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打鳖绝技

张维思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张维思  

页数:

21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打鳖绝技》对打鳖技术的原理、技术动作要领和常用的基本手法;鳖在水中与打鳖技术有关的行踪规律、动作行为特征;以及打鳖工具的技术性能要求和制作工艺等,都以实践为基础,有理有据地进行了深入解析和全面介绍。书中内容95%以上都是第一手资料,通俗易懂,基本能回答打鳖技术领域里的所有问题。能使初学者在短期内学会打鳖;使会打鳖的入耳目一新,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的境地.大幅度的提高技术水平。实用性很强,是广大渔民和众多爱好者学习和交流打鳖技术的理想读物。作为休闲娱乐、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亮点环节,打鳖技术和活动还蕴藏着巨大的商业运作前景。

作者简介

  张维思,农业科技工作者。曾在长期生活和工作的江汉平原农村第一线,业余打鳖近30年。在河湖密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下,潜心探索打鳖技术,技术精湛,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老道。在继承先辈技艺的基础上,有一系列鲜为人知的独到见解和突破。

书籍目录

一、鳖的生活习性/1(一)鳖的分类、分布与外貌特征(二)鳖的食性特点(三)鳖的两栖特征(四)鳖的感觉能力(五)鳖动作姿势的规律二、打鳖的方法和动作要领/33(一)打鳖技术的原理和动作特点(二)打鳖瞄准的方法(三)打鳖技术的规范动作要领三、打鳖的两项妙术及应用/67(一)吊线技术(二)杀钩技术(三)打鳖技术动作的练习四、打鳖的五种基本手法/99(一)飞打(抛打)手法(二)敲打(平打)手法(三)砸打手法(四)吊打手法(五)荡打手法五、钓子打鳖的配套技术/121(一)钩子配置的变化(二)对钓(站)位的要求(三)对钓场水下环境的观察(四)灵活调整钓位(五)天气因素对鳖活动规律的影响(六)正确应用叫唤技术(七)守窝技巧(八)“大马拉小车”打超远距离的鳖(九)绞回、捉拿、装入网兜的动作要点(十)凳子的应用(十一)鳖的暂养和贮运(十二)出行前的准备工作(十三)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十四)各种商品鳖的识別特征和宰杀窍门六、钓子的性能及制作/155(一)钓子各部件的技术性能要求(二)钓子各部件的技术性能要求分析(三)钓子的制作工艺举例七、打鳖技术的应用/193(一)打鳖技术是水产养鳖业的重要捕捉手段(二)打鳖活动有健身作用和商业娱乐价值后记/211

章节摘录

  鳖因为经常生活在水中,且有甲壳和四肢,趾间有蹼,所以俗称甲鱼、脚鱼、团鱼、水鱼、王八等。但鳖并不属于鱼类,和鳄鱼也不属于鱼类一样,都是爬行类动物。鳖四肢强壮有力,有锋利的爪,可在陡峭的地方攀登,在陆地上爬行、挖洞产卵,靠带蹼且宽大的脚掌和可波动似舵的裙边,在水中自如游动。鳖适应能力极强,只要有淡水的地方,就能在10-40℃的环境下生活繁衍,所以世界各地都有鳖的踪迹。在我国,中华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各省,黄河、淮河流域等地区。除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西部地区没有或少有之外,从海南到东北都是人们熟悉的动物。尤其集中生活在乎原湖区,如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湿地、河网、水库和各种水面较多的地方。所以有千湖之省美称的湖北,以及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鳖几乎是和鲫鱼一样普通的动物。  鳖是生活在淡水中的爬行动物,用肺呼吸,还有类似鳃的辅助呼吸器官,能吸收水中的溶氧,以供在水底淤泥中越冬,但在生长季节,不能单靠溶氧生存。据互联网上有关动物学分类,鳖属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鳖科。


编辑推荐

  渔猎世家门代人数十年潜心研究打鳖经验集成的第一手资料。传承中华民间打鳖“绝活”的首部技术秘笈。让你一看就懂、一学即会,在短期内学会打鳖并成为打鳖高手的速成实用教材。一本能回答打鳖技术领域里所有问题的百科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打鳖绝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