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发生的往事
2012-7
长江文艺出版社
克利斯•波杰里安
337
400000
蔡凝寒
无
我记得我曾坐着一辆很老的旅行车接生了500多个婴儿。有一个愿意跟着我到处行走的女儿,和一个依旧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丈夫。我记得生活原来的模样是欢乐的。
那天,明明确定而且坚信你已经没有气息,没有生命,所以做了对我而言,这辈子最错的决定。
接下来的审判,是可怕的。我每天总是失眠的模样,我会烦躁不安、疲惫不堪,走进空空的屋子放声哭泣。我当时怎么肯定你是死了呢?为什么现在又能记起你颤抖的样子?
被全世界憎恶和质疑很可怕,无数人面目狰狞地指责我的无知和残忍。宣判的结果已经不重要,我好像真的杀过你。
克利斯·波杰里安
迄今已发表小说13部,《可能发生的往事》曾入选《出版人周刊》“最佳好书”、“奥普拉读书俱乐部”选书、《纽约时报》畅销作品。
另外,他也有多本著作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6种语言,销售近500万册,其中3部作品曾被改编成电影。
他和妻女现居佛蒙特州。
克利斯·波杰里安
迄今已发表小说13部,《可能发生的往事》曾入选《出版人周刊》“最佳好书”、“奥普拉读书俱乐部”选书、《纽约时报》畅销作品。
另外,他也有多本著作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6种语言,销售近500万册,其中3部作品曾被改编成电影。
他和妻女现居佛蒙特州。
执业的心理及家庭治疗师、全美知名心理健康专家、谈话节目主持人、专栏作家、讲师及作家。
三十三岁的他因为一场车祸意外而四肢瘫痪,三十年坐在轮椅上的生活,让他得以深刻观察人们的内心,并思考生而为人的意义,著有《给山姆的信》《用心》等书。曾获“促进美好人生图书奖”和“全球热爱生命奖章”。
第一部分 1 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会说“外阴”这个词,就像一些孩子说“屁股”、“蛋蛋”或是“呕吐”那样。虽说算不上粗口,但我知道,它有一种无形的尖角,能令大人们呆若木鸡。对所有家庭而言,“外阴”是那些具有双重含义词语中的一个:既可以描述人体生理构造的某个部分,或某种基本的身体反应(比如呕吐),也用来表达飘摇的心绪与眷眷的情思。 在我家,却独独不然。 记得一日午后,我在罗莉·麦肯纳家玩耍,她母亲正招待一个来自蒙彼利埃 的朋友。那是一个罕见的佛蒙特州夏日,天色蔚蓝得近乎虹霓般夺目。那种蓝色往往在一月份才得一见,那时气温降至零度以下,邻家柴火炉中的青烟仿佛在冒出烟囱的刹那冻结。但这样的天色在六七月间却绝少出现。 同她一样,麦肯纳夫人的这位朋友也在州教育部门工作,她们在麦肯纳家砖砌露台上,围坐在铁艺小桌旁,啜饮加薄荷的冰茶(薄荷来自我母亲的花园)。即使对那时的我来说,这个露台也优雅得不合时宜。我走上前去,津津有味地描绘辛西娅·沙博诺的分娩经过: “沙博诺夫人的宝宝约四公斤重,但我妈妈按摩阴道以使肌肉松弛,这样会阴就不会撕裂。如果宝宝重量有四公斤左右,大多数人都要做会阴侧切手术——就是把一个女人从阴道到肛门的那段会阴剪开——但沙博诺夫人却没做,她的外阴好好的,胎盘也紧接着诺曼(他们这么叫那个新生宝宝)大约两分钟之后就排了出来。我妈妈说,那个胎盘也好大,现在被埋在他家前院,沙博诺先生种的那棵枫树下面。我爸爸说,希望他家的狗不要把胎盘挖出来,但它确实可能会——我说的是狗。” 我大约9岁,那时麦肯纳一家在佛蒙特州只住了一年多一点。他们在我8岁生日当天,从纽约城郊的威斯特彻斯特 搬到我们镇上。当搬运货车缓慢驶上门前的小丘,我告诉父亲,希望那辆车可以左转驶进我家的车道,卸下我的礼物。 父亲微笑着摇摇头,对我说还不如期盼月亮从天而坠,掉在我们的屋顶上呢。 我从未去过威斯特彻斯特,但我很快就意识到,麦肯纳一家来自一个比瑞灵顿讲究得多的地方,那个露台便是不言自明的铁证。他们比我们佛蒙特州人要冷淡和拘谨,与我父母那些朋友相比尤其如此,那些人喜欢和解放通讯社 的社员厮混,并将爱珠 视为深刻的政治理念。我喜欢麦肯纳一家,不过,当罗莉将我介绍给她母亲时,我曾有些许疑虑。若在佛蒙特州最大的城市伯灵顿,他们没准活得不错,但在瑞灵顿这样的小村庄里,我想她家或许呆不长。但我错了,麦肯纳一家过得挺好,尤其是罗莉。 镇里那些父母禁止他们的女儿去我家玩。一些人仅仅是害怕母亲一时找不到保姆,将他们的女儿抓来充数;另一些人则相信,那些被母亲称为干预药物的奇怪草药和酊剂里,混合了大麻、大麻麻醉剂和致幻的蘑菇。而麦肯纳一家却似乎毫不在意我母亲是个接生妇。 对九岁的我而言,告诉麦肯纳夫人和她朋友,诺曼·沙博诺如何从他母亲的产道中出生,与向父母汇报学校功课、恳求十二月里从桑迪·德莫瑞斯家后面的小山滑下一样稀松平常。 等到十四岁那年,母亲被告上法庭。我开始厌倦拿关于自然生产的丰富知识,或者那些在家接生的惊险故事来吓唬大人。另外,我也开始明白,十四岁少女言谈中“外阴”这类的字眼,要比从小女孩的口中说出更不讨人喜欢。 此外,十四岁的身体,早已开始了从孩童到少年的转变:五六年级间的那个夏天,我开始穿少女文胸;成为县法院常客的近一年前,我开始来月经。而一想到,一个四公斤的东西会从我两腿间的小小孔洞中出来,我就感到一阵恶心。 “我就是想不通,那么大的东西,怎么可能从那么小的东西中通过!”我固执己见。父亲有时会摇摇头,评论道:“糟糕的设计,不是么?” 如果母亲在场,她会一成不变地反驳:“才不是!那是一个神奇而美好的设计,完美无缺。” 身为接生妇,我想母亲只好这样认定,而我却不然。如今已三十岁的我,依旧无法理解,无论它是爬行、蠕动还是猛冲,那么大的婴儿怎能通过如此细狭的管道? 尽管母亲从未给我任何一位朋友接生,但从我八岁起,无论白天黑夜,如果父亲不在家,那个固定的保姆又在匆忙间无法赶到,就由我陪她接生。我不知道,在这之前母亲怎么办,但想来,她总能找到一个人应急。 我能记起的第一场接生,发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雷雨之夜。大概是初夏的光景,六月份的第一或是第二个星期,那时我正上二年级,学期已近尾声。那天,我第一次听见母亲喃喃说出“头出来了”这句话。之后,经过想象力的加工,便成了一个婴儿头戴生日帽,从产道被挤出的情景。 母亲认为,婴儿更有可能在乌云密布的天气里降生,因为那时的气压比晴天低。那天黄昏,母亲和我在门廊上吃晚饭。她望着天边聚涌的乌云,对我说,洗过碗碟之后,或许该问问谁晚上能有空帮忙接生。那晚,父亲身在纽约州那侧的尚普兰湖 畔,在那里,他为一所学校设计的数学科技馆将于第二天破土动工。那时,离父亲创办自己的公司还有三年之久,所以那座建在半山腰的建筑并不是他的个人项目。不过,多亏了父亲,它才没被建成北美防空战略空军司令部的模样。 艾米丽·乔伊·派因(或者叫她E.J)是我目睹分娩的婴儿中的第一个。她的出生被称为“顺产”,但在当时还有一个月才满八岁的我看来,可绝非如此。那天,大约晚上十点,大卫·派因给我家打电话。母亲还醒着,并很快接了电话,或许因为这个原因,我依旧毫无察觉地酣睡。所以对我来说,母亲吻我额头、将我唤醒时,艾米丽的出生才算真正开始。我记得床边的窗帘伴随徐徐微风,在母亲和我之间扬起,那时天色已变,雨却尚未落下。 我们到达的时候,洛丽·派因正坐在床边,肩膀上松松地披着一条轻薄的棉线毯。床上其他的东西,比如毯子、床罩和床单之类,都已经移开,在地板上堆积成一座小山。床头有几个圆滚滚的枕头,看起来像是旧沙发的靠垫。床垫上铺着一张床单,上面印着许多梦幻感的向日葵,满眼泪滴状的花瓣和散发光和热的太阳,如果用在又大又丑的浴帘上,这样的图案或许更合适。 ……
精彩至极——令读者手不释卷,直至终章。 ——《华盛顿邮报》 “法庭的场景……货真价实,但波杰里安同样精于演绎……更安静的独角戏……一位慧心独具的作家。” ——《波士顿环球报》 “珍宝……兼具优美文笔和写作激情的小说带给人难求的愉悦。” ——《波特兰俄勒冈人报》 文采出众而震撼人心……如果你珍藏着一本翻烂了的《杀死一只知更鸟》,那么就千万不要错过此书。 ——《人物》
一千个人夸一个普通人是天才,这个人终可通晓天文地理。一千个人义正词严地说你是个杀人犯,你做梦时,亦能梦到自己的双手鲜血淋淋。 荣登《出版商周刊》最佳图书排行榜!“奥普拉读书俱乐部”选书,《纽约时报》畅销作品。
无
谁杀了知更鸟?是我,麻雀说,用我的弓和箭, 我杀了知更鸟。
谁看见他死去?是我,苍蝇说,用我的小眼睛, 我看见他死去。
谁取走他的血?是我,鱼说,用我的小碟子, 我取走他的血。
谁来当牧师? 乌鸦说,是我,用我的小本子, 我会来做牧师。
谁来唱赞美诗? 画眉说,是我,她站在灌木丛上,我将唱赞美诗。
所以,再会了,知更鸟。空中所有的鸟,全都叹息哭泣,当他们听见丧钟,为可怜的知更鸟响起。
被杀死的知更鸟到底是原告还是被告,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一直以来,我都喜欢看法庭戏,从最早的《我本善良》、《义不容情》到《壹号皇庭》系列,再到现在的《法网群英》。香港的法庭戏在悄然发生着转变,善恶之间的边线变得越来越模糊,再也没有简单的好坏对错之分。法庭,其实是一个多方博弈的场所,每一句话、每一个微小的动作和面部表情、每一个精心挑选的证人,都是作用于法官和陪审团心理的,在对他们事先的认知做改变,或进一步加固印象。人性是脆弱的,不仅原告和被告如此,法官和陪审团也是如此,而每一个罪名的推定,检控官和律师想要达到的效果,其实就是同理心,让法官和陪审团带入原告或被告的角色,感同身受,如果站在原告这方多一些,就会对受到的伤害义愤填膺恨不得对被告杀之而后快;而站在被告这方,就会让法官和陪审团理解每一个看似不可理解的行为背后的深意,这样,人才可能会理解并且原谅自己的作为。所以,法庭,其实就是一个争夺民意的场所,民意站在哪一方,最终的判决结果才有可能对哪方有利。
以前的我看法庭戏的时候,最多也就是看个热闹,觉得一些黑白分明的事情,为什么需要到法庭去走那个过场,需要履行那么多繁冗的手续,而且还往往得出暧昧不清的结论。那时的我,就是单纯地站在我的立场去看问题的,没有去想过,法庭本来就是由对立的双方组成的战场。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有自己的亲友团,都有自己认定的事实真相。围观的看客,也并不仅仅是看客,他们会根据原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重塑他们所听到的一切,并且在脑海中形成那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当然,看客们的立场往往也会和自身利益相关。例如,在书中站在西比尔一边的,是庞大的民间接生妇集团,她们深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如果西比尔背叛有罪,她们的地位和声誉也会大受影响。而站在西比尔的对立面的,则往往是有行医资质的妇产科大夫和助产士,只有将民间接生妇认定为“非专业和危险”的,才能凸显出自己的专业和安全。
由于本书是以西比尔的女儿的口吻来描述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情感天平就理所当然的偏向了西比尔这一边。西比尔,一个曾经的嬉皮士,故事发生时,已经是一个成功接生了500个孩子的技巧娴熟的民间接生妇,除了一个死胎,从来没有发生过医疗事故。结果,却因为夏洛特这个孕妇,在生产时出现脑中风情况心脏呼吸骤停,经过抢救后也无反应,西比尔毅然决定施行剖宫产手术,救下了孩子的性命,尸检的结果却认为,夏洛特的死因是手术时的流血过多,西比尔被控过失杀人罪送上了法庭。这些经历的描述我是完全有代入感的,尤其是在不被人理解的时候,我更把自己带入到那种孤立无援的悲剧英雄角色。“她救了那个孩子啊!如果没有她的当机立断,就是一尸两命啊!你们懂不懂,为什么她救了人反而变成了杀人犯!”
可是当我冷静下来,我默默思考,如果本书是以死者的丈夫或是孩子的角度来描述这场惨剧呢?都已经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绝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选择去医院生孩子,如果现在我听到有产妇在生孩子的时候死去,我也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在现代社会,怎么还会有女人因为生孩子而死?而且,躺在自己家的床上,被一把未经消毒的厨刀剖开了肚子?没有麻醉,没有合法的药物,只有不知具体成分的草药茶。而且,这个接生妇还是个辍学生,没有高等学历,19岁就生了孩子?在生孩子之前一直过着嬉皮士的生活,成天叼着大麻卷?我想,我不会认可她的判断,当我看到那么多血的时候,我也会认为,那个孕妇没死,这是个天杀的错误!怎么会有人那么愚昧,去相信所谓的接生婆?这个行当应该彻底消失在这个地球上才对!
这就是现实,真正的事实真相早已湮灭不可重现,就算是事件的亲历见证者,所描述出来的真相也是带着个人偏见或是受人影响的,你会用自己的个人经验加以包装,再说出来。证人的证言,由于其与人的感知、记忆、表达三大能力直接相关、证人中,善于知觉者,未必善于记忆,善于记忆者又未必善于表达,因此,即使人们公认各种条件俱佳的证人,其证言也难免不含有若干瑕疵。就像你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男子拿着菜刀追女子,就算看到的只是一刹那的画面,你也会用你的经验去猜想,这是家庭暴力呢还是黑帮仇杀。如果真相是女子是个杀猪的,男子把刀送给女子。但是如果没人道出这个真相,让各个证人来描述场景,你就发现,你会陷入一个罗生门般的迷局。
事实上,由于这几天我也在投入着维权的事情,才切身的感受到事物的复杂多变性。就像我自己的实例,我的文章被他人所抄袭,我维权要求抄袭者承担责任公开道歉,我觉得这是一个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真正到了现实生活中,就会发现,舆论完全不是一边倒的情况。“亲友团”当然是帮亲不帮理,“看客”也因为各自社会关系和身份地位等原因有着不同的主张,当然,更不乏各有目的想从中浑水摸鱼的人。所以,社会道德解决不了的纠纷,就往往需要上法庭解决,让一群跟双方无利益关系的人重新听一遍控辩双方的故事,然后,看情感天平偏向哪里,从而给出一个最终看似公平的结果。话说,这么看起来,其实陪审团也是在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而已,不过这个硬币的正反面往往就决定了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团体的命运。
正如封面所写“一千个人夸一个普通人是天才,这个人终可通晓天文地理。一千个人义正词严地说你是个杀人犯,你做梦时,亦能梦到自己的双手鲜血淋漓。”无论判决如何,生活都不可能再回到从前了。最终,夏洛特死于分娩,而西比尔,也再没有从事这项她热爱并为之付出半生的事业。
谁杀死了知更鸟?是你,也是我。
到最后,连她自己都不确定了。当下的决定是如此斩钉截铁,可是事后的回忆却是如此摇摇晃晃,接生妇西比尔一直坚持认为女性应该自然分娩,只要情况安全完全可以在家中生产,但是现代医学认为这样的风险过大,认为女人只有去医院生孩子才是最安全的,毕竟医院的各种医疗器械更有保障一些。
她的职业处在社会更替时期,仍然有相当多的女性愿意相信她坚持在家中分娩。改变她命运的是为牧师妻子的那次分娩,牧师妻子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没有成功,西比尔决定送她上医院,可是电话断了,外面冰天雪地,没有办法,她只好做最后一博,可当她回到屋中时,牧师妻子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也就在这样紧急的时刻,她做出了一个急促的决定。
在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个人夸一个普通人是天才,这个人终可通晓天文地理;一千个人义正辞严地说你是个杀人犯,你做梦时,亦能梦到自己的双手鲜血淋漓。
人是很容易被别人的意见所控制行为的人,假如所有的人都对你进行欺骗,到最后你就会对自己的坚持产生怀疑,假如所有人都说你的错的,那么你最后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立场。真的,人就是这样容易被环境所改变,人没有那么坚强。
西比尔当下的决定是用厨房的刀切开了产妇的肚子,为了救活另一条生命,就是在那一瞬间,鲜血流出,她觉得自己是确定产妇已死的了,但是旁边的助产士可不这么认为,大概是为了撇清,安妮向别人透露了自己的怀疑与恐慌,并且在法庭上凭证。西比尔被起诉。同时许多曾被接生过的家庭来作证,认为她是不合格的,也没有将风险全部告知。
在这本书中,故事以西比尔的日记为引子,那是她眼中的事实。接着以女儿眼中的事件发生过程为主线,将整块诉讼过程细致而详尽地记述下来。
当一个人认为她不对时,她能够坚持,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站在了与她对立的地方,她也终于发现自己不能确定的一面。
在书中最后的一篇日记中,西比尔这样写道:我认为她已经死了,但当我一觉醒来,每当我想起那微微一缩,我就不再确认。
由此可以看出,不论事实真相如何,西比尔都已被别人的意见动摇了自己的看法,她是对的吗?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了。
故事的关键是那次意外,作者没有直接去描述,而是通过事后的回忆与女儿眼中的事后诉讼过程来写起,于是那次事件就是一场越走越远的回忆,而回忆,往往会让人觉得如此难以确定。那么西比尔真的是在活人的肚子上开刀吗?最后连她自己都无法确定。
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许多平日不常触到的知识,接生妇,律师,都描写得很细致,在读到律师辩护的片段时,仿佛我们在影视中看到的镜头,非常精彩。
很有种读不下去的感觉,这是打开本书后的第一感觉。
之所以选择读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的分类是推理悬疑。作为一名推理爱好者,还是希望能够抓住每一个阅读推理小说的机会的。欧美的推理小说我读过一些,虽然不多,但大多是经典之作,我也非常喜欢。比较来讲,我更喜欢硬汉派推理。之所以喜欢硬汉,其实喜欢的是那一类书中描写的生活,而不一定是推理本身。若论推理本身,自然是本格派推理最是好看。
本书是推理,我读到最后都有些不太认同。读这本书,我没有读一般推理小说的快感,反而浑身都是压抑。的确很压抑。虽然本书的叙述很乱(似乎现在的欧美文学有好多都喜欢这样子的风格),不过我还是很快就弄清楚了大致情况。一个无行医执照的接生婆西比尔,因产妇死亡后用一把厨刀剖开产妇的肚子救出婴儿,而被指控有罪,并接受审判。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通过文中“我”的叙述以及“我”的母亲的日记从侧面告诉读者,真实是什么样子的。
真实情况就是这样,从“我”的认知角度以及从“我”的母亲的亲身感受来看,“我”的母亲并没有错,因为她果断地认为如果不这么做,则孕妇与婴儿都有死亡的可能(实际情况是当时孕妇已经死亡)。但检查官认为,是她用刀划开孕妇的肚皮导致其死亡。于是乎就像细雨微澜所说,三人成虎,当你对一件事情深信不疑的时候,你不会想到他人的言语是多么犀利,他人的举动是多么的张狂,那时你还是强大的一方,但是当他们的言语慢慢的影响了你,当你认为并不存在的罪证在你的印象中成立的时候,那么,你便是有罪的。
这样的事情让我感觉可怕,因为我总以为,在美国还是很有司法公正的,但是现在想想,自己的确是天真的可笑。随着看到越来越多的美国电影和文学,自己对美国的了解也更加的深刻。在那里,的确有黄金、美女,但也有校园枪击等各种人间炼狱。当然,本书讲述的主要方面并不是对社会的控诉,而是对人性的谴责。人性,到底如何。
最后,还是想把封面上那句话拿来,“一千个人夸一个普通人是天才,这个人终可通晓天文地理。一千个人义正词严地说你是个杀人犯,你做梦时,亦能梦到自己的双手鲜血淋漓。”
这就是血淋淋地现实。
这是一本让人回味了好久的书——《可能发生的往事》。
我的阅读速度一向是众人皆知的超快,但那其实只是相对而言,因为有时候,在阅读前,我们无法知道自己要进入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而我,好奇心太强了,不愿意错过许多精彩的世界。所以面对不同的世界,我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无聊的、纯属凑字数的小说——很抱歉,我不得不以光速离开;深邃无底的古籍,也许翻上一年半载,也没有真正的啃完,甚至会做大量的笔记;绞尽脑汁的推理故事,会让我恨不得一口读完,却又逐字逐句的反复斟酌;闲逸恬静的散文随记,则一日一阅,慢慢的品尝……还有,偶尔遇到像手中这样的小说时,我会小心的放慢脚步,用适中、连贯的方式将故事舒展而开,一点一点的品味其中的深意。
该如何形容对本书的感觉呢?想了想,也许像河流,外表平静舒适,内里激流暗涌,有形的张力扣住无形的松弛。
是我所喜欢的小说类型,虽然读来比起通俗流行小说,会累很多,但其中所深含的意义,却不是通俗小说所能相比的。
在看这本书以前,我根本没有想过当代美国也有接生妇,因为即便是在我们中国,现在也基本不存在这样职业的人——也许有,都在私人小诊所里。
所以,“在家生产”这样一个概念,也觉得是无法理解的。
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我看到一个温柔而坚强的接生妇,看到一个悲伤而令人惶恐的医疗事故,我觉得自己懂了很多。
作者是以一位十几岁的女孩子的口吻来叙述的,透过她的眼睛,去看待在她母亲身上所发生的一切。她的母亲西比尔,一位年轻时背经离道的女子,在成年后成为出色的接生妇。她为500个产妇接生过孩子。然而,噩运却不幸降临,在她为夏洛特接生的那个夜里,一连串不幸的事件最终导致产妇去世。为了挽救胎儿的性命,她在死去的产妇身上开口,将孩子从子宫中救出。
假如,她不试图挽救胎儿的性命,她便无罪;而当她选择了救孩子以后,却成为她“谋杀”的证据。这也许是悖论,但却是现实。
于是,整个故事便是围绕着法院最终的判决是如何而展开的。
穿插其中的,是女儿康妮和她的小男友的爱情;是律师史蒂夫对西比尔的若有若无的暧昧;是西比尔夫妇虽充满争吵却依然深爱对方的婚姻;是整个美国八十年代对接生妇是否接受的理念……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女性可以在家中生产的理由——是的,大部分女性依然是健康,能正常分娩的,对于这些女性,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可能不太好的女性来说,去医院生育也是一种负担,而一位出色的接生妇在家中为她接生,除了价格便宜,效果其实反而比在医院好。
上次采访的时候一位医院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我,医院太挤,无法做到每人一间房,产妇们都没有自己的隐私。在闹哄哄的,杂七杂八的人群中被检查下身、清洗阴部、哺乳婴儿,都是很尴尬很难为情的事。而假如让能正常分娩的女性都在家中,生育遇到困难的女性才送去医院,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可惜,我们的世界缺乏沟通和理解,人们往往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这些年,医患关系越来越差。采访中一位专家也曾气愤的说,辛苦的救下母子的性命,却被告上法庭,因为子宫大出血而不得不切除子宫的手术,令患者无比痛心。同样的,假如是在医院遇到无法挽救的病人,而只救回孩子,估计家属们同样会找医生拼命。所以,当变成接生妇遇到无法挽救的产妇时,结局一定会更痛苦。
坐在安逸的家中看电视的人们,成为冒险挽救一个孩子生命的女性的裁决者。她是被判刑数年,还是无罪释放,都要由他们去决定。假如遇到事情的是他们,我不确定,是否有人做得西比尔好。
故事的结尾是属于开放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西比尔却越来越无法肯定自己剖开的是一个活人还是死人。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救救孩子
——《可能发生的往事》
三人成虎,当你对一件事情深信不疑的时候,你不会想到他人的言语是多么犀利,他人的举动是多么的张狂,那时你还是强大的一方,但是当他们的言语慢慢的影响了你,当你认为并不存在的罪证在你的印象中成立的时候,那么,你便是有罪的。
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向来没有瓜葛,虽然法律条文中,政治书籍中总是在呼吁法律与道德亲密无间的关系,法律有保障道德的义务,但是在施行起来的时候,大多时候的道德意识都不在法律的条文之内。就如同本书中的接生妇与职业医生的区别一样,在科学的洪流之下,那些曾经的文明已经败落为迷信,那些曾经的骄傲终将引起人们的怀疑。西比尔的案件并不仅仅因为一个产妇的死亡,它所引发的是关于在向文明推进的这个过程中接生妇这个职业的堪忧命运。当西比尔这个曾经带着热忱接生的妇女对接生这一行业产生恐惧的时候,她所代表着这一类的职业生涯便就此终止。
本文以一个第三者的形象“我”的视角断断续续的回忆了母亲的职业生涯,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眼中,这份职业有着它的高贵与不容侵犯,他所做的一切无非只是“救救孩子”如此简单。因此,这个孩子的视角是偏向母亲这一方的,她眼中人们或为冷漠或为担忧,在法庭里面的那一幕幕情景却如同一排机器在自行运作,不知是母亲的失误成就了女儿还是女儿心痛于母亲的遭遇,心痛于母亲成为文明科学的洪流下的牺牲品,成为人们探究事故根源中精神攻击的对象。但是她最终也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所以她懂得母亲的失望也懂得母亲的茫然,当一个孩子出生在她的手中的时候,她可以体会到母亲的那种如痴如醉的感觉。“母亲”的肺癌归根结底源于那次事故。可是那到底是谁的错,在母亲的日记中,母亲已经陷入了混乱,她看到了鲜血冒出的时候产妇抽动的一刹,却因为评判失误致产妇死亡,这些事情她的女儿全部都知道,并用着一个孩子纯真视角的评判来为自己的母亲开脱罪责。
这不似鲁迅《祝福》中看与被看的视角,整个视角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亲眼目睹的一切,或许用一个女孩子的回忆型叙述远比一个母亲的回忆录更能够发人深省,它不会恶意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去歪曲事实,旁观者清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母亲的日记或许在法官的眼中会成为一种罪证,但是在女孩的眼中却是母亲内心深深的忏悔,然而,一切只是为了孩子,一尸两命的悲剧不应该加附到这个家庭中去,做好一切措施的紧急时刻的行为在日后的反复调查中也终将被言语所淹没。那次审判,失去的是一个接生妇的信心以及接生婴儿保护母亲的能力。
《可能发生的往事》于母亲而言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在女儿心中,这却是一件铁板钉钉的事实,救救孩子,救的不仅仅是那些从未看到过世界的婴儿,还有这个在母亲背后饱尝了一切辛酸苦楚的女儿。
三人成虎,当你确定你没有错的时候,当众人认定你有罪的时候,你会如何?
PS:很引人深省的一本书籍~
可能发生的往事书的质量不错。
买书很多,喜欢买回来慢慢地看,这本书也不错,很值。叙述的方式很喜欢。
不错,感人的故事,好看,你值得拥有!
看到这本书的简介很喜欢,所以就买下来了,蓝色的封面很棒,值得一看哦
这本书很不错,可以看看。
有种独特的“神秘美”!期待……“物流”也很赞!像是飞也似的就来到了:-D
看了!很喜欢那个忘记叫什么的男生!!总之印象很深!!超帅的!就是走之前请一下那个!!好可爱。。咳咳这不是重点。。好吧总之就是很好。。结局也很好
各方面还是蛮好的、接下来慢慢体会、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再一次发现自己的才疏学浅;首先我不能将这本书定下类别,虽然上架建议是“悬疑小说”,但是它只涉及一件已确定往事的法庭定性,按照悬疑小说的最宽泛意义上的界定——“以一个悬念贯穿始终并且解开的小说”——倒也无可厚非,故事一开始就已设下对审判结果的悬念;而在最后,母亲3月15日的日记内容,也让整个故事泛起了耐人寻味的思考。但实质上,它并不具备悬疑小说的基本要素——首先它不属于一种推理文学;其次,悬念的产生和破除,是基于作者亦倒亦顺的叙述方式,而不是因为故事情节的推演。那么它到底属于哪种小说类型呢?第二个让我羞愧的是,我尚未读过这本书的同类型书籍,例如很有名的《杀死一只知更鸟》,这使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无从倚傍。
不过这无碍于我将它归类为一本很有魅力的书。首先赞一下内容简介,以西比尔的口吻说出的饱含深情的话,温柔中却又透露着灵魂的颤栗。然后作者重现了整个法庭审讯的过程,从搜集证人、安排证人出场的时机、设套询问等,都非常具有逼真感且扣人心弦。这都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起码我现在明白了“无罪推定”的涵义(最初听到这个词还是在《何以笙萧默》里呢~),并且在律师大喊“反对”的时候,能明白人家在反对什么了,有时是在于他人言辞有一些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有时在于对于事实的无根据推测,有时是在于另一方律师在问讯时的误导,等等。
最后一个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在于它让我看到了接生妇这个职业本身所包含的崇高感。有一些职业注定与人的本初、社会的根本或者自然的脉络紧密结合。原本医者(如华佗)、师者(如孔子)即是很好的天人合人的范例,但现代社会的异化,使医患关系、师生关系紧张变形,医生困囿在资质证书和职称评定中高高在上,失去了对病人的人本关怀;而教师则将育人目标简化为“升学率”“家长满意度”等一些量化指标,失去了师者本身立足于社会传承的固有准绳。自己一直有一个想法,将所有美好的职业都搜集起来,用最美丽的三言两语去描绘它(例如“物理学家是科学家中的小飞侠”),那么接生妇呢?让我再看一次这本书,我会给你一个很妙的答案。
这是一部令人感觉沉重的小说。一个无行医执照的接生婆西比尔,因产妇死亡后用一把厨刀剖开产妇的肚子救出婴儿,而被指控有罪,并接受审判。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这一漫长的过程,小说中的“我”是接生婆的女儿,因此“我”在整个案件中便有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首先,叙述人与案子的当事人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这种叙述便带有一种真实感,理论上说,没有人比“我”了解这件案子,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件案子的当事人,小说的行文方式是回忆与顺叙交替进行,基本是以“我”的亲身经历以及亲眼所见为叙述蓝本,其间还穿插着“我”母亲西比尔(也就是此案的当事人)的日记,这样的写法也许不算是多新鲜,但是我认为是非常恰当一种方法,这让读者在对案子有了深入了解的同时,可以深入“我”以及当事人的内心。我不知道其他的读者读后会有怎样的感觉,我是不知不觉地对此案的当事人接生婆西比尔有了莫大的同情,在现实中,我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有一位民工兄弟,因公骨折,拿着老板赔的几万元钱,去看医生,到了医院一打听,说是需要开刀打钢板,人受罪不说,价格也很高,他退缩了。后来,他打听到当地有一名很有名气的民间接骨中医,据说是祖传的技术,于是,转而去了那里接受治疗,听说两三个月便恢复了,具体怎么医治的,我不知道,反正是没有开刀,也没花多少银子。有很多产妇选择不去医院生产,这其中是有很多种原因的,或许是对民间医生的信任,或许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小说中这个案子的当事人西比尔是一个无比热爱接生这份职业的人,只要有人相求,总一呼即往,有时候一天能接生好几个,对她来说,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真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她有伍佰多次临床经验,只有几次遇到麻烦而建议产妇进医院。在民间,她的技术应当是被信任并获得相应的好评的。但是,这一次,因为产妇的死亡,因为她的行为与举措,她遭受强烈的谴责与无情的审判,也许,在医院中,产妇会是相同的命运(在医院里,剖腹取婴会有一系列的官方手续,比如验明产妇的死亡,实行剖腹需要家属的签字,至于是不是会耽误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分清责任),但因为她不是官方医院的挂牌医生,因为她曾经是个问题少女,所以,她的决定便没有了名正言顺。三人成虎、众口烁金,漫长的审判让西比尔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是不是当时真的确定产妇已经死亡?为什么她总记得产妇颤抖的身躯?西比尔日记中的内心独白,折射了审判的残酷性,可以说间接地反问了社会一个问题:官方的证明是否比实际的能力更重要?当然,书中的接生婆西比尔与我举的例子一样,属于比较特殊的个例,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江湖郎中在坑蒙拐骗,西比尔的遭遇应当是公众的正常反应,陪审团员的质疑也是职责所在,如果换了我,应该也会是更相信官方的检测报告,怀疑西比尔。所以说,这部小说给人的启示是:不管你有什么能耐,还是去弄一纸文凭或是其他的什么资格认证吧,因为,你不是小说中的主角,不会有峰回路转的运气。这部小说总的来说,是有看头的,只是对于我来说,开头有点闷,几十页都是“我”的叙述,像是呓语,但如果稍稍有点耐心,看下去,就会渐入佳境,顺便说一下,小说的结局倒是比我预想的要温情。
《可能发生的往事》讲述一个以费官方的助产人士的故事,真的,这位母亲为多少不愿意去医院的女士接生,从来没有出现过意外,可是就会有那么一次让她终身难忘,而且给她带来了庭审。可是这次事故真的太让人感到误解,一位孕妇没有说明自己的高血压病史,导致接生过程中让助产士错误判断,而最终导致这位孕妇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事件你说能怪谁呢?这位孕妇,之所以这些孕妇不愿去医院是因为,他们住的地方较为偏僻,交通等设施都很落后,让她们没办法得到类似大城市这样优厚的待遇。所以她们会选择一些有经验的地方助产士来帮助她们接生。可是毕竟不是在医院,很多必要的检查无法跟上,导致万一孕妇自己的一些身体状态的不佳,最终带来接生的困难。事情有时就是这样,没有发生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顺利,但是一旦出了事情,接二连三的麻烦都会一起袭来。而现在出现了有人丧命,那么这位助产士认为自己没有错误,而且在那个时刻,为了保住胎儿,她采取了相应的手段,但是毕竟出了人命,她不得不要接受庭审,这也将意味着这位助产士终身告别了这个助产的生涯。
类似小说叙述的事情,其实在很多电视作品中也看到了,当生育的过程中,万一出现问题,保住大人还是小孩?这个难题总是要被提到,可是书中用一次这样的接生事件描写了出来,而且这件事件的出现也有不少欧普然因素。小说围绕着事件和庭审展开,作者以女儿的口吻通过回忆描写了案件的经过以及庭审的过程,两者之间交叉描述,特别是对案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以及接生的中间过程做了详细的记录。案件的庭审过程中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在没有出人命的时候,大家观点是这样,而当出了人命,那么大家的感觉就会发生改变,变成另外的一面,有时候甚至是180度的转变,就是这样。最终发生了转机,至于转机可以读读这部作品。
生孩子是个痛苦的事情,从怀孕开始就处处充满了危险。现代医学的发达让妇女从怀孕开始就定期做各种检查,从常规检查到定向检查,每一个指标的高低都决定了风险的大小,即使是看不懂这些数据的人也会觉得心理不舒服。据说生孩子的运动量相当于爬上3500米高山峰的运动量,但是爬山只会让人累而不会痛。我当初在医院生孩子时觉得整个身体都快要撕裂了,在这种情况下,周边只有一个苍白的病房和一台冰冷的机器,那种感觉是很无助的,特别是医生们常规性的过来看看连一句问候都没有。所以从开始看这本书时就对整个场景和人物们的选择感同身受。
说实话,这本书一开始得进度有些过慢了,对人物们和场景的整体记录有些过细,导致让人看得有些昏昏欲睡,完全没有评价中的那种“手不则卷,直只终章”的感觉。不过对后来故事的发展做足了铺垫,比如人物性格、发展背景等等,直到59页才开始进入正文。书是以“接生婆”(中国人的传统叫法)的女儿记录口吻说的,所以从一开始就从正面和不同侧面记录了接生婆的性格和职业规律。当然一个故事精彩与否,主人公的人物设定很重要,如果这个接生婆是品行良好、教育背景良好、充满信仰、前景光明,当然如果又是个医生的话,医疗事故这种小事基本上也可以在公众支持和医院的保护下不了了之了,毕竟一件小事不能毁了一个医生的职业前景。但当这个接生婆年轻时是一个不良少女、没受过高等教育时,小事也会变成大事,不管多少人受惠于她也会对她开始产生质疑,特别是当受害者是牧师家庭这种与上帝直接接触的良善人民时,群众的激愤会更大。这个故事的设定是必然的,有些像柯兰哈本《林中迷雾》的设定,有钱有势品行端正的少年强奸了一个妓女。这种设定都会让法庭的辩论更加精彩,因为人们从对事情对错的评论会变成对人品的评论,而当一个坏人做了一件事时,即使是好事也会被说成坏事或者包藏祸心。当然到后来电话不通交通不通等一系列的巧合也间接促成了故事的发生。
作者可能不像柯兰哈本那样快速逻辑性的讲故事,但作者的文采是很出众的,从故事前期的累叙细节到孩子的生育过程再到法庭的审判过程和每个人物情绪的变化以及小习惯的描写都十分精细。
在微博上看到的!推荐说不错,果断买下!抽空看...
这本还没看,一直想买,终于等到活动力度打的时候了,哈哈 开森~
被名字所吸引 还没看
已经记不清写的是什么
很难看进去,是因为文化关系还是翻译原因我不知道,反正觉得看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