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故宫(全3册)

阎崇年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

阎崇年  

页数:

全3册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序《大故宫》的有关想法,写在前面,做个交代。一 事情缘起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大故宫》,同时出版《大故宫》一书,这个想法,酝酿多年。直到2010年底,才与“百家讲坛”制片人聂丛丛、副制片人那尔苏,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金丽红、副社长黎波等朋友,取得共识,定了下来。从2011年初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搜集资料、实地考察、撰写文稿和电视录播之中。在落笔本篇文字时,已到2012年初,殚心竭虑,整整一年,《大故宫》第一部20集即将播出,而《大故宫》(第一册)也即将付梓。《大故宫》的一个特点是“大”。我讲过的《正说清朝十二帝》,那是以清朝十二个皇帝的生命轨迹为线索,围绕清宫疑案,讲述清朝历史;我讲过的《明亡清兴六十年》,那是以袁崇焕为典型人物,仅涉及明清甲乙之际六十年的历史;我讲过的《康熙大帝》,则更为单纯,那是以康熙皇帝的生命轨迹为经线,以历史事件为纬线,讲述康熙朝六十一年的历史。上述三个系列,都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但这次讲《大故宫》不同,它既有历史学,还涉及建筑学、文物学、文献学、档案学、艺术学、园林学、规划学、故宫学和满学等;而且时间跨度近六百年,内容涉及历史、人物、时间、建筑、文物、宫廷、园林、艺术等,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太大,太杂。我有自知之明。故宫内外,专家济济。古建,我不如古建专家;器物,我不如器物专家;书画,我不如书画专家;文献,我不如文献专家;档案,我不如档案专家;宫史,我也不如宫廷史专家等。但是,借用“百家讲坛”这个平台,全面讲述《大故宫》,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这一精粹华采,总得有人做吧!但为什么由我来做呢?转念一想,事有阴阳。困难属阴,解难属阳。重要的是,我身后有一个学术团队支持,帮我解难。故宫博物院前院长、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郑欣淼先生暨学会同仁,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暨故宫博物院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院长谭维克先生暨院里同仁,北京满学会荣誉会长陈丽华先生暨学会同仁,以及晋宏逵(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古建专家)、陈丽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宫廷历史文物专家)、吕舟(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教授)、秦国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前副馆长、宫廷档案学专家)、钱晓云(原《故宫博物院院刊》编审)、左远波(故宫博物院研究室研究员)、金卫东(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还有冯乃恩(故宫博物院办公室主任)、黄希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专家)、周功鑫(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张永和(著名剧作家)等诸位朋友,他们热情襄助,得以拙工玉成。就我个人来说,曾任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考察并了解许多历史古都;曾任北京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参观、研究了北京的历史与文物;任北京满学会会长,对明清故宫有新的视角、新的研究;任职于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满学所,研究课题也多同故宫攸关;学习明清历史,“大故宫”正是明清历史研究和关注的一个焦点;而忝列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使我有更多的机会参观故宫、了解故宫、学习故宫、研究故宫。以上这些阅历和知识,不是我的资本,却给了我讲《大故宫》以责任、信心、勇气和力量。二 世界瑰宝讲《大故宫》,先看世界,再看中国。先看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的文明中断了,古印度的文明中断了,古巴比伦的文明也中断了,唯有古中华的文明没有中断。在古埃及文明中,古埃及法老的宫殿建筑,遭到战争与自然的毁坏,没有存留下来。古埃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金字塔群,而不是宫殿建筑群。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建筑宏伟,令人震撼;但不是宫殿,而令人遗憾。在古印度文明中,古印度的宫殿建筑,也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人们说起古印度建筑,就要提泰姬陵了。泰姬陵位于距新德里195公里的阿格拉市,是莫卧儿帝国(1526—1638年)贾汗为他的爱妻泰姬建造的陵墓,所以称泰姬陵。陵墓建于1631年(明崇祯四年),用纯白色大理石修砌,总高74米,面积70万平方米,陵前水池倒影,月光之下,如临仙境,被誉为“世界完美艺术的典范”,并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印度的阿格拉古堡,城里虽然有内宫(内廷)和外宫(外朝),但宫殿建筑群没有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古印度帝王的宫殿建筑群,或为历史残迹,如阿格拉古堡;或被夷为平地。人们当下所能看到的如泰姬陵,不是帝王的宫殿,而是王后的陵墓。在古巴比伦文明中,当年瑰丽的宫殿,早已不复存在。今人已几乎看不到其古代叱咤风云帝王时代的宫殿建筑。不过,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尚留存于文字记载中——相传公元前六世纪,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他的妃子建造一座特别的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在高20米的平台上,栽植各种树木花卉,从远处看去,犹如悬在空中,所以叫空中花园。空中花园闻名遐迩,今人已经不能看到它的原貌,只能在文学描述中,领略它的瑰丽与风采。古希腊,曾有壮美的殿宇,也只有从帕特农神庙的遗存,去遥想它昔日的辉煌。古罗马,有斗兽场、万神殿(潘提翁神殿)等恢弘建筑,以及罗马帝国在各地域的宏伟瑰丽的宫殿,大多是历史残迹,人们只能赞叹罗马皇宫往昔的光辉,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古代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在美洲玛雅等古文明中,或有伟丽宫殿,今已荡然无存,只留下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以及神庙等历史残迹,令人惊叹,供人凭吊,却没有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存世。那么,世界上现存的古老宫殿,有哪些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华丽风采呢?譬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和凡尔赛宫。卢浮宫本来是15世纪的一座城堡,自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改建为皇宫。后经法王路易十四、拿破仑•波拿巴等多次改建、扩建,才具有后来的规模,成为法国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尔后曾经一度成为欧洲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但是,卢浮宫与明清故宫相比,仅以面积来说,卢浮宫的建筑面积不到紫禁城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一。凡尔赛宫,被称作夏宫,相当于清代北京的畅春园、颐和园和圆明园。但是,凡尔赛宫的建筑面积,尚不及颐和园建筑面积的十分之一。俄罗斯先后有两座重要的皇宫:彼得堡的冬宫和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彼得堡冬宫,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建成,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遭到水灾,后来加以重建,大体上是现在人们看到的样子。但是,彼得堡冬宫的建筑面积,仅相当于北京紫禁城面积的九分之一。克里姆林宫,俄文原意是“卫城”,这同中国古代“城以卫君”的意思相同。因为要“卫君”,所以有城墙与护城河,且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有人称克里姆林宫为欧洲最大的皇宫。后来加以扩建。但扩建后克里姆林宫的面积,尚不及北京紫禁城面积的二分之一。英国的白金汉宫,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由白金汉公爵乔治•费尔特兴建。1825年(清道光五年),由英王乔治四世加以扩建。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维多利亚女王移居白金汉宫。但是,白金汉宫的面积约相当于北京紫禁城面积的十分之一。白金汉宫里最豪华的、英王坐朝的宫殿,功能相当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其面积约600平方米,而故宫太和殿的面积为2377平方米。白金汉宫的主殿面积约为北京太和殿面积的四分之一。亚洲的日本,现存御所(皇宫)主要有两处:一是京都的御所。京都于公元794年(唐德宗贞元十年)开始为日本首都。被日本誉为“千年古都”。京都给人们留下最著名的建筑如东寺、金阁寺、御所。京都御所的面积为110400平方米,地面不像北京故宫,以墁砖铺地,而是用石子铺地。御所的围墙,仅高一米多,上面种树,围成禁垣。日本京都御所面积约为北京故宫面积的六分之一。二是东京的皇宫。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将都城从京都迁到江户,翌年改江户名为东京。日本东京的皇宫,自然比京都御所高大、宏伟,其面积约为217000多平方米,东京皇宫面积尚不及北京故宫面积的三分之一。此外,世界上还有其他古代宫殿遗存或遗迹,如泰国、柬埔寨、尼泊尔等的皇宫(王宫),虽其建筑、装饰、历史、文物各有可赞之处,但其或为历史残迹,或则规模较小,本文不述及。由上看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北京皇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三 故宫特色中国已知最早宫殿,学者认为是河南偃师的夏朝宫殿遗迹。尔后,河南安阳有殷商宫殿遗迹。《史记•殷本纪》载: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日夜纵乐,导致覆亡。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还有在北京建都的辽南京宫城宫殿、金中都宫城宫殿、元大都大内宫殿,明南京宫殿,都遭到焚毁或平毁,早已不复存在。现在能看到的是“两宫三院”,就是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时间较短,天命十年(1625年)始建,曾治居清太祖、太宗、世祖三位皇帝,比明朝北京皇宫晚建218年;规模虽小却具特色,占地六万余平方米,建筑116座、500余间;院藏文物20700件。北京明清故宫,简称故宫,又称紫禁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北京故宫不仅是中华文化珍宝,而且是世界文化瑰宝,因为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缘此,我要向国人、世人介绍中国北京明清故宫。《百家讲坛》本系列电视讲座的题目,以及本书的书名,为什么叫“大故宫”呢?第一,规模大。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约合1078亩),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故宫内有各类殿宇房屋9000余间,金碧辉煌,宏伟壮丽。外有高10米、周长3428米的城墙,耸以四座瑰丽角楼装点,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这里是明清盛时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版图、四万万人民和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集中展现。第二,历史久。北京故宫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决定兴建,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以后又不断重建、修建、改建、增建。先后有明朝十四位皇帝、清朝十位皇帝共二十四位皇帝和一位慈禧“女皇”在紫禁城治居,统治中国近500年。故宫从决策兴建至今已经609年。在世界现存皇宫建筑史上,连续五百年不间断地使用的皇宫,只有北京的故宫。而在中国皇朝史上,连续五百年不间断地使用的皇宫,也只有北京的故宫。第三,珍宝多。故宫现珍藏文物,包括建筑、陶瓷、书画、碑帖、青铜、玉器、家具、雕塑、珍宝、典籍、档案等,经过郑欣淼院长等故宫人七年全面认真清点,有180万件,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传世珍宝65万件、档案约40万件,还有分藏在国家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南京博物院、颐和园管理处、天坛公园管理处的文物,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1000万件档案、200万件满文档案等,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是中华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第四,涵盖广。大故宫的范围,不仅有紫禁城,而且包括与故宫相关的坛庙寺院、皇家园林、行宫陵寝,以及沈阳故宫和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明中都和明南京相关历史遗迹等,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物南迁的珍品等,凡原内务府管理的范围,大体都涵盖在“大故宫”之内。第五,子午线。故宫的建筑严格地遵循对称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子午线即中轴线,依次排列,对称展开,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建筑形式,都显示出庄严、雄伟、壮丽、中和的气度。这条中轴线向南北延伸,就是北京城市中轴线,从永定门到钟鼓楼,长约16华里。整个布局,讲究平衡,东西南北,匀和对称。东西——天坛对先农坛,文衙六部对武衙五军都督府,太庙对社稷坛,文华殿对武英殿,东华门对西华门,东六宫对西六宫;南北——前三殿对后三宫,太和殿对保和殿,乾清宫对坤宁宫;中——太和殿与保和殿之中为中和殿,乾清宫与坤宁宫之中为交泰殿,天安门与午门之中为端门,正阳门与天安门之中为大明门(大清门)等。这条子午线即中轴线的中心就是故宫;故宫主要建筑坐北朝南,太和殿的皇帝宝座恰在中轴线上,体现着皇权至高至尊至重至威的地位,也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正安和理念的精髓。总之,只有伟大的中华,伟大的历史,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智慧,才会有伟大的北京故宫!在当今世界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所有现存宫殿,就其占地面积之广阔,建筑组群之雄伟,珍藏文物之丰富,连续时间之绵长,蕴涵理念之深邃,文化影响之久远,综合起来而言,北京明清故宫可谓无与伦比。故宫是复杂的,多面的。有人用“血朝廷”来揭示帝制时代皇宫阴暗、冷酷、血腥、暴虐的一面。但是,故宫的建筑、器物、服饰、书画、典籍、档等,早已不是皇家的财富,而都是士人、匠师、能工、夫役等,用鲜血、智慧、汗水和生命凝聚的,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后人对中华文化遗产,应抱以敬畏之心,赞颂之意,骄傲之情,欣赏之趣,而行守护之职,关爱之举,学习之行,弘扬之责。四 六把钥匙俗话说:学到用时方恨少。准备讲课,深感困难。困难之所在,在于八个字:亦事亦理,入耳入心。如何让学术研究成果走出书斋,面向大众,普惠社会,为观众和读者所喜闻乐见?这就必须做到:亦事亦理,入耳入心。故事和道理,入耳和入心,事理圆融,很难做到。有故事,没有道理,不够深刻;讲道理,没有故事,未必好听。能入耳,未必能入心;既能入耳,又能入心,确实不容易。这是我在本讲座中的一个心结。这次讲《大故宫》,应注意并把握些什么要点?力求把握六个要点:第一,空间为序。以往讲《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都是主要沿历史人物的生命轨迹,以时间为顺序,逐渐演绎推进。这次讲《大故宫》不同,是以空间为顺序,就是以故宫的建筑空间,作为讲述的线索。每一讲,都先设定一个空间的概念,再讲在这个空间里的时间、人物、事件、建筑、文物等。就像拼图一样,先有一张总图,分拆开来,微观展示,再一块一块拼接,整合成一幅全图。第二,影像为长。《大故宫》一个最大的优势是,不仅有人物,有事件,而且有建筑,有文物——人物可描叙、事件可叙述,建筑、文物则更适合于以影视形象展现。影像比文字,比讲述更形象、更直观、更韵美、更生动。所以,《大故宫》这个题材其文字与影像可以形成最佳拍档。第三,文化为魂。人物、事件、建筑、文物等都要有一根主线贯穿,这条主线就是文化,就是性灵。人们对人物、事件、建筑、文物、历史的了解,不仅是丰富知识、欣赏艺术、拓展视野、提高素养,而且要得到启示、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简单地说,贯穿人物、故事、建筑、文物、历史的思想理念和文化内涵,应是“大故宫”的精髓与灵魂。第四,合纵连横。有些历史题材,虽然具有地域性,但不具有国际性。大故宫却不同,明清故宫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具有国际性。这就需要将中国明清故宫同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现存的宫殿相比较,在比较中认识中国明清故宫建筑的伟丽、文化的辉煌。物以人存,睹物见人,从而了解中国之伟大,中华之伟大。第五,史艺联通。历史是一门科学,电视是一种艺术。历史的、学术的内容,通过影像、声音、语言、文字等手段表现出来,又使抽象的、逻辑的思维蕴涵其中,这是一个科学与艺术相互联通转化的过程——既将史实、理念转化为可视、可听的艺术,又将可视、可听的艺术转化为科学的道理;既值得探索,也值得期待。第六,中正安和。北京、故宫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子午线即中轴线,这就要突出“中”;中轴线上北京大城的正阳门,突出“正”;皇城正门的天安门,突出“安”;故宫的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突出“和”。总之,“中正安和”的理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譬如,“和”字为重,和者为尚,具体说来,如大智大慧者所说的“六和”——自己和悦,人我和敬,家庭和睦,自然和顺,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总上,以故宫建筑空间为顺序,以传统文化为脊梁,以同大故宫相关的典型历史、人物、事件、文物、古建、艺术、园林、哲理等为主要内容,全面展现大故宫,进而体现大故宫既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五 团队力量《大故宫》的电视播出与书籍出版,是众多师长、朋友共同智慧的结晶,我个人仅为一个代表符号。在这里,对为《大故宫》播出和出版给予指导和帮助的所有师友,谨致敬谢!感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冯存礼、聂丛丛、那尔苏、王晓、高虹、吴林、杨静,以及编导孟庆吉、王珊、迮(zé)方乐;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金丽红、黎波、安波舜、郎世溟、陈亮,以及马琳(电视编导),还有出版社约请为本书审稿并配图的左远波等诸君。爱新觉罗•启骧先生为《大故宫》题写片名和书名,至为敬谢。特别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家庭,不客气地说,是一个学术型的家庭。在整个写作和录制《大故宫》的过程中,夫人和儿子阎天等帮着提供信息,查找资料,远从美国,传来资讯,核对史实,商量提纲,讨论讲稿,先行试听,反复修改,直到敲定。家人的后勤服务使我得以专心地做点事情,完成《大故宫》的播出和出版。本书重在采信第一手历史资料,主要是“三实录”——《明实录》、《清实录》、《李朝实录》,“二史书”——《明史》、《清史稿》,“一档案”——明清大内档案,参阅万历《大明会典》、光绪《大清会典》、《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史》、《清宫述闻》、《酌中志》和《春明梦余录》等官私册籍,吸纳郑欣淼《故宫与故宫学》和《天府永藏》、单士元《史论丛编》,万依主编《故宫词典》,故宫博物院的“学刊”、“院刊”、“紫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故宫文物月刊》等学术研究成果,以及一百年来各位贤达的相关论著,恕不一一列举,在此敬致谢忱!故宫六百年,特点是在变:历史在变,建筑在变,名称在变,功能在变,主人在变,陈设在变,器物在变,记载在变,一切都在相互联系的变化之中。因时间、篇幅、资料、平台、视野和知识等所限,只能选取故宫纷繁万象中的若干个点,动中取静,静中取动,突出重点,择例讲述,因此,以偏概全,详静略动,欠缺之憾,敬请见谅。

内容概要

  《大故宫》书系,是明故宫建立六百年来,真正意义上首次全景呈现“大故宫”的作品。书系首次打开故宫外延,将台北故宫、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三山五园,与之相关的坛庙寺院、皇家园林、行宫陵寝等,纳入故宫姻系,并以此为脉络,透彻解析绵延千百年的封建帝王族系、机制构架、社会人文、文化渊源,以及建筑、文物、民风等。
  《大故宫1》重在介绍故宫的肇建历史及前朝政治机构,《大故宫2》重在解读故宫内廷禁地、正说东西六宫,《大故宫3》则延续前两册精彩内容,将视野集中于对明清最高权力斗争有巨大影响之皇室宗亲,及密切影响宫廷政治生活之宫女太监,详解其成败关键与命运走向,并透过对御药御膳之解析、国宝文物之品鉴,真实再现一个纵横捭阖、饮食男女、金帛珠玉里的宫廷世界,并且走出紫禁城,带读者进入三山五园、避暑山庄、沈阳故宫、台北故宫等。
  《大故宫》书系是首套立足于“大中华”文化视野,全景呈现“大故宫”历史文化、贯穿元明清历史文化的系列大书,内容囊括从明成祖朱棣规划、兴建故宫,到末代皇帝迁出故宫,及国宝南迁的近六百年的历史。
  “大故宫”的地理概念和文化概念,都是涵盖整个中国的,旨在向读者展示整个大中华的历史文化地图。因此,《大故宫》书系里除有历史学知识外,还涉及建筑学、文物学、文献学、档案学、艺术学、园林学、规划学、故宫学和满学等内容。作者以深厚积淀,作浅近释读,使得本书成为生动可读、耐人寻味的“大故宫百科”。
  《大故宫》书系首次在全球化文化交融的背景条件下,以传统文化中最高体现的皇家文化为代表,通过“大故宫”概念(涵盖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南京明故宫、三山五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明十三陵、清东陵、恭亲王府等历史“活化石”与宏大的历史符号)的历史、人物、故事、哲学思维,弘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保持中华文化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主流地位。

作者简介

  阎崇年,著名清史专家,紫禁城学会副会长,百家讲坛2012年年度主讲人。阎崇年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
  易中天评价道——阎崇年是“百家讲坛”推出的“当头炮”,刘心武是“拐腿马”,我是“过河卒”。
  阎崇年的作品《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等均为超级畅销书、常销书,受到广大读者喜爱。

书籍目录

第01讲永乐迁都
一、燕王装疯
二、血色诏书
三、白日噩梦
第02讲天下之中
一、哪吒传说
二、北京心脏
三、中轴脊梁
第03讲宫前气象
一、承天之门
二、大明国门
三、正阳之门
第04讲午门凤翔
一、午门雄姿
二、午门廷杖
三、午门献俘
第05讲太和之门
一、常朝御门
二、于谦定乱
三、刘瑾闹剧
第06讲太和大殿
一、四大特点
二、四遭火焚
三、四次重建
第07讲太和大典
一、皇家大典
二、举荐贤能
三、殿试赐宴
第08讲中和方殿
一、殿中奇葩
二、多元功能
三、中和理念
第09讲保和宫殿
一、保和规制
二、亦宫亦殿
三、平台召对
第10讲保和殿试
一、殿试进士
二、金榜题名
三、钦点翰林
第11讲文华经筵
一、殿区格局
二、明清经筵
三、经筵之争
第12讲文渊书阁
一、《永乐大典》
二、《图书集成》
三、《四库全书》
第13讲武英修书
一、武英过客
二、武英沉浮
三、武英避难
第14讲内阁大堂
一、内阁变迁
二、陈氏父子
三、宰相之子
第15讲父子宰相
一、张氏父子
二、刘氏父子
三、翁氏父子
第16讲乾清宫门
一、重要决策
二、重要人才
三、重要信号
第17讲康熙书房
一、书房创立
二、书房翰林
三、书房之外
第18讲乾清三案
一、永乐宫案
二、嘉靖宫案
三、天启宫案
第19讲乾清三宴
一、康熙大宴
二、乾隆大宴
三、嘉庆大宴
第20讲乾清三悲
一、童年之悲
二、刚愎之悲
三、末日之悲
第21讲正大光明
一、匾的来历
二、匾后故事
三、匾外思考
第22讲交泰乾坤
一、交泰特色
二、交泰报时
三、交泰宝玺
第23讲坤宁大婚
一、大婚皇帝
二、大婚准备
三、大婚典礼
第24讲坤宁不安
一、正统皇后
二、嘉靖皇后
三、同治皇后
第25讲坤宁不宁
一、明宫皇后
二、清宫皇后
三、坤宁之镜
第26讲坤宁张后
一、皇后挑选
二、皇后命运
三、皇后悲局
第27讲坤宁萨满
一、坤宁改建
二、坤宁神杆
三、坤宁祭祀
第28讲养心帝居
一、雍正搬家
二、殿区格局
三、帝后寝宫
第29讲养心新政
一、雍正风暴
二、设军机处
三、解放贱民
第30讲养心惩贪
一、高恒之案
二、王亶望案
三、国泰之案
第31讲养心三希
一、堂名三希
二、书坛三杰
三、法书三绝
第32讲养心挽歌
一、四位幼帝
二、三位太后
三、两位亲王
第33讲东西六宫
一、六宫布局
二、选妃选秀
三、后妃管理
第34讲景仁祸福
一、燕姞梦兰
二、不幸后妃
三、顺治佟妃
第35讲承乾宠妃
一、崇祯宠妃
二、顺治宠妃
三、道光宠妃
第36讲钟粹悬案
一、崇祯太子
二、道光贬妃
三、慈安之死
第37讲延禧永和
一、延禧水宫
二、雍正生母
三、翠玉白菜
第38讲景阳咸福
一、马后练衣
二、王妃冷宫
三、宫廷藏宝
第39讲永寿之奇
一、万妃奇缘
二、纪妃奇遇
三、静妃奇冤
第40讲启祥长春
一、启祥故事
二、咸丰改建
三、长春慈禧
第41讲翊坤储秀
一、翊坤郑妃
二、两宫一体
三、储秀慈禧
第42讲慈禧西逃
一、仓惶出逃
二、废大阿哥
三、图新憾晚
第43讲太上皇宫
一、宁寿布局
二、宁寿花园
三、宁寿故事
第44讲明宫太后
一、宣德母后
二、成化母后
三、万历母后
第45讲清宫太后
一、皇太后宫
二、孝庄太后
三、崇庆太后
第46讲皇家外戚
一、明清外戚
二、明宫外戚
三、清宫外戚
第47讲天潢贵胄
一、明朝皇子
二、清朝皇子
三、后人思考
第48讲理亲王府
一、康熙始建
二、雍正分府
三、乾隆毁迹
第49讲诚亲王府
一、诚王允祉
二、新旧两府
三、熙春花园
第50讲恭亲王府
一、王府变迁
二、和孝公主
三、恭王奕?
第51讲金枝玉叶
一、公主人生
二、明朝公主
三、恪靖公主
第52讲宫廷太监
一、太监群像
二、太监之奸
三、太监之贤
第53讲宫女闺怨
一、宫女制度
二、苏麻喇姑
三、五妞自杀
第54讲宫廷御膳
一、宫廷膳食
二、宫廷进膳
三、宫廷节令
第55讲宫廷造办
一、内府造办
二、小臣赵昌
三、唐英烧瓷
第56讲御医御药
一、皇家医院
二、明宫御医
三、清宫御医
第57讲皇家敬畏
一、敬天敬祖
二、奉佛奉道
三、斋宫斋戒
第58讲庙学联珠
一、三大殿堂
二、三大国师
三、三大石刻
第59讲宫外三宫
一、正统南宫
二、正德豹房
三、嘉靖西宫
第60讲西苑三海
一、南海之悲
二、中海之雄
三、北海之秀
第61讲宫外三堂
一、万历南堂
二、康熙北堂
三、乾隆东堂
第62讲京畿苑囿
一、京南围猎
二、三山五园
三、清漪颐和
第63讲避暑山庄
一、木兰围场
二、避暑山庄
三、庄外八庙
第64讲沈阳故宫
一、清初三宫
二、清宫三案
三、清宫三宝
第65讲国宝南迁
一、从宫到院
二、从北到南
三、从分到合
第66讲大哉故宫
一、一脉相承
二、百川归海
三、兆民共享

明清皇帝简表
紫禁城相关宫殿门名简表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大故宫(1-3)(套装共3册)》增订精装珍藏本,采用四色印刷,布封烫金,装帧精美,类似于宫廷藏书,古色古香。《大故宫(1-3)(套装共3册)》中将增加大量精美彩图和巨幅插页,涵盖最详尽的故宫平面图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贵藏品,极具收藏、鉴赏、实用价值。随书超值赠送北京故宫平面图、颐和园导览图,民国时期的西苑三海图。《大故宫(1-3)(套装共3册)》为家庭必备的经典藏书、师友馈赠的理想读物、教育培训的使用指导、人文旅游的顶级指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故宫(全3册) PDF格式下载



大故宫全彩精装本这套书印刷精美,大家都很爱看,配送的平面图给人一个整体概念,书中再逐个介绍。好书值得收藏。


确是一本了解故宫全景的好书,了解了很多历史!书的质量很好,但是外包装盒边破损了!


读书人,特别喜欢历史的人,没有这部书,就是两个字:遗憾,虽然阎老师是择简而说,但故宫发生的重大事件已经说出,半价入手,值得。


我喜欢故宫建筑,我要好好收藏!


非常好!书的装帧、印刷非常精美!只是书的盒子快递运来裂了。。。。。书的内容值得一读,值得收藏!


包装跟印刷都很精美,里面还有彩图。已经看完这套书了,相当好看的。


值得一看的好书,内容丰富,配图精美


了解历史,明白事理。


书还没有读,不过内容很好,文章短小精悍,适合阅读。值得珍藏。


这是一套精美的艺术品。


还没看过,看介绍很不错,同事说很好


图文并茂-成人孩子都可以阅读的书


非常好,值得珍藏,送人、收藏都可以。


东西很不错,就是快递慢了点


能身临其境,喜欢。


全面了解故宫的传统文化,值得收藏


帮朋友买的,说这本书很好。


当当这回事办的不太地道 买回来的书有条很明显的皱痕 想换货时没货换了 建议先退款后再购买 双十一买的书前后价格差70块 现在还在等待上货


书是非常好看的书,但是书边裁剪的有些毛糙,怀疑不是正版


盒子有破损,不满意


真心一般 不值这个价 印刷一般 也不是铜版纸 就普通纸 只是彩色的 色彩印刷又一般般 图也没多多少 就大一点而已 封面是硬皮的 如果有了简装版又不是特别喜欢的 完全没必要买 还那么贵


一直很喜欢阎崇年的书,这次看了他讲的大故宫后果断买了这套书。曾经去过北京故宫,留下很多疑问,在这书中得到了解答,更进一步的了解故宫,进而了解中国的文化,值得一看。


整体不错,就是附赠地图被书压皱了。


书很不错!没有残破等问题!好!


很好啊,与期待的一样!


此套书和中华书局出版的阎老师的"明亡清兴六十年"等相比价格太虚,不地道.


等看完了在详细评价。


精美大气,值得购买。非常不错


书的质量很好,彩图版买来收藏。


制作精致


比较满意,没有破损


好书!讲解的很好!


经典著作,传世收藏


此书值得购买,优惠价,经济实惠!


大故宫(增订彩图珍藏本)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