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

陶孟和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

陶孟和 著  

页数:

189  

字数:

17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陶孟和的《社会与教育》是我国第一部明确以教育与社会之关系为研究对象,并较为系统地研究教育社会学的著作,标志看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形成。
本书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书中的许多观点和命题在今天看来,都不失为高见。同时,本书亦深切反映了陶孟和先进的教育思想。

书籍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第一章 何为社会学
第二章 社会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的社会学
第三章 社会调查
第四章 个人与社会
第五章 社会成立的要素
第六章 人的心灵的要素
第七章 人的交通方法
第八章 社会成训
第九章 家庭与教育
第十章 职业与教育
第十一章 游戏与教育
第十二章 邻里与教育
 乡村教育
第十三章 国家与教育
第十四章 民治与教育
第十五章 社会的演化
 遗传与教育
第十六章 社会演化与社会进步
 人为的淘汰代自然淘汰

章节摘录

  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一时间,清廷公派、民间私往日本的学生甚众,多攻读师范速成科。这些学生归国后,又有不少成为师范学堂的译员或教习,成为引介教育学科的主要先驱。他们以译书立说为要务,广揽教育学说,拓展国人视界,推进了教育学人的思想“启蒙”,以及教育学科的学术“建制”。  在中国教育学科史上,1901年是个值得珍视的时段。就在这年,罗振玉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教育专业杂志-《教育世界》;王国维译介了第一本完整的教育学著作--立花铣三郎讲述的《教育学》。这本著作连载于《教育世界》第9~11号,被视为“教育学”在中国的始点。但在此前,还有两门教育学科分支的著作先行引入中国,即是:田中敬一编、周家树译的《学校管理法》(载《教育世界》第1~7号);三岛通良著、汪有龄译的《学校卫生学》(载《教育世界》第1~8号)。其后,《教育世界》又先后刊载了汤本武比古著、王国维译的《教授学》;原亮三郎编、沈紘译的《内外教育小史》。1902年,木场贞长著、陈毅译的《教育行政》付梓。中国教育学科的园地又添了“新蕊”。  上述著作都是所谓“进口货”,说的是他域的教育,解的是他国的问题,终究不能替代国人自己的“言说”。在引进、积累之后,国人就尝试立足中国实际,兼蓄西方理论,自编相关教育学科的著作,从而迈出了国人自主“治理”教育学科的最初步伐。朱孔文编的《教授法通论》(时中学社,1903),王国维编的代笔,所以教员与社会是相连的。  农村生活常是很艰难困苦的。时常勤劳耐苦,又缺乏娱乐交际的机会。农人的职业是须长时间的,不像近世工业制度有一定的时间。例如牲畜须不时喂食。农人须常在家,不能离家太久。冬季农业休息,天气寒冷又不易外出。所以农村生活缺乏变化,以都会的居民看来是很苦的。自从都会生活发达以后,人民都有离开田野趋向都会的趋势。一则因为都会生活舒服,有娱乐的方便。一则因为都会里有事务做,多种的职业都可以容纳,所以人民有谋生的机会。但是乡下的人一旦到了都会,看了谋生的容易,又染了都会生活的恶习惯,沉溺于各种刺激神经的娱乐,造出极端神经质的心理,所生的子女,也就没有以前乡下人的那样体魄强健。住惯了都会生活的人,他的亲戚朋友也是都羡慕他,转相诱引,就都向都会上去寻生活。这个结果,就是乡村退化。乡村的事业物产,都陷于不发达的状况。寻末,农产食品都须仗着他方或他国的供给。假使世人都弃去乡间的生活,移向都会,世上缺少了农产物和原料,那真是不堪设想。况且乡间体魄强健的人,渐渐被淘汰,减少一国国民的实力,完全让都会占去,也实在是一个危险的现象。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