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奈保尔家书

(英)V.S.奈保尔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英)V.S.奈保尔  

页数:

337  

译者:

北塔,常文祺  

Tag标签:

无  

前言

将这样一本不同寻常、感人肺腑的通信集介绍给读者是一项需要谨慎对待的工作。在这些父子之间的往来书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壮志未了、为家庭所累而心力交瘁的老人;以及立志在广袤的文学沃土上耕耘的年轻人形象。这一素材曾在一部20世纪最为出色的小说奈保尔的《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中得以展现。当然,这些书信还是对西帕萨德·奈保尔的写作成绩给予了应有的赞誉——不仅仅是因为他那惟一出版的小说《古茹兑瓦历险记》,而是源于他那鲜明的个性,以及一个真正艺术家身上的执著精神。对于西帕萨德·奈保尔而言,精神生活——也就是作家的生活——意味着所有的一切:用一双精明、幽默而友善的眼睛观察记录世俗社会的男男女女;而这些正是源自于他那独特的思想和达观的处世态度。在其长子维迪亚身上,老奈保尔找到了针对这一信念的奇妙共鸣——之所以说它奇妙,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儿子步其父亲的后尘,或者一个父亲怂恿自己的孩子承袭自己的衣钵,这类举动毫无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两个男人居然步调一致,两代人的思想差异既没有令他们感到困窘,也没有把他们分开——而且,父子之间建立通信往来的时候,维迪亚年仅十七岁。由于西帕萨德的过早离世,维迪亚意识到自己亏欠了父亲太多的情债,于是他抓住每一个机会,以多种方式在其作品中表达出这份感情。在这本通信集中,读者会发现一个父亲对儿子那种微妙而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体恤之情。父亲对维迪亚的关怀慷慨无私,对这个深具才华,生性敏感的年轻人勖勉有加。 书信集的核心部分至少涵盖了三年时间。较为广泛的定义,应该从1950年维迪亚获得政府奖学金,第一次离开特立尼达前往牛津求学算起,一直到西帕萨德1958年病故,维迪亚随即离开大学为止。通过拾遗补阙的方式,本书亦将其后三年(1954——1957)的书信收录进来,以反映此间作者的创作生涯。本书的结尾,以作者的早期小说被英国一家出版商接纳告终。 在那个年代,政府奖学金的名额极其稀少,有幸胜出者便意味着可以挣脱狭小落后岛国的禁锢,到外面的世界闯天地。因而年少的学子们往往展开狂热的竞争,那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回顾过去的时光”,1950年,维迪亚在牛津度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写道,“我意识到了自己所承载的巨大使命”。这种巨大的使命体现在:从特立尼达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来到战后的英国(宗主国),来到牛津这个莫里斯汽车制造厂的老家,在英国公立学校接受大学教育,求取功名。 在《寻找中心》(1984)一书中,令读者印象至深的,是西帕萨德对儿子维迪亚的频繁训诫“你要时刻让自己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句话出现在那篇题为《一部自传的开场白》的文章中。维迪亚是这样描述他的父亲和家庭环境的: 他干了大半辈子记者,对于他那一代特立尼达印度人而言,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职业。我的父亲生于1906年。那时的特立尼达印度人是一个独立的团体,他们大都居住在乡下,讲印地语,生活依赖于特立尼达中部和南部的糖业园区。生于1906年的那批特立尼达印度人都出生在印度,成人后作为契约劳工(合同期为五年)被输出到特立尼达。 1929年,我父亲开始不定期地撰写印度人社团事务的文章,并且给《特立尼达卫报》投稿。到1932年我出生时,他已经成为《卫报》驻查瓜纳斯小镇的通讯员。查瓜纳斯是制糖工业的核心区,也是特立尼达印度人的聚居区。我母亲家世代在此地定居,其家族迁移史要比印度合同工久远得多;他们家是大地主。 在我出生后两年左右,我父亲离开了《卫报》。在过去的若干年时间,他曾到各处打零工;如今,他成了我母亲家的一分子,婚姻的纽带把他拉到我舅舅的保护伞下。我的舅舅很富有,他是这个岛国最大公共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和合伙人。当时的眼光看,父亲可真是个不幸的人——他家的亲属仍然属于农业劳工阶层。因此,在两大家族势力的影响下,我父亲一生都在半独立和半自尊的夹缝中求生存。 1938年,我父亲再次被《卫报》雇用,这次他成为了一名城市记者。于是我们——我父亲、母亲和他们的五个孩子举家迁往西班牙港,这人丁兴旺的一家人(母亲后来又养育了两个孩子)住进了外祖母留下的一幢房子。正是在那时,我开始逐渐了解父亲这个人。 1945年,奈保尔家的第六个孩子,也是维迪亚惟一的兄弟施瓦降生。1952年,在牛津求学的维迪亚获悉,家里的第七个孩子就要降生了,消息最初的来源是大姐卡姆拉的一封信;这个孩子就是娜里妮,奈保尔家的第五个女儿。维迪亚的母亲卓娅帕蒂·卡皮尔迭奥,也是家中的第七个孩子——确切说,应该是九个女儿中的老七。在人丁兴旺的卡皮尔迭奥家族,母亲的两个弟弟希姆霍(也就是卡泼·S)和鲁德拉纳什(即卡泼·R)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西班牙港和牛津之间往来的航空信件中,我们发现维迪亚对这两个舅舅颇有微词。不过书信集的主要部分还是有关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话题——从个人角度来讲,爸对于写作事业的执著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从家庭角度来看,爸对于长女卡姆拉(身在印度的巴拿勒斯)和儿子维迪亚的深切关爱令人感动;而他对身边的几个女儿——萨蒂、米拉和萨薇的健康成长,则倾注了极大的心血。 在这本书信集中,姐姐卡姆拉的地位十分特殊。她比维迪亚年长两岁,也是第一个离开家庭外出求学的孩子。在巴印大求学期间,她的生活并不如意。待她于1953年返家时,正值爸的心脏病发作,这对她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她不得不肩负起养家餬口的重任。通过本书中的书信往来,我们看到姐弟俩的关系十分亲近,总是有一人在指责对方没有及时写信;与此同时,爸也以同样的方式抱怨姐弟俩不给家里写信。这种平等的家庭关系,已经在爸和维迪亚之间的书信往来中得到体现。当然,在维迪亚和姐姐之间,这种手足亲情亦无处不在。 根据维迪亚的信件来看,这算不得一本牛津(回忆录或纪实)之类的书。虽然信中对大学生活略有揭示,但是维迪亚只把牛津生活视做一段短暂时光而已。在求学期间,他异常刻苦,同时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以及焦虑、贫困和抑郁情绪的困扰;即使深受神经焦虑症的影响,他还是充满自信地广交朋友,经历了成长的快乐。纵观全书,有两条主线至关重要:一个是维迪亚的家庭,尤其是爸和卡姆拉,当然也包括妈(以及她家的卡皮尔迭奥亲戚)和妹妹们;另一个是成长中的弟弟施瓦(比维迪亚小十三岁),当然,这个颇具天分的孩子同哥哥一样,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作家…… 维迪亚离开特立尼达去牛津的时候,施瓦只有五岁大。兄弟俩再度见面时,已是六年以后。在《兄弟》这篇随笔中(收录在施瓦的遗作《尚未完成的旅行》中,1986年出版),施瓦回忆了维迪亚写来的家信,以及哥哥回到特立尼达的情景: 有时候,邮差会送来蓝色的航空信件,这自然让全家人无比兴奋。偶尔我也会带着一种茫然的惊奇感一边想象,一边听——我的哥哥——在广播中朗读短篇小说。我十一岁大的时候,这位神秘的人物突然来到家中。他为何从天而降,我无从知晓。总之,对我而言,他的到来是一段令人惊愕的插曲,也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我走进他的房间,站在门口,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躺在床上喷云吐雾的人,我记得他不停地从一个绿色的盒子里取烟抽。这个生动的场面唤醒了我沉睡的记忆——已逐渐淡忘的父亲的形象再次复苏了。爸也是这个样子,习惯于在温暖静谧的午后,躺在这张床上看书吸烟。 可以说,这个意味深长的场景真正抓住了本书的精髓,其戏剧化的感人效果溢于言表;当我们读到这些书信,留心观察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转换(父子,母子,姐弟等等),以及情绪上的微妙变化,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个好父亲和好儿子之间与生俱来的亲情。 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不介入原则——让这些依时间顺序写成的书信讲述其自己的故事。书中的方括号——[……]——使用量极少,主要用来表示对写信人手写或者打字错误的注释。为了忠实原意,我也很少对书信的标点符号做修改;基于同样的理由,或者说避免信息被过多地重复,我对某些无关宏旨的小地方做了适当的删节。 书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读者参考前言中的族谱即可明白。对于文中偶然出现的熟人或者地名则没有另做注释。本书对那些有关印度宗教仪式和习俗,以及某些印度化的书名和作者并未做详尽注解——假如这些内容是“合乎教规的”,或者已经在信中得到了明确的解释。总之这不会对阅读造成影响。 我要特别感谢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大学麦克法林图书馆,正是借助于该馆收藏的有关奈保尔创作生涯的丰富档案,这本书信集才得以出版;我还要感谢《纽约客》的威廉·布福德先生,他积极主动的执著精神促进了本书史料的搜集工作;还有艾玛·帕丽,她在编辑过程中表现出了精明强干的职业素质。最重要的,我要感谢卡姆拉允许我将她与维迪亚的通信用于此书;我当然还要感谢维迪亚本人,尽管未置可否,但是他的通情达理也可以算作是对出版此书的默许。有鉴于他的淡然态度,我想这是一本他永远也不会看的书。 吉尔伦·艾特肯

内容概要

  奈保尔——21世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以小说成名,这跟他的老爸很有关系。虽然儿子的写作才能绝非做父亲的所调教,但他在每封信里都流露着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本书以时间顺序写成,既是一部奈保尔的成长史,又是一本不同寻常、感人肺腑的通信集。  这是一本不同寻常、感人肺腑的通信集。在这些父子之间的往来书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壮志未了、为家庭所累而心力交瘁的老人;以及立志在广袤的文学沃土上耕耘的年轻人形象。

作者简介

作者:(英)奈保尔 译者:北塔 常文祺V.S.奈保尔(1932年-),英国移民作家。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的一个印度家庭。奈保尔在西方享有盛誉,他和拉什迪、石黑一雄并称“英国移民文学三雄”。其作品曾获毛姆奖、布克奖等不少重要文学奖、布克奖等不少重要文学奖,200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表明他“当代经典作家”地位的确立。重要作品有《米格尔街》、《河湾》、《抵达之谜》等。作品主要写印度、非洲、加勒比地区人的生存状况,表现了后殖民时代的世态人心。奈保尔是继康拉德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编年史作家。

书籍目录

序言家庭成员表卷一 西班牙港——牛津 1949年9月2日——1950年9月22日卷二 在牛津的第——个学期 1950年10月5日——1951年1月1日卷三 1951年春季学期,复活节假期 1951年1月1日——1951年4月11日卷四 1951年夏季学期和长假 1951年4月14日——1951年9月13目卷五 1951——1952年,米迦勒节期间和圣诞节假期 1951年9月20日——1952年1月8日卷六 1952年春季学期,复活节假期 1952年1月16日——1952年4月4日卷七 1952年夏季学期,暑假 1952年4月21日——1952年9月28日卷八 大考之年 1952年10月3日——1953年8月8日卷九 家庭悲剧 1953年8月10日——1953年12月8日卷十 作家 1954年5月3日——1957年6月20日

章节摘录

书摘亲爱的卡姆拉:  谢谢你的来信。我老是忘事儿,只有当我坐下来给你写信时,我才想起来你要我给你做的事。明天我将努力记住,容我一段时间吧。  我这儿没什么新闻,亲爱的,什么新闻都没有。我一直很卖力地工作,但不如我所想的那么卖力。我几乎天天有一种空虚的感觉。我看见自己在隧道里挣扎,那是一种两头都被堵死了的隧道。我的过去——特立尼达和我父母的命运——已撇在我身后,而我没有能力帮助任何人。我的未来——所谓的未来——是在整整四年之后。我一点都不怀疑,到那时,我就能助人了。可是,两年之后,你就要来英国,叫我如何能帮助你?也许,当我在这儿定居下来、交上一些朋友之后,我就能找到一些新的机会。可现在我一无所有。你也不必失望,一旦你来这儿,能找到一份工作,那么一切都会有的。你过来之后,我希望你能住在我附近。我倒并不是想探察你的生活,只是,那样的话,我会得到更多的安全感。但所有这一切都是二十四个月之后的事。  亲爱的姐姐,我的津贴刚好够我自己生活。我抽烟太多,可我没有给家里写信说起过这个。我将尽我所能给家里寄五英镑,作为圣诞节的一点表示;不过,只有在我跟院方谈妥之后,我才能把这事定下来。我愿意当雇佣文人,只要有人出钱,我就写。下个学期,我将给《卫报》写一些文章,并努力在这儿发表我写的一些故事。我说的是“一些”。事实上,我只写了两篇;不过,我一直忙着在写一个长篇。我已经写了八章左右——跟任何一本企鹅版的书一样,差不多一百四十页。现在,它只是一部初稿。到下个学期末,我才会重新碰它。我感到筋疲力尽。我想要孵育一些新的想法,用一年的时间把它写完。你想想吧,如果它能出版,我将变成什么样!因为我确信一条——一旦它出版,就得出售。这是一部幽默小说。  亲爱的,我可以给你买些什么,作为圣诞节的礼物?你尽管说,一周之后我就能领到津贴。  今天上午,我收到了三封信。我感觉自己俨然成了个大人物。其中两封信里装着钱,一封是家信。鲍乙西给我寄来了一英镑;英国广播公司给我寄来了一个畿尼。9月24日,他们播出了我的一首诗,你知道吗?你也许知道,我不是什么诗人。然而,我将把我所写的诗作卖出去。我已经试过两家杂志,但他们都很快就退稿了——理由都很充分,这些诗都非常差劲。这我知道。  现在,让我说说女孩的事。这个学期,我谈了两桩恋爱,都极为不成功。只是到了昨天,我才用一种浪漫的方式围着一个女孩转。第一个——是一个比利时女孩,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尤物——她勉强跟我处了三周。然后,她突然告诉我,她不能来喝茶了。我吃了一惊,感觉自己深受伤害。事情似乎是这样的,我给她看过一篇我写的故事;在她看来,那是个色情故事。见鬼!上周六,约翰·哈里森来我的住处喝茶时,我也给他看了这同一个故事;他说,没有任何问题。总之,她把我甩了,还给我寄来了一封信,那是我有生以来从女孩子那儿收到的最漂亮的信。我来摘录几段:亲爱的维迪亚(她写道):  我将永远不会原谅自己,因为我伤害了你,而且这是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可是,要知道——我自己已经从心底里原谅了你的过错,而在社会上,人们不一定接受;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正如我曾力图告诉你的,我已经爱上别人。我恨我自己,因为是我让你在这些日子感到痛苦……  我多么希望,我能给你的人生增添意义,等等。  因为你有才华,你闯入这个节奏缓慢的国家的人群和氛围之中——也许,尽管让人讨厌,但妥协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在我至今碰到的牛津男生中,只有你和他是值得交往的;不过,你避开了你自己的焦虑,而我相信,只有焦虑的人才值得交往,连他们的苦恼都是美丽的。  你为何不明白,你的苦恼恰恰证明你是了不起的?  上帝!还不太糟糕,是吧?想想吧——你自己的兄弟刚刚过十八岁,却对所有的女孩撒谎,说他二十二了;他收到了一个女孩的信,几乎所有英语班上的男孩都急着在追求那女孩!我觉得,那个小子是更好的诗人。还有一个女孩每周跟我一起喝四个小时的茶;她是个英国人,非常愚蠢,现在我已经摆脱了她,所以轻松了。  该说再见了,亲爱的卡姆拉,请保重,不要再写上一封那样的信,因为,你瞧,我曾对那个女孩撒谎。                     你的维多P41-43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从17岁离家去牛津求学,到出版小说处女作《神秘的按摩师》,奈保尔这8年间的家书的主要内容是他在牛津的生活。他的信大都写给父亲,还有少量写给姐姐,在印席读书的卡姆拉。对于一个刻意背对阳光,从自己的影子看世界的作家而言,或许也只有《家书》能成为他全部作品中惟一的例外,哪怕它是一本“合著”。                                   (云也退)                                --《中华读书报》


编辑推荐

《奈保尔家书》是一本不同寻常、感人肺腑的通信集。在这些父子之间的往来书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壮志未了、为家庭所累而心力交瘁的老人;以及立志在广袤的文学沃土上耕耘的年轻人形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奈保尔家书 PDF格式下载



很喜欢这本书的,价格超值的


书的质量,真的很差,就像盗版书的纸质,封面还没有折叠好,不是油墨的清香味,是我买过的最糟糕的书。以后这种太便宜的书,还是不要买了吧。


通过信件可以了解到作者们更为真实的生活。从而学到一些东西。


翻译得不错,价格也很实惠,书很好,值得拥有


一个晚上刷夜看完的书 启发很大 教育写作为人各方面


书收到以后,感觉纸张不错,印刷也很精美,是一件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而且发货也非常迅捷,第一天定,第二天就收到了,非常感谢卓越亚马逊。


和《抵达之谜》一个系列


只能说我不太有耐心读书信体的小说


如题,确实很不错


买了 发现没有办法读


个人不怎么喜欢书信体的散文,只能说还行吧


为什么这本书背面又皱又脏!!!! 卓越不是第一次这样了


第一本是抵达之谜。很喜欢奈保尔的文字风格,诺贝尔一干得主,我觉得他应该排前十


书还没看,但纸质非常好,这个价格太太便宜了


  从家书中,我们得以一探消息:奈保尔家庭亲情之浓,可见一斑。另外,奈氏的文学之路,我们也略知一二。从牛津留学生到初试啼声的文坛新秀,令人更明了蜚声国际的大作家的早期成长岁月。虽依依稀稀,但已足矣!


  一般。除了有史料价值。奈保尔生活中多操蛋不用这本书也能知道。很奇怪奈保尔的弟弟也干了作家,不知道是不是他爸的影响。
  
  奈保尔可算20世纪现实主义大师,得奖前在中国不红跟这个恐怕也有关系,他的小说基本看不出想象力,但不等于不打动人。
  
  印度人一向近鬼神,但奈保尔在小说里基本不碰,都是世俗素描,米格尔大街和马尔克斯写故乡的那些短篇差异太大,是语言的原因?奈保尔继承勒英语文学的刻薄,西班牙语作家普遍有话痨倾向。


  说实在的,这本家书集的看点并不多,从头至尾翻翻也是琐记居多。不过有时候努力寻找会有些回报的。老奈保尔的死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他的好:没有傅雷家书那种极端强烈的教育姿态,倒是关怀和交流居多。这是一种平视的角度,是一种我们需要的家书的气氛。
  另外奈保尔在异乡的心路挣扎虽不明显着墨但也一直笼罩着诸封信,有志于留学和创作的年轻人看了应该有所悟吧。


  看了这样的父子家书,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奈保尔是炸药奖得主真是觉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就是这样普通的情感才是最打动人的,他们有着跟我们很多人一样的欲望和诉求,求学道路上的贫困,家庭亲属之间的琐事,对成功的渴望....这儿没有板起面孔的道德说教,没有虚饰的虚情假意,但是却充满着人文的关怀,让我们这些同样在人生苦旅中孜孜以求的小人物心有戚戚之感。


  坐公车,从住的家晃悠到报社,翻阅《奈保尔家书》。一本来往于英国牛津与西印度特立尼达的父子书信集。
  
  听父亲讲自己始终热爱的写作生涯。他一直默默无闻,做着报纸的记者编辑工作,却始终热爱文学,热爱写作。他也告诉儿子,不要放任自己默默无闻,但是如果默默无闻了也没关系,只要在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儿子还在牛津,没看到儿子成为作家,没看到自己的小说出版,他就撒手离开。但他对儿子,一直有着不可动摇的信心,并宽仁地说:“不要怕当艺术家。”
  
  儿子早熟地很,从他19岁年纪却能写出如此明透的信就可明了。翻书时,想到大一时和同学们密集的来信。其中有一个是后桌,来的信当时不已为然,直到年后翻阅,方才明白其远比自己成熟,当时想得已深密。这位早熟少年,方向始终明确,成为一名作家。之后他果真做到名满天下,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过求学的道路不乏阴云,他为神经焦虑症所困扰,为贫困所累。还有哮喘。最主要,是对前途的不确定。
  
  看着这些一来一往的信,早上的公车之旅变的漫长而安宁。所有的感觉,为这穿梭时空的信笺敞开。
  
  愿你的道路漫长。愿我一直怀有勇气。


这本书也买了,一直还没看,《印度三部曲之三》还没看完呢。突然想起了张五常在谈到如何对面大师时说:
“你要面对这种伟大作品,细心体会,跪下来,叩几个响头,然后希望作者能把身子一侧,让你通过。是的,要找到自己的创作天地,有少许大气的,永远要恳求那些大师让你通过。”
我们都只是在恳求大师通过的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