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直言不讳

欧茨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欧茨  

页数:

318  

译者:

徐颖果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欧茨新近出版的这部文论、随笔收入38篇文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不是好人”,讨论的大都是争议的作家,欧茨对他们给予了公允、客观的评价;第二部分:“当代作家与我们自己”,择介了许多美国、英国的当代作家或艺术家,是中国读者了解当代英语文学的宝贵资料;第三部分:“致敬”,评论了勃朗特、海明威等经典作家品以及拳王穆罕默德•阿里、画家贝卢茨等,表达欧茨对他们的敬意之情;第四部分:“帮地重游”,是欧茨重温某些作品后的新感受。  本书出色地融会了作家的亲身创作体验和文学教授的丰富学养、独到眼光与评价风范,兼具文学评论的特点。专业读者和一般读者都能饶有兴趣地读下来。

作者简介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当今世界文坛公认的重要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nol Oates,1938-),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北部农村,童年时代“天天为生存而挣扎,”中学大学阶段均成绩优异,并很早就崭露创作才能。取得学士学位后一年即获威斯康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底特律大学、温莎大学,现为普林斯顿大学人文教授、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欧茨多产而又才多艺,自1963年发表处女作《北门畔》,迄今已出版各类作品100余部,包括47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29部短篇小说集、8部诗集、8部戏剧集、3部故事和12部文论。  欧茨兼具学者和作家身份,关注社会现实和底层人物,吸纳众多文学大师和思想流派的影响,经过不断探索和创造,形成了自已鲜明的风格。她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多种手法,处理多种题材,做到高产高质、市场畅销并具丰富的文学内涵和气韵,有“出色女文人”及“女福克纳”之称。曾获美国全国图书将、欧·亨利短篇小说连续成就将、马拉默德笔会终身文学奖,两度进入为数极少的诺贝尔文学奖最后提名。

书籍目录

本集总序/一位世界性的杰出作家本卷序/作家视角的精彩批评作者前言/潜流上的圈圈涟漪第一部分:“不是好人”未经删改的西尔维亚•普拉斯“重现”威得•斯塔克威拉•凯瑟手笔无情的海史密斯《渴望惩罚》:理查德•耶茨“不是好人”:穆瑞尔•斯帕克第二部分:当代作家和我们爱尔兰挽歌“我们贬值的梦想”:E.L.多克特罗“生存的绝望”浮世艺术家黑色洛杉矶:迈克尔•康纳利癣带进化热“新式回忆录”:艾丽斯•西伯德的《幸运》财产艺术程序:大卫•洛奇幽灵:希拉里•曼特尔短篇小说:一个濒危的物种缤纷世界:短篇小说虚构现实主义者:帕特•巴克为爱痴狂业余爱好者危机传记第三部分:致敬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不幸的混血女”厄内斯特•海明威“你们是我的我们”回忆罗伯特•洛威尔“谁都不了解的”巴尔塔斯拳坛内外穆罕默德•阿里:“最伟大的人”第四部分:故地重游吸血鬼的秘密重读《亚美利卡纳》重温《他们》重读《人间乐园》论《自我封闭》的创作个人的作品,公众的出卖朝圣瓦尔登湖:1962,2003

章节摘录

  1963年2月,当一个名叫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 Plath)的30岁的美  国诗人因与约克郡诗人泰德·休斯(Ted Hughes)的婚姻破裂而在伦敦自杀的  时候,谁能预料到普拉斯会一“死”惊人,很快成为最知名也最有争议性的  用英语写作的战后诗人;而在这个诗歌的黄金时代已有很多有名望的人物,  如西尔多·罗斯科,玛丽安娜·摩尔,伊丽莎白·毕肖普,罗伯特·洛威尔  ,理查德·威尔伯,艾伦·金斯伯格,安妮·塞克斯顿,约翰·伯里曼,梅  ·思维逊,阿德里尼·利赤和w.H.奥登与T.S.艾略特。在普拉斯夭亡的  时候,除了发表在英美杂志上的一些极为勇敢的诗歌,她已经出版了一卷诗  集《巨人》(1960),但反响平平,并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塞林格风格的《  钟形罩瓶》(The Bell Jar,她死前一个月在伦敦问世,署的是笔名维多利  亚·卢卡斯);她的更有力度的第二卷诗集《爱丽尔》直到1965年才出版,  那个时候,普拉斯死后的名望使这本书获得广泛关注和最高赞誉,最终使它  成为20世纪在英国和美国出版的销量最好的诗集之一。泰德·休斯整理和编  辑的普拉斯的《诗集》(1982)获得普利策奖。  1958年4月,普拉斯在她的日记里坦言:“我注定会获得成功。”然而  ,普拉斯怎么也不会预见到她的成就几乎完全是死后拥有的,而且具有讽刺  意味:因为普拉斯没有立下遗嘱就冲动地了却残生,她的大量珍贵作品以及  两个孩子福利达和尼科拉斯都遗留给了已分居的丈夫休斯和他的掌握实权的  妹妹沃林;而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星期里,这两个人是绝望的普拉斯心目中的  仇人。作为她的文学作品的法定继承人,休斯有权出版他希望出版的作品或  将作品大刀阔斧地“编辑”(即删改)之后再出版,就像《西尔维亚·普拉斯  》(1982)一样;或者,如果他愿意,把它们“丢失”甚至毁掉,休斯曾直言  不讳地承认,普拉斯最后三年写的两本日记就是被如此处理的。作为长期分  居的丈夫,休斯从普拉斯的日记中去除了他认为的“下流东西”和“亲昵行  为”,正像他从《爱丽尔》中删掉了“那些较具有个人挑衅性的诗”一样,  理由是他不想让孩子们再受苦痛的侵扰。这本新版的日记集,选自西尔维亚  ·普拉斯合集中的23份原始手稿的副本,是由卡伦·V.库基尔——史密斯  大学稀有图书博物馆馆长的助手——汇编而成的,未作任何删节和修改。这  表明,最想摆脱苦痛、最想遮人耳目的正是泰德·休斯本人。  这本《未经删节的日记》极为详细地记录了普拉斯在史密斯大学和她在  剑桥纽翰姆学院的学习生活;她与泰德·休斯的婚姻;她在马萨诸塞州诺萨  姆敦和波士顿两年的教书和创作经历。除1960年到1962年的附录和其他一些  生活片断之外,最为生动的部分是描述1962年1月普拉斯的第二个孩子尼科  拉斯出生。1959年11月,日记突然中断,当时由于普拉斯怀疑休斯不忠,两  人的婚姻出现危机,他们准备回到英国居住。1959年日记的最后一篇颇令人  费解,那是一首典型的普拉斯的诗:“倒霉的日子,倒霉的时间。精神状态  对于T作最为重要。崇高的诗和奇妙的故事,源自快乐的心境和创作的欲望  。”  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诗富有魔力,其中许多是她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动荡  的星期中写成的。这些最令人难忘的诗读起来像是用锋利的手术刀在北冰洋  的冰上雕刻出来的。她的语言紧凑而新颖,她的诗布局简约。她的一些诗,  比如《莱斯伯斯》、《穆尼科·曼尼昆斯》、《残疾》、《爸爸》(普拉斯  最臭的一首诗)和《边缘》(普拉斯最后一首诗,写于1963年2月)以及具有先  见性的《死亡公司》,这些诗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有一种恶意的童谣  的力量。对于普拉斯来说,“鲜血四溅就是诗歌”,读者可能对诗人的私生  活知之甚少,然而会觉得普拉斯摇曳不定的感情很真实:受伤,迷惑,愤怒  ,恬淡寡欢,痛苦的隐退。像她最伟大的前辈艾米莉·狄更生一样,普拉斯  深知诗的真理最宜于问接表述,用词愈少愈妙。


编辑推荐

  《直言不讳》是欧茨最新的论文和随笔。欧茨在这里对一些有争议的作家给予了公允、客观的评价,择介了许多美国、英国的当代作家或艺术家,还评论了勃朗特、海明威等经典作家作品以及拳王穆罕默德·阿里等等,《直言不讳-观点和评论》出色地融会了作家的亲身创作体验和文学教授的丰富学养、独到眼光与评价风范,兼具文学评论和文化评论的特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直言不讳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