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建构

冯金龙,丁沃沃,张雷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9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冯金龙,丁沃沃,张雷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构建》内容简介:建筑是一门有思想内涵的技术,完美的建筑可以流传几个世纪,拙劣的建筑则一出生便会受到公众的指责。建筑既要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又要能留芳百世,这对建筑师来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有鉴于此,我们希望《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构建》除了给人留下建筑的直观感觉以外,更能留下深层次的思考。《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构建》提供的作品分析和计算机分析表现图都是为了这一目的而刻意进行的尝试。读者如阅读《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构建》以后感到有所启发、有所收获的话,对我们是莫大的安慰。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它需要创新,需要发展,需要鲜明的个性,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构建》所分析的49个建筑作品绝大多数建于1990年以后,其规模并不太大,也较少被引用发 表,但对阐述建筑材料、结构和构造的基本道理,了解和把握欧洲现代建筑最基本的设计观念却是非常适宜的,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现代技术特征,反映了建筑的现代品质。

书籍目录

从建筑的建造艺术看欧洲现代建筑——形式的建构
木质的建筑
圣本尼迪特小教堂
古佳伦住宅
赫思拉幼儿园
……
金属与玻璃的建筑
苏森玛特大街公寓
巴塞尔铁路信号控制楼
……
砖石砌体与混凝土的建筑
卡巴尼住宅
意拉格那村公所
沃而斯温泉浴场
若瑞尼住宅
巴塞罗那独户住宅
奥罗特学校
苏黎世护理病房大楼
……
多种材质的建筑
乌柏陶学生公寓
巴登历史博物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建构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是1999年,现在已经过去十多年了。看得出三位老师对这本书倾注了不少的心血,在十年前的话应该说是一种新的视角。把形式与空间的的建构作为建筑的骨架来来解读,去追寻空间的内在逻辑、关注场地等等。三位老师都是出身东南,在ETH深造的学者,回国后及时带来了瑞士的建筑建构视角,现在这种视角已经慢慢成为高校、还有中国建筑界的主流,现在东南、南大、香港中文大学的建筑的教学,都是很好的印证。
  建构的视角把问题拉回到了建筑学本身——空间的操作,去除了过多的装饰性、意义性的延伸,是一种很理性的方法,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尤其是现今高校的建筑教育,大部分还停留在三四十年代引入中国的阉割版的布扎体系,或者是其延伸出来的种种变种之上。看建筑的视角可能不止一种,但就目前来说,建构的视角无疑是合适的,值得发展。
  此外,说点个人的直观感受吧,不知道是否理解的有偏差,看完顾大庆老师的《空间、建构与设计》,再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一些研究后,隐隐觉得其实建构的方法,在方案的起始阶段其实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不是完全理性的,是一种碰运气式的尝试,为的只是寻找自己认为的最理想的模式。但或许这解释建筑设计的魅力所在吧。
  读完这本书收获也蛮大的,是那种每次读都会有新的启发的书,好书!


  初看这本书时有些疑惑,3位“大人物”出的书怎么像是本科生的学生作业。后来再看时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可以从当时的背景来看,我猜测当时国内对欧洲建筑的了解很少,首先这是一本带点引介性质的书籍。其次,书中的文字描述虽少,但是有这么一种倾向,就是建筑的空间,形式,建造的整体分析,并且可以隐约感知建筑师的思考逻辑。这本书出于十多年前,我想这种分析观点在当时国内应该是不多见的。当然,这和几位作者的学历背景有关。
  这算不上很好的书,但看看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