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海伦·凯勒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海伦·凯勒  

页数:

208  

Tag标签:

无  

前言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当我能够用英语阅读原著后,我读到了海伦·凯勒的自传。这个又聋又盲的女孩用自己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在老师沙利文女士的帮助下,打破了无边的黑暗和死寂,掌握了书面语言后又学会了说话,并进而学会了法语、德语和拉丁语,和耳聪目明的女子一起从顶级的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学院毕业。她身处逆境时的奋争和取得的成就打动了年轻的我,使她的名字深印在了我的心中。但是我并没有意识到不久自己的生活中也会出现坎坷和阴霾,更没有想到海伦·凯勒那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会在冥冥中鼓舞和激励着我。五十年后重读并翻译《我的人生故事》,激动和感动依然,感受却更为深刻。一个涉世不深的女孩会漏过的许多东西,今天却具有了别样的重要意义。凯勒不屈服于命运的不公,也不怨天尤人。她接受了命运的挑战。一个既看不见又听不见的人的世界是一个封闭的世界,但是她以永不言败的精神,坚持按正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决不因残疾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她意识到,为达到目的,她需要付出多于常人无数倍的努力,于是她一步步地走、一点点地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是她取得杰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我的人生故事》清楚地反映出了这一点,这也是对读者打动最深的一点。但是这次重新思考凯勒的一生,我在她的成功中除了读到她个人的努力外,还读到了大量的社会关注,具体表现在人们对她的无比关爱和照顾之中。从当时的名作家名诗人,到致力于盲聋儿童教育的专家,到家人朋友,到社会名流,都把这个小姑娘放在心上。旅行时想着给她寄去美丽的贝壳,参观博物馆时给予她触摸一些展品的机会,收到她的信后给她回信,在交往中和她进行平等的对话,带她游玩时耐心地为她描述诸如尼亚加拉大瀑布这样几乎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壮观景象,她需要帮助时向她伸出可以依靠的臂膀。沙利文小姐更是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教育帮助凯勒、使她的生命价值获得了最大的实现的事业。如果一个正常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社会的关爱的话,一个残疾人就更是如此了。对残疾人关爱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在这个社会中生活的个体的素质。如果没有了社会的支持,凯勒就是再努力,恐怕也不会取得这样的成就;有了社会的支持,如果没有凯勒自己的努力,她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成就。对于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两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冰霜王”事件早年几乎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这次重读却震撼了我。一个十二岁的盲聋姑娘,给自己敬爱的珀金斯盲人学院的阿纳诺斯先生写了一个故事作为生日礼物,阿纳诺斯先生将故事登在了学院的一份报道中。  有人发现“冰霜王”和坎贝小姐早已发表的“冰霜仙子”雷同,认为前者抄袭了后者。为了调查此事,珀金斯学院甚至组织了由学院官员和教师组成的调查庭,十二岁的盲聋小姑娘被带到庭上回答问题。此后,为了对凯勒负责,沙利文小姐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一直追溯到四年前她休假期间,友人霍普金斯太太可能给八岁的凯勒读过坎贝小姐所写的故事。当时的凯勒对故事没有多大的印象,但故事中抒情的语言却留在了她的脑海里,几年以后当她开始学着写东西的时候,这些语句从她的笔尖流淌了出来。当我读到凯勒对这个事件的叙述的时候,感到对这个十二岁的孩子是否抄袭的调查几近残酷。毕竟她只有十二岁,并没有真的有意识地去抄袭,再说也不是她本人去投的稿,为什么成年人要这么较真呢?在珀金斯学院进行调查的同时,许多朋友向凯勒表示了对她的信任,就连坎贝小姐本人在得知此事后也专门给凯勒写信,说相信她“有朝一日会写出出自你自己的脑海的伟大故事,它会给许多人以安慰和帮助”。这件事在凯勒心中造成了伤害,她在自传中说,后来即使是给母亲写信都会突然感到恐惧,问自己写下的句子是否在书中读到过;但是她同时也认为这件事“在我的生活和教育中很重要”。尽管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种较真几近残酷,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我也深深感到这种较真的可贵。任何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的建立都离不开这种较真的精神。这种较真和以坎贝小姐为代表的鼓励和安慰的结合才能培养出一代代具有铮铮风骨的英才。虽然十二岁的凯勒并没有有意识地去抄袭坎贝小姐的作品,虽然当时的调查伤害了她,但是人格诚信的重要却从此深烙在了她的心灵之中,使她一生受用不尽。  在翻译凯勒自传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忘记她的生理缺陷。她使用“看到 ”、“听见”这样的字眼,她对景色的描绘充满了光感、色调感和音韵感。  传记中对在海上遇到风暴和在铁路桥上遇到火车的惊险状况的描述之生动,很难相信是出自一个盲聋人之笔。她对音乐和艺术的看法,对音乐家和艺术家作品的评论会让你忘记她其实从来没有听到过音乐、从来没有看到过绘画。她的知识来自大量的阅读,来自人们向她描述的现实世界,也来自她和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凯勒以此为依据构筑起了自己丰富的想象世界,用自己读到和听到的文字来作为表现她想象中的世界的工具。她的这个世界是博大的,因为丰富和陶冶了她的精神和心灵的是古往今来的经典名著。这些从古希腊罗马哲人到欧洲大师的作品,在岁月和历史的积淀后成为了人类精神传承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凯勒终身与大师为伴,培养了她犀利的心智、独立的见解、高尚的情操、乐观坦诚的心胸和对人的关爱同情。完成自己的生活故事时的凯勒不过二十出头,但是从她矢志不渝的奋斗和追求中,读者可以预见海伦·凯勒的生命定会焕发出无比灿烂的光辉。  王家湘

内容概要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作者简介

  凯勒,作家、教育家,终身致力于聋盲人的公共救助事业。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甘比亚镇。著有《海伦·凯勒的日记》、《我的一生》等。

书籍目录

序言我的人生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书信选


编辑推荐

  其他版本请见:《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让我们都拥有了未读其书先闻其人的感觉。作者海伦·凯勒以细腻的笔法,感人的语句,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热爱,她用热情的态度劝戒世人应珍惜享有的一切。她祈望拥有三天的光明去看人的面孔、狗的眼睛,看自然景观……海伦·凯勒想看的事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这只不过是南柯一梦。  本书为“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之一,收录了《我的人生故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书信选》,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