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经典国学系列丛书(套装共4册)

张艳玲 张艳玲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12-04出版)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张艳玲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12-04出版)  

作者:

张艳玲  

页数:

621  

前言

中国书法被公认为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也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样式。自从汉字出现以来,书法艺术就几乎同时出现,几千年来,世事变幻,而书法艺术的魅力依旧吸引着无数炎黄子孙,甚至还有数不清的外国人士为之痴迷。 所谓“书法”,按其字面意义,可以理解为文字书写的方法或法则、规律。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内涵并不等于一般意义上的书写法则。汉字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书法是一种最简单的线的组合,这线是用软的毛笔蘸墨写出,于是就有了浓淡、干湿、瘦肥、丰瘠、粗细、疾徐的丰富变化。 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汉字书法,关注的重心是审美,要求把字写得美,写出神采,写出特色,要求在精熟的书写技巧的基础上,融入创作者的审美情趣、个性气质乃至其全部心灵。所以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也者,心学也。”又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古往今来的书家用简单的柔笔黑墨,点化各种单纯的线条,便夺天地之造化,显不测之玄机。点画之间,动天地之变;落墨之际,蕴风云之色。在时间的长河里,历代书家以其灵思妙想,承传开创,天光云锦,翠羽丹霞。于是,形成了一种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 书法艺术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 从殷商到秦汉三国时期是汉字的萌芽时期,文字经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阶段依次渐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魏碑的出现,书法达到了新的境界,到唐朝,书法艺术则达到鼎盛时期,随后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书法艺术继续发展,到清代更是名家辈出,各领风骚。 在古代文化中,用笔写字,不仅是写字本身,它与文化中的一切重要因素紧紧关联。大如宇宙,奥如心灵,庄严如朝廷般的典章制度,风雅如士大夫的闲情逸趣,通俗如民间的节庆仪典,无不渗透着书法艺术所体现的情怀。 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书法的线之流动犹如天地间气之流行。气之流行而成物,线之流动而成字。中国艺术,文学、绘画、音乐、建筑,都含有线的意味,但比较起来,书法更简单,又更虚灵,更接近于宇宙的本体意味。 中国书法有五种字体:篆、隶、楷、行、草,这多样的形态又是由点、横、竖、挑、撇、捺组成的,方块字形本身就具有一种堂堂正正的建筑美。 从仰韶彩陶的刻画符号到青铜铭文又到秦汉碑文,虽经时代沧桑,观念迭变,文字的重要,特别是具有重大召告功能的美的文字一直处于文化的重要位置。这种重要性随时间继续传承,而且不断繁衍,直到清代。 书法是一种抒情艺术。诗文要用书法来写出,很多时候诗文就是书法,书法就是诗文。书与诗一体,书与文一体,书与画一体是古代形成的一种“天然”的艺术结构。文以气为主,诗与情相连,画为心画,书乃心声。因此,书法好对人的重大影响不仅仅是艺术上的,甚至写得一手好书法还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中国古文化中,可以这么说,文字有多重要,书法就有多重要;教育有多重要,书法就有多重要。今天的世界已进入计算机时代,汉字书写的实用功能已经大大地弱化了,中国人未必能像古人那样静下心来投入大气力去练一手好字,也不大可能成为书法家,但现代中国人应该认识书法,懂得欣赏书法。因为这是一种高雅的文化修养,是一种令人愉悦的艺术享受。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守着一杯淡茶,静静地欣赏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书法珍品,未尝不是人生的一种享受,一种境界。

内容概要

  所谓“书法”,按其字面意义,可以理解为文字书写的方法或法则、 规律。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 内涵并不等于一般意义上的书写法则。汉字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 书法是一种最简单的线的组合,这线是用软的毛笔蘸墨写出,于是就有了 浓淡、干湿、瘦肥、丰瘠、粗细、疾徐的丰富变化。

书籍目录

卷一先秦书法概述仓颉造字刻划符号和陶文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金文石鼓文鸟虫书帛书和帛卷秦汉书法概述李斯创小篆泰山刻石程邈狱中造隶书隶书的演变汉代瓦当文汉代隶书大放异彩斑斓多姿的汉简崔、杜“神品”东汉碑文熹平石经草书——速写的字体今草大师张芝“亚圣”张昶行书的出现行书之祖刘德升魏晋南北朝书法概述楷书成主体章草大家曹操“楷书之祖”钟繇诸葛亮的篆隶八分“法帖之祖”陆机书法家陆云女书法家卫夫人章草大家皇象与索靖书法“三谢”:谢安、谢尚、谢奕“书圣”王羲之王献之的“游丝草”王殉行草北朝碑学卷二南朝帖学隋唐五代书法概述楷书之盛“禅林笔圣”智永帝王书法家之李世民、李隆基“唐初四家”之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学我者死,似我者俗”的李邕狂草的出现“颠张狂素”“斯翁之后,直至小生”的李阳冰“颜柳筋骨”诗人书法家之贺知章、白居易、杜牧等释怀仁集《圣教序》五代书苑之杨凝式、李煜两宋书法概述:宋太宗与法帖之祖《淳化阁帖》宋初篆书的昙花一现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书法卷三书坛风流之苏轼苏门四学士之黄庭坚“一时欧蔡”之欧阳修、蔡襄神经质书法家米芾书家米友仁薛绍彭的晋唐法度宋徽宗赵佶首创“瘦金书”奸相蔡京书法宋高宗赵构书法南宋的文人书法家金代书法概述党怀英书法王庭筠书法赵秉文书法元代书法概述元初三大书家之赵孟頫元初三大书家之邓文原元初三大书家之鲜于枢女书法家管道异元代书坛碎锦——康里蠖蠖金石书画鉴定家柯九思“铁笛道人”杨维桢“元季”四家之倪瓒明代书法概述明初“三宋”“二沈”明初政坛书家陈献章的“茅草字”“吴中四才子”之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白日”“青藤”之陈道复和徐渭“晚明四家”之邢侗、董其昌、张瑞图、米万钟明末两大书家之黄道周、倪元璐清代书法概述帖学与碑学明末清初名家“神笔”王铎“四王”之王时敏书法“清初第一写家”傅山“清初四僧”之朱耷、石涛盛世之康熙、雍正、乾隆书法王虚舟与张照“扬州八怪”之金农、郑燮、高凤翰、汪士慎等卷四“清四家”之刘墉、梁同书、翁方纲、王文治铁保书法碑学大师——邓石如书家张廷济学颜三大家——钱沣、何绍基、翁同稣曾国藩书法晚清大书家赵之谦清末民初书画宗师吴昌硕备受推崇的康有为书风梁启超的行草书现代书法概述“南谭北于”之谭延□、于右任“南黄北齐”之黄宾虹、齐白石“荣县赵字”之赵熙出版家、书法家张元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书法帖学大家沈尹默革命家毛泽东的书法世界书法理论蔡邕著《笔论》韦诞著《笔经》卫夫人著《笔阵图》庾肩吾著《书品》虞世南著《笔髓论》李嗣真著《书后品》孙过庭著《书谱》张怀□著《书断》张彦远著《法书要录》欧阳修《书集古录跋尾》朱长文著《墨池编》米芾著《书史》曹士冕著《法帖谱系》宋徽宗敕撰《宣和书谱》陶宗仪著《书史会要》乾隆帝敕编《三希堂法帖》包世臣著《艺舟双楫》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书法常识什么是书法书法艺术古隶“八分”隶书行书之宝——“三希”唐玄度十体布局谋篇章法落款印章与钤印临摹真迹墨迹刻石勒石院体题跋集字书奴墨猪永字八法书画同源抄本刻本蓝本孤本副本珍本影抄汗青条屏、通景、屏风立轴册页手卷六书文房四宝最早一部系统介绍“文房四窄”的专书“蒙恬造笔”的传说现存最早的毛笔最有名的宣笔韦诞制作紫毫笔“湖笔”名闻全国王羲之的鼠须笔“梦笔生花”墨的出现最早的墨尊贵的“徽墨”蔡伦发明纸“纸寿千年”——宣纸“薛涛笺”“四宝”之首——砚最早的制砚专著笔筒镇纸

章节摘录

随着现代考古学在我国的兴起,古代文化之谜一个个的从地下被揭开,同时也为我们撩起了汉字起源的神秘面纱的一角。 殷商时期,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书法的代表。它们是考古资料可证实的数量较多又相当成熟的最早的汉字。甲骨文出现在3000多年前,也叫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 商朝人很迷信,无论大小事情都要卜问天神,如举行祭祀、狩猎、天气的晴雨、收成的丰歉、出行的吉凶等,都要通过占卜,谨遵神意行事。虽然现在看来这纯属一种愚昧无知的迷信活动,但在殷人的眼中,占卜却是最灵验的。所以,从甲骨文的内容,我们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殷人怎样占卜呢?就是在乌龟腹部的壳儿上挖一个小坑儿,用火烧一下,这样在另一面就会出现裂纹。管占卜的人就根据裂纹的形状来对卜问的事情进行推测判断,为了防止遗忘,他们就把占卜的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这种占卜的刻辞,就叫卜辞。因这种文字是刻在龟甲上,所以被后世称为甲骨文。 在秦始皇削平群雄,统一天下文字,以小篆作为官方标准文字之前,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珍贵文字遗产,甲骨文和稍后的钟鼎文、石鼓文一样,都属于古老原始的大篆体系。 目前,在殷墟发现的带文字的甲骨有10多万片。据初步研究,甲骨文使用的单字约4500个左右,目前已认识的约1700字。甲骨文字基本上具备了汉字的结构,即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甲骨文的记录是简单的,一块甲骨上少的只有几个字,最长的达百字以上。但卜辞的内容却很丰富,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小事,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在商朝,除甲骨文外,所发现的文字记录还有金文(铭文、钟鼎文)、陶文、简册和帛书等,所以周人说:“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其构造已相当完备,其中最重要的是象形和指事,即用约定俗成的符号表现出实物的特征,还有用符号代表某种意义,少数是象形和音的结合,或用同音来表达另一意义。 甲骨文多用尖锐的刀具刻成,有先书后刻和以刀为笔直接刻写两种形式。 据董作宾先生《殷人之书与契》和《安阳侯家庄出土之甲骨文》两文所载,在甲骨文笔画刻漏处,能够发现殷人契刻甲骨文是先书后刻。从书法角度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后世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等要素。从用笔角度来看,殷商时期刻工运刀就像用笔一样,能够表现出书法的某些用笔特征。同时,研究者在甲骨文中还发现了用墨或朱砂书写的文字,表明这个时期已有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这些朱、墨书迹的用笔,起止均显锋芒,有轻重粗细的变化,两端尖,中间粗,可看作是书法最初的用笔形式,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柔韧性和表现力。在章法上,甲骨文多为纵成行,横则有列与无列并存,疏密错落,变化丰富。结字上,既有对称美,重心稳定,搭配匀当,又有一字多种结构的变化美,组合复杂却呈现出多样统一性,方圆结合,开合有度,表现出原始的书法艺术形式美。不过,刀毕竟不同于笔,刻时不易圆转,直线较多,因此甲骨文的形态以方折为主,表现为瘦劲、峻挺的刻画特征。它的笔法有粗细、轻重、快慢的变化,而且字感古朴沉着,劲秀锸锐,奠定了书法艺术的基本书写规则。 虽然甲骨文形成于3000多年前的商代,但发现甲骨文才仅仅100年。我国古籍中有一些关于殷商和西周甲骨文字的记载。如《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周武王在灭商后两年,就因病去世,而周成王年幼,于是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决定在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新都,是为东都。上面这段话是周公旦对不愿随迁的殷商遗民说的,意思是:“你们的先人,是有册书典籍的,记载着殷革夏命的道理。”周公旦告诫殷商遗民,现在周革了殷命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他们服从迁徙的命令。这段记载证明殷商时期已有了册典,但没有说明这些“册典”的具体形式、内容。除此以外,在《诗经·大雅》中还有这样一段诗句:“周原,堇茶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日止日时,筑室于兹。”前两句表达了人们对周原土地肥沃给他们带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愉快心情,后面四句的意思是:用龟甲来占卜,卜辞表明,此时可以在此地筑室居住。这首诗记载了周代已有用龟甲占卜的事。 殷商甲骨文最初发现于清朝末年的光绪年间。关于它的发现经过,流传着这样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北京城里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患了疟疾,他到处求医找药,后来又请太医诊治。太医诊脉后随即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其中有一味是医生经常用来涩精补肾的中药叫“龙骨”。王懿荣打发家人到一家明代就已开张的老中药店达仁堂按方抓药。家人买回药以后,王懿荣亲自开包一一审视,无意中发现药中的“龙骨”上竟然刻有一种歪歪扭扭的好似篆文但又不认识的文字。王懿荣平日里就喜欢金石学,精通铜器铭文,对古文字学有较深的素养和造诣。从这一偶然的发现中,他立即感到此味“龙骨”绝非一般药材,于是他又派人到药店查问“龙骨”的来源,并将药店里所有带字的“龙骨”全部买回。P6-8


编辑推荐

中国书法被公认为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也是中国独有的文化样式。自从汉字出现以来,书法艺术就几乎同时出现,几千年来,世事变幻,而书法艺术的魅力依旧吸引着无数炎黄子孙,甚至还有数不清的外国人士为之痴迷。 这本《中华传世书法鉴赏(共4册超值典藏版)》(作者张艳玲)是“经典国学系列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经典国学系列丛书(套装共4册) PDF格式下载



在介绍书法知识方面十分受用。


内容不错,只是有点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