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入党培训新教材

孟永华,周明 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2-1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作者:

孟永华,周明  

页数:

236  

字数:

188000  

前言

2007年10月15~21日,党的十七大在北京举行。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本书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新的修订,增加了新的内容,旨在帮助要求入党的同志不断学习到新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本书着重讲解新党章的主要内容,回答要求入党的同志所关切的思想认识问题。对于一个要求入党的同志来说,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加人中国共产党,首先要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即党的性质,用哲学语言来说,也就是党的质的规定性,以及它的指导思想,即举什么旗的问题,这样我们对党就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个问题在第一讲作了阐述,并回答了历史发展到今天,工人阶级是否还是党的阶级基础的问题,特别是根据新党章对党的性质的新概括,着重回答了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问题,以及阐明了“三个代表”是党的本质特征。其次,要弄清楚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在第二讲作了阐述,并重点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什么是一个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过程,为如何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提供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此同时,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何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现阶段只能做什么,以防止犯超越阶段的“左”的错误。

内容概要

本书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作了修订,重点讲解了十六大党章作部分重要修改的内容,针对要求入党的同志所关切的问题作了回答,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是了解党的基本知识,提高对党的认识的重要参考材料。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讲 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 一、党的性质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特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四)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党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第二讲 党的最终目标和党在现阶段的任务 一、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一)共产主义社会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过程  (三)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与改革  (四)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键在党 二、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备目标第三讲 党的纪律和党的作风 一、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 二、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第四讲 共产党员的条件 一、正确认识共产党员的地位和作用 二、正确理解申请入党的条件 三、正确理解共产党员的本质特征 四、正确理解共产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第五讲 以共产党员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 一、端正入党的同志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端正入党动机的基本要求 三、端正入党动机的基本途径第六讲 入党需履行的手续 一、按照党章规定,严格履行入党手纪 二、入党需履行的手续 附录一:中国共产党章程 附录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附录三:入党常用文书基本写法后记

章节摘录

这些因素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应该、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简单地归之于社会主义本身,而应该看到,领导这个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执政党的认识能力、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有着决定陛的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问题出在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出现偏差,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29年,我们党犯过两次大的错误,一次发生在以“大跃进”为标志的1958年到1960年,另一次发生在以“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的1966年到1976年,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严重的挫折。以“大跃进”为标志的1958年到1960年,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我国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几年内,经济实力有了显著提高,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群众的热情高涨。但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地摆在全国人民的面前,人们盼望迅速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应该看到,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一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只要党正确地领导和组织群众,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的经济建设是可以快一些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脱离中国的客观实际,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充满了空想的色彩。在那其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在此后近20年间,经济发展没有多大起色,错过了许多发展机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后记

为了满足党的基层组织以新教材培训要求入党同志的需要,我们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编写了这本教材。党的十六大后,我们根据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党的会议精神和胡锦涛同志多次重要讲话精神,先后作了多次修订。现在又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参加编写工作的是中共中央党校党建研究生班的学员。这些同志来自各省、市委党校党建课程教学的第一线,对党建理论和实际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这是写好本教材的基础条件。全部书稿由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云献和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刘海涛修改审定,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参加本书各章节写作的人员是:周明、梁代生(第一讲),胡杰(第二讲),孟永华(第三讲、第六讲),周明(第四讲),包桂英(第五讲)。


编辑推荐

《入党培训新教材(2007年修订本)》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入党培训新教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