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皮影
2013-3
湖北美术出版社
关红 编
王海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国最美”系列(第一辑)是为配合国家“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而编创的介绍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读本,包括剪纸、年画、皮影、木偶、唐卡、风筝、泥塑、织染绣、玩具、面具脸谱。虽然这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国非物质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但因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是其形式美感十分显著,故选择这些项目作为“中国最美”系列的开篇,让社会各界和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美,也是我们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所做的一份努力。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经济上获得了极大发展,但由于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全球化、商业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依靠口传心授的传统手工艺术和技艺陷入濒危。在青少年中,传统节日被逐步淡忘,相反,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却十分受捧。传统技艺在年轻人中很难找到愿意学习的传承人,青少年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隔膜变得越来越深。20。3年,我国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文化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也开始了解和喜爱上了充满魅力、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保护工作也在全面推开的同时,进入了一个向纵深发展和个案调查的阶段。如何让我们的青少年了解我们的非物质文化,让世界各国看到我们的传统文化之美?我想,我们首先要把那些美轮美奂的民间艺术进行一番梳理,进行系统的整合,然后编辑一套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之美和中国非物质文化工艺特色的丛书,让人们看到它,了解它,爱上它。我们深信,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它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夸张写意的表现,随心所欲的创作力以及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加上它独具匠心的制作工艺,巧夺天工的奇思妙想,都会让我们沉浸在它所传达出的大爱和大美之中。这套丛书,就是我们奉献给广大中外读者的一份礼物。 这套丛书,我们会持续做下去,我们将力争把各地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传统民间艺术,按照既有视觉之美又有内涵之美的原则挑选出来,呈现给大家,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充分了解我们民族民间文化中的“中国最美”。我们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身为读者的您来告诉大家还有更多的“中国最美”。
《中国最美皮影》是“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一,由关红编著。《中国最美皮影》讲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的有关内容。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序 王文章 前言 王海霞 一、皮影历史沿革 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 二、皮影的种类与产地分布 陕西 河北 河南 山西 甘肃 青海 东北 四川 浙江 湖南 湖北 福建 广东 云南 北京 三、皮影的制作工具与工艺流程 四、皮影的保护与传承 五、皮影作品赏析 (一)头茬 (二)人物角色 (三)戏曲故事与民俗生活 (四)景物、家具、车马、动物 (五)神怪变化、珍禽异兽
版权页: 插图: 一、皮影历史沿革 皮影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创造,它是巧妙地利用光与影发明和创造的一种融绘画、雕簇、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一体的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充满神奇与梦幻,被誉为世界上最早供人欣赏的“幕影”艺术,国外学者称中国皮影是后世电影的前驱和开山之祖。 皮影的历史非常悠久,其起源与影子嬉戏、古代弄影幻术、剪纸、祭祀等活动不无关系。据《汉书·外戚传》所载,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终日思念不已,方士齐人李少翁夜张灯烛,设帷帐,使武帝另坐他帐,遥观故人之影。此记载虽未言明李少翁所弄之术是否是皮影戏,但的确是运用了光影效果,因此学界一般以仳典故作为皮影戏发展之嚆矢。唐朝(618—907)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大繁荣时期,皮影戏在故都陕西兴起,并由宫廷逐渐传人民间。五代(907—960)时,寺院俗讲僧“装屏设像”宣传佛教。道教也有一种宣传教义的说唱形式即“道情”,来源于道曲,但当时图像仍不会动,这是影戏的雏形期。真正的影戏始于北宋(960—1127),它是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说唱文学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宋朝,影戏随都城的变迁,从陕西传至宋都汴京(开封),并日臻完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崇宁、大观以来影戏艺人的姓名,还描述了“每一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等影戏演出的繁盛场面,可见宋代的皮影戏已成为一种民间普及的艺术形式。北宋亡,金兵掳走影戏等倡优伎艺百余人,影戏随之北传;南宋(1127—1279)偏安于临安(杭州),皮影也由娱神发展到娱人,由讲经到讲史,此时的影人由北宋素纸雕簇改为羊皮彩绘,社会上出现了“绘革社”(皮影的专业组织),是影戏的成熟期。这时的影戏也传播于湖、广、皖、浙等南方各地,皮影戏逐渐由黄河流域扩至全国。元朝(1271—1368)皮影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由于征战的缘故,蒙古军还把皮影戏带到了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到了明(1368—1644)、清(1644—1911)两代,皮影戏迅速向全国发展,是影戏的鼎盛期,剧目曰趋丰富,雕簇技艺更加精巧,用皮也改为牛皮或驴皮。各地的民间影戏班社数不胜数,就连京城的王公贵族也大兴“养班”之风。皮影戏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从我国传人南亚以及欧洲等地区和国家。至清代,皮影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并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诸多流派,其故事脚本、音乐唱腔、表演技法、人物造型都各具特色。20世纪30年代至今,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传统民俗日渐式微,影戏也随之衰落。近代也有一些反映现代生活和儿童题材的影戏。
《中国最美皮影》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门类中,选择具有视觉美感的传统美术和手工艺作品——皮影,对构成其形态的传统制作技艺进行描述和分析,让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其珍贵而又独特的价值。这项美好的传统艺术蕴含了人们的创造智慧,表达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