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约翰·克利斯朵夫 (全四卷)

(法)罗曼·罗兰 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10-1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者:

(法)罗曼·罗兰  

页数:

427  

译者:

傅雷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约翰-克利斯朵夫(套装全4卷)》一方面描写一个强毅的性格怎样克服内心的敌人,反抗虚伪的社会,排斥病态的艺术;它不但成为主人翁克利斯朵夫的历险记,并且是一部音乐的史诗。另一方面,它反映二十世纪初期那一代的斗争与热情,融和德、法、意三大民族精神的理想,用罗曼·罗兰自己的话说,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的遗嘱”。

书籍目录

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卷)献词译者献辞原序卷一 黎明第一部 濛濛晓雾初开,皓皓旭日方升第二部 天已大明,曙色仓皇飞遁第三部 日色朦胧微晦卷二 清晨第一部 约翰·米希尔之死第二部 奥多第三部 弥娜卷三 少年第一部 于莱之家第二部 萨皮纳第三部 阿达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二卷)译者弁言卷四 反抗卷四初版序第一部 松动的沙土第二部 陷落第三部 解脱卷五·节场卷五初版序第一部第二部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三卷)卷六 安多纳德卷七 户内卷七初版序第一部第二部卷八 女朋友们约翰·克利斯朵夫(第四卷)卷九·燃烧的荆棘第一部第二部卷十·复旦卷十初版序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


编辑推荐

  翻译家死了,留下了洁白的纪念碑,留下了一颗蓄满大爱的心。纯真的像孩子,虔诚的像教徒,比象牙还缺少杂质。如果我们的土地容易不得这样的真金子,那我们的土地一定是积淀了太多的尘埃。不懂得珍惜水晶心,那是真正的不幸。把全部爱都注入洁白的事业,像大海把全部爱情都注入白帆,像大海把全部爱情都注入了白帆。  本商品封面图片为单册,套装图片请以实物为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约翰·克利斯朵夫 (全四卷) PDF格式下载



     当你见到约翰克里斯多夫的面容之日,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题记
     
    《约翰克里斯多夫》是一部世界性经典著作,堪称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伟大的作品少不了这样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通古今,贯未来。站在这百十万字漫漫征程的结点上,音乐家克里斯多夫的背影渐渐隐没,但他绝不是踽踽独行。在他身前,这条路被千千万万的人走过,他的身后又簇拥着新一轮的滚滚人潮。茫茫宇宙中,其实我们都是同路的赶路人,一路披荆斩棘,为自己的世界开天辟地。
    生命是个谜语,人生几多奇幻。如果把人生比作河流,大多数人似潺潺小溪,可能美丽动人却浅流倏然而过,而克里斯多夫的人生则像莱茵河般壮阔蜿蜒,逶迤而去,随风起云涌而浊浪排空,粼粼波光闪烁着生命力的昂扬向上。就如鲁迅先生所说,总有一些人虽死犹生。蓝色的墓碑下,生命的潜流无止息唱着永恒的赞歌,它静静的淌过,沟通史前的寂寞和史后的喧嚣。那是生命力的余晖。
    和那神秘的莱茵河一样,克里斯多夫的一生是波澜起伏的。遇山激扬,遇海融会,在一生的征程中,无意间推开音乐圣殿的大门,使他坎坷的人生之路与艺术的光华交相辉映。来自内心的自我挣扎,对外界的激烈抗争,为他染上了激情的红晕,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无意中揭开了世界的幕布,看到的却是如水的清冷色调。友情是一场伯牙子期的心乐之交,斯人已去再无激扬的雅兴;爱情是一只口衔橄榄的和平鸽,揽在怀里却难见和平的安乐;正义和自由跟人生的本质没什么分别—绑着镣铐在跳舞……曾在高山下久久抬首弥望,等到真的有一天站到这最接近太阳的位置上俯仰天地,才发现曾经孜孜以求的成功也不过是一场清梦,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依然可望而不可即。郑渊洁说,“太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光明洒向人间的同时不让任何人接近它。”我们无法否认,生命是一次勃发与消沉留下的轨迹。真理是什么?爱情又是什么?或许这些被人类千古探寻的东西只是源于人类生而具有的本能追逐。得到的一瞬间就是失去,人多像飞过天空的一只扑棱棱的鸟,对世界来说意味着一道注定消失的轨迹,对历史来说是一个生命的句点,镶嵌在漫漫星河永恒的黑夜。
    哪段人生不是神话,何处流连不是梦景。反过来仙境也只是人们的美好意愿在天上的倒影,人类已经习惯于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生活,以此来维持苦与乐的平衡。意识萌生之日,即是挣扎起始之时。在宇宙苍茫的大河里,忽明忽暗的人影栋栋,似流水淙淙,却又暗藏着汹涌澎湃的神奇力量。河水流的墨守成规是否心有不甘,高山站的巍然不倒是否心力交瘁,时间掠过青丝白发可曾慨然而叹。世人画得出二维世界里的地球万物,却望不穿三维世界中的宇宙周遭。
    人生而渺小,就像河流终将汇入大海,人生难逃寂灭的归宿。但同时人又生而伟大,因为生命力的勃发会让这炽热的火花在宇宙的天幕上粲然绽放,烙下美丽而倔强的永恒倩影。《圣经》中上帝轻触亚当的手指,赋予了他生命的活力。而在认清无神论真相的今天,是自然将源源不断的雄浑力量注入人类的灵魂,点燃了生命力,并指给了人类可以终身相依的伴侣,那就是艺术。艺术本身就来自于生命力,同时又壮大了生命力。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人生中,音乐的旋律始终响彻在他生命的乐章里,随他压抑或欢快的情感起伏流荡。
    世间最美丽的事物是生命,生命因为生命力的点染而生机绚烂。这生命力是摇滚嘶吼出的“没有人能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是圣地亚哥与大海的殊死搏斗;是梵高静谧星空中永远眨着的深色瞳孔……欢乐是生命力,伤痛是生命力,一切情绪都是生命力不同的迸发方式。它是生命的脉搏,是人生的动力,是灵魂不可或缺的养料,它塑造了生命的美丽。
    背对黄昏的坟墓,面向漆黑的黎明,将死未死之时,让黑色旷野里透明的温度凝固灼热的呼吸。在生与死,光明与黑暗的临界点上,捞出遁入混沌的眼睛,捞起一个豁然清晰的世界—一切的运转都是生命力的投射。鸽子弯曲的倩影,海面温柔的清辉,地平线上太阳熟透了的笑脸……世间万物都带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它们和人类的生命力一并,交相辉映出变幻莫测的世界。
   但愿每个低音都饱满如春雷,每幅水彩都鲜活似烈焰,每颗心灵都茂盛如绿茵。人生的潜涌澎湃着岁月敲击的印痕,人来人往消失在无尽的狂流里,唯有生命力寒星般闪耀在漆黑暮色中—恰似一双双炯炯有神,带着笑意的眼睛。
  
  


  看该书,一半是源于文学史上之声名,一半则是源自傅雷的影响。打开后,欲罢不能。我们习惯了,好小说就是好故事,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使之等同。但我要说,撇开故事不严,看到如此美妙的文字,我也甘之如饴。正如该书出版序言所写,傅雷的翻译哺育了一代人,也将哺育更多的人。因此,一面对作者罗曼罗兰肃然起敬之时,对译者傅雷的崇敬之情也油然而生。


  这部沉重的巨著,是我有史以来受到情感冲击最为强烈的一部小说。而在此前读过的村上春树亦或是毛姆的作品,恐怕也要相形见绌。
  为了要表达这种情感,我忍不住借用了村上当年出于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钟爱,在他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写的一段话: “《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我始终是绝好的作品。兴之所至,我便习惯地从书架中抽出《了不起的盖茨比》,信手翻开一页,读一段,一次都没有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我真想把这其中的妙处告诉别人。但环顾四周,竟无一个人读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甚至连想读的人都没有!”。 而我在读《克利斯朵夫》的时候同样也产生了这种共鸣,每一字,每一句都让我倍感身受。
  
  罗曼·罗兰据说在取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法国人对于他取得的成就不怎么买账。在我看来,这恐怕是在《克利斯朵夫》一书中,将法国人、法国文化批判的体无完肤是有关的。世人总是偏好听好听的话,也乐于别人的赞美。但是这种病态的、带着腐烂气味的贵族喜好,让罗曼·罗兰一眼全都看透,他是不屑于用词藻来附合。但另一方面,他热爱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以及对他的艺术,他要用他的方式来警醒世人,而唯有苦难,痛处与斗争才能做到这一点,并且他完整地做到了这一点。
  
  上个世纪初期的法国也好,今天的中国也好,一个病态的社会,总是充斥着肉欲、享乐、名声、金钱的臭味,真正的艺术成了一文不值、沉闷、乏味的玩意。那些所谓的艺术家、作家、评论家们也都患了病,唱出来的、写出来的或是评论出来的东西,除了讨好、谄媚以及对物欲享乐的崇拜,看不到血色的,有力的东西。他们甚至有时以出卖人格和道理来换取名誉。他们的眼中就只剩下了这些。而那些与生命意义相关的人和事,在这些人眼中都是可笑的、愚蠢的话题。
  
  他们还没来得及认清自己,就已经踏上了事业的“征途”。一切的努力都只为一个目标——“享乐”!这时克利斯朵夫的出现,成了这些上流社会享乐者心中的尖刀,只要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被他正直的理想、对艺术执著的追求所深深地刺伤。尽管他们受了伤,心里也视他为眼中刺,肉中钉。但心里面是清楚的,他们无法回避这个人所产生的艺术影响。
  
  克利斯朵夫一生走的都是条痛苦、艰辛的道路,从他出生的那天起,似乎就别无选择了。他唯能选择的是怎么在一条艰苦的路,怎样走得比别人更远。在他整个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用近乎强迫的方式迫使自己不远离艺术的道路。
  
  这是一个关于强者的故事,关于一首圣者的歌。这里面有演奏不尽的旋律,而我手上也有读不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在这个迷茫的时期,我本期望从约翰·克里斯朵夫身上汲取力量和养料,可惜这本书却并不能指导我的人生。它如一面镜子,无论多么精准地反映着现实,奈何只是一个对映的虚像。能够看到自己,可看到自己又是多么可厌的事儿啊。对于想要用一部小说来做梦的人,这本书是要让他失望了。
  
  固然罗曼罗兰的笔锋中满含着力与爱,但近代欧洲的遥远距离,太过冗长的描写和叙述,让人难堪其负。我是用手机看的,更感吃力。尤其是进入《节场》以后,情节的发展越来越慢,甚至就是大段大段的叙述和议论,内容还是完全不了解的古典音乐和欧洲文化,让我常常感到是在读一本大部头的评论专著。这种时候常常需要把脑子放空读下去的。
  
  因为实在不懂音乐,恐怕这本书很大一部分乐趣失掉了。除掉罗曼罗兰对那个时代白描抑或照相似的刻画,这本书的情节——克里斯朵夫的一生,其实也并没有多么波澜起伏壮阔伟岸。仅仅只是一个人平凡的一生,他有些偏执刚愎,爱激动易激怒,是个音乐家。所以这并不是一个传奇故事,而是每一个人的故事:寻求自我、困于情欲、陷在社会与时代的洪流中漂泊挣扎。
  
  我所叹服的是,罗曼罗兰对于人物心理精准的把握和精确的描写,把每一个人的行为和动机看透了。上帝视角确实会造成这样的效果——作者说怎样就是怎样,每个角色都被曝露无遗。即使如此,罗曼罗兰笔下的人物,形象、性格、行为的统一程度还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对人深刻的理解,想必也不敢用这样的写法。无论是对于包含音乐在内的艺术,还是包含个人在内的民族,这就是罗曼罗兰的批评家的敏锐。
  
  这本书是一个人、一个世界。虽然我没能爱上他/它,还是很高兴能在这几个月相识一场。道声再见,许会再见。


  说实话,我喜欢这些文字,对小克里斯多夫的心里描写,像是也渗入了我的血液一般,让我感到的是无比的轻快与舒畅。 花了两个周末,断断续续的把它读完了。毕竟是罗兰老人家第一本小说,要讲的东西太多,从音乐开始,引到长篇长篇的叙事,长段长段的哲学性讨论文字好涉及文学,政治。总是一次全部领会要表达的东西,实再是有些困难。 那么我就从简单开的开始理解起来。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大至有两个主题,爱和真理。克里斯多夫,自始至终恪守着纯正艺术家的刚毅,正直,烈火一般的热情,在他的身体里,从未减退,毫不妥协。虽然经历贫苦,伤痛的灼烧与考验,最终开劈了一条伟大的艺术成就。
  与奥利维埃纯质的友谊,达到了一种高度的精神统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奥利维埃与安多纳德的姐弟情深,展现了一个伟大的“姐姐”的形象。
  
  还有格拉齐阿精神上的伴侣。这些,无一不在感动着我,让我体会到人类真爱的艰辛与无奈。
  
  对母亲的深深的爱,离开与不离开都是一种痛苦,慈母。
  
  但最终,许多东西还是注定要被遗忘,遗忘,同时也代表了一种进步。 最后,“痛苦已经不能主宰他:它可以骚动,可以摇晃牢笼,却使终被关在里面“,达到了这样一种超脱的境界,并不是所有常人可以企及的。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个真诚到近乎荒谬的人,生活对一个真诚的人并不会给予特别优待,相反地,总会得到更多的打击、嘲讽。看一下这个健壮的人的一生吧:
   (一)平庸的出身
   克里出生于德国的一个音乐世家,从祖父到父亲都是“老实的”音乐人,更直接地说,都是天资平庸的音乐人,他们有平民的虚荣和骄傲,在无关痛痒的事情上大嚷大叫,面对生活真相的时候却萎缩下去。
   克里很早就对音乐发生兴趣,乡间自然的浸润、祖父的爱,让这个小男孩早早就表现出天赋。他和每一个孩子一样,未来像宇宙中正在组织的星云,充满希望。
   (二)初识人生无情
   星云还未成型,克里进入混沌的青春期。青春期的情感是无性别的,就像《红楼梦》里的宝玉爱秦钟一样,克里爱上了一个商人的儿子,他们爱慕对方的优点像爱惜世上一切的美好。这种萌动的情感是令人痛惜的,因为注定要消逝,很快他们就会互相轻蔑。
   分别了男孩之间的爱之后,克里又爱上了一个少女,也许这种爱和友谊也并无分别,但女孩母亲的阻碍让克里初次认识虚伪,原来友好的笑容只是事不关己时的面具,一旦触及自身,便露出讥讽和冷淡的本质。
   克里心灰意冷,父亲去世又把家庭的重担放到克里的肩膀上,他开始听到人生战斗的召唤。
   克里前进着,和本能中那些欲望对抗着生长,他用年轻的肉体像欲望屈服,天真地体味新鲜的刺激。因为灵魂中有千千万万的小灵魂搅扰着,它们鲜活、纯粹,甚至可以说贞洁,尽情地吸收美的丑的好的坏的。
   (三)力量的聚集
   少年时期的克里开始和整个社会搏斗,他眼中的一切都是庸俗,他真诚的性格使他必须讲出来。德国民众的贪婪不止表现在物质上,在艺术上他们“不饥而食,不渴而饮”。犹太人眼中闪烁着微光,也睡着萎靡的灵魂。
   批评一切的克里被鼓励,真诚结成的歌集只能踏入少数人的心坎,无法改变克里流浪一生的命运。
   他来到法国寻找一个更优秀的民族之灵,却出乎意料地失望,弥漫着精神卖淫的空气使他病倒。
   克里用民族来界定庸俗与否是犯错的,因为庸俗从来不分民族,定义都是“希望最大限度的自由,冒最小程度的危险”。克里在扯谎、享乐、忙碌填充的世界里沉默了,陷入孤独贫穷。
   (四)真的朋友和真的爱人
   克里在巴黎无意间害一个女人失去了工作, 意外地收获了一段静默地爱。他俩在一个静悄悄的夜晚相遇时,没有说一句话,却读懂了彼此的心,相似的命运、同样是背井离乡、同样鼓励无援,这种神秘的共鸣,是最好的感情,多说一个字都是亵渎。
   这个女子叫安多纳德,善良却短命的人,不能说不坚强,却把生命依附在弟弟的成功之上,当弟弟奥里维考取公学的同时,姐姐的生命枯萎了。奥里维是个娇弱的使者,带着姐姐的夙愿来到克里身边,他们的友情落花成实,是弱者和强者的互补,充盈彼此的生命。
   这个阶段是克里最美妙的时光,也许闭上眼睛,就能听到三人心灵的无声合奏。
   巴黎这段静美的日子被一场暴乱打破,奥里维在这场冲突中丧生,克里带着一点残念逃到瑞士。
   (五)陷阱
   一个人越有所爱,越是会失去他的爱。
   当你觉得失去最爱已经够痛苦的时候,上帝往往会给予接二连三的试探。克里陷入情欲的深渊,他冒着背叛朋友的危险,在这段爱里不能自拔。
   他并没有勇气死,于是自私地逃跑了。所有的妖魔都热闹在心里,他却觉得孤独到极点。孤独中克里开始创作,在生命的废墟之上创造。
   旁人不会理解他不讨好任何人的作品,只当他是才气尽了才隐居起来。
   (六)颠倒的人生
   终于到了那个相当的年龄,人生开始颠倒,过去的敌人讲和了,批评者变成了推崇者,名利不期自来,人生变成了梦,艺术反倒成了现实。
   像山峰上恬静的黄昏,过去已经伤害不到他,痛苦屈服在时间膝下。
   克里的精神一直是健壮的,他不怕后辈的批评,反而爱上他们。克里的爱是爱人类的,保护人类无所顾忌的欢乐,延续敢于亵渎偶像的勇气。当克里的生命走向尽头时,别人以为他看不到黑夜,他只是能在黑夜中看见,看见一些为之奋斗的东西 。人生终将谢幕,但真正战斗过的人回得到那枚叫做强者的无形勋章。


  这本书我很喜欢,我读了整整一个月才将它读完。书中讲述了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一生,从他的出生到他的死亡,有他童年时的痛苦,少年时的迷茫,青年时的叛逆、骄傲、我行我素、血气方刚,中年、老年时的谦和、宽容、平静。他就像一条河流,时而湍急、时而和缓,演奏着一曲多么美妙的人生乐章!最后人生的河流汇入大海,我们大家都将得到重生。书里面有时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有时我们又渴望自己的内心有这样的影子。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坚强、乐观深深地影响着他周围的每一个人,也包括我们。1970年,法国拍的9集影视剧《约翰·克里斯朵夫》很好看,但与读书的感觉略有不同.


  大约在夏天开始的时候,在上下班的地铁上开始看这本大部头,现在夏天快要结束了,这部书也看完了,心里淡淡的开心起来。
  
  真是很好奇,一个人(作家也是人啊,他也只活在地球上)怎么能写出这样的鸿篇巨著,用书中的人物,把一生各个阶段的悲怆,欢欣都写得那么深刻。(看到特别好的书的时候,我总是会惊讶,为什么作者可以写出那样好的东西)。
  
  完整的人的一生,是要经历过几次死去和重生的吧。死去的时候,天地昏暗,陷入到深暗的泥土之中,好像再也出不来了,了无生趣,对所有的事情和人都失去了兴趣,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开心和留恋,行尸走肉一般。但是如果你足够坚强,内心有终不间断的源泉,它总会渐渐重现,再滋润生命,然后你又可以闻见花香,你又可以爬出深渊,重新活在广大的世界里。这种死去与重生的轮回,慢慢的,深刻的,经历几次,人生才会逐渐走向圆满吧。也许最终仍然什么都没有获得,但是这趟人生的旅程,是走够,没有悔恨和留恋,心满意足的说一句,我活够了,这大概是最完整的人生了。
  
  
  
  


   这套书还是上学时在学校图书馆第一次借到看的,断断续续读了一个多月,刚开始也没觉得它有多么好,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就会非常喜欢它,读完一遍后,我紧接着又读了好几遍,甚至把书中的一些语句、段落摘抄下来。超爱这套书!


   读完《约翰克里斯托夫》觉得胸中激荡,很多种情绪想要表达,既庆幸已到而立之年的自己读了,又遗憾没有在更早的时候读到,我想这本书对我最重要意义是它描绘了一种像英雄一样生活的可能性。是为题,写给《约翰克里斯托夫》。
  
   像英雄一样生活
  
  约翰克里斯托夫:
  
   你好。我生活在你之后100年的时代,我读了你的故事,看到了你的生活,被你怀揣着赤子之心所度过的英雄的一生所鼓舞。
  
   我生活的时代与你的时代有很多相同:比如在我们的时代里,穷人都苦恼着、任人践踏但顽强生存;文艺工作者出人头地的最好方法都是巴结好贵族、附和整个社会的审美趣味;还有就是人性也差不多,有卑劣也有善良,欺软怕硬、狐假虎威都是常事;再深入的想,像你这样有音乐天赋、小时候就会作曲、被迫承担养家糊口压力的演艺圈人士应该也有一些。不过我还没听说像你一样堪称英雄的人,你从来不说“追求梦想”一类的套话,你依靠内心的力量横冲直撞,到了南墙也不回头,用硬梆梆的方式对付着不太美好的世界,你发射的生命之光唤醒了一些痛苦、软弱、孤独、干枯的心灵,最了不起的是,你一直自豪的统治着心灵,在磨难中完善着自我,在平静中死去的时候依然唱着生命的赞歌。我想老年的你变得平静和宽容并不是因为你跟不美好的世界和解了,而是你已经征服了世界。
  
   不过,按照我时代的价值观,你实在不算成功,你没有钱,你的房子是租的,“房里没有装饰,没有地毯,没有一张名画,没有一件艺术品,没有一把安乐椅,只有一张桌子,三把硬椅子,一架钢琴,还有几本书。此外,到处是纸,桌上桌下,地板上,钢琴上,椅子上,到处都有。”你的交际圈太小,有过几段爱情,没有子嗣,年轻的时候一直被批评,从德国到法国到瑞士,到头发白了、年纪大了,名声才被承认。
   但我知道你是多么富有,软弱温和的母亲路易莎、真诚善良的高弗烈特舅舅、忧郁忠心的朋友奥利维、或轻浮或可爱或热忱的女友,命运把他们送给了你,让他们守着你。你的灵魂中只有你热爱的音乐,尘世的喧闹对于你毫无意义。所以,那些诋毁你的、误解你的、嘲笑你的人,都成了你的财富,你对他们的谅解在充实着你的心灵。
  我真羡慕你。
  
   “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是你故事的开头,你的故事里有千万个苦闷的少年人、愤怒的青年人、悲伤的中年人的影子,我在故事里看到自己,但你没变成彷徨的老年人,你的热爱让你获得了内心的静谧和满足,我真想像你那样。
  
  
   创造了你的罗曼罗兰说“我不是在写一部文学作品,我是在写我的信仰。”,我觉得你代表着对生活的信仰,你让我看到了一种像英雄一样生活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因为“英雄只是那些心灵伟大的人,而心灵并不只局限于情感,而是包括内心生活的辽阔王国。”
  


   第一次听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名字是小学的时候,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册子里,有位当年的文学青年写了一个约翰与世界杯的故事。故事,我早已记不清。可是,这个名字总会让我想起某一种与俗世格格不入的憨直,抑或清高。
   后来,在书店里偶然看见名叫“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书便翻了一会儿。我看到幼小的琴童,粗暴的父亲,慈祥的爷爷,流泪的母亲。匆匆离开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描写音乐家的书。
   前两年,在《昨日的世界》里,看茨威格笔下的罗曼罗兰,有一种慷慨义士的意味,又满是温情。或者他们都已留在昨日,现今的世界再也找不出来吧。我当时这样想。
   某一年的生日,家里来了一位远房的伯父,他问我,现在的年轻人还会喜欢看《约翰克里斯朵夫》吗?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这位伯父总给我一种没有踩实大地的感觉。我无法了解,他心目中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究竟是斗士,莽夫,天才,抑或其他。
   去年,上完程老师的最后一堂课。一路送老师到车站,遇到一位姗姗来迟的文学大叔。大叔张口便是“约翰克里斯朵夫”,说看完了之后,再也无法忍受俗世的生活,连工作都没有心思做。程老师说,看《约翰克里斯朵夫》让她有一种登上精神高原的感觉,久久无法下来。
   回忆很散乱。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开篇不久后的一句,人在二十岁时,总要把过往的所学所知都吐出来。当时,看得泪流满面。想到自己曾经的混战,心底里满是感恩。
   我很希望自己在艰难的时刻可以遇到约翰克里斯朵夫一样的老前辈,对自己指引一番。然而,读书破万卷应该始终及不上生命践行的力量。成长相伴一程已是莫大的荣幸与恩惠。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直是个真诚的人,他放肆地去爱,坚定地去创作。那样多的责难与非议,那样深的孤独与清冷,或许只有一力承担的人,才触得到命运的惊弦之感。
   罗曼罗兰说这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史诗。惊涛骇浪里竟然也有最细小的情丝。或者最有力量的总归是真实二字。生命本来的面目又怎会昨是今非呢?


  看完了,经历了好几个月,终于看完了,不容置疑的是,整个书中最打动我的是安多纳德。这个悲壮的女孩
  
  看克利斯朵夫的这几个月,是我经历入职,经历挫折,到离职的这一过程。克利斯朵夫并没有让我获得力量,向前的勇气,而是给了我低沉纤弱的心灵感受,实话说,看完它,我是松了一口气
  
  但是,里面有很多我喜欢的人物,萨皮纳,安多纳德,甚至葛拉奇亚,都是那么可敬可爱,罗曼罗兰把女性的美好描写的太美太好,但相反也有一系列让人厌恶的女子,多不胜数,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阿娜,竟然是阿娜?也许其他人会奇怪吧,但我是真心实意的讨厌她,她其实就是一个欲望如沟壑版填不饱的女人,自私的力量到足以撼动一切,虚伪,肮脏,让我想到了简爱中的,疯子前妻:伯莎•梅森
  
  相反,我对里面的男性无感,包括亲爱的克拉夫托先生。他们都太适合同性恋的,他们其实不需要女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不了女人任何,也完全不了解女人。
  
  整个的都是痛苦,在里面我看不到一点幸福的阳光,也许在人世间,人就应该没心没肺,或是备受煎熬吧


   努力着,奋斗着,忍受着一桩桩的艰难困苦。身边的人离你而去了,被孤独和绝望包围。这样的日子似乎无边无际,没有个头。没有希望,美好和安宁似乎永远都不能降临。就这样过了很久,不经意间成功、美好、安宁都降临了,它们似乎都在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韧性。


  这部书讲述了主角克里斯多夫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他坚守理想的信念,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孤傲,为成为自己而不与一般世人为伍的倔强,这种坚毅的、绝对的甚至偏激的个性为他赢得了至死不渝的友谊和爱情,可更多的是为自己树立了敌对面,看这部书时,每每拿书中的人物、场景与现在的自己、他人以及境况作比较,这种个性是值得赞赏的,但克里斯多夫在音乐方面的天才,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奇才,这样的人是有资本孤高傲慢,不拘礼数的,不管他如何作为,自有他的追随者仰慕者,而芸芸众生的我们,没有什么天赋的才干拿来恃才傲物,每天面对的也是普普通通甚至庸庸碌碌的劳苦大众,在凡尘俗世中为家人为自己讨生活,有谁能潇洒的做到抛开一切,与世俗礼教斗争对立呢,即使是有灵魂有内心生活的人也只能是在坚守与妥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吧,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已经屈服了,屈服在金钱权利美色面前,暴露出千人一面的贪婪吝啬庸俗的本色,而对于那为数不多的不愿意投降不愿意被世俗改造的,却又要在这种大环境中求生的人,它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又有几人能懂?


  按照传统的划分方式,四五两卷一般被放在一起,我本来也预计这篇读书笔记会在看完这两卷之后来写。但是事实上,我看完第四卷后已经忍不住要停下来歇口气,像是一个久疏锻炼的人忽然需要长跑时气喘吁吁地请求暂停一样。
  
  第四卷的情节在我记忆里早已漫漶不清了,说来奇怪,我唯一隐约记得的故事,居然是克利斯朵夫在苏兹家里遇到那个会唱歌而不懂自己在唱些什么的老头儿的部分。至于其余的主线:克利斯朵夫怎么得罪公爵,怎么丢掉自己的职位,怎么差点杀了人而逃亡,统统只在脑海深处剩下了一个苍白的印迹,读起来像是新书一样。
  
  我猜这大概是因为我当年读的时候大段大段跳过了许多情节。即使是今天的我,读起来还是会忍不住要跳过许多章节才能读的下去。第四章里的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典型的情商几乎为零的热血青年。看着他以一种令人难为情的方式一点点亲手毁掉自己的生活,的确需要相当坚强的神经才行。
  
  作为一个文学形象,这样的性格设定当然并不难理解。可是我读的时候很难不想到,如果克利斯朵夫这样的一个人真正出现在现实生活里会是一番什么局面。当然,才华横溢的人往往脾气刁钻性格恶劣,可这件事的逆命题并不成立。我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北大的那几年),不修边幅、神神叨叨、乃至一派(无论是真的或是装的)名士风度的人都见过不少,可并没人真的是克利斯朵夫。——就只是些脾气坏的猥琐男而已。
  
  在我所受的教育和所浸染的文化里,一个出色的人无论有多少才华迸发在身体里,他都应该首先是一个揖让而升的谦谦君子。而且事实上,在我的人生里所见过的最出色的几个人也的确气度涵养都令人心折。他们也许并不年轻,但即使在青春时代里,我也很难想象他们会有如克利斯朵夫一般莽撞的时候。
  
  在这个价值观的坐标系下,克利斯朵夫该怎么摆放呢?诚然他是艺术家,但这并不给他以作为普通人的任何豁免权。他的青春期的那些痛苦固然令人同情,可是他的对立面,上至公爵下至农夫,还有所有那些庸庸碌碌的小市民们,他们对克利斯朵夫的所作所为也并无任何不公平之处。——他们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通过这样对他人行事教养的强求和规训来重重保护我们的社会的。
  
  我想起我小的时候内心所经历过的那些反复自我教育的时刻。这种自我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反复对自己说:不能成为一个让自己觉得难堪的人,一个大家虽然佩服但并不喜欢甚至引为笑谈的人,一个怪人。要和别人一样。——可以努力让自己更好,但是要和别人一样才行。
  
  于是我就成了今天的我。
  
  当然,即使不是如此,我也不是克利斯朵夫。我只是常常忍不住好奇,现实生活中这件事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发展可能性。一个有才华的人放任自己的才华而不去把它融化在他人的(也许是平庸的)规范里,是不是就一定会走上荒唐乃至自毁的道路?如果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里不曾出现过他的舅舅高脱弗烈德,他会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又或者,如果他本来就具有高脱弗烈德的性格而仍然有他的天才,是不是他的人生就会更美好一点呢?
  
  我完全不知道答案。


  
  这是一本揭示各种信仰各种感情的好书。也是我很有冲动想要一读再读的书,因为里面有好多大历练之后总结出来的人生大智慧。
  
  信仰是英雄才具有的力量。不知道这句话记得对不对。
  很遗憾我没有生活在德国,从小也没有受过古典音乐的熏陶,仅仅是知道那么几个有名的音乐家而已,连曲子都没有怎么听过,因为这方面的无知,也让我觉得克利斯朵夫真的好传奇。
  
  好厚好厚的一本书,有120万字,迄今读过的最长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原谅我读的好书实在太少了,所以未免偏见。
  出现了很多的人物,凡是有名字的都或多或少的要有一些故事发生,无论繁简,人物都很丰满。让我尤为感叹的是作者描写人物内心的笔触,真的是好具体好生动。我相信,无论是谁去读这样一本书,应该都能在书中找到一些好似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曾经有过的心理状态。这就是真正的经典吧,超越了时代,超越了国度,超越了民族,往往用最浅显最容易被人理解的手法揭示共有的真相。
  爱情,友情,亲情,一段段真实的经历,各种典型,总有那么几个时刻情节撞击到了内心的最深处。事业,国家,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习俗,我都很想亲身去体验。书中提到了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这几个主要的国家,让我更感兴趣的当属德国和瑞士。似乎人类的生活只有在欧罗巴这片大陆上的生活才是真正惬意,舒心的生活。
  
  
  我是否也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强有力的支撑我这残破的一生?


这么好呀,我回头也去看好了


..高中老师提起过约.克。。。可是一直不敢翻。。。


总有被他淹没,却还无怨无悔的人。我不喜欢那些人。可是,伟大的作品难免如是。


“不能成为一个让自己觉得难堪的人,一个大家虽然佩服但并不喜欢甚至引为笑谈的人,一个怪人。要和别人一样。——可以努力让自己更好,但是要和别人一样才行。 ”
心有戚戚焉


但是要和别人一样才行.....真的么?


看看瓦格纳就知道了。


@锦瑟 就知道啥了?他回答了哪个问题。。。。


就知道如果没高舅舅,如果放任才华不融于规范,最后自毁成啥样。


这两天在抽空重读你的博客,正好看到05年9月的一篇,你说:「重新翻开《约翰克里斯朵夫》,从第一页看起。“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原来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太多东西都忘掉了。」 配合你这篇书评,竟然莫名有些感慨。


手机上看的 没法跳 拖拖沓沓看了俩月。。


于是我就成了今天的我+1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