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设计的精神

香港设计中心和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 编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香港设计中心和艺术与设计出版联盟 编  

页数:

28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因为有了香港设计营商周亚洲论坛这一平台,我们得以有机会请到来自全世界各领域的顶尖设计师与我们面对面地分享他们的故事和观念。设计的各种领域在21世纪越来越交汇融台,设计的思想与精神却贯穿着这些纷繁的领域。讲故事是人类传承历史的一种充满乐趣的方式,因为有乐趣,也使故事中的砚念和精神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和传承。于是我们选择了本书里来自这些设计师演讲中的故事片段,并记录了编者与他们的对话,以期听故事的人能选择自己喜爱的观念,领悟设计的精神。

书籍目录

从“我家妈妈”到“情感建筑”香港海洋公园:亲爱的人民公园光就是空问的生命人与设计原型明天的没计学校从进入到整合,品牌的阔际化芝加哥干禧公园效应变化中的人与世界源十自然的心灵感悟奢华的挑战:变化世界的心理欲望21世纪的旅馆设计美梦奢侈品的起源与鞋结缘“巧克力”与流行趋势以小博夫的品牌价值劣设计之劣后果“不创新就灭亡”表面之后,造型之外设计差异:竞争者无法跨越的差距设计的收益观念情景化零售空间区分好想法和坏想法不要顺理成章地接受一切巴黎的新艺术精神香港湿地公园设计的有效奢侈中国的新设计机遇典型的香港风格北京首都博物馆:官方设计体系迷恋色彩拼贴发展出来的设计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和困惑

章节摘录

插图:香港,创意辐射之岛每年的香港设计营商周举行的时间,都是当地气候最宜人的时间。活动中,人们感受到了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看见了设计与商业结合的巨大潜力,听到了国际设计巨匠震撼人心的演讲和演示。“香港设计营商周”的国际研讨会邀请的嘉宾都是国际最好的讲者,连续几年都是如此。有很多人做这件事情,也有很多观众参与。邀请的嘉1宾都能准时参与,这本身就说明了品牌有很大的效应。“为亚洲设计” (Design for Asia)大奖邀请了很多名人作为评委。过去几年大家都看到评委、看到得奖的名单和报道,明白这个评奖和其他评奖是有所区别的,我们从纯粹的设计师角度去评一个奖,也希望设计师在思维和商业上的功能、他对亚洲生活的影响这个角度出发可以和其他评奖形成明显的差别。这些让外界知道我们在做其他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有了这两点作支撑,“香港设计营商周”的品牌效应就开始慢慢扩大了。我想说明的一点是, “营商周”的奖项从本质上来说不是颁给设计师的,而是颁给品牌的。设计师当然也会得到奖励,但差别在于本质上。

媒体关注与评论

  讲故事是人类传承历史的一种充满乐趣的方式.因为有乐趣,也使故事中的观念和精神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和传承。本书选择了香港著名的设计师演讲中的一些故事片段,领悟设计的精神。  ——绿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设计的精神 PDF格式下载



书里不仅仅有以前的设计师的设计经验,而且每个案例都有彩图搭配,很详细...希望设计精神.续 将来可以买得到...


很喜欢设计的精神的1与续,通过与设计师的交流中不仅听到了设计师独到的理念,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精神,设计是他们的支柱与力量。


书中介绍了很多设计师及其作品,让我大开视野,以聊天的方式讲述了他们的设计思想。


设计的精神和设计中的设计 设计的觉醒 负建筑是一套不错的书!


设计的精神,无处不在,值得珍藏!


一个个故事的题材,不过其中有几个设计师就是打酱油的,说奢侈品的几个设计师蛮不错的。


真的不错,有时候静心看着设计的文字,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深化


刚拿到手 纸张和装订还不错 满意 给喜欢设计的儿子买的 还在还在学校 还没看到 应该会喜欢


非常有意义的一本关于设计的书籍。


对于设计一直只是听说但没有更多的了解,看了这个书以后对于设计有了更好的认识


有设计师思维,值得后辈学习


很好的书,也很出名啦~~可以给人一些思考的


个人觉得不错虽然刚开始读但是感觉不错!


朋友推荐的,果然不错!印刷、包装都很好。


还没细看大体翻看还不错~


通过看这几位大师级人物的文章受益匪浅!


不错,很棒。


书还没看,包装不错,看完追加评论


内容还可以,言简意赅


给女儿买的,还没送去,不错


受益匪浅,很棒


帮人家买的,感觉挺有艺术气息的书!!


速度很不错.第2天货就到了.书的质量也不错 .
此书值的买来读..
动手点吧..


刚刚看完上卷,感觉非常好。书很新,印刷也不错!


设计的精神——体验各种跨界的思想火花,对于一个平面设计师,真的是精神上的鼓舞。推荐。并推荐设计的精神续


对于学设计的我来说看这本书很受益匪浅~~~但是觉得字体有点小~~~,书中是对设计师的一些访谈还有介绍来叙述的,看了这些成功设计师的作品~和赋予的概念~是很收益的,很不错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在深圳书城看到的,但是不能打开看里面是什么样的,很是郁闷,后来就想回来当当上看一下简介然后再买,因为之前买过很多关于设计方面的书,但是看了之后觉得都没有写出什么,很多都不是设计者自己的原文,而是书的作者以为的,设计者的想法,所以看了之后不禁觉得有点失望。还好当当上也是有这本书的,看了一些评论,和书的目录,后来买了一本,总体觉得介绍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涵盖了设计的边边角角,好像都有的样子,但是没有想象中介绍的那么全面。印刷也还可以。对了,突然想起来,就是很多文章看到最后,总觉得还没说完,就想着翻一页后继续看,但是很多久这样戛然而止了。很是闹心啊。所以喜欢报着刨根问底的心情读这个文章的人们,可能要失望了。呵呵!


内容很实在很实用,有很多设计大师的经验,开阔视野,不错。


很多新的理念,对设计初学者来说是不错的引导!值得读一下


书很好,很多设计理念.


适合有经验的设计师提升来看


这本书很不错。不过我在北京下的订单,却隔了两天后才收到,当当的效率要提高点


有些部分很好,讲得很实际,有些比较一般,不过还是可以吸取不少的养分!


书的封面棱角 有些破损了 估计是运输过程中的问题


开卷受益,抽空一定要读完。


翻译啊翻译 怎么感觉是用什么词典照搬下来的,根本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耐心的话 内容不错


书是挺不错,我是买来收藏的,遗憾的是快递弄坏了一点点封面。


版面还不错虽然是访谈类的不过还是开了眼界不错的书


开拓思路,受益良多


只是一些介绍和访问```


这书等了很久了,这几天比较忙!看了一点


1、该书籍采用了采访问答的形式。2、采访对象都是设计界有影响力的。3、产品都比较新。4、如果是想作为论文的参考文献的话,参考价值不如专门的学术书籍。5、如果是作为专业相关性阅读,可以给五星。


看了会有些收获的~


还不错,有适当的角度和讯息。对设计爱好者来说是一本旅途上不错的读本


如题。贵且不说,一本设计的书,选的图片完全不能打动我,既没有视觉冲击,又没有感官享受。可能我是门外汉吧。


香港展会的参加者的访问记。比较抽象,比较简单。没有系统的理论介绍,更多是自我的宣传。


包装很差,差点就弄坏了!


书很好,很有启示。


书到手了,还没看,应该还不错


包装不好 里面还可以


还行吧,书皮有些皱了。


翻翻看了一下,还觉得可以。


实在看不下去呀


书是好书但是是旧书很脏


盼了好久才购到这本书里面的故事很有设计的味道,创意和灵感在生活渐渐闪现!就是价格有点高再多点折扣就更好啦!


有些失望,成书不严谨,不认真。书的内容似乎只是以香港设计营商周一些设计师们的演讲的文字版:1.这些演讲当时应该都是配着幻灯片展示之类的一起进行的,所以会经常性冒出“比如这幅图中的XXX”,而你根本找不到图,不知其所云的情况;2.很大一部分设计师都来自国外,这部分演讲的翻译真的很烂;3.各种错别字、排版错误。有愧于“设计的精神”这么个书名


紧跟时间的设计理念,30多个设计从业人员的经验之谈


实在是一般,比设计中的设计差了点。


“白皮书”系列总是低调地诱惑我去买、去读、去收藏。从《设计中的设计》到《负建筑》等等。这本是《设计的精神》同样令我向往得到。只是终于得到后,有点小失望。访谈形式的内容不是很有营养,排版小有缺憾,印刷尚且优良。


相对于《设计中的设计》,这本太让人失望了


内容一般,很像拼凑的,很多东西只讲一半!浪费钱


个人觉得未入行的 或者学生能看下很不错 加深对设计和广告的了解 有很多新东西我在书店翻了一下 能学到的东西不多 大概是都是凑热闹的东西比较多~ 没有你那个接触精髓的东西。个人见解~个人见解~


值得一读···可以拓展一下思维


不错,挺好的。有一些设计的心得


第一次在亚马逊买书,快递很给力,最主要的是书是正版,以前在别的网上也买过书,但书的纸张很差,这次打消了我网上买书的阴影,下次再买就来亚马逊,哈哈!


继续给力!很不错的书!内容都很吸引人!包装也很不错!很满意很满意!呵呵!还会光顾


挺亲近舒服的。可总感觉启发性不强。但感是能从中学到点东西的。


很多细节我们没注意的 能从书上学到


内容到质量都很满意!值得买!


书的包装很好,很新,还没细看,但是内容很丰富,应该很不错,值得收藏


一个前辈推荐的,虽然内容与我的专业不同,但设计都是相通的,受到挺多启发。美中不足的是书的前两三页翻了几次就想掉出来了,还好影响不大,印刷还是很不错的,很有质感。


包装很好,内容还没看完


书的质量很好,而且里面有很多的设计谈设计,是众多设计师思想的结晶,对我的设计之路很有帮助,支持,书里面很精美,支持卓越。


记录了很多设计师的观点,而各类观点的共同之处就是“精神”,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坚持精神挺不容易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