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学者论全球化与自主

蔡拓 编 蔡拓、俞可平、 Arif Dirlik 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2008-06出版)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蔡拓、俞可平、 Arif Dirlik 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

蔡拓 编  

页数:

313  

前言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也同样体现在思想文化中。但是。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而言,中国的思想文化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要小得多。尽管中国学者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但除了少数专家之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依然所知甚少。特别是欧美中心主义的偏见,使西方学术界很少关注欧美国家之外的思想文化发展。例如,近年来我们翻译出版了大量西方学术著作,但中国学者的论著在欧美国家用当地语言发表的则是凤毛麟角。另一方面,我们则欣喜地看到,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文化和学术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许多国外的有识之士已从单纯关注中国经济,转而开始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包括关注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学术等各个方面。

内容概要

  中国的全球化研究涉及各个学科与领域,哲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社会学、文化学、新闻传播等等,并且像国际学术界早期全球化研究一样,体现出经济视角的主导地位。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却是,政治的考量与分析日益渗透于整个全球长化研究之中,从而决定了政治视角在全球化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中国的全球化研究关注的热点和争论的主要问题包括全球化是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是渗透或扩展到政治文化领域;全球化是一种主观臆造,还是一种客观事实;全球化是西方化、美国化,还是由西方、特别是美国所主导;中国应拒绝还是融入全球化;如何认识全球化的政治挑战,涉及如何定位国家及其主权、如何对待国际机制、如何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公正的关系等等。至今为止的全球化研究仍然表现出如下两个特点,一足经济的视角仍居于主导地位;二是对全球化的时代意义及其启示的深度学理探究还比较缺欠。我们不仅要克服极端的全球化鼓吹者或批判者的片面与失误,还要超越全球化的经济学研究和简单的全球化正负效应(双刃剑)两分法研究。在全球化这样重大时代课题研究面前,我们不必急于作出好与坏的价值评判,而应着力研究它对人类已经认同、熟悉的主导性制度、价值的冲击与影响,挖掘其学理的意义,这样才能对全球化的现实作用与未来走势有清醒的分析。中国的全球化研究折射出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与进步,相信这一研究会更加理性、成熟,表现出更富学理与智慧的光彩。

作者简介

蔡拓,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全球化与全球问题、政治学理论。主要著作有《全球化与政治的转型》、《当代全球问题》、《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契约论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政体学说》、《可持续发展——新的文明观》等,译著有《古希腊政治学说》。

书籍目录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论丛》中文版总序周敏凯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与全球化问题的理论思考/1胡大平 具体地历史地理解全球化和当代中国的实践/10俞正梁 陈玉刚 全球共治理论初探/22蔡 拓 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实践/37汪信砚 全球化与人类的共同利益/59俞可平 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63何增科 全球化对国家权力的冲击与回应/96王逸舟 国家利益再思考/123郁建兴 徐越倩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新角色/140杨雪冬 国家自主与中国发展道路/156郭树勇 全球化时代文化对国家利益的多重意义——兼论文化现代化与中国国家利益/174秦亚青 朱立群 新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185王义桅 探询中国的新身份:关于民族主义的神话/196王和兴 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十大趋势/211时殷弘 全球化浪潮中世界政治的内在矛盾和冲突/223门洪华 全球化与国际机制:理论上的启示/234江时学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244王在邦 论市场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转型/254庞中英 另一种全球化:对“反全球化”现象的调查与思考/268阮宗泽 从“民主赤字”透视反全球化现象/281刘金源 反全球化运动及其对全球化的制衡作用/294韩德强 反经济全球化思辨/304编后记/312

章节摘录

(一)多主体、多部门合作制度是实施全球治理的基本形式与有效机制政府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合作、共同参与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规定性之一。这一点在中国的跨国合作、全球治理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其具体形式就是多主体、多部门的合作制度。需要指出的是,多部门合作在中国的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等术语和经验中已有所体现,但其基本指向是政府部门间的合作,而且最终要由某个行政机构或负责人统摄。因此,严格地讲,与本文所要阐述的全球治理中的多部门合作制度有本质区别。我们这里讲的多主体、多部门合作制度,是指国内外不同行为体(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全球公民社会),以及同一行为体的不同部门、层次、单元,共同参与中国本土上的跨国合作,推进全球治理的制度性安排与机制。比如中英艾滋病防治项目,成立了由中国10个部委和两个国外机构组成的项目协调委员会,包括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卫生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公安部、司法部、教育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英国国际发展部。这个协调委员会将就中英艾滋病防治项目的重大事宜进行对话、协商、合作,相互间没有等级之分。与此同时,为了推动项目的实施,又成立了项目办公室和专门的专家指导小组。下属的云南和四川两个项目省也在各个层级成立了相应的多部门参与的项目小组,直到项目的最后实施地。我们调研的四川省资中县艾滋病社区关怀项目,把这种多主体、多部门合作制度一直延伸到试点单位——公民镇;而云南省易门县艾滋病感染者关怀企业试点项目,还把私人企业家融人到多部门合作制度中,更体现了这种制度与机制的包容性。

后记

作为本卷的主编,首先,我要表示感谢的是本卷文章的作者,他们都是国内著名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颇有学术成就,慷慨地同意将自己的文章收入文集,以支持这项向世界展现中国学者学术风采的工作;其次,我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吴雷钊,在文集编纂过程中,很多具体的工作都是由他完成的。在论丛即将出版之际,除了上面的感谢话语,我还想简单谈谈编纂本卷过程中的几点感受。第一,从国际社会来看,全球化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进入高潮,而中国的全球化研究恰恰此时才刚刚起步。尽管如此,由于世界全球化浪潮的涌动,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短短十几年里,中国的全球化研究还是获得了长足发展,呈现在众人面前的这本文集足以证明这一点。


编辑推荐

《中国学者论全球化与自主》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学者论全球化与自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