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外国文化书系:戴灰眼镜的人

屠格涅夫 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12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

屠格涅夫  

页数:

260  

字数:

201000  

译者:

刘季星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屠格涅夫的一册散文选集,他的散文选择成集者在我国还不多见。这本选集收入分的散文十七篇,其中有自序,日记,书信、游记,人物速写,往事回忆;也有为著译写的短序,创作和行猎的经验总结,以及涉案的供词,力图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表现手法。它们写作时间的跨度,从最早的成名作《霍尔与卡里内奇》到临终前的绝笔《海行遇火记》,将近四十年;虽然以六十年代所写居多数,但他一生富有代表性的散文,不妨说又包罗在内了。这些散文文情并茂,又自成特色。《戴灰眼镜的人》是一篇回忆录,它的场景设在巴黎的闹市,但着重刻画人物,从一个人写了一个时代,全文两万多字,几乎都是两个人的对话,尤具特色。对话的范围广泛,语言生动,加上不时插入对人物的形态、动作和情绪的描绘,引人入胜,显示了作者文笔那固有的魅力。 这本选集还收入屠格涅夫的全部散文诗,散文诗是散文的形式,诗的构思,它徙于散文与诗之间,但和散文似更新近。我国最早把屠格涅夫的散文诗翻译成集出版的是巴老巴金先生,以名空译名著,堪称双绝。本书翻译了全部八十三篇散文诗,外加作者的一篇小序,已毫无遗漏,不少若明若暗似懂非懂的地方,借助新版本的注释也得到了解决。

作者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 1883)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
1843年春,屠格涅夫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别林斯基好评,二人建立深厚友谊。
1847~1851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出现的,包括25个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塑造了继奥涅金、皮却林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罗亭死于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战中。《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的关系,描写亲英派自由主义贵族代表基尔沙诺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札罗夫。但巴札罗夫身上也充满矛盾,他是旧制度的叛逆者,一个“虚无主义者”,否认一切旧传统、旧观念,他宣称要战斗,但却没有行动。小说问世后在文学界引起剧烈争论。
从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著名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屠格涅夫对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沟通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书籍目录

窗外的风景自传海行遇火记阿尔巴诺和弗拉斯卡蒂之行戴灰眼镜的人日记关于“三十二人被控与伦敦的煽动者进行勾结”一案《中短篇小说集》序《烟》单行本序马尔科·伏夫乔克《乌克兰民间故事》译本序猎人的五十戒和猎犬的五十忌霍尔与卡里内奇贝逊家的牧场森林与草原帕加马的发掘致《北方蜜蜂》报出版人信关于《父与子》果戈理散文诗第一部分 乡村—交谈—老太婆—狗—对手—乞丐—“你将会听到愚人的批评”……满意的人—外世守则—世界的末日—玛莎—傻瓜—东方的传说—两首四行诗—麻雀—头骨—壮工和白面书生—玫瑰—纪念尤·彼·弗列夫斯卡娅—最后的会见—门槛——探望—Necessitas,Vis,Libertas—施舍—昆虫—菜汤—蔚蓝的王国——两个富翁—老人—记者—两兄弟—利已主义者—上帝的盛宴—斯芬克斯—仙女们—仇人与朋友—基督—岩石—鸽子—明天!明天!—大自然—“把他绞死”—我会想些什么呢?—“玫瑰花,多么美丽,多么鲜艳……”—海上行—某某—停住!—僧人—我们还要战斗!—祈祷—俄罗斯语言第二部分 邂逅——我怜悯……—诅咒—孪生兄弟—画眉(一)—画眉(二)—无枝可栖——酒杯—谁的过错?—行为守则—爬虫—作家与批评家—同谁争论—唉唉,我的青春年华!……

章节摘录

  贝逊家的牧场那是七月里美好的一天,这样的一天只有在连续不断的好天气时节才能遇到。一清早这是个大晴天。朝霞不像大火似的燃烧着天空,而在四处渗透出淡的红晕。太阳不像酷热的旱天那样喷着火烤人,不像大雷雨来临之前那样昏沉沉地黑下了脸,而是开朗亲切,光明灿烂的,从一片狭长的浮云背后安详地露出身来,精神焕发地放出万道毫光,又隐进了淡紫色的雾霭之中。铺在空中的一片白云,顶边上镶着一条阳光,如同银蛇在跳动;它的闪烁好像锤炼后的银子……只见活泼的光线喷薄而出,庞大的星球快乐而庄重在升出云外,仿佛一跃而起。  将近正午时分,高空中通常有许多云块出现,浅灰色之中透着金黄色,边缘上有淡淡的亮光,它们像散燕在汪洋恣肆的大河里的岛屿,四周围形成了同样清澈澄蓝的透明的细流。这些岛屿几乎巍然不动,而在远处的天边,它们却互相靠拢,挤成一堆,彼此间的蓝色的空隙给挤没了,但它们本身却像天空一样地蓝,因为它们吸收了全部光和热。天边的色彩是柔和的,泛着淡紫色,一整天都没有什么变化,四面都是如此。看不到天色会暗黑下来,也看不到天边会聚成乌云,只有那么一些地方从高空垂下蓝莹莹的帘子。那勉强可以分辨出来,是在飘洒小雨。傍晚时这些云块大多消失了,最后几块变化不定的乌云像烟雾一般化成玫瑰色的涡卷遮蔽着西下的夕阳,在它以升空时那种从容的态度不慌不忙地落下去的地方。鲜红的阳光在渐渐地暗黑下来的土地上作片刻的停留,金星悄悄地在天边出现了,安静地闪动着火光,好像小心地拿在手里的一支蜡烛。在这些日子里,各种色彩都是柔和的,它们虽然鲜艳,但不刺眼。一切给人以一种动人的温和的感觉。  在这些日子里,天气有时非常火热,坡地上有时甚至像蒸笼那样闷热,但是一阵风起,会把郁结的炎热冲散,驱除干净,而旋风--连续不断的好天气无可怀疑的特征--就会像高大的白色圆柱那样沿着大路在田野上扫过去。干燥而明净的空气中散发着艾蒿、收割的黑麦和荞麦的气味,即使昌在天黑之前的一小时,您还感觉不到湿气的到。这样的天气正是农民为了收割庄稼所盼望的……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有一天我在图拉省切尔尼县打雷鸟。我射中了相当多的猎物,满满一口袋很不客气地勒得我肩膀痛。晚霞已经隐没了,落日的夕照虽已消失,天空依然明亮,可是寒冷的夜色渐渐加重,并从四方笼罩下来。这时我终于决定回家了。我快步穿过一大片灌木的"面积",爬上一个小丘,眼前却不是我所预期的右手边种着一排像树、远远立着一所矮小的白色教堂的熟悉的平原;我看到的竟是完全不同的陌生的景象:我的脚下躺着条狭长的山谷,它的对面是峭壁一样的茂密的白杨树林。我心疑地停住了脚步,回头看了一眼……"哎哟!"我想,"这条路完全走错了,我往右边走得太远了。"我自己也奇怪为什么会弄错,急急忙忙又走下小丘。这时我立刻陷入一般讨厌的停留着不动的湿气之中,简直像走进了地下室似的。  谷地上长的茂盛的野草深可没膝,全都是湿淋淋的,白茫茫的像铺了一块白布,在上面走实在有点害怕。我赶快横穿到对面,沿着白杨树林加快速度向左去。蝙蝠在静悄悄的白杨树枝头上飞行,秘密地在朦胧的夜窜盘旋,抖动;迟归的一只雀鹰急于回巢,在高空迅疾地一掠而。"对了,只要走到那个拐角上,"我暗自想,"马上就是大路,我可是已经多起了一里弯路了!"我终于走到了树林的拐角上,可是什么和也没有。我面前一大片尽是没有刀爷砍伐痕迹的矮小的灌木;在灌木林背有远很远的地方,却是荒野。我又一次停了下来。"这叫奇怪吧?……我到了什么地方啦?"我开始回忆主一天里是怎么支的。走过哪些地方……"唉!这是帕拉兴灌木林啊!我最后叫了起来。"不错!那边应当是辛达耶小树林……我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跑得这么远?……怪事!现在又得向右走了。"我朝右手方向走,开始穿越灌木林。这时天色已黑下来,而且越来越黑。仿佛遮满了大雷雨欲来时的乌云;同时夜雾从四面升了起来,甚至高空也施放出无尽的黑暗。我偶然发现一条杂草丛生不平的小路,我在这条小路上走,睁大眼睛看着前面。四周很快成了一片漆黑,一切都静下来了,只有鹌鹑偶尔叫唤几声。一只夜间的小鸟张着柔软的翅膀悄无声息地在低空飞着,差一点撞在我身上,吓得立刻逃走了。  我出了灌木林,步履艰难地在田野间的小路上慢慢地走。我勉勉强强地认出了远处的景物:周围是白茫茫的田野,它的尽头有大股阴森森的黑气升起,不断地移动过来。我的脚步在疑固的空气中发出沉重的声音,微微发白的天空又转为蓝色,但已经是夜空的蓝色了。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在瑟瑟地抖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外国文化书系:戴灰眼镜的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