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针灸歌诀

毛俊艳,刘宝瑛,王丽霞,王建英,石梅仙,王金元,张亚玲,温普恩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1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毛俊艳,刘宝瑛,王丽霞,王建英,石梅仙,王金元,张亚玲,温普恩  

页数:

270  

内容概要

  《针灸歌诀》为适应初学中医者的需要,我们根据历代名医选择读本而成才的经验,结合现行教材学习的特点,参考五年制本科生的教学大纲,分门别类,组织有关专家,策划并编辑成8册通俗易懂的必背小丛书,从理论到临床,既系统又全面,特别适合初学中医者选择使用。

书籍目录

经络总论
腧穴总论
经络腧穴各论

章节摘录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环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体现于两个方面。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了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惟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针灸歌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