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恋爱与牺牲

莫罗阿 安徽文艺
出版时间:

1998-10  

出版社:

安徽文艺  

作者:

莫罗阿  

译者:

傅雷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恋爱与牺牲,ISBN:9787539617152,作者:(法)莫罗阿著;傅雷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恋爱与牺牲 PDF格式下载



  此刻胆敢以微薄的力量抽离关于此书的记忆,它已消失于脑海中并化为长久地存在。还记得阅读的时候,是多麽的一种享受,如一坛老酒使人沉醉其中,如妩媚的女子不舍不弃。莫要感叹作者的巧妙的结构,迷离的隐喻,勾人心魄的叙述,更莫要感叹译者恒久的韵骨,殚精般再造世界的力量。只需在酒酣堕入飘渺之境后可有体悟人生甘美的境界,可否在幻灭后的重生和使伟大之气力长久存于胸中。


  傅雷在译序中说"
  
  幻想是逃避现实,是反抗现实,亦是创造现实。无论是逃避或反抗或创造,总得付出代价。幻想须从现实出发,现实要受幻想影响,两者不能独立。
  
  因为总得付代价,故必需要牺牲:不是为了幻想牺牲现实,便是为了现实牺牲幻想。
  
  因为两者不能独立,故或者是幻想把现实升华了变做新的现实,或者是现实把幻想抑灭了始终是平凡庸俗的人生。
  
  彻底牺牲现实的结果是艺术,把幻想和现实融合得恰到好处亦是艺术;唯有彻底牺牲幻想的结果是一片空虚。
  
  艺术是幻想的现实,是永恒不朽的现实,是千万人歌哭与共的现实。
  
  恋爱足以孕育创造力,足以产生伟大的悲剧,足以吐出千古不散的芬芳;然而但丁、歌德之辈寥寥无几。
  
  恋爱足以养成平凡性,足以造成苦恼的纠纷:这样的人有如恒河沙数。
  
  "
  
  如此看来 勒加第安成了苦恼的纠纷的牺牲品,幻想牺牲给了现实;歌德把幻想和现实融合得恰到好处;
  
  然而西邓斯夫人和李顿爵士的故事怎么解释呢? 单纯是为了幻想牺牲了现实吗? 貌似不止这么简单。
  
  看完了有些不解,看了各位的评论 觉得和我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不过还是觉得此中有深意。
  
  请指教~


   本以为是讲爱情的,看了序言才发现基本和爱情关系不那么大,主要是用四个艺术家的故事来讲了一个道理:“把理想和现实很和谐地融合,是艺术;抛弃现实去追求理想也是艺术;唯有为现实牺牲了理想是容易而廉价的,并将永远的平淡无为下去”。
   歌德为了发泄自己憋屈的爱情挫折,用真人真事完成了《少年维特的烦恼》,可背后是:他的亲爱的朋友们(小说中的原型),感情遭受背叛的巨大痛苦。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勒加第安奉为人生成功的圣经,并偏执的把《弃妇》中的情节照搬于生活现实中。可最终的结局是年纪轻轻的他,一生的前途灰飞烟灭。
   英国名女优,被誉为“悲剧缪斯”的莎拉·西邓斯夫人历经人生悲剧,将生命激情尽数倾注于戏剧表演,可在现实生活中痛失两位爱女而仍强保优雅镇静,甚至几乎放弃了七情六欲。
   英国名小说家爱德华·皮尔卫-李顿爵士当初为了和洛茜娜结为夫妻,不惜同母亲决裂,甚至放弃了巨额遗产,希望做一个热情尽责的丈夫。之后为了倾心写作,经历了灾难性的婚后生活而心力憔悴。
   不巧的艺术是自私的,不巧的艺术但却是无奈的。
  
  
  


  莫罗阿用四个故事来讲述了现实和理想的较量,故事的主人公都是非常真实,并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坚持(或者不得不一直)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的人,是四个完美主义者。歌德用他的天才求得了永恒的艺术成就,因为他一直面对着、思考着自己的情感,并终于把它们揉合、提取,得到升华;勒加第安坚持着自己要进入上层社会的愿望,尽用自己的“聪明”,后来他虽然是技不如人,被发配流放,但他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是真实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的,很坚决,没有摇摆;西邓斯夫人自始至终是忠于她的舞台的,无论家庭亲人的变故如何,她从跟随戏子西邓斯开始,直至亲女逝去,家庭清冷,她始终坚持相信凭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艺术的成就,她也确实做到了;爱德华•皮尔卫因娶妻,放弃了殷富的家庭,随后又坚持着自己写作--官场的梦想,最终实现。
  这四个人在坚守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无不是忠诚真实的,也无不是经历了常人少有过的艰辛苦楚,但无论外界如何变动,他们追求自己理想的方向没有动摇,这是我认为的完美主义了。
  讲故事之前,书中就论及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我们每个人都被夹在中间,“把理想和现实很和谐地融合,是艺术;抛弃现实去追求理想也是艺术;唯有为现实牺牲了理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