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物理学的困惑

李·斯莫林 湖南科学技术
出版时间:

2008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  

作者:

李·斯莫林  

页数:

365  

译者:

李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破天荒的书,著名物理学家斯莫林在书中指出作为所有其他科学的基础的物理学迷失了方向。为什么物理学突然陷入了困境?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 在斯莫林看来,一个主要问题出在弦理论:一个野心勃勃的“万物之理”的蓝图。想要解释自然的所有粒子和力,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弦理论凭它新奇的新粒子和平行宇宙抓住了公众的想象力,也赢得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心。但这是理论的陷阱:弦理论没有一点曾被证实,也没人知道如何去证实它。实际上,理论出现了无限多个形式,意味着没有实验能否定它。作为一个科学理论,它失败了。但是因为它吸引了大量的资源,招揽了最优秀的头脑,严重伤害了在其他路线上追求的年轻物理学家,所以它也拖累了其他物理学的前进步伐。

作者简介

斯莫林,在哈佛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然后在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教书,后来去加拿大帮助建立了圆周理论物理研究所。他的作品有《宇宙的生命》和《通向量子引力的三条路》。

书籍目录

绪言致谢第一篇 未完成的革命 第一章 理论物理学的五大问题 第二章 美的神话 第三章 几何世界 第四章 统一成为科学 第五章 从统一到超统一 第六章 量子引力:岔路第二篇 弦论简史 第七章 孕育革命 第八章 第一次超弦革命 第九章 第二次革命 第十章 万物之理 第十一章 人类的选择 第十二章 弦理论解释了什么第三篇 弦论之外 第十三章 真实世界的惊奇 第十四章 站在爱因斯坦肩头 第十五章 弦论后的物理学第四篇 向经验学习 第十六章 奈何社会学 第十七章 什么是科学 第十八章 预言家和工艺师 第十九章 科学到底是怎么运行的 第二十章 我们能为科学做什么译后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理论物理学的五大问题  从物理学萌芽以来,就有人想象自己是最后一代还会面对未知的人。物理学在它的实践者们看来几乎就要圆满了。当诚实的人被迫承认他们对基础还一无所知时,这种满足就在革命中破灭了。可是,就连那些革命也仍然幻想着就在某个角落藏着我们需要的大思想——它能整合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并将圆满地终结它。  我们就生活在那样的一个革命时期,而且经过了一个世纪。最近的一个时期是哥白尼革命,从16世纪初兴起,它颠覆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时间、空间、运动和宇宙的理论。革命的高潮是牛顿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提出了物理学新理论。当前的物理学革命从1900年开始,普朗克在那年发现了描述热辐射谱能量分布的公式,证明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这场革命还没有结束。物理学家今天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没有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20世纪的革命不够彻底。  我们没能完成这场科学革命的主要原因在于五个问题,每一个都很棘手。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做物理时就面对这些问题了;在过去的30多年里我们对它们有了很多的认识,但还是不能解决。任何基础物理学理论,不论什么样子的,都必须解决这五个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好好看看它们。  爱因斯坦当然是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超弦理论形成了-个动人的数学大框架,提出了大量论断,可实验证据在哪儿呢?如果直觉告诉你这个在量子力学的模糊包裹下的精致结构不能代表完整的真理,你会作何感想?斯莫林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令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他作为一个权威人士的深刻洞察。  ——Gerard't Hooft,诺贝尔奖获得者,乌得勒支大学教授  物理学当前面临巨大障碍——和机会——清晰呈现在我们眼前,即使那些不赞同斯莫林多数观点的人,也会欢迎他以引人入胜的笔调和发人深省的思路,把物理学家从黑暗的探索带进了光明。  ——Tim Ferry,《银河时代的到来》的作者    斯莫林的物理学理解博大精深,他的批判性和判断入木三分。他说弦理论对基础物理学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缺乏真正的进步负有责任,这话值得我们深思。用你自己的判断力来读这本书吧。  ——Roger Penrose,《通向实在之路》和《皇帝的新脑》的作者    对我们这些隔着玻璃看理论物理学的人来说,最近几十年似乎是在喧哗与狂躁中过去的,没有什么我们可以紧跟的东西……是啊,他们好像还没有学会友好相处。读《物理学的困惑》,就像端一杯红酒,与一个沉静的哲人坐在一起——不论他的知识在弦内还是弦外——听他用透明而优美的语言讲过去发生的故事,指点我们面前的道路。  ——Neal Stephenson,科幻作家,《雪崩》、《编码宝典》和《怪人》的作者


编辑推荐

  《物理学的困惑》作者斯莫林以清晰、热情和权威的文字记述了弦理论的兴起和衰落,还展望了可能取代它的理论。一群年轻的理论家已经开始探索一些激动人心的思想,它们和弦理论不同,是可以用实验来检验的。斯莫林不但告诉我们未来几年该关注哪些人、哪些事,还为找寻新的优秀人才提出了新的解决办法——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总能找到下一个爱因斯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物理学的困惑 PDF格式下载



在看这本书之前,作为一个外行我也曾为弦理论的美妙而痴迷过,看过戈林的《宇宙的琴弦》和索恩的《黑洞与时间弯曲》等介绍弦理论的科普书,但是直到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弦理论只是建立在猜想之上的一个理论景观,它的有限性从未经过证实,因为弦理论是一个有10的500次方到10的1500次方的庞大的理论集合,因此它既不能被证实(即使证明了其中的某几种情况是成立的,也无法推广到所有的情况),也不能被证伪(即使多数情况下被证明是错误的,也不意味着所有情况都是错误的),正是在这样一个皇帝的新装下,弦理论被打造成了基础物理学的东方神教,不仅党同伐异,排斥其他学术思想,而且迫使年轻的物理学家为了获得职位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思想,从事教主们划定的课题研究,从而依靠学术权威取得了在基础物理学的主导地位。弦理论象癌细胞一样耗费了有限的研究资源,因此现代物理学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仍然没有取得新的革命。本书的作者斯莫林先生是从弦理论阵营中走出来的,因此对弦理论的批判也就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斯莫林先生还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弦理论之所以能够仅仅依靠一种猜想而占据物理学的主导地位达25年之久的原因,深刻反思了我们这个社会难以选拔出有思想的人才的社会原因。必须承认看了这本书让我对弦理论很失望,甚至影响了我看同时买的《伟大的超越》的情绪,但是斯莫林先生的观点还是让我受益匪浅,这种实事求是的观点不仅在物理学上,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上也需要。承认错误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不承认就不会有新的发展。本书的译后记尤其精彩。


当物理学变得官僚化,当弦论垄断了物理,斯莫林走了出来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不得不承认他对我人生的意义,我已读过不少的科学书籍但没有一部像斯莫林先生的著作这样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是的,他的观点是如此的发人深思,我在那段时期真的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深深的思考......我们的这个世界真正需要的是谁?是天才?是工艺师?是那些早已失去人类天性和内心精神世界的所谓的权威吗?是的,因为这是大多数人的观点,这样说也无可厚非,况且这也可能是你的观点,但是我却赞同斯莫林先生的观点,我们的世界恰恰是那些正在默默思考的理论的先驱者,他们可能没有天才的超人天赋也可能没有工艺师来的会解题,但是你要知道人类的社会灿烂的夜空就是由许多这样的星星点亮的,不是吗?说真的,世界上的科学匠人和所谓的天才已经够多了,因为当今社会大众只承认这些人的能力并给予他们无数的荣誉与尊敬而忽略了那些在未知和重重困难的道路上探索的默默无闻的人,更令人心痛的是这些人现在几乎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空间,社会残酷到如此地步以至于扼杀了他自己的进步与活力的源头,唉,科学界失去的是它的精髓,而人类社会失去的无疑是他的生命力啊!在此不勉强各位接受我的观念,仅希望这篇言论能为诸位提供一点思想的启示就很高兴了。


众人皆醉作者独醒,作者秉持了客观公正的态度,介绍、探讨、分析、评价了物理学前沿各领域尤其是微观粒子领域的新理论,特别是诸如弦理论等,从传统物理学方法【模型理论、数学推导、实验三个步骤】指出了包括弦理论在内的新理论中存在的问题与物理学的困惑于迷惘,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使人领略了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使人对作者肃然起敬


提出了当今物理应该回答的五个问题,指出了现实物理界的一个弊病:把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弦论方面。本书还对弦论及量子引力理论进行了介绍,不错


对物理学统一思想,弦论所面临的问题,做了很有启发性的分析和引导,对于热衷与物理人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难得的一本好书!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了物理学在大一统理论上的尝试和面临的困境,为了解现代物理理论的进展和现状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视角。作者对现有理论的“背景独立性”和“背景相关性”的解说和分析非常有启发性!仅此一点,就足以成为一本好书了。


这本书是多年来,难得读到的好书。不仅是物理科普,更是社会与学术纪实和批判。个人对斯莫林老先生的坚持和勇气,表示钦佩。


值得一看,弦论现在在理论物理界十分走红,值得听听怀疑者或者反对者的声音
弦论的一个致命问题就是无法证伪,有人评价说"弦论甚至说不上是错误的"


非常感谢作者对量子物理和弦理论来龙去脉的细致讲解,让人看到感动,看到希望……实际上大家的时间没有白费,对于人类漫长的文明历史而言,这几十年的减速和刹车,都只是为了不再走错得更远。我们对纯物质层面的物理探究得已经太多,是时候把精神层面的魔法之书重新打开了……上帝祝福我们:)


全面了解物理学前沿理论的书,值得一读


讲了弦理论另一面,但我不太认同


孩子非常喜欢物理科学,尤其是空间物理学。我经常在当当网上买这类书,都是孩子选好,我买。这本书对于富于挑战性的孩子来说很好。能激发孩子更大的探究热情。值得一读!


借用生活大爆炸里面的台词:物理界从1930年代就没有什么新鲜的产物了。也许真是如此。但现代物理学家霍金等仍然在孜孜不倦的探索这些我们非常想弄清楚的谜题。我们人类也许永远不会找到答案,但也有可能,某一天,真相突然就出现了,恰如1930年爱因斯坦的横空出世。


一直以来,物理学的停步不前,都没有人正面仔细的回答问题,还是这位老师好,告诉我们真相的。我不需要真理,我需要真相。


想了解物理学历史及现状的人很值得一读!


对于物理学的演变给出了非常细致的描述,值得一看


非常好,老公说读这本书让他知道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在干什么。他是专业人士。并且推荐给科学爱好者读。


看多了纯理论的书,看看这种提出合理质疑的类型,感觉很不错,可以让思路更开阔


看这书还是需要一点物理基础的


应该和宇宙的琴弦一起看哦亲~嘿嘿


第一推动的书,较为全面


喜欢第一推动丛书,编得很好!


还没开始看。随手翻了下目录和后面,如果不是标题党应该是本不错的书。呵呵


努力把这个系列的书都收集起来,希望湖南科技出版社能引进更多好的科普书籍


人类的聪明和智慧常常会让自己困惑,这样科普读物都是我很喜欢的


最近买了好几本这方面的科普书,其实主要是为了让自己在以后看科幻小说时能看得更专业一点儿。。。


书很厚····


这是本很好的书、、、


很好的书 适合各类人士看的科普书


这套书都非常好 很有意义


此书内容不错,是我想看的。就是容易中间掰开。


帮同事的儿子买的,他正读高三,说挺好的,满意。


fsdsfd


当天下单,三四个小时就到了


好书好书~~~~~~谁看谁知道@_@


不是那么艰深 学习


这本书翻译的很好,内容充实!读后受益匪浅


包装好,内容更精彩,能在闲余时间看,真的是一种享受


独特的视角,令人耳目一新.翻译的也好,读起来很 舒服


翻译的不错了


很好的科普读物,


这是本好书,我读了以后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推荐你买一本看看


书本质量还行,到货也准时


可能自己的物理水平太差了,对理解这世界上有无终极理论更困惑了,记得以前我所接触的只是那些经典力学、量子力学和热力学,它们的理论不能够解释彼此,包括牛顿、爱因斯坦这些顶尖的天才都无法弄清这些问题,现在还没有过五百年,能岀现比爱因斯坦更天才的人创立终极理论来统一解决这些物理学的问题吗?不管是弦理论也好或者其它什么理论也好,如果有中国人去参与创立那多好啊。希望我们阅读完本书后有更好的思考。


物理学的困惑也是全人类的终极困惑。要解除这个困惑估计只能先看刘慈欣的《三体》了,特别是某位大侠的《三体X》,已经完美解决了这个困惑,宇宙是无限循环的嘛


打动我的是作者和译者对弦理论的反思。这很难得,也很必要。


配套宇宙的琴弦的读物,一正一反谈弦论。


语言生动而严谨,推荐喜欢物理学的同学!


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可以一读,书的内容确实不错,大家手笔!


原作应该很好,但是翻译物理基础欠缺,有些句子直译,不好理解


翻译不太好,物理深入后就有些像哲学了,还行


对于喜欢物理的朋友们,可以很好的开阔一下眼界哦


经典丛书,果断购入不解释


科学是不是万能的?不要神化科学!这书不错


爱科学爱教育,学习


书还没看,但书的印刷用纸不太好


好书,不要错过
这一套书都不错,无论内容还是翻译,强力推荐


内容看着还算舒服


蠻好~\(≧▽≦)/~啦啦啦,但贈品不翼而飛......


书的质量不错,但不知道是心不静还是书的描述风格不喜欢,有点儿看不下去。不是看到待评论,都忘记自己买过这本书了。


适合民科YY用


理论物理学家之间的战争,感觉有点失望,当然回顾了近代以来的物理学史。总体感觉不太好。


难得的高质量科普书籍


好书,一次买了好几本,慢慢看。


第一推动系列还不错


了解前沿宇宙学、物理学的科普书


第一推动精品


第一推动丛书


  这本书讲的是弦理论这一物理学最热门的理论的相关问题,作者的态度是认为弦理论目前阻碍了物理学的发展。
  我不是学理论物理的,虽然以前看过一些关于弦理论的普及性读物但是这本书里的内容我大部分都看不懂。这本书我只看懂了第一章和第二章,后面的就基本看不懂了。这本书评分比较高,但是真没看出这本书精彩的地方,直到第十八章预言家和工艺师。
  第十八章提出了物理学家是可以分成预言家和工艺师之分的,物理学的革命需要的是预言家,可是目前研究弦理论的主要是一些工艺师类型的物理学家。——这是这本书最精彩的观点,也是令我获益最多的观点。
  作者在第十八章里的观点是建立在库恩的科学革命的范式的理论之上的,还是比较有信服力的。
  为什么说这一章的观点是令我获益最多的呢?我之前一直在思考数学物理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物理学分支,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究竟又是怎样的。虽然我本身也是做的相关的工作,但是一直没有想出令我满意的答案。看了这一章之后便突然领悟到原来物理学绝不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是存在预言家的物理这种可以不依靠数学工具而取得成果的物理的。(注:这里绝没有否定数学对于物理学的作用的意思)因此真的是获益匪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