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杨靖宇

刘虔 著 刘治平 编 21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21世纪出版社  

作者:

刘虔 著 刘治平 编  

页数:

135  

前言

  “少年红色经典”丛书初版于二00四年,是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启动的一项图书建设工程。  丛书初为二十册,分“文学故事”和“英雄故事”两个系列。主要收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时期最具影响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和相关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作品中的英雄,不管是艺术形象还是生活原型,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崇拜和追慕的偶像。  丛书受到社会关注和读者欢迎,出版当年即入选中宣部等九部委“知识工程——中华全民读书活动”推荐书目,多次列入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图书选题,入选文化部、财政部送书下乡工程政府采购书目,成为许多地区农村书屋和各种读书活动的首选图书。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中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为此,我们将丛书规模扩展为四大系列四十册。新近和读者见面的“时代楷模”系列,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感动中国人物;在建党九十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还将推出“革命先驱”系列,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风采。  丛书增订出版之际,适逢“双百”评选活动蓬勃开展。学习宣传英雄楷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让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幸福成长的少年读者了解历史、亲近英雄、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谨将此丛书献给伟大祖国六十华诞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九十诞辰。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二00九年九月

内容概要

在茫茫雪原,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地战斗着。无数次地重创敌军,威震南满……在最后一次战斗中,由于叛徒的出卖,他陷入了敌人重兵的重重围困之中,孤身一人战斗了五天五夜,直至壮烈牺牲。杨靖宇慑人的刚毅让敌人大惑不解,剖腹检查,发现他胃里竟没有一粒粮食。

书籍目录

题记
血凝青史,那英雄拥有的岁月已成永恒
美丽的乡村,有一个苦难而勇敢的少年
从劳动神圣论,走进血与火的风暴中心
在民族危难的前哨,高擎抗击日寇的战旗
到南满的深山去,整建一支英雄的队伍
驰骋辉发江之南,孤悬敌后鏖战急
在抗日联军的旗帜下,进行最后的斗争(上)
在抗日联军的旗帜下,进行最后的斗争(下)

章节摘录

  现在,杨靖宇就站在了确山的土地上。  他不禁想从心底里喊一声:  “故乡,你的儿子回来了!”  他是多么欣慰呵!数月不见,故乡是真的大变了。夺取了武汉的北伐军声威赫赫,就是眼前即将到来的革命,也已经写在各色人等的脸上。那个盘踞在确山土地上的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旅团,从军官到士兵,个个像热锅上的蚂蚁。当局的官僚们、平日里鱼肉百姓洋洋得意的土豪劣绅们,一如惶惶然的丧家之犬。最喜悦的是革命党人和工农大众了,他们欢欣鼓舞,跃跃欲试。空气里到处浮游着一吹就着的火星。杨靖宇十分清楚自己的使命,就是要和战友们一起,以最威猛的气概,点燃这场燎原之火。  杨靖宇和战友们在确山县城周围的数十个村庄开展着秘密的发动工作。他们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宣传北伐的胜利,组织村级农民协会,准备起义的枪支弹药。为了武装自己,他们发动乡村农协,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各种土枪土炮鸟铳梭镖,千方百计地向地主武装和军阀士兵或收买或智取武器弹药。有一次,杨靖宇买了些吃的,送给他日前混熟了的一个守城的军阀士兵,说:“你能教我持枪扛枪的方法吗?”  “行呀,这还不容易!”  杨靖宇从士兵手里拿起枪扛上肩。  士兵在后面边吃边喊:“一、二、一。”  杨靖宇快出城门了,士兵喊:“向后转!”  “朋友,我不向后转,我要回家了!”  杨靖宇说完就往城外跑。  士兵见势不妙,急急火火追到城外。  杨靖字掏出两块银元,放在地上说:“朋友,对不起。我知道,你丢了枪,交不了差。这银元给你做路费,你回家吧!  那士兵一时愣住了。想了想,觉得回家也好,捡起银元,便逃回了老家。  如此,杨靖宇获得了据说是确山农民起义军的第一枝快枪。  建立全县性的农协组织,已经准备就绪,瓜熟蒂落。1927年2月15日,由杨靖宇等人主持,在洪沟镇的玉皇庙召开了确山县第一次农民协会代表大会。杨靖宇被选为农协主席。  正在这时,离县城不远的董庄发生了一起农民被打事件。一个农民给官府送粮,只因装粮食的口袋开了,粮食撒了一地,就被官方收粮的人打得头破血流,在场的农民无不为之愤慨,便一起到县城去找县长讲理。县长王少榘见人多势众,迫于压力,不敢不理,敷衍农民说:“你们先回去,政府一定认真查究,严肃处理。”谁知农民一走散,王少榘就翻脸不认账,不仅不去查处打人凶手,反而派出团防营的士兵把几个带头的农民抓了起来。这一下,犹如火上浇油,越发激起农民的愤怒,他们联络各村的农协会员,要同官府拼个究竟……  杨靖宇从眼下的事态中得出结论:  人民已忍无可忍!  在征得上级党组织同意后,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果断决定:“马上组织武装暴动!”  4月4日。是传统的清明节。这一天,被仇恨和胜利的渴望引导着的数万农民,在杨靖宇等人的指挥下,早早就从四面八方齐聚在确山城外的东关大操场。太阳在东方照耀,霞云四起。绣有木犁图案的农协会旗,迎风飘展,遮天蔽日。人们手持大刀、梭镖、鸟枪、火铳,有的依傍着自制的“九节雷”土炮,肃然而立;更多的人则举着扁担、锄头、木棍这些平素用来干活谋生的家什,作为攻防的武器。人海如潮。怒涛滚滚。人们的脸上一色的勇气,目光炯炯,显示着与敌决战的凛凛威风。这些往日被命运视为奴隶的人们。今天将以战士的姿态迎接命运的挑战。他们要成为主人。他们将成为主人。因为他们都认定了自己的目标:以生命去伸张正义,用热血去摧毁邪恶……  围攻确山县城的战斗,就这样以武装示威的形式,拉开了序幕。农军首先施以围城之举:捣毁车站,设置路障,占领要道,截断交通和电话通讯,把敌人堵在最小的空间里。  在农军压城的时候,县长王少榘被迫来到东关大操场。杨靖宇等人代表起义农军,向王少榘提出四项要求:交出确山四大劣绅;取消苛捐杂税;不再派车派夫;释放被押劳苦农民。王少榘含糊其辞,口说“好办,好办”,却无实际行动。待农军对他再施加压力,将他软禁在路边的火神庙里要他传信把被押无辜放出来之后,农军才把他放回去,并要他一一落实其余各项。  但是,王少榘一回城,又故伎重演,背弃承诺。他封城固防,指使驻城的军阀匪兵各方把关,枪口对准起义农荤,妄图负隅顽抗。敌人穷凶极恶的架势,把农军的激愤推到了极点。农军决定实施攻城之策。此时,邻近各县农民协会的参战者也已纷纷到位。6日,攻城的武装农民近五万之众,且拥有更多的步枪、手枪和土炮,势如排山倒海,士气更加高昂。  天黑之时,一声攻城令下,农军枪炮齐放,火光四射,杀声震天。农军战士各显神通,各施其能。没有枪炮的,就以火攻,他们顶着浸湿的棉被,冲到城门口,堆上柴火,点火烧城门。有的搬来云梯,趁黑登上城墙,与敌搏斗。农军将士的勇敢和攻城必克的气概,使城中守敌心寒胆战,士气土崩瓦解。  8日的夜里,天下大雨,自感穷途末路的敌军乘机弃城而逃。农军蜂拥而进,全歼残敌。县长王少榘未能逃脱,被活活生擒,关押在看守所里,成了瓮中之鳖。四大劣绅也如落水之狗,逃到他乡龟缩起来。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少年红色经典”丛书共二十册,分“文学故事”和“英雄故事”两个系列。前者为原创的文学作品,后者多为纪实的人物传记。丛书主要选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时期最具影响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和相关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少年红色经典:杨靖宇》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杨靖宇 PDF格式下载



看书和看电视剧不一样,看看这些纪实类的英雄人物小说,珍惜今天的生活啊


女儿说太伤感了,恨死小日本。希望国家越来越强,对得起英雄的英灵。


这本书封面不仅好看,


小孩要买的。


没有多少插画


可以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