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狼孩传奇

吉卜林 浙江文艺
出版时间:

2006-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作者:

吉卜林  

页数:

248  

前言

  莽莽的热带原始森林,神奇无比的动物世界,就已经令人无限神往了,而更加引人入胜的是,这个动物世界的中心是一个闻名世界的狼孩。狼孩毛葛利由母狼腊克沙的乳汁喂养大;棕熊巴鲁教给他“莽林法规”和各种鸟兽的“要语”;曾经在国王的兽笼里生活过的黑豹巴格伊拉给他传授捕猎技能和生活经验。他遭受过猴子们的绑架,最后由大蟒蛇喀阿把他解救出来。他同莽林居民经受了百年未有的干旱的磨难,听了动物世界的“创世记”,亲身体验到“莽林法规”的威力。他凭借自己的智慧驱赶排山倒海般的水牛大军,踩死了莽林恶鬼——老虎希尔汗。他指挥大象哈蒂捣毁了一座作恶多端的人拥有的村庄,让莽林把它吞并。他目睹了人为财死的经过:后来又以他的智慧挽救了狼群,消灭了野狗,一直到他十七岁的时候,一种莫名的春天的冲动驱使他奔向人间。最后他成了一名出色的护林员,成了家,并有了孩子。这一切,通过英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的生花妙笔描绘出来,使这些故事成了世界文学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1865年生于印度孟买,父亲堤孟买艺术学校的校长。他从小就熟悉印度的自然风光和民间传说。六岁时,他被送回英国上学,十七岁又回到印度,担任报纸编辑,并开始发表作品。后来,他周游过亚非欧美的很多国家。1936年在英国逝世。  吉卜林是诗人,又是短篇小说大师,他一生出版过八部诗集,四部长篇小说,二十一部短篇小说和故事集。此外还有大量的散文、杂感、随笔、游记、回忆录等等。1907年,他因“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里的九篇毛葛利故事充分体现了他这几方面的特色。  吉卜林在1893年出版的一部题名为“许多发明”的短篇小说集里,第一次收入了一篇毛葛利故事——《在保护林里》。随后于1894年和1895年先后问世的《莽林之书》和《莽林之书续集》中的十五篇故事中,又收入毛葛利故事八篇。1933年这九篇毛葛利故事从三个小说集中抽出来,编成《毛葛利故事集》。这个译本就是根据它译成的。  如同许多寓言故事一样,动物世界往往是人类社会的折射。在这里,兽语禽言都被译成人类语言,每个动物也都具有各自的姓名和个性。在动物世界,如同人类世界一样,有一种大家共同遵循的法规,那里也有真假、善恶、美丑的斗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人类的贪婪、残忍和荒谬,通过狼孩和各种动物的天真无邪的眼睛揭露出来,更显得饶有风趣。毛葛利尽管在动物世界里生活了十几年,但他的人性并未湮没在动物世界里,他受到动物兄弟原始、纯朴性格的熏陶,但人毕竟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赢得了莽林居民的爱戴和尊敬,被奉为“莽林之主”,最后他终于回到人间,在保护林里当了一名出色的林警,成了人类文明社会的一员,却没有与原始纯朴的动物世界完全隔离。  吉卜林的毛葛利故事的魅力一百年来一直经久不衰,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政治上要强调民主、法制,环境上要保持生态平衡,因此严格按照“莽林法规”生活的动物世界也会对我们有所启迪;目前的世界,环境污染,森林滥伐,公害无穷。机器人又充斥于读物和电视节目中,在这种情况下,毛葛利故事译本的出现无疑是一服绝好的清凉剂。  本书充分表现了吉卜林诗人兼小说家的长处,它诗文并茂,每篇故事前有序诗,后有歌谣,突出了故事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诗歌语句纯朴,音调铿锵,与曲折动人的故事相得益彰。译者在翻译这些诗歌时力图保留原来的韵律和格调。  本书的翻译,绝大多数语句采用直译,因为作者尽管把兽语禽言译成人类语言,但采用的词语往往代表了动物的观念。所以翻译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不采用“自古以来”、“许多年以前”之类的意译,而采用“自从露水出现以来”、“许多雨季以前”的直译,译者还注意到动物用词的细微差别,如许多动物管毛葛利叫“Mancub”,即人崽,独有大蟒蛇喀阿叫他Manling,故译为“人仔”,以示区别,所以“人崽”、“人仔”的交替出现为的是与原文有照应,并非是二字混用。另外,人名、地名、动物名字都来自印度方言,好在译者所遵循的原本专门有一页讲本书专有名词的读音,这样译名也就有所依据了,虽然这可以说是区区小事。译者尽管事事小心,但差错往往难免。还望读者大众批评指正。  译 者  1990年6月

内容概要

  《狼孩传奇》充分表现了吉卜林诗人兼小说家的长处,它诗文并茂,每篇故事前有序诗,后有歌谣,突出了故事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诗歌语句纯朴,单调铿锵,与曲折动人的故事相得益彰。译者在翻译这些诗歌时力图保留原来的韵律和格调。吉卜林的毛葛利故事的魅力一百年来一直经久不衰,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政治上要强调民主、法制,环境上要保持生态平衡;因此严格按照“莽林法规”生活的动物世界也会对我们有所启迪;目前的世界,环境污染,森林滥伐,公害无穷,机器人又充斥于读物和电视节目中,在这种情况下,毛葛利故事译本的出现无疑是一服绝好的清凉剂。

作者简介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出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曾是孟买艺术学校教师,后任拉合尔艺术学校校长和博物馆馆长。吉卜林6岁时被送往英国,在一家儿童寄养所住了5年,后来他把那里的可怕情景写进了《黑羊咩咩》(1888)。接着他又进了一所低劣的寄宿学校,那里的情况后来被写进《斯托基公司》(1899)。1882年17岁中学毕业返回印度,父亲为他在拉合尔找了份工作,担任拉合尔市《军民报》副编辑。他敏锐地观察印度的风土人情,把见闻写成小品文和轻快诗,发在他为之工作的报纸上。1889年返回英国,一年之内就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1892年结婚后迁居美国,在美期间发表了《消失的光芒》、《勇敢的船长们》(1897)和被认为是儿童读物的经典著作《基姆》、《丛林之书》和《丛林之书续篇》。后将后两篇故事集中的8篇毛葛利故事加上1893出版的名为《许多发明》的短篇集中的一片毛葛利故事——《在保护林里》从三个小说集中抽出来,于1933年编成《毛葛利故事集》。1902年返回英国,定居萨塞克斯郡。该地为他后期的《普克山的帕克》(1906)、《奖赏和仙女》(1910)等作品提供了背景。后来他在南非度过很长时间,和C.罗兹交往,加强了他关于白人使异教黑人开化的使命等帝国主义信念。由于被普遍视为帝国主义侵略分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作为严肃作家的名声衰落。后来又享有较高的声誉。T.S.艾略特曾想恢复吉卜林在英国诗坛的声誉,但他作为诗人的地位将不会很高。  1884年9月,吉卜林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短篇《百愁门》,从此便不断发表诗歌和短篇小说。吉卜林早期较出名的有诗集《机关打油诗》(1886)、短篇小说集《山的故事》(1888)和《三个士兵》(1888)等。这些作品风格清新自然,生动展现了印度的风土人情,曾使当时英国读者耳目一新。  9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吉卜林创作鼎盛时期。他的诗集《营房谣》(1892)、《七海》(1896)以豪迈风趣的笔调讴歌英国军队在异国的征战,为诗人赢得“帝国诗人”的称号。在小说方面,有著名的短篇小说集《生命的阻力》(1891)和最引人入胜的动物故事《丛林之书》(1894-1895)、长篇小说有《消失的光芒》(1891)和《基姆》(1901)等。《基姆》是作家最后一部以印度为题材的作品,被批评家公认为是吉卜林最出色的长篇小说。此外,作家还创作了著名的童话《供儿童阅读的平常故事)(1902)和历史故事集《普克山的帕克》(1906)、《奖赏和仙女》(1910)等。晚年,吉卜林由于失子之痛和疾病缠身,创作上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不少作品涉及战争创伤、病态心理和疯狂、死亡的内容。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各种各样的人》(1917)、《借方和贷方》(1926)等。  吉卜林一生共创作了8部诗集,4部长篇小说,21部短篇小说集和历史故事集,以及大量散文、随笔、游记等。他的作品简洁凝炼,充满异国情调,尤其在短篇小说方面,是无与伦比的。马克·吐温曾热情洋溢地赞美吉卜林的作品说,“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由于吉卜林的“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一位获此奖的作家。  其代表作品:  诗集:《机关打油诗》、《营房谣》、《七海》  短篇小说集:《山的故事》、《三个士兵》、《生命的阻力》、《丛林之书》  长篇小说:《消失的光芒》、《基姆》等

书籍目录

译本前言毛葛利的兄弟们西翁伊狼群的猎歌大蟒蛇喀阿捕猎斑达一罗格的路歌恐惧是怎么来的莽林法规“老虎!老虎!”毛葛利的歌放莽林进去毛葛利与人作对的歌国王的象叉小猎人之歌红狗奇儿的歌春奔远处传来的歌在保护林里独生子新版附记


编辑推荐

  吉卜林是诗人,又是短篇小说大师,1907年,他因“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里的九篇毛葛利故事充分体现了他这几方面的特色。莽莽的热带原始森林,神奇无比的动物世界,就已经令人无限神往了,而更加引人入胜的是,这个动物世界的中心是一个闻名世界的狼孩。《狼孩传奇》的翻译,绝大多数词句采用直译,因为作者尽管把兽语禽言译成人类语言,但采用的词语往往代表了动物的观念。所以翻译时注意到了这一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狼孩传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