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作家青春剪影丛书

王学均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

王学均  

页数:

186  

字数:

140000  

前言

青春剪影出一首首梦的歌 鲁迅《呐喊·自序》的开篇第一句话是:“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紧接着,他回忆起儿时家庭从小康坠入困顿,这样的苦涩经历使他从中得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继而要“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从他睁开眼看世界,他便有了梦,很美满的一个梦——到日本,学医,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直到课堂上放映关于日俄战事的画片,“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鉴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个故事本身已具有经典性,不仅如此,相信凡熟悉鲁迅的读者更喜欢咀嚼接下来的这一小段文字,因为它是鲁迅作家梦开始的地方:“学医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这时,他又开始做好梦了。从仙台辍学回到东京,他邀几位朋友一起办杂志,以期迈出文学的第一步。但这本取“新的生命”的意思而叫《新生》的杂志,在策划中便胎死腹中,梦也随之转瞬即逝了。 因梦无法实现而带来的寂寞,一天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然后是无端的悲哀和驱除不尽的痛苦,而麻醉的最好办法是“使我沉入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让生命黯然销魂,直销到“再没有了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就这样,在蚊子多的一个夏夜,已蛰居北京,在绍兴会馆里百无聊赖钞古碑的鲁迅,迎来了一个老朋友。这位“偶或来谈”的金心异,便是正协助陈独秀编辑《新青年》杂志的钱玄同。聊天中,一段石破天惊的对话呱呱坠地,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经典的里程碑式的思想意象: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由此,鲁迅发出来“狂人”的呐喊,《狂人日记》不仅成为小说家鲁迅的起点,更成为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源头和丰碑。 可以说,鲁迅是在生命日渐消沉的时候才做起小说来!显然,是“五四”孕育出了鲁迅的新生,而鲁迅又给“五四”注入了别样的新鲜活力和深邃的思想光芒。那本在东京未出世就夭折了的《新生》雪藏起鲁迅的摩罗诗力,而一本在北京崭新的《新青年》却真的赋予鲁迅新的生命——文学的、艺术的、精神的、思想的不朽生命。 简言之,由一篇短短的《呐喊·自序》,已大致可以为鲁迅,同时也可把这样的梦影当参照,为许多现代作家,甚至为读者自己画一幅青春剪影了。 像鲁迅一样,世上所有的人,年轻时候都会做许多梦。醒来一个梦,再做下一个梦,有梦便有希望在,人生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做梦寻梦。当然,悲哀时,又会感觉一如鲁迅所说,“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梦醒来无路可走”。如果真的无路可走了,还是要做梦,回忆青春的梦。没有了梦,便只剩下了绝望。 这套书里的作家们,年轻时几乎无不是有着一个又一个的梦。郭沫若像鲁迅一样,早年赴日本留学时,学的是医,后因受到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和美国诗人惠特曼思想的影响,决心弃医从文;与郭沫若等一同发起成立“创造社”的郁达夫,留日之初,考入的是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医学部,后又改学过政治学、经济学;冰心在写她的《繁星》、《春水》以前,就读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向往的也是日后成为一名医生。 然而,任何一个梦想的实现,都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努力。一个人的青春岁月,时常是苦恼与快乐相伴、信心又时常与茫然相随。正是在这个时候,已经长大了的青少年,会突然惊奇地发现,原来世间的事情是如此的复杂,连黑与白都有可能变得不明晰和不确定起来,无法一下子认定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些对于作家来说,却又是不可或缺的人生经历、经验和体验。 无论他们在年轻时做过怎样的梦,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读书、求知。他们大都有过在海外或留学,或进修,甚或流亡的经历;许多人至少懂得一门外语,像巴金、郁达夫、钱钟书、杨绛等,通晓的外语在两门或两门以上。茅盾是在大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时,开始写作他的小说处女作《蚀》三部曲。巴金的小说处女作《灭亡》写于巴黎,这之后,写作一发不可收。朱自清在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的前一年,曾在英国进修过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漫游欧洲五国,才有后来写作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艾青最初读的是艺术学院绘画系,后在赴法国勤工俭学时,边学绘画,边接触欧洲现代派诗人,最终成为诗人,而不是画家。在南开中学就开始参与戏剧活动的曹禺,初入南开大学,读的是政治系,转至清华西洋文学系才真正开始钻研戏剧,从古希腊,到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孕育出了他的《雷雨》、《日出》。 每个作家都有藏在他的文学梦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对于启迪我们的人生智慧和精神思想,都是难得的知识营养。通过这样的故事,我们知道,徐志摩最早没想过要成为诗人,他留学美国时,学的是经济,转去英国,是为了追随罗素,搞政治。当丁玲陷在生活的困惑之中,她做过画家梦,更做过电影明星梦。各自已有深厚的人生体验的川籍作家艾芜、沙汀,是在他俩相遇后,一起走上文学路的。从湘西走出来的“乡下人”沈从文,学历只到小学,经过人生的许多坎坷沧桑,矢志不渝,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文学梦。 对于今天的读者,已经成为历史的他们,在这个“剪影”里构成了一组混着一个又一个青春生命泪与笑的梦的合唱。如果能够从他们一串串的梦里找到自己,相信你的未来不是梦! 2012年6月26日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内容概要

  《巨匠诞生:茅盾》是现代作家青春剪影丛书之一,介绍的是文学大师茅盾,主要内容包括:茅盾一名的由来、童年、家庭、时代风云、前途无量的小学生、文学才能的凸现、动荡的中学时代、北京大学预科生等。

作者简介

  王学钧,江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及文化变迁、中国古代小说及文化变迁,著有《刘鹗与老残游记》、《李伯元年谱》、《刘鹗·曾朴》和《新译高僧传》(合作)等,发表有《从戊戌到五四——中国近现代启蒙主义文艺思潮的变迁》、《小说界革命与古典通俗小说文学典范》、《太谷“圣功”之学》和《禅宗的智慧》等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茅盾一名的由来
第二章 童年、家庭、时代风云
第三章 前途无量的小学生
第四章 文学才能的凸现
第五章 动荡的中学时代
第六章 北京大学预科生
茅盾主要著译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就这样,在中国的历史上,他第一个系统地提出和宣传了科学和民主的思想,受到好几代人的尊重。 他从1895年,也就是沈德鸿出生的前一年,开始翻译介绍一种新的进化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此唤起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不要自甘落后,而要自立自强,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做自己的主人和国家的主人,团结一气,奋起与西方列强竞争。只有把中国改造成独立富强而又文明的国家,才能自立于国际竞争中。否则,他认为按照“生存竞争,优胜劣败”的规律,中国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但要能够做到自立自强,就必须学习、运用西方的科学,和实行民主制度。 这些思想通过报纸、杂志和书籍的大量传播,而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其中特别是他在1898年正式出版的《天演论》一书中,集中阐发了这一思想。这是一部影响巨大,改变了中国意识和人生选择的著作。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毛泽东,也包括沈德鸿,这些在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曾经深受这种思想的启发和影响。社会上许多青年甚至还按照“生存竞争,优胜劣败”的意思给自己改名字。例如胡适原来并不叫胡适,他是按“适者生存”的意思。改名为胡适。由此可知,这种思想的影响是多么广泛而深刻持久。我们在上文所讲,沈德鸿在参加工作后所表现的刻苦学习、自立自强、胸怀大志、藐视厄运,力辟新路的人生观,就是这一思想的表现。 社会改革的潮流和这些新的思想观念,也波及了乌镇,今沈永锡振奋而激动,也激发了他新的希望。他与家乡的一些亲戚、朋友,如卢鉴泉、沈听蕉,经常在一起谈论时事。和这些新的思想观念。他们都渴望着改革能够成功。在思想上,他都成了维新派。当戊戌变法正处在高潮的时候,他就打算到杭州去读刚创办的新式大学。然后,他还打算再考官费留学生,到日本去留学。只要考取官费留学生,出国留学就不必向家里要多少钱了。那时候,中国留学生选择的留学方向主要就是日本。这既是因为人们认为日本学习西方有成效,改革成功了,也是因为日本离中国近,生活水准与中国差不多,留学费用要比去西方少。他还想,假如考不上官费留学生,他就去北京,上京师大学堂。


编辑推荐

《巨匠诞生:茅盾》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作家青春剪影丛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