窺得一斑,果然是十分的清晰,我們的印書群也由開始十幾人發展到150人,無論如何我都會支持每一部書的出版,然後擁有他。


  这个体验报告可能有点侧重书籍装帧,不好意思。
  打四星是给本书作为一个影印本的策划和操作的,四书集注原书当然多打点星也不为过了。
  这书去年夏天开始讨论,本来只是想比文印店里做的打印本精细些的,结果捯饬着捯饬着居然变成正式出版物了,真是意不及此。刚组QQ群召集读者的时候,大家还担心书没做成倒先老本蚀光来着囧
  
  书的封皮是那种格纹纸。
  题签上的朱熹二字下面是否可以考虑不要加“编撰”?现在古籍部机读目录都只标识“责任人”了,不再区分什么“作者”、“编者”之类。
  影印牌记是否可以找美工稍微设计一下?格局是学四部丛刊没错,纯电脑的方框和仿宋字,视感还是偏硬些。
  801的影印说明写得不错,简明扼要,没有什么废话。不过最后一段第三行到第四行这句吐槽容易招人说吧……
  分册编目录的做法也很便利读者,赞美。
  正如其他读者已经反映的,双行小字放大到单面原大影本中,确实会出现笔画漫漶甚至断裂的毛病。这是原书经过扫描或拍照,再到去灰白平衡等图片处理环节,再到印刷厂批量印刷的漫长过程中,细小墨色的必然损失,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只能尽力控制。四拼一九拼一的影本,顶多是被嫌弃字太小,但是不一定会被嫌弃笔画漫漶。(当然您要拿广陵印的那个玉函山房缩印本说事儿,确实无话可说)这是原大影本的一大问题,不知以后有没有办法解决。张菊老他们的做法是描润,描润确实使版面变得十分美观,但是在某些意义上是不是又等于制造了新的版本的效果呢?类似于覆刻本什么的?因此这在较为严格的版本学研究上,影印本也只是一个索引的作用,还得去看原书。幸好从事这一业务的研究者,在古文献学界内也只是一部分人。当然对于大部分古文献的研究者来说,字能够认清楚就不影响阅读、理解、校勘。对于普通古籍爱好者来说,字够大,眼睛不疲劳就挺好。于是古籍部的调书压力藉以分流了,很好……一种产品要满足这么多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允执厥中,还真是不容易呢。
  我很好奇想问的是,国朝主流学界对于论文引用本的要求具体如何?把这个书和诸子集成那册摆在一起,在只需要引用文本的前提条件下,是两者都可以作为引用本,还是只能引用排印本?请各位本专业大佬走过路过百忙之中伸出您尊贵的手拍一下砖。(贵局的几位同学就不要拍我了~~不是要踢你们生意的意思啊~~
  这书并不是纯粹的白文本,影印底本还是有标点的,想要找那种纯白文本的读者,可能只有diy了。好处是,在没有先生带读的条件下,自学古人当年的句读。反正第三册末尾也有《四书家塾读本句读》,可以当成学习参考书用。
  最后抱怨一句,纸张涂层好厚,真的太沉太沉太沉了T_T躺在床上看一定会pia的一声掉在脸上的吧~
  开本有同学抱怨说过太宽,我和架上的台版书比了一下,是一样大的。可能是天头和左右侧边的留白比例让人感到太宽。
  送了五张藏书票,纸质和封面是一样的,策划者借用朱夫子的地图炮式吐槽,真是恶趣味啊恶趣味XD 好处是可以督促大家抓紧读书,缓解拖延症和杀书头。能不能改成用80g牛皮纸那样的纸张啊?


   书的内容我没有资格去评价,只能去读、去学去行之……
  
   单从书的质量与设计说,一、封面略显单调,应加入一些古典的纹饰或一些华夏图腾之类的简单图案,更能彰显悠久的古韵;二、封面的“浙江大学出版社”却是不应出现,尤其是出现了英文,在书籍处印上出版社足矣;三、采用线锁加胶装的装订方式,在时下确实难得,对于这类翻阅率很高的书籍来说,真的应该采用这种结实的装订方式;四、字体大小适中,特别适合阅读,较之以往的小字体影印版好得多;五、纸张质量过硬;六、版权页未注明印数;七、150元,价位只能算适中,如果购买的人多,估计价位会有所下调。
  
   不读书无以修身,不读书无以明志。在当今价值观混乱,拜金主义滋生的社会,多读圣贤之作,才能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生活方向——力荐《四书章句集注》。


  不說影印版本優劣,因為確實不太懂。
  
  就書本身來說,封面設計有種沉鬱之美,內頁用紙也典雅,影印的字大且清晰,十分易讀。
  而裝訂不說十全十美,也算得上不錯。
  
  再談價格,可能有人會覺得稍貴,當然也包括我。
  但是真的沒辦法,印量上不去一切都是扯淡,就印了1000本,能把價格控制在三本150元已經很不錯了,我想藍色兄也已經盡力,大家也不必太苛求。
  
  這本書從去年策劃到現在終於出版,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而無論在哪個年代又特別在當下,追逐夢想的人都是可敬的。
  
  這本書和之後的一系列書,往小點說,是圓了一群人的夢想,而往大說,也真算得上為往聖繼絕學了。
  
  世道艱難,吾輩唯有奮起而前行,但願有生之年得見華夏復興。
  
  


  我看书,电子版。携带方便,笔记感想随时有随时敲键盘打出来。没用的部分,就delete掉。
  花了几个晚上看此书。速度一反常态的慢。每个词每句话,都细品良久。每句话都如甘醴醉人,清泉润心。
  看完后才发现,手指放在删除键,一次都没有按下去。
  呵。难得。


  《大学》读后感
  
  
  用了几天时间,把《大学》精读了几遍,真有一种相见恨晚、醍醐灌顶的感觉。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做学问必读的第一部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源,是2000年来士子们做人做学问的标杆。程颐先生还说,大学是做学问第一部,《论语》《孟子》到在其次,学者做学问必须从这本书学起。
  
  
  大学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觉得这条可以作为所有大学的校训,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生的意义吗?再看看当今的大学,仿佛离这三条基本的方向还相差的挺远,大学的教育不仅仅是授人以技,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道。之后这本书还说了实现这三条基本方向,实现天下大治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八条途径又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意修身为本。”如果修身搞不好,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关于做学问,《大学》里引用了一句《诗经》中的话“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做学问就像磨制一块精美的玉器那样,需要反复的为之,精益求精。做学问如此,磨练德行也是如此。接着又提到了诚意的根本“勿自欺也”,所以说君子在独处的时候,更要小心谨慎,不敢随便。
  
  
  最后,《大学》里提到几条关于“治国”“平天下”,摘抄几条经典的,“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听案子的最佳状态就是没有案子,有点像中医里的理论“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大家都没有纠纷了,自然和谐社会就成就了,非常高。还有“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以利为利,即是以利为目标,那么上下交争利,国危矣!以义为利,即是以义为目标,方为长治久安之道。
  
  
  简单写一个读后感,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继续努力。
  
  2010-12-22
  
  


   西方自上帝被近代新兴资本主义革命的马基雅维利、卢梭、康德等诸位启蒙思想与哲家所谋杀,直至尼采借东方远古拜火教的查拉斯图特拉的永恒轮回之火,重新点燃远古宗教与希腊“怪力乱神”诸神祭坛上的鬼火,使之从新赋予西方的哲学与政治精神中,西方的思想家们各处理诸神之问题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将其哲学与政治的精神源头彻底的追溯到神话,无论是海德格尔,施米特,还是韦伯,施特劳斯都是如此,这也许与西方自身传统的哲学精神的神话性有关。
  
    可这在中国却不是,中国自孔子删定六经后,世间传闻古事多属怪、力、乱、神,如《楚辞-天问》之类。《山海经》疑即《九丘》之遗。如《竹书纪年》、《汲冢周书》、《穆天子传》等固魏,六国时人最好伪撰古事,先秦旧籍多有之。所以后来的司马迁亦言“诸家言黄帝,其言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可知孔子删订六经重新整理六艺典籍。断自唐虞者,一切怪、力、乱、神之事,在孔子这个大圣贤那均悉从刊落,所以我们哲学或政治源头精神只能诉求于中国特有的儒家哲学,或者是说儒家之道。而中国的神话后来在汉唐多流于的志怪、笔记、诗歌与神魔等小说中被保存下来,历代文人对其作出很多属于文学上的发挥,但对于政治的本身意义却不是很明显。
  
    这就是东西对于政治的根本不同之处,如果是做个比较的话,我们最终是像西方那般将政治的源头彻底追溯到神话,让神赋予我们政治的创造精神,还是将政治的精神仅停留在哲学上像孔子那般来加以处理和解决,这对于历史与政治我觉得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中国神话的起源最早该是地方域性和民间性的,比如最具有中国神话典型性的《山海经》可能就是《九丘》之遗,民间的神极有可能从古代的功能神演变而来。后经春秋之时,周王朝贵族自身逐渐衰落到已无法承载自身的强大的文化与生命,周文典籍只徒剩有空洞形式而已,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周文疲敝”,从而导致了地方诸侯国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也开启了诸子百家思想争鸣之日。先前那些个神话则经过当时代表儒家的孔子系统的整理典籍中被整合和删定,在哲学的伦理与政治上做了很大处理。在儒家哲学上,也就是诸神氏被置于道体中的鬼神一体之中,我们也可以说是儒家哲学是将神话的精神内化而置于道体的核心之中,并转而将已处理过属于道体意义上的鬼神再而诉诸于包含在体现着儒家的伦理道德与政治精神的“礼”与“乐”中来,这些经孔子处理后的精神与整理出的儒家六经典籍并而演发着强大的哲学与文化的功能,孔子将之赋予当时新兴起的特定儒士阶层身上,希望儒士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重新承载周王朝没落衰落贵族所无法承载的文化与生命的最高精神与文化的礼乐内容,而儒家经孔子的六艺之教与门下的七十二诸贤的努力,逐渐造成了一种特殊的儒士阶层在当时各国发挥着他们的作用与影响。
  
    战国时代华夏也出现诸神对于政治的回潮,山海经正是在此土壤里创作的。但以提倡“为政以德”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当时删定六经和整理典籍时将其民间和世间所传古事多属怪力乱神均做了处理,诸弟子与其亚圣孟子依然遵照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将类似于希伯来古希腊民间团体所创作的诸神在孔学圣门儒家政治哲学的奥卡姆剃刀下均悉从刊落永不得复活介入政治。也可以这么说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三皇五帝一直到孔子的儒家哲学和道家这,儒家哲学与道家系统化玄学已经取代了上古时代的神话,那些早先的乱力乱神就永远被压在了儒家政治哲学的大山下永不得复活。山海经也只是作为文学作品被流传下来,中国传统神话后来在汉唐的志怪、笔记、诗歌、神魔等小说中被以文学形式保存下来,从未介入政治在华夏千年历史的长河中引发种种如西方十字军东征等灾难。此诚如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一直到汉代,当儒家在汉代成为官方政治正统地位的宗教与祭典后,儒士这一特殊的阶层转而成为士大夫阶层更为强大的精神与传统,不断的影响着传统中国古典王朝的政治与文化。
  
    在西方,希腊城邦时代的哲学在社会伦理的价值取向上应该与儒家有着某种相似之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显然也是要将那些满嘴神神叨叨的谵妄诗人,像荷马这样创作神话的诗人驱逐出城邦,柏拉图对于荷马史诗中的诸神氏在伦理上的理性国度中给予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古希腊的很多哲人对于神的处理也都或多多少的涉及,比如著名的赫拉克利特亦曾有过:“众神有死,人则永生”的箴言。只是西方并没有出现过哪个人像中国的孔子孟子与诸门人一般,能够将诸神氏以一种哲学方式强大处理之后,并转而体现在某种类似于儒家的伦理道德与政治精神的“礼”与“乐”,并将此价值伦理交付于某种阶层群体担负与支配。在希腊,当时的哲学流派中,也没有哪个能像儒家在中国这样,后来成功的取得独占性的正统地位,西方也没有任何一个哲学流派为自己宣称那种像儒家这样对于传统主义的绝对正当性,并且极为刻意的表现出这种立场并为之主观努力。
  
    在西方,神氏与哲学在后来显然演绎成了某种紧张的对立,“荷马时代”的英雄诸神氏与民间神氏崇拜后来发展成为了官方制度,而哲学家的学说则成为任由公民私下崇信得对象,所以城邦最后毒死苏格拉底这样的哲人,堂而皇之的理由竟然就是因苏格拉底作为哲学触犯了作为城邦官方的神氏。而后来随着希腊城邦被打败转而倾覆成为罗马帝国后,某种异地域的少数人所信奉的希伯来一神教的基督教逐渐在这些神话与哲学纷争的罅隙中打入,不断传播拓展着自己的空间,逐渐取代了诸神的地位转而成为罗马帝国官方的宗教,从此之后希腊罗马的诸神就被希伯来的一神教上帝给剪除而沉寂,西方也随着就进入了一个不再有着诸神的政治活力,而是希伯来上帝一神教的漫长而死气沉沉的冰冷中世纪,而且期间还多次发动十字军东征这样的以上帝一神剪除异域其他民族神的宗教圣战。在文艺复兴到来之时,希腊罗马早期的诸神与希伯来基督教的一神又开启了纷争,在德国古典哲学鼎盛时期,康德,黑格尔对之做了一定很好的处理,后来到了尼采又将之开启...西方千年就这样一切为诸神纷争打来打去,直到现在最终还是没个了结。
  
    时直至今日以美国新约基督神权的共和党宗教政治给世界亚非拉等各族人民带来灾难仍为上所述最典型一例,此种种西方所引发的神话与宗教神权与政治灾难...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该将此引发人间宗教战争之灾难罪状之根本原因一直追溯到西方最早的哲人源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33ce9901013h0i.html


   《孟子》是最后进入“十三经”序列的经典。实际上,在南宋以前的漫长时间里,《孟子》都并非经书。直到宋代,经历所谓“孟子升格运动”,到南宋才最后升格为经典。历代重要书目对《孟子》的著录很可说明这一点。《直斋书录解题》是第一次将《孟子》著录于经部的重要书目,其撰者陈振孙时代已经晚于朱熹,而正是程朱对“语孟学庸”或“四书”的推崇,才使孟子的升格成为定局。可以说,经典意义上的《孟子》是被理学家发现的。他们在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时候借重了《孟子》,而另一方面,《孟子》的思想或内容与理学家的需要相当合拍,这是它被发现的根本原因。
   那么,《孟子》的哪些思想或内容引起了理学家的注意呢?程颐说:“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又说:“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又说:“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可见,性善、仁义,是《孟子》思想中颇受理学家重视的地方。
   性善是孟子一切立论的根本。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告子上》)说得何等的斩截,然而这说法却往往引起议论,孟子的同时人也多表示怀疑。公都子(孟子学生)借他人的说法,便很举出了几个史例,大概是说如果人性皆善,那么对具体的人实际上有善有恶的事实应当作何解释?这其实是不明孟子性善的真正意思的缘故。孟子回答:“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就是针对这一点而言的。其意思是说,性善是人“可以为善”的可能性,这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从这个层面讲,性善论是一定成立的。因为如果无人可以只为恶、不为善,则“人皆可以为善”必是真命题,以孟子的定义作一置换,即“人皆性善”。在此基础上,孟子又进一步提出“人皆可以为圣贤”的命题。他说:“舜人也,我亦人也。”(《离娄下》)又毫不犹豫地肯定了学生“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提问(《告子下》)。对这个命题,孟子用一个譬喻作了解释:“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告子上》)同为人类,凡人和圣人必然具有同样的心理结构,所不同者只在于圣人的先知先觉。在孟子看来,这种先知不是由于具有某种与超验力量对话的神秘能力,而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时间先后问题。由于人皆性善,故觉善知善实是人的天性,这能力并不只对古人开放。从“人皆性善”到“人皆圣贤”,这个推论过程构成了孟子性善论的完整逻辑,也奠定了孟子理论体系的基础。
   由性善这个基础出发,孟子对“仁义”作了极为精彩的阐述。《孟子》一书中,谈仁义的篇幅最多,可以说,仁义论是孟子理论的主体部分。《孟子》开篇第一章就点出仁义二字:“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在这里,孟子没有对“仁义”作任何解释,于是,和“性善”一样,孟子口中的“仁义”再次引起了误解。王充便指责说:“夫利有二,有货财之利,有安吉之利。惠王曰‘何以利吾国’,何以知不欲安吉之利,而孟於径难以货财之利也?……行仁义,得安吉之利。……如问安吉之利,而孟子答以货财之利,失对上之指,违道理之实也。”(《论衡•刺孟》)实际上,王充的批评不得要领,因为他所以为正确的“行仁义,得安吉之利”恰恰是孟子所反对的。王充的看法归纳起来是两点:第一,“安吉之利”是一种崇高的利益,“仁义”是获取它的手段。第二,惠王希望通过某种手段获取崇高利益的愿望是合理的。然而孟子说:“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由仁义行”和“行仁义”有着真诚和虚伪的显然区别,故将仁义作为一种手段去获取任何利益都是有违仁义之道的。并且,在孟子看来,崇高利益有很大的转变为个人私利的危险:“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同上)国家利益还算崇高,但如果照此逻辑行事,一旦降低到个人的层面,崇高利益就会蜕化为“利吾身”的个人私利,此时“仁义”也就彻底沦为牟取私利的工具或幌子。孟子实际上清醒地意识到这样一种危险性,所以小心地避开了梁惠王问话中可能的逻辑陷阱。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孟子看来,不为某一特定利益而“由仁义行”,是一件可能的甚至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正是以“人皆性善”-“人皆圣贤”作为前提推论而来的。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这里的“弗思”是关键:既然人皆可以为圣贤,而圣人(舜)可以自然地“由仁义行”,那么每个人也都可以为善“弗思”。因此,“仁义”是人所本有的天性,而非如庄子等人所批判的戕害人性的枷锁,相反,不“由仁义行”才是戕害天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公孙丑上》)换句话说,仁义是人的本质属性。
   孟子仁义论中另一个令人注意的地方,是他为“由仁义行”指出了一个可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方案。孔子论“仁”,其实既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定义,更谈不上实践措施,而孟子却把“仁义”说得十分明确落实。孟子指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又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告子下》)显然,对于每一个普通人,“孝悌”是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事件,当把它与“仁义”相联系甚至等同起来,“仁义”就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空洞概念了。事实上,这个联系也是从前面推出来的,其逻辑是:“亲亲”(孝)和“敬长”(悌)都是人的“良知良能”,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孩提之童”都自然可为;而“仁义”则是“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的东西,也是一种“良知良能”。因此,“孝悌”和“仁义”具有同构性甚至同一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发自内心地“亲亲”、“敬长”就是“由仁义行”,再“达之天下”,就是治国平天下之道了。这种能够身体力行的,能够指导生活的仁义论,在试图从经典中寻找日常精神寄托的理学家那里,自然颇具吸引力。
   总之,《孟子》的种种独特思想为理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精神资源,因此受到特别的重视;而经理学家发现并重新阐释,《孟子》也从此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原典之一,在宋代以后近千年的时间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来有心补点书评,无奈万事开头难,乃照录旧文一篇。


  读物理,读累了,又翻了一下论语,真是感慨万千。。。。。。。
   《论语》这几个月不知道自己读了多少遍,但是每次读到,都能震撼心灵,世界有几本书能传二千年,而还在我们眼中呢?肯定不是简单的什么为了统治之类,其中的正义,必须要 被阐述!
   今天最吸引我的一句话是“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经意的读下去,很平常,但其实做起来真的是很难!太难了。别说三省了,就是晚上睡觉自己思考一下都很难坚持。看似很平常的一句话,真正做一下,就是难度加大了太多。当然,有人这样做,我知道的历史有两个人做到了,一个是曾国藩,一个就是主席!不要整天的读中正的日记,读读主席的书,看看里面的道理,从来不认为一个成功者是因为侥幸成功的!太多的偶然背后更多的必然!我慢慢明白了:平平常常才是真!高中读到《菜根谭》的时候,有一句话“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太有才了!完全是论语的另类解读。我们一定要知道读完论语,很多中国书就已经读完了的道理。真正的道理都是很少的,很多要悟道的!
   中国的书,不是用来的读的,要用来的做,做的时候,还要思考,反复品味。
   还要加上一句狠话:你没有读懂论语,基本你的数学和物理就根本不明白其中道理!读懂了论语,你才可能做一个简单的人,用最简单驾驭最复杂,就是数学和物理基本的理念;动不动的大放厥词骂孔子的人,都是没有文化的人!
   读过物理的人都知道牛顿三定律,那真是太简单了!太简单了,不超过几十个字把?我相信初中,很多的小孩都会背下来,
  因为那是物理的基石。
   没有文化的人,都会一眼,看到,不就是第二定律最牛逼么?什么都能算么?
   自己读书的时候,也是觉得,考试考得不就是第二定理么?
   最近,我在思考,加上读了很多的真正的大师的书籍,才真正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上面说的没有文化的人,就是我!
   第一个,惯性定理是一种哲学上的抗争,这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摇椅哲学的反抗,这是思想的突破,这是方法论的革命,为了考试的我们什么时候读读哲学,读读思想,不懂哲学的人,不读西方哲学史的人无法理解第一定律的力量!不读哲学的人,连自己骂这个社会,都不知道自己骂什么!马克思之前是谁?是黑格尔,那黑格尔的环境呢?民族自立,国家统一,专制的背景,我记得黑格尔演讲的一句话是“感谢皇帝陛下”。。。。。。。
   第二个,第三定律的威力,我只是认为很平常,最近读书,才发现了那是动量守恒的前奏,那是更加伟大的公式!
   第三定理的意义,包含了太多了思想,内力,外力,整体和部分,守恒公式在牛二不起作用的时候,其到了更大的范围;
   当然,我读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才发现牛顿,绝对陪的上世界最美丽的大脑的称号!他用既简单的公式说明了很多极其复杂的事情,那是科学的最大的魅力。他想说的旋转,想说的空气阻力,想说的是宇宙!那是universe,当然这个单词也是大学的本意university。广度和深度,才是大学!
   再次,当你真正理解了三定律,你一定能发现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绝对时间,和一个空间均一性,那才是真正的理解第三定律,那才是真正理解了广义相对论的缘起!
   第三,就是第二定律有质量重复定义的态度!质量是什么?
   《伽利略的手指》
   为什么有人读完了论语,成为了曾国藩,为什么有人读完牛三,成了爱因斯坦?
   为什么还有人说为什么研究化学,你研究什么物理啊?为什么做好人啊?(好人就是傻逼啊!说这个话的人一定死傻逼)
   成功失败的分界那么的明显!
   慢慢明白了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改变观点,改变偏见,改变。。。。
   慢慢理解了尼采,他不是神经病,是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人是傻逼,有人太固执了,太可气了,用骂都不解气,要用屠刀!
   也慢慢明白”傻逼是怎么死的。。。。是撞树上了。
   更慢慢明白,成功是那么的简单,但是做起来难的要死!


  《大学》分十一章。第一章是总起,后十章为延伸释义。(经一传十)
    1.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又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由知所先后进行延伸:
    知止→能得
    明明德→致知在格物→平天下
    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未尝不可看做修身的三个不断上升的阶段。大学之道未尝不是修身之道。而修身无论在个人还是天子都是“本”。既然“物有本末”,那么“本”知道了,“末”是什么。庶人与天子以何为“末”?显然不是“止于至善”,这样的话“本”就是“明明德”了。而“明明德”的“末”却是在于“平天下”。
    2.引《尚书》释明明德→皆自明也。
    3.引《尚书》《盘铭》释新民→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4.引《诗》、孔子言释止→人君止于仁,人臣止于敬……
    引《诗》释至善→瑟兮僴兮,赫兮喧兮的有斐君子是道盛德至善的标榜,民之不能忘也。
    5.引孔子言释本→大畏民志,此谓知本。(作为天子的统治者应该谓民志,因为本乱末治,未之有也)
    6.“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7.释诚意→慎独
    8.释“修身在正其心”
    9.“齐家在修其身”
    10.“治国在齐其家”
    11.释“治国”“平天下”→絜矩之道、慎德、忠信、仁爱、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先秦时代贵族子弟的教育分两个阶段。8岁入小学,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15岁入大学,学习修身治国的道理。后者可比拟于现时代的高中。当然现在的高中并不以修身治国为目的。由科目的安排可知高中大抵以知识传授为第一目的,和“修身治国”相似的部分以思想政治和班主任训话代替。
    估计先秦可供学习的知识实在有限。才富五车也才多少的阅读量。基础的经典文本在小学应该反复研读结束,不过大多是背多于懂。进大学之后,在之前的阅读之上开始延伸释义,把熟背转化为能借以格物。而在心智逐渐成型,已到达进入社会的年龄之际,进行修身治国教育。
    或许可以这样解释:个人来讲以修身为本,以明明德为始,止于至善为终。到了国家,以修身慎独的君子为本,以大畏民志为始,平天下为终。
    
    
    
    中庸
    凡三十三章
    1.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引出君子慎独以修道,最后达到“致中和”。
    由关于“性”的定义,延伸出道、教。然后跳跃到君子慎独。其间有个暗含的承诺,即君子必然是率性、修道,并以致中和为目标。
    “是故”、“故”等词表明这里似乎有个推理在里面,但其实并未给出证明。推理形式大概如下:因为A是不可背离的。所以B要做C而达到不背离A。(暗含B一定努力不背离A。)
    ①A(道)为什么是不可背离的?因为“可离,非道也”
    ②B(君子)为什么一定要努力不背离A?这里没给出原因。可能的理解是“天命之谓性”君子承载天命,故必率性而不背离A(道)。但为什么一定要“率性”呢?因为①。
    而其实①本身并不是一个有意义的推理(苹果为什么是红的?不是红的,就不是苹果了),所以这里的整个推理是不完整的。
    2-19.除12、14、15外,皆以“子曰”为主体。
    通过对孔子言论的引述,一面肯定中庸:中庸其至矣乎(散见于2、3、6、8、10、11、16、17、18、19诸节),一面又叹息中庸之不行:道其不行矣夫(散见于4、5、7、13诸节)。这里“大道”和“中庸”成为论述中心。或许可以理解为“到达中庸的道路即是大道”。并在其间夹杂以对时政的议论、对尧舜周文周武的评论以及对基本礼节的一些谈论。总体是借孔子言突出中庸的重要性——中庸其至矣乎!
    12、14、15三节皆以君子开头,大抵讲的是君子之道。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的类比和对《诗》的一些章节引用,引出君子之道的某些实质性表现,如“上下察也”“道不远人”。
    20.本节为孔子对哀公问政的答复,孔子列举了一系列的方策“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遵贤为大”以及“天下之达道五、天下国家有九经”,并在最后做出肯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21-33.顺着前一节的“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往后讲。主要围绕着“至诚”做延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故至诚如神”“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体,知天地之化育”。集中讲了“天地之道”“圣人之道”“君子之道”“王天下之道”。
    
    《中庸》本是《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本篇中,作者反复阐发了很多概念,如:天命、性、道、中庸、诚、仁……而这些概念在儒家经典里的地位毋庸置疑。朱熹推崇说:“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学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也。”他将《中庸》分为33章。
    既然是孔门心法,对于修炼孔门武功的朋友自然奉为至宝,受用无穷。可惜近期精力有限,无力闲暇,只能等有机会再来反复研读 ,专心修炼。只就现在来说,行文的编排与表达的散乱还不是那么容易为我接受。
   2010.4.1


  我现在又在重读本书了。
  
  大三时第一次读,当时感觉整个的心态气质都变了,有一种接受了神圣的洗礼、灵魂被净化了的感觉。只可惜读过第一遍后就随手扔在一边,没有去温习,后来诸多毛病又故态复萌,人生的道路又再弯弯曲曲。
  
  现在人们老批评程朱理学,实际上许多人的意见都是盲目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未曾经过自己批判的反思。
  
  朱熹注四书,确实有些地方存在硬伤,毋庸讳言。宋代的训诂不如清代发达,考亭的有些解释有点牵强,清代贤士硕儒多所匡正。当从後贤的,勇于从之。最明显的莫过于俞曲园及他的後继者们在《古书疑义举例》及其各种续书中所发明的条例,释累奕之疑难,举而措诸古书,顿觉涣然冰释。倘使考亭复生,亦当倾心受教。我辈以此之类难考亭,实无必要。
  
  至于义理之争,当代人多先入为主的认为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绝对错误,却不曾考察何谓天理、何谓人欲?我倒发觉,考亭所主张的大部分天理,确实该存;考亭所指出的大部分人欲,确实该灭。
  
  拿“非礼勿视听言动”来说,有人不仅以此指摘考亭,更要进一步指摘孔子。我也曾经相信这话是不对的,是对人性的压抑、是封建礼教的毒瘤,哪怕是第一次读到本书时,我的思想中仍在进行激烈的斗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论语》的态度都痛苦的挣扎于“全盘认同”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之间。如果我要信从书里的一句教导,我就要信从它的全部教导,不然我的信从就是虚伪的、随时会动摇的。在这一点上我可以欺骗别人,但无法欺骗我自己的内心。因为假如我要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那么我必定要有一个取舍的标准,而这个标准是必须要凌驾于《论语》本身之上的。
  
  谁给我这个标准?我自问只有共产党给过我这个标准,而且在我所能找到的判断标准中数党的标准最为权威。当时,从小所受的政治和历史教育已在我的意识深处形成了一套“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但当我进一步追问的时候,我发现党的东西和马克思主义的东西都是很成问题的。——后来,当我读完《资本论》第一卷,我更是确信了自己的看法,因为连他们的老祖宗马克思本人及其理论,都是充满瑕疵的。显然,马克思、共产党以及他们的理论显然不能用来作为判断《论语》好坏是非的标准。有谁会根据一台更容易出错的机器来判断一台不那么容易出错的机器的运行呢?
  
  在马克思之外呢?我发现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直到离我们最近的萨特、福珂,都不曾有一个或一个理论可以用来评判《论语》。很简单,西方近代以来的文明一直在谈论的是“知识”,不管是自然科学及各种实用技艺,还是康德努力为之廓清一条道路的形而上学。而孔子的教导却不仅仅是“知识”所能涵盖的。
  
  在经历了生活的曲曲折折之后,我最终认定,我还是要“全盘认同”孔子的教诲。我本人作为一个微渺不足道的小人物,没有资格去评判圣人的遗训。如果我不希望追随自以为是的“道”堕入茫茫红尘中不知所措,那我就要坚守圣人的“道”。
  
  事实证明,至少对我个人而言,坚守圣训是最正确的选择。值得欣慰的是,我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就找到了一套安身立命的教诲。现在看来,尽管辛苦彷徨,但从前的曲折都是值得的。
  
  在人世的生活当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遭遇各种忧虑、困境,内心升腾起嫉妒、仇恨、自卑、淫乱、恐惧等各种负面的情感。每当处于艰难困苦,或感觉将要被或狂暴或阴冷的情感攫之际,一想起书中的教诲,想起如与古圣先贤易地而处、古圣先贤会如何面对当前的境况,我就释然了。平静下来之后就能冷静的思考出路了。
  
  不要把四书看成政治书,那是贬低了经典的地位,也是自我蒙蔽了双眼。书里确实是满篇写着尊王、尊上,但如果仔细去看,更深入的去思考,你会发现有一股精神透过文字直指你的心灵,你要把注意力放到理清自己的感悟上。
  
  读四书,方法可不同于读小说。这是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用心去体味的。而且,要坚持经文优先于注文的原则。朱子教人读四书,也是很强调这一点的。对注文的一些小缺陷,不必斤斤计较,你能够心有所得是关键。
  
  还有,不要断章取义的拿书里的文字来批评先贤。比如“子不语怪力乱神”,那我今天看奇幻小说就是违背孔子的教导吗?当然不是。拿“怪力乱神”中的“力”来说,孔子讲“足食足兵”,“兵”不就是“力”么?同时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不愿用战争去炭涂天下,这种地方才是应坚持“不语力”的。
  
  再如“非礼勿视听言动”,现在满大街女孩子都祼肩露腿,那我上街是不是要戴个眼罩拄根拐杖扮成盲人,才算遵循了孔子的教导呢?当然不是。我要真这样做了才叫不遵循孔子的教导哩,因为《中庸》上说“索隐行怪,吾不为矣”。真要扮成上述那副模样,肯定是行怪了。礼的内涵不仅有时代、地域之别,也有个体之别。要摸着自己的良心办事,不要牵于外物。
  
  再举个儒家之外的例子,可以更好的表达我的意思。福音书明确记载了耶稣的一句话,有人打你的左脸,把你的右脸也伸过去。十诫里面有一条,“不得直呼汝主耶和华之名”。要严格按这两条标准来说,世界上恐怕就没有基督徒了。
  
  再举个儒家自己的例子,现代的。钱穆老年时在台湾娶了自己的学生,许多人以此为证说老先生虚伪,因为他一生都在提倡理学,而理学最看重师道,老师娶学生是严厉禁止的。但凭这一点就能说明钱穆不是理学家,或者不是儒家了吗?恐怕不行。
  
  孟子说嫂溺一定要援之以手。汉代人为此分析出了“经”和“权”两个概念,“经”是常规的准则,“权”是特殊情况下的变通。后来的儒家更进一步说,其实“权”也是经,没有必要把“经”和“权”区别开来。
  
  就钱穆的事情来说,他和他学生的感觉由师生之情发展成了男女之情、夫妻之情,他们关系的实质变了,他们之间的名份也随之改变,这是合情合理的。儒家不是婆罗门教,并不认为人的一生只能有一个身份、不得变更。——事实上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大儒说过后天的伦理关系是不可以改变的。君臣、夫妇、朋友这些关系都是后天的,它们都有可能变化。只有父子、兄弟的关系是天生,是由血脉决定的、不可改变的。
  
  儒家所反对的不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变成丈夫和妻子的关系,而是在师生关系的掩盖之下干出男女关系的苟且之事。这是名实不副,这是真真正正的有辱师道!
  
  四书是永恒的经典。我觉得,如果让我去另一个世界,随身只带走一本书,恐怕我是会带走四书或者庄子之类的,而不会带走那些文学经典。并非它们的价值有高低,而是因为四书与我的生命联系更加密切。如果人生是一座木结构的房屋,那四书就是房屋的柱子,虽然平时它并不起眼,但当风暴洪水地震之时,它却承受着房屋所有的重量,房屋可能被卷走或倒塌,但只要柱子还要,房屋就可能恢复原貌。
  
  而且我觉得文学会带给我各种不安。是的,这世界上很难有一部文学作品穷尽人类的所有情感,让人们无论欢笑或悲伤之时都可以阅读。它们着重深入的都是我们情感的某一个侧面。也有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尽管它是部彻底的悲剧,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是会无数次的感觉到幸福喜悦,仿佛它能承载我所有的感情。可是,我并不认为当我人生失意之时,仅凭想想黛玉的诗或者宝玉的痴言疯语便可以重新振作。四书的经典与文学作品的经典不是同一个意义上的。
  
  当然,你要发掘本书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读过一遍或者告诉自己“我要信这上面的话”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人总还是要经历生命里的浮浮沉沉,然后才能更深的领会古圣先贤的遗言。所以,常读常新。
  
  人越长大就越发现自己面对世界的无能为力。如果不是古圣先贤的风骨感动激励着,怎能预料我不会自甘堕落自我麻醉,乃至于摔的粉身碎骨呢?
  
  我把儒家的教导看做是一个体系,从四书开始一点一点更多的去了解这个庞大的体系。虽然我现在所学甚寡,但我坚信我从书中所领悟的,不会再去作那种无聊的自我怀疑:也许将来我读的更多,我现在的基本观念会变化,那我是不是还有必要坚信现在的观念呢?变化总会有的,但“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其中的“一”是不会变的。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第三十八閻先生(若璩)傳曰:「又嘗舉朱氏論語、孟子集注之誤,如季文子始專魯政,不待武子⑴;子糾兄而非弟⑵;曾西子而非孫⑶;武丁至紂凡九世而非七世⑷;昭陽敗魏取八邑而非七邑⑸;『不衣冠而處』見說苑,非家語⑹;農家者流見漢書非史遷⑺;去魯司寇,則適衛而非適齊⑻;滅夏后相,則寒浞而非羿⑼;敬叔,弟也,非懿子之兄⑽;顓臾,近也,非遠人之謂⑾;魯有少施氏,則孟施當亦其氏,不當以施爲語聲⑿。」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第三論孟集注之誤曰:「閻百詩舉論語孟子集注之誤,謂季文子始專國政,不待武子;蘧伯玉不對而出,無關甯殖⒀;子糾兄而非弟;曾西子而非孫;武丁至紂凡九世非七世;『或勞心』四語皆古語,『四』當作『六』⒁;不衣冠而處,訛說苑爲家語;農家者流,訛班固爲史遷;滅夏后相乃寒浞非羿;去魯司寇則適衛而非齊;戟有枝兵、戈平頭戟,其器各別,不得即以戈爲戟⒂;麋澤獸、鹿山獸,其類各別,非有大小之分⒃。」
  
  ⑴朱熹論語集注卷八季氏第十六孔子曰祿之去公室章:「自季武子始專國政,歷悼、平、桓子,凡四世,而爲家臣陽虎所執。」
  ⑵朱熹論語集注卷七憲問第十四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章:「桓公,兄也。子糾,弟也。」
  ⑶朱熹孟子集注卷三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章:「曾西,曾子之孫。」
  ⑷朱熹孟子集注卷三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章:「自武丁至紂凡九世。」
  吳英四書章句附考序:「朱子之注四書也,畢生心力於斯,臨沒前數日,猶有改筆。但其本行世早,而世之得其定本者鮮,此注本所以有異也。又有因傳寫而異者,亦未免焉。定本如大學『欲其必自慊』,後爲『欲其一於善』而定也;論語『行道而有得於心』,後爲『得於心而不失』而定也;此類是也。傳寫而異,如論語『衛大夫公孫拔』,誤爲公孫枝;孟子『自武丁至紂凡九世』,誤爲『七世』之類耳。傳寫之誤,固注疏家之常事,若夫注是書而畢生心力於斯,沒前有改筆,則朱子之注四書也,其用心良苦,其用力獨瘁矣。」
  ⑸朱熹孟子集注卷一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章:「十七年,秦取魏少梁,後魏又數獻地於秦。又與楚將昭陽戰敗,亡其七邑。」
  ⑹朱熹論語集注卷三雍也第六子曰雍也可使南面章:「家語記伯子不衣冠而處,夫子譏其欲同人道於牛馬。」
  ⑺朱熹孟子集注卷五滕文公章句上有爲神農之言者許行章:「神農,炎帝神農氏。始爲耒耜,教民稼穡者也。爲其言者,史遷所謂農家者流也。」
  ⑻朱熹孟子集注卷九萬章章句上萬章問曰或謂孔子於衛主癰疽章:「按史記:『孔子爲魯司寇,齊人饋女樂以閒之,孔子遂行。適衛月餘,去衛適宋。司馬魋欲殺孔子,孔子去至陳,主於司城貞子。』」
  ⑼朱熹論語集注卷七憲問第十四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章:「羿,有窮之君,善射,滅夏后相而篡其位。其臣寒浞又殺羿而代之。」
  ⑽朱熹論語集注卷三公冶長第五子謂公冶長章:「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宮。名縚,又名适。字子容,谥敬叔。孟懿子之兄也。」
  ⑾朱熹論語集注卷八季氏第十六季氏將伐顓臾章曰:「遠人,謂顓臾。」
  ⑿朱熹孟子集注卷三公孫丑章句上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章:「孟,姓。施,發語聲。」
  ⒀朱熹論語集注卷八衛靈公第十五子曰直哉史魚章:「伯玉出處,合於聖人之道,故曰君子。卷,收也。懷,藏也。如於孫林父甯殖放弒之謀,不對而出,亦其事也。」
  ⒁朱熹孟子集注卷五滕文公章句上有爲神農之言者許行章:「治於人者,見治於人也。食人者,出賦稅以給公上也。食於人者,見食於人也。此四句皆古語,而孟子引之也。」
  ⒂朱熹論語集注卷八季氏第十六季氏將伐顓臾章曰:「戈,戟也。」
  朱熹孟子集注卷九萬章章句上萬章問曰詩云娶妻如之何章:「戈,戟也。」
  ⒃朱熹孟子集注卷一梁惠王章句上孟子見梁惠王王立于沼上章:「麋,鹿之大者。」


  子未言:“四海之内皆兄弟。”子亦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换言之,子不以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非仁也!子夏与孔子想法决然不同。子夏求于外,而孔子求于内。正如孔子所言,古之人求于己,今之人求于人。子夏如斯也。


   学而第一(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余按:值得注意的是朱子对”学“的解释。朱子云: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着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在这里,学而实习,朋而而乐,不见知而不愠皆是以明善为目的的所采取的现实手段。我认为三者之行乃是一种并列的关系,不是后儒所说的是意思上的逐步深化的关系。所谓的人性皆善之性即是孟子所言性善之性。也即是在人的心中固有的仁义礼智(四端)。这个性是由天道灌注到人心中的本然之性,是天命在人身上的一种投射。这个善并非是从伦理方面的意义上说的,也就是说这个善并不是一种与恶相对的在伦理领域内才能体现出来的价值评判。而是一个儒家建构理论体系的本体论意义上的需要或源头。这个被假设的源头最终是为人的精神的安顿提供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具有信仰性的意义。这是孟子性善论理论的前提,是孟子理论体系的源头活水。然而一旦人进入到了这个社会生活,尤其是在有了相当的主体意识和行为选择能力之后,由于欲望的遮蔽,作为本体的善便会暗而不彰。觉有先后的意思是说这种先验的本体意义上的善虽然存在于每个愚夫愚妇之中,但是必须藉人的主体性体认和个人修养才能除去人欲的遮蔽而重新发现。这便是孟子所说的尽性。由于尽性工夫的不同,所以便自然会有先觉和后觉之分了。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余按:这“本”指的是仁。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并不是说孝弟是仁之本,而是说孝弟是行仁义之本。正如朱子所云“盖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个仁,义,理,智四者而已,何尝有孝弟来?”仁是性,孝弟只是尽性的工夫。二者是本与末的关系。金仁山所云孝弟以学言,便十分支离。故船山指其妄。船山云:“学者,后觉效先觉之所为。孝弟却用此依样葫芦不得。虽所以尽道以事亲者,未尝无学,而但以辅其尽性之功,而辅而非主。”务与学亦有重大的区别。船山又曰“学者,收天下之理以益其心;务者,行己之德以施于天下。”而仁本为心有,何须收天下之理以益其心?只是行仁以复其心可也。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余按:或说“鲜矣,则未以为绝无”,实不可于此上纠结。这只是个语气程度的问题。与上章之“未之有也”轻重缓急之不同也。人之内心的德与外在的行是体与用,本与末的关系。究末以寻本,察用而探体。若末如此(巧言令色),则本必不仁矣。故程子主静涵养,端庄静持之功,不可废矣。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余按:曾子之内省,实开出思孟之向路。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儒家所追求的首先是实现个人的理想人格,其次是有理想人格的知识分子当政以治国保民,化成风俗,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内圣开出外王之道。如果说后者会因时命的影响很难实现,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愿望的话,那么前者便可是有充分选择自由的行为,具有相对稳定的价值意义。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余按:这句是孔子的治国思想。节用,使民的观点无疑导源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实际。『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余按:在儒家看来,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践仁”。即“学文”的最终亦要归结到个人的社会践履上。“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实是说明“行”比“学文”有着步骤上的先在性。当然并非说“学文”不重要。朱子曰“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
  『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余按:朱子注云:"虽或以为未尝为学,我必谓之已学者也"。意谓能做到如是,肯定是学了,或曰为学,肯定是此人没有发现。不学何以致之呢?正如船山所云:“‘吾必谓之学矣’是生学,异端一大界限,破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邪说”。这里,新安,衡阳的诠释乃是确认笃行的重要意义。
  
  『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余按:以仁为本,则在其发用上便要求庄静自持。朱子曰:“自治不勇,则恶日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作为本源的善作为一种超验性的价值理想。只有落实到具体的个人的人生践履上才会发生意义。但在落实的过程中,必然会沾染上经验层面的意义,而转为与恶相对的经验意义上的善。我认为前后两个善是体用关系。在现实社会中据以反省我们思想,指导我们作为,关照世间万物的都是后者,而非前者。而由于时代精神的影响和个人气质的差异,即使都赞同了那个先验性的假设,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对这个发用的善的理解也是多元化的。即这个善很大程度上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以这善去发用于现实,便会带来很对价值上的冲突,这亦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反应在践履上便是工具性和操作性的多元化倾向。尽管都自称践仁。但是由于以上理解上的差异,便会有不同的修养论路向和不同的治国理念。后世儒家内部不同学派的滥觞也不过是根源于此。
  『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余按:这句是讲礼对民众的教化功用。后面的章节详论之。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余按:温良恭俭让,诚生人气象也。
  
  『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余按:朱子曰“三年无改,意谓在所当改而未改者也”,此言诚是。若父为奸逆不道之行,而子焉可继之?所以无改者,能可改能不改也。所以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也。
  
  


  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何以万物皆备于我?万物,天道也;我,人道也。人道为天道之一端。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与人道通。古希腊哲人以人为自然之一部分,故有苏格拉底氏,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文学家亦就人本身之广大无边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深渊,当你从上往下看,都会头晕目眩。(毕希纳《丹东之死》)。尼采说:;唯有认识了这个世界,你才能认识自己,因为,世界不过是人的边界。《尚书》谓:知人则哲。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本末之道为何?格物致知。知致物格,方能正心诚意,意诚心正,方能修身。身修,方能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认识万物,正是格物致知;而后,认识自己,正心诚意修身。尼采又倒言:你对自己认识有多深,对世界认识就有多深。此说正合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知天也”。中庸亦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何谓?简言之,诚而已矣。自知(对自己认识),至诚耳;识物(对世界认识),尽物之性。中庸曰:“为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更进一步,“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天地人,三才并立)”。诚之为大,岂可不知?何谓诚?诚实。诚者,实也,言已为诚,言物为实。实者,事实,西哲谓“如其所是”,佛云“真如”。诚己,自知耳(老子言:自知者明),古希腊所谓认识你自己。何以诚己?孟子曰:反身而诚。反者,就方法言,“吾日参(三)省吾身”之省,反思也;就内容言,反求诸己而已,孟子所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对言: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人之思,一为外思,思他物、他人;一为内思,思己,“我感觉疼”,“我情绪不好”,“我有人格尊严”,其极致“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反思为与己对话。对话,向为一高者与低者、盈者与虚者之对话(列奥施特劳斯)。与己对话,总要持一标准,方才有意味。即为标准,那么,非终极的,不为标准。以何为准?诚而已矣。非独诚己,亦要诚物。“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人有其性,物有其性,天地有其性,所谓道也。道者,路也,万事万物皆自有其路,“天地之道,可一言尽也:其为物不二,其生物不测”。不二,故人自有其路;不测,故人自为其路,“诚者自成,而道自道(导)”。故要“知命,率性,修道”;“尽心,知性,事天”,举止动静,无不合乎性与天道。孔子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诗曰:“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维天道深远,运行不息)”,“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另参: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荀子.天论》)率性(本真之性)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成己、成物(“诚者非所以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中庸》),经纬天地,所乐大哉!是之谓“乐全”(《庄子.缮性》:正己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幸福”(亚里士多德)。


   我是先读钱穆的《论语新解》,再读朱熹注解的《论语》,相较之下,差异立见。
   相对而言,倒是钱穆的注解更为客观。朱熹的注解,倒不如说是用程朱思想来解读《论语》。例如,对克己复礼的解释,钱穆说克己就是约束自己,朱熹说克己是去除自己的私欲,两相比较之下,差异十分明显。两本书比较着读,倒是更能认识到客观的真实。
   两者相通之处,便是都对孔子推崇备至,朱熹的注解,从头到尾,并无一言提及孔子的不是。到了《论语》最后两篇,对孔门弟子的言语,朱熹倒是多有批评,当然,批评的目的也是为了抬高孔子。
   有一章,是孔子弟子问他管仲这人如何,孔子说这人很好啊,他弟子便说,当初管仲与召忽共同辅佐公子纠,后来齐桓公让人把公子纠杀了,召忽因此而自杀,而管仲反而跟随了齐桓公,管仲这么做有点不太好吧,孔子就说,要是没有管仲,咱们现在估计都是野人装扮了,所以说,管仲这人还是相当好的(仁)。孔子这么说,未免是按照功业而不是个人的道德评判人,因为管仲毕竟算是对不起公子纠啊。程朱对此说了好大一通,来帮孔子兜回来,说齐桓公是公子纠的哥哥,管仲帮助公子纠本身就不对,后来改过跟着齐桓公,才算是走上了正路。但钱穆就说程朱这么说强词夺理,没证据说明小白是公子纠的哥哥,这么说有替圣人掩过的嫌疑。
   ——孔子是一圣人,但也终归还是个肉体凡胎的人。是人,便会有过,有过能改,便不是过了。但从头到尾都是孔子的完美,反而不如见孔子改过且不再犯(不贰过)来得更真实、更伟大。


   有位名人说,有好弟子是幸事,孔子等人是有幸的人——史记孔子有传,也有“仲尼厄而作春秋”语,这位圣人生时并非春风得意,而是周转授业,政见或受礼遇而无施行,幸好有一帮弟子,如常戏语“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子为尊者,论语之中有“子”谓者几人而已,直到汉武帝,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登上庙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此中书所指四书。也有人统计书中“仁”有多少,这是极具诱惑力的,统治者喜欢,粉饰太平也好,加强统治也罢,真心施行也可,百姓心中亦以仁为纲,对社会安定及文化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的。
   推荐这本书,有这样几个理由(个人浅见):
   一、中国经典中的经典。 朱熹——朱子,这个子字到现代意义已经发生变化了,不再是尊称,小子!龟儿子!——又一位儒学大师,很多人评价其借此而“郢书燕说”,但中国传统存在释诂的,不足为奇,怎么就不是“源头活水”呢?
   二、人生必备。《大学》开篇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无德不立,家无德不旺,国无德不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中拿这副皮囊做什么?精神是可以流传的,意义所在。为人处事,如曾子的三省吾身,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一言以蔽之,诗无邪”。
   三、中国人的必修课。韩国对汉字申遗,我们可笑之余,要有深思,韩国每逢孔子寿诞是要举行大典的,今年有的人大委员也提出将教师节改为孔子诞辰日,传承几千年的东西,我们国人要珍惜。王立群教授在解读《史记》时总结:历史上有三种人掌握政权,宦官、文人、武将,而宦官掌权体制混乱,是非不清;武将掌权则战争不断,争杀掠地;文人掌权则相对清明,风气为之新。这从侧面反映出士子骨子里儒家思想的薰陶。
   孔子对颜回的赞赏,对贪官来讲是一种讽刺;孟子治国理论,对今仍有借鉴;大学中庸对处在社会当中如何立足,提出了方法,于现在所提倡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宋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国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看,所谓“愤青”种种是爱国的,但“不患人不知己,患不知人也”,亦如不能让茶道、书法在日本“发扬光大”,我们要有所发展。
   开卷有益——《四书》,今天你读了吗?


  “在亲民”之争
  
  程子、朱子谓“在亲民”之“亲”当作“新”;阳明先生则谓“亲”即是“亲”,不当谓“新”,与下文之“作新民”之“作”相对。
  今观之,似颇以程朱之说为然。待有得者释之。抑或阳明先生别有他意亦未可知。


  按: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756109/ 巴蜀书社据王利器藏明善堂刻巾箱本单面影印。
  回复:这个也有人和我提过,的确是单面,但是开本较小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479552/四书章句集注/中华再造善本丛书 金元编.经部(影印本)
  回复:中华再造是一个仿古的做法,定位不同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070944/
  毛扆手校四书集注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23087/
  中国书店四书五经
  据原世界书局版的影印


目前通行的《四书章句集注》都是按照元明清科举制度教科书的顺序来的,约定俗成了,因为大学、中庸比较短,背诵可以先从短的做起,朱熹原来的顺序早没有人关心了,这书在古代就是高考标准教科书,就是乾嘉考据学那帮学者当年也是为了应试教育去背诵的,考上功名之后统统丢掉,跟今天高考完烧教科书的心态一样,谁还管他顺序合不合理啊,讨厌死了的书啊,想想我们如何对待自己政治教科书的态度就明白了


唉,深刻表示明白。我好像看过有版本正确的,只是基本等于没发行状态呀……反正都是要背,呀哈哈~~~~~~(其实私以为高考以后应该卖教科书啊,还有一笔钱,烧的话还污染环境的么~)政治什么的……话说今天国内刚考研完毕,不知道是不是又一堆政治书遭到毁灭。


应该有,但可能不是最好的版本,所以中华书局还是选择了教科书,哈哈


哈哈的确~~~~~


辛苦辛苦!
非常支持你们的单本影印计划!
毛诗也已经预定了!


倒數第二段倒數第二行:
我們這次也找了專業的處理古籍圖片的退伍進行圖片處理
”退伍“當作”隊伍“。


多謝兄,我沒復看,已改正


打酱油路过。。。。。。。。


在哪里能买到呢?当当上没有啊!


有幸加入小组~


感謝你們,為往圣繼絕學;感謝你們,使中華文明得以更好地流傳下去。


真的太沉太沉太沉了T_T躺在床上看一定会pia的一声掉在脸上
===========================================
那是因为看睡着了吧


纸质真的很沉,至少是80g印书纸。。。其实我觉得用70g蒙肯纸是最好的


的确很重,三册书我居然有点吃力拿着


是吧!你还是爷们呢!广大女性读者肿么办。。。只能摊在桌子上读不能带到地铁火车飞机上装13了。。。叹息……


可以一边看一边锻炼臂力


这一套书,重量和一个哑铃相等,各位用来练习平托也很好……(楼歪得有点大……


很重好啊,五车书就不难实现啦


满满又来说风凉话了,拿书扔你!


我闪~~


其實那句吐槽我已經後悔了,本來是為私人共享而作,誰曾想變成了公開出版,追改莫及……


“这书并不是纯粹的白文本,影印底本还是有标点的,想要找那种纯白文本的读者,可能只有diy了”,这里的“白文”词语使用似乎有问题吧?
另外过去版刻页面的尺寸似乎还没有作为一个话题进入古籍版本学、版刻学的讨论,我倒是感兴趣过去刻本的尺寸规范,是不是也如现在的出版社这样可恶?


是不是应该改成“这个版本带有句读符号”比较不容易理解出错
刻版的各种尺寸,请8爷开课讲解……


刻版尺寸一般就是正常大小,匡高17-20厘米左右,宽26-30厘米左右,似乎没发现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倒是印本的开本值得注意,同一个版本,如果用大张白纸,肯定在当时就是做精印本来印的,或者用于送人,或者用于卖高价,所以印工会比较好,或者有名家批识或印章。


中哲专业表示,可以随便引的。只是要是引个古本写个第几卷第xb页略和其他同志不太一样而已;也可以用影印后的书籍的页数。老师们不怎么看的。。。


中哲专业的用不着刻意引这种影印本吧,新编诸子集成就很好使了。


有些还是要用影印本啊。譬如,研究淮南子的总不至于那那个被杨树达先生吐过n次槽的、以庄逵吉本作底本的刘文典《集解》吧。


淮南子习惯用四部丛刊影印的那个抄本?这个我比较感兴趣


书局童鞋表示对此套影印本的策划、编辑及参与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淮南子》不是中华有两种吗,一个是刘叔雅先生的《集解》,一个是何宁的《集释》,反正敝系的都混乱着引呗。要论校释的话,应该是张双棣先生那个做的比较全吧。


你觉得道是什么?道这个词现在被玄化了。道其实就是义之所陈。感觉你没有读出对自己有切身作用的想法。可以试试把mp3装进手机,再多听几次,达到能背诵的程度。多和自己所见所闻联系。


谢谢,四书集中,是我读的第一本经典的书,读后感也是学生时代写的,比较青涩。


可以看看我们传古楼的影印版的四书,清嘉慶辛未(一八一一)吳縣吳志忠刊本,http://www.chuangulou.com/goods.php?id=2


不明覺厲!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说的真好啊


切入角度颇为新颖


你这写到最后有我的犹太雅利安斗争史的节奏了


推荐一本最近读过的书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朱子此书为千古一书,宋儒理学系统当从《大学章句》中寻


请问专家:六七页,哀公问社于宰我。
朱注:岂以古者戮人于社,故附会其说欤?
朱熹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朱注这一节除了“三代之社不同者,古者立社,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也。战栗,恐惧貌。宰我又言周所以用栗之意如此。岂以古者戮人于社,故附会其说与?”之外,还有另一条“孔子以宰我所对,非立社之本意,又启时君杀伐之心;而其言已出,不可复救,故历言此以深责之,欲使道其後也。尹氏曰:“古肴各以所宜木名其社,非取义于木也。宰我不知而妄对,故夫子责之。””
刘宝楠的说法似乎更靠谱“哀公欲去三桓,张公室。问社于宰我。宰我对以使民战栗。盖劝之断也。仲尼则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其自与哀公言,乃以为可杀。何也?在圣人,则能处变而不失其常。在贤者,必有小贞吉大贞凶之戒矣。愚按此时哀公与三桓有恶,观《左传》记公出孙之前,游于陵阪,遇武伯,呼余及死乎。至于三问,是其杌不安,欲去三桓之心,已非一日。则此社主之问,与宰我之对,君臣密语,隐衷可想”。“是宰我因社主之义,而起哀公威民之心,本非臆见附会”
PS:我对这个没兴趣。。。你或许可参看《论语集释》或《论语汇校集释》


@专家
但是你蛮了解的。


我大二 教育學專業的 大一時教授就讓去讀


mark 好书


循着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的评论来,见有共鸣者,内心欢喜。《论语集注》非常好,我一直在读。推荐朋友你可读读梁漱溟先生的书。如《朝话》、《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梁漱溟先生讲孔孟》(此书是梁先生讲)等。


写得真好,这是我第一次回复一篇书评,现在很少有人抱有这种思想了,读来很受感动


楼主的书评,真实,坦然,写得非常好!感动。


楼主写的真恳切,文字动人。


刚买了四书集注,看起来似乎有些吃力。还是需要一定功力才能达到读懂再到悟理的境界,我才疏学浅,有点急功近利。我也好生羡慕楼主有如此的领悟。


夫子之道,一以貫之。读通了就好了。


补记:尼采:唯有认识了世界,你才能认识自己。《中庸》: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参考近代史,可以看到,精英们屡屡喊出“改造国民性”的呼声,这个“改造国民性”应该是“新民”的实践了吧,但是却越改越糟,道德日趋不堪。而作“亲民”解,则是:使人民相亲相爱的意思,如果人民能够相亲相爱,社会自然会变得和谐……


程朱对于四书的贡献毋庸置疑,但是这一点上持保留意见。若为新民,后续一堆的新实在是说不过去(偏偏就错这一个字?)。且程朱擅自更改次序,妄自揣测的东西很多。王阳明将老版本礼记中大学原貌复原的时候,不是引发很多争议么,很多无知的人都一度怀疑是王阳明伪书。不过书之原意其实也并不见得多么重要,还是在于自己如何理解与应用。大学,大人之学也。学会修身养家治国齐天下之道,道无恒一,用者自度。即可。


ps:还是推荐中华书局版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