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新诗史

陆耀东 湖北长江文艺
出版时间:

2005-6  

出版社:

湖北长江文艺  

作者:

陆耀东  

页数:

466  

字数:

33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名曰《中国新诗史》,没有涉及同时代的旧体诗词。它以新诗中特色突出的作品和重要的诗学论著为主要考察对象。一切均以客观存在过的史实为依据。不主张“以论带史”,更反对“以论代史”。历史有它自身运行的轨道,并非按其人或某些人的指令或主观愿望向前发展。 这部新诗史以论说作品为主,诗学理论建设和论争次之。对于诗家,如郭沫若等大家,篇幅亦长;有的诗人作品复杂,目前评价分歧也大,也给了诗人与其地位不相称的字数,如李金发。

作者简介

陆耀东(1930- )湖南邵阳人。1930年生。汉族。武汉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名誉理事,六个刊物、机构的学术委员或顾问。著作有个人专著《中国新诗史》、《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徐志摩评传》、《中国现代四作家论》、《冯至传》,与人合著《鲁迅小说独创性初探》等四种,主编《中国诗学丛书》、《中国现代文学大辞典》等五种,发表论文约二百篇。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中国新诗的诞生和第一个十年述略 一、中国新诗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新诗的开山人胡适的《尝试集》 三、新诗第一个十年创作概况 四、新诗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论争 五、新诗第一个十年的社团和流派第二章 文学研究会诗人群——冰心等人的诗 冰心 刘半农 刘大白 沈尹默 俞平伯 周作人 朱自清 郑振铎 王统照 徐玉诺 梁宗岱 赵景深 湖畔四诗人(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 徐雉 李金发第三章 创造社诗人群——郭沫若等人的诗 郭沫若 王独清 田汉 穆木天 冯乃超第四章 新月社(前期)诗人群——徐志摩、闻一多等诗人的诗 徐志摩 闻一多 朱湘 刘梦苇 于赓虞 饶孟侃第五章 其他诗人群——鲁迅等人的诗 鲁迅 康白情 宗白华 沈玄庐 何植三 陆志韦 蒋光慈 焦菊隐 冯至 白采 韦丛芜 采石(崔真吾) 姚莲子

章节摘录

  胡适文学革命论的理论基础是历史的文学进化论。在《尝试集·自序》中,他说,在1915年至1916年:  那时影响我个人最大的,就是我平常所说的“历史的文学进化论”,这个观念是我的文学革命论的基本理论。在《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中,他具体地阐明了“文学进化观念的意义”:“第一层总论文学的进化:文学乃是人类生活状态的一种记载,人类生活随时代变迁,故文学也随时代变迁,故一代有一代的文学。”“第二层意义是:每一类文学不是三年两载就可以发达完备的,须是极低微的起原,慢慢的,渐渐的,进化到完全发达的地位。”有时遇到阻力,就停住不进步了,有时因种种束缚,不能自由发展,所以其进化史,就是摆脱束缚争自由的历史。“第三层意义是:一种文学的进化,每经过一个时代,往往带着前一个时代留下的许多无用的纪念品”,它原是很有用的,后来渐渐无用了,人们因守旧的惰性而保存它。“第四层意义是:一种文学有时进化到一个地位,便停住不进步了;直到它与别种文学相接触,有了比较,无形之中受了影响,或是有意的吸收人的长处,方才再继续有进步。”这,确实是胡适从留学美国(1910)到“五四”后文学理论和学术思想的基础。  这种“历史进化的文学观”的来源,我们常常讲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就外来影响而言,这说法是正确的,但不能忘了我国历史上的近似观念。


编辑推荐

  本书以具有代表性的新诗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为线,勾画出1916—1949中国新诗的发展脉络。古希腊哲人德谟在利特说,没有一个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的灵感,就不能成为大诗人。诗是流动的画,情感的音乐,美的凝结。爱好新诗的你,愿你在这本集子中有所收获,把握生活,开拓视野,汲取优秀新诗的营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新诗史 PDF格式下载



书写得还行,期望第二卷的出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