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撕毁

卡生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6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卡生  

页数:

18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部小说是非常有探索性的小说。作者不停地追问“你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质疑“温和的道德体系”和“没有重量的生存”,质疑爱和希望的真实性,然而她也感觉到时代“太过于强大”,“生活一味平乏,仿佛一个真空的轮回,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自己却什么也改变不了。作者成功地制造出一种阴郁的气质,包裹着阅读者的神经,促使人去思考同样的问题。

作者简介

卡生,原名 董莹洁。1984年11月。
现实简单,内心混乱。
哲学是一种出口,摇滚是一种手段。
生活里的多寡,变的无足轻重的同时,趋向的是一个自我设置的深渊,还是一个狡猾的设问。在这个本是荒诞作祟的时代,我试图脱去大众文化的棉衣,甩掉精英自居的裤子,扒掉煽情小资的胸罩,扯下假先锋的水晶内裤。让我们一路狂奔,即使只有一条道路通向绝境,那是坟墓还是澡堂。我们何为而来,又何为而去。那已不是一腔热血,也不是一声撕吼。有的只是淡定自若的沉痛,带着奔跑的速度,消失的无影无踪。做到了吗?能做到吗?这是我的自娱自乐的把戏,还真是一段被自我抛弃了的革命。革命,突然革了我的命。
我是一个游魂,还是一个木偶。我真实存在过,或者已经销声匿迹。带着囚徒般的失落,和未知命运的忐忑。我在死胡同里迷路,在死胡同里欢欣鼓舞。
Email:kasheng1111@yahoo.com.cn
个人网站:www.tgao.com/kasheng

书籍目录

第一部:听,心里的声音(1)身体里的三个女人(2)盒子围困了灵魂(3)我爱上了魔鬼第二部:告诉你一个故事(1)酒吧里的冷眼旁观(2)暴力和血液润泽过的男人(3)我们在肉体上相爱(4)伤口撕裂的快感(5)为死亡加上一个期限(6)我想奋不顾身一次(7)一阵风,遗书吹落在地第三部: 到尽头了么?(1)一意孤行的生活(2)EO,我决定留下来(3)生活不容许一走了之(4)他曾爱过一个男人(5)又回到曾经叛逃的地方(6)电流通遍我们的全身尾 声后 记

章节摘录

  我整日在我反胃的城市中生活,那是一种狡猾的虚妄。你来我往,人际关系成为哲学的论题。我总思索着命,或是生命,不是革命。我不敢革命,更不可能革我妈的命。我忍受了,相信了宿命。我是如此平凡的人,用宗教妄想,以及和生活无关的精神产品包裹我在现实中的懦弱。我有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灵魂。在这困顿的年龄里开始了我分裂的人生。这就是我所知的一切,至于我为什么会这样,或者我的灵魂哪个是真的,这些问题在形而上面前没有任何回答的必要。我的大脑里面一片混乱,好像一个苹果的两面。一半青黄,一半橙红。我常常忽略人生的情节和记忆,人物和事件,在狭隘的自闭性格里已经可以承担整个世界。那是VO和JO的灵魂。  她们常常说话,在一个肉体当中,那是荒诞派的故事。被我引用的时候,我有一刻充满偷窃的快感。  JO:你是谁?  VO:入住的灵魂。这是怎么一回事?  JO:灵魂的入住。    她们互相揣测彼此的存在。依靠着磨合和习惯在一个躯体里不同的主宰。她们慵懒地对话。仿佛瞬息万变,把躯体的空虚填满。  VO:明天一切都会好的,我们把明天寄托给未来。  JO:今天依旧是今天,这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游戏。  VO:如果自欺欺人可以弥补生命的漏洞,我愿意。  这是一个下午的对话,当时,窗外正在下着狂烈的雨。她们抛弃了我的存在,自以为是地主宰了我部分的肉体。也许这样不知所云的明确和自相矛盾的坚定给了她们人间极致的痛苦。所以那是被痛苦纠缠的人,摆脱不了,所以很孤独。  JO:把希望留给明天,我拒绝痛苦。痛苦在侵蚀我的欢乐。仿佛欢乐背后有着一无所知的深渊。  VO:痛苦是人类至上的灵魂。它的阴暗潮湿散发着一种对生命的关注。欢乐只是隐藏了悲剧的一个开端。仿佛所有事件的背景终归会是痛苦的扭曲和痛苦的呻吟。你放弃了,我依旧在坚持。  JO:VO,如果拯救到来,我就不需要等待。把痛苦放在纯朴真实的面孔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欣然的赞赏。那是因为痛苦的美感只是诗人手中的太阳,即使疼痛,但具有忍辱负重的快感,因为那是理想主义的光辉。可痛苦残酷的面庞写在大多数人的脸上时,我看不到欣慰和荣耀。  VO:可你看到过谁的人生末端是摆脱了痛苦的?因为死亡的劫难是每个人的必然。也许被遗弃的悲剧是每个人生命里简单的归宿。因为人类的盲目,所以可以绽放微笑。  JO:我是语无伦次的,在你等待挽救的时候,已经在自我旋转的舞蹈里开始拒绝,我对你是无能为力的。仿佛是宿命。也像面对痛苦时候的尴尬。    在消失的时候,一些如同火烈鸟一样的格格不入在空旷之处蔓延。一个自己与另一个自己在海水中感到温暖,像安慰。灵魂是纠缠,我记住了她们的谈话,在我的大脑里盘旋。我仅仅是一个看着远处的人,希望她们在谈话中顾及我的存在。可她们无比自我,是独立在我灵魂上的灵魂。那样危险的分裂情绪以及自闭人格如同飞蛾扑火的盲目,延伸了痛苦的触角,把生活弄得凌乱不堪。  VO:尼采说上帝死了,尼采也还是逃脱不了死亡的追捕。死亡摆脱的欲望越强烈,走入失望的速度就会越快。我说尼采死了,我要他对我信念的摧毁感到抱歉。他谋杀了我仅存的信仰。没有信仰,生命会越来越低迷,最后沉入海洋里倾听鱼的歌声。只可惜鱼没有歌声,有的只是我一厢情愿的希望。  JO:信仰只是一种变相的人格塑造,那是一种简单的欺骗,只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安全感。如果一个人可以用生命一样的勇气去揭示它的虚伪,他是我们真正的神灵。这类似于另外一种救赎,把人类愚蠢的原始激奋写出虚伪。  VO:没有多少人可以在思考的尽头看到欺骗,他们更愿意看到平实的追求中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即使隐隐约约听到那种声音颤抖的无聊,他们同样不愿意去揭露它的过错。他们拥有包容的力量,忘却掉那些会力图动摇思想的论调。  JO:我们的思考价值不应该仅仅是为自己树立一个伟岸的形象,而那个形象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无知而设定的角色。打破它,需要勇气,更需要牺牲。我想成为那条道路上的殉道者。  VO:你伟大的理想只不过是历史的一个缩影,仿佛一种决心被湮灭时候的挣扎。如果你决心把自己的布道和灵魂放在一个历史的显要位置。那只能从我们共同的肉体里出去,去寻找另外一个值得你安顿的地方。  我:你们两人的争吵只是一种明确的自相矛盾。我感到生命对我的剥夺,让我灵魂的声音在行动之前就开始疼痛。  JO和VO的争吵让我的肉体感到慌乱。因为我发现无论她的决定是如何,她始终会被谋杀或者否定。JO从我们共同的身体里离开,把灵魂漂浮在空气之间,孤独在隐隐作痛,仿佛落单的蒲公英,在享受自由和空气的时候,会有被孤独窒息的感觉。在突然之间,让时间和空间变得安静,对一个容易被喧嚣影响的人来说,这又是一次考验。所以JO尽量忘记自己和VO,也许无意识的缥缈可以驱赶寂寞。她看到阳光是红色的,穿过树干的心脏变成了年轮的记忆。疲倦在滑过冰冷的墙壁时,投射了一片阴影。生物的死尸被浸泡在福尔马林里就已经不沉痛了,它的安静可以谋杀人的神经,调拨到琴弦上的高音区。JO看到医院里残酷的药水居然可以保持一种埋藏的姿态,把尸体作为一种被观摩的标本。她后退了几步,离开了被死亡浸泡的人。她学着学校里的老教授,艰涩地说着专业的研究,因为她想用那些晦涩的文字忘却那些被思想折磨得遍体鳞伤的神经。下面一段文字是JO在苦闷中写下的无聊的意识片段。  意识片段是身体机能里无意识的断然联想,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环境充当了重要角色,它是对意识的调整和修复的刺激来源。它是预言和理论的基础,但意识片段的堆积则可成为一次谋杀和冲动的辩论。最充满意义的片段是梦境里无意识状态下的有意识。  夕阳黄昏没有沉默,还是那样饥渴的温暖着楼上的墙壁,孤独的影子无忧无虑。JO的故事还在继续,因为遥远的流浪是一段隔壁的生活。  一直有一部无法看到的美国影片《DEAD MAN》,他终于还是死于酒精的中毒和幻觉的抑郁。本以为自己能够强过生命的人,总会被无情的剥夺,比无法认知的人更迅速。只因为也许到了最后,最不能忍受自己的人就是自己。JO认为那个人是她自己,午夜总让人迷醉,JO应该可以走在午夜的路上,伴随着空洞的酒瓶和许多哽咽的泪水。我们总能忽略寂寞在环境里的修饰,单刀直入的通向理智,把感性的希望践踏的面目全非。夜晚无一例外的包扎着伤口,那些落幕的星星和三点早起的清洁工人都麻木的忠于职守。被简单的劳动包围的人,总是可以全面的忘记伤痛。困惑与自杀都在远离他们。在这样的过程中,星星是闪烁的,清洁工人是睡意朦胧的。突然之间JO希望看到自己,看到那个在我的肉体里困顿的VO。  我想方设法想抑制住自己分裂的人格在现实的基调中蔓延的程度。我不相信自己居然是自己的又一面镜子,在对骂和妥协中完成自己对于魔幻主义的向往。所以我选择了让激烈混乱的摇滚刺激我身体里隐秘的部分。那些在20世纪已经开始的人类危机的代言在恼羞成怒的边缘,平乏,颠覆,钝重。我只在简单的问自己,到底是谁为谁而疯狂?是历史?人性里阴暗的那部分?  我想停止对自己的拷问。停不下来。所以一直还有一些模糊的声音在身体里颤抖。  关于我和那两个人的故事,我常常很难继续叙述下去。故事,意味不真实,可我却时刻听到了她们的声音。那些谈话的片段,没有高潮,只有过程。  JO:我在自己的错觉中孤独下去。  VO:我惧怕你声音里漂浮着无法下咽的孤独,好像一个有力的枪口对准我虚弱的那部分心灵。  JO:你选择了快乐吗?那样惧怕沉痛。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如此反讽,像极了你的快乐。把快乐依附于破碎的生活情况中。  VO:你在侮辱我的快乐,并且张扬你的痛苦。很多人衣食不保,哪里能洞察到极端的人性高度?  JO:你是在谩骂我生活的优越?把多余的生命精力投入到虚空和无谓中?  VO:我选择缄默。


编辑推荐

  她的才华让人感到惊喜。思想与言语交织成一体诗化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行走,收放自如。对世界的精神秩序的反省若隐若现,像辉映的星辰般最终构成灿烂的表述空间。文字和主题均跳出了一般青春文学的范围,给人带来一片全新的文字视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撕毁 PDF格式下载



第一次看是借回来的,第二次看决定不借,买下、、没有几本书让我会读上第二遍,而惟独撕毁、、我想我会读第三、第四甚至更多遍、、我觉得这是一部好书,即使看来全书都是灰暗的文字、、但这种灰暗,并不是现在普遍的堕落,我感觉不到做作、、人要读书,但一定不要独孤一味,我觉得这本书是给我的内心打底、、只有拥有强大的内心,才可以无悔地面对本不想面对的生活、、这种张力,这样的收放自如、、如果纯属想获取快感,沉沦、华丽,唯美地堕落,唯美的忧伤、、那么请不要碰这本书、、这真的是一次探索之旅、、贴心的精神流浪、、


时隔五年,总算找到这本书了。不能不说这是才华横溢的一本书,是能引起我内心强烈共鸣的一本书,是思考、剖析人类本质的一本书。乍看可能觉得文笔过分晦涩,但回头来仔细阅读会发现很多句子的描述都精确到令人咋舌。
真心希望作者和自己都能走出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怪圈。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额~
其实在买这本书之前我已经读过3遍了~~
现在是买来收藏吧~

非常喜欢那种 神经质的语言 带着尖锐的快感~


我买了这本卡生的《撕毁》,她用一种意识的文字去写,很受启发,不错!


有点纠结有点混乱。


  这本书早就看完了,还在哈的时候就看完了,一直想写点什么,又不知道写什么好。羡慕卡生,能把心里那么多那么琐碎的情绪、想法、片断写出来,名字不愧是撕毁,内容都是碎片,但是又是连续的整体。边接的并不突兀。这种书太关注人内心和精神,不是大众喜欢的类型,但是我很喜欢。喜欢心理学的人可以看下。
    因为此书网上找不到,下面是我摘录的内容:
  1生命的淡漠,是我致命的一个缺陷
  2《与魔鬼作斗争》关于人性里最原始的不安份血液,那种从开始就被深深打下了宿命阴影的东西,很容易在一种适宜的环境中孳生出潮湿的细菌,有很多模糊的问题,只是自然而然的漂浮在内心的浅层,可我从不把它挖出来。久久成为了心上的疤痕,通过一些奇特的途径让我感到自己的缺憾.(缺点的来处是漠视一些问题的积累)
  3对生活充满绝望的人,都是完美主义者,不太容易忍受生活强加的不完美,或许一直否定的是自身的状态,只是把对生活的抱怨作为了载体。
  4不知道是哪位研究学者说过,对我的本体太多提及的人,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具有强烈的自恋倾向,最终会转化成以我为中心的精神病患者。
  (佛祖不让追究无始劫原因,是否就像人类追求生的意义一样,并且因为无解而久久困在其中,不得解脱,而深陷泥淖,裹足不前)
  5JO:你是谁?
   VO:入住的灵魂,这是怎么一回事?
   JO:灵魂的入住。
  6VO:明天一切都会好的,我们把明天寄托给未来
   JO:今天依旧是今天,这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游戏
  VO:如果自欺欺人可以弥补生命的漏洞,我愿意。
  7痛苦是人类至上的灵魂,它的阴暗潮湿散发着一种生命的关注。
  8被简单的劳动包围的人,总是可以全面忘记伤痛。困惑与****都在远离他们。
  9一个被思考淹没的人一个从不思考的人依旧有着相同的匮乏,前者匮乏是一种被思维的错乱带来的疲惫。而后者只是太沉溺于生活,所以无法顾及到思维的变化。
  10精神的过于强大就是自己本身的谋杀。
  11我想那个人应该是玛丽莲.曼森。黑暗过于颓唐,空白又过于单调,所以生活在黑暗颠倒的世界,在表面上不停欢唱生活的美好和春天的阳光。而精神的纵深之地已经在衰老中死亡。在对抗欣欣向荣的物质存在的时候,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感动太少,只有自己创造。疲惫太多,只有习惯现实人群太挤,只有附庸热闹。这是我们。也许时代不容许承认,我们有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好象预言着那种毁灭性周期的到来。
  12我们常常无法冲破与自己身份有关的思考方式。
  13在抱怨痛苦的时候,你应该想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是想选择一无所知的活呢?还是要选择被思考虐待的痛苦?所以你不应该再逃亡,逃离你身体里的声音,那就是逃离自己的智慧。
  14 一个研究者考查过一个问题,他说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里面都有一些很相似的心理背景,对一些即定的东西会产生相似的感动,并且是以原始的神话为蓝本。
  15 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所阿说的,被人了解有如****。
  16 其实每个人就是第个人,我们的身份和名字都是别人给我们的,为什么还要那么在乎那些不属于身体本身的东西。
  17两个互不认识的人相爱,会莫名的安全感,不互相纠缠,牵扯,干涉,退让,抱怨,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婚姻生活。
  18变化不大,都是因为理论太多。
  19利用青年人的愤怒,去排泄生活的压抑,多可耻的行为。
  20 我们反复的快乐和忧伤,正如我们反复的生活或死亡。
  21 逃离思想,沉醉思想。
  22有时候我很喜欢自己,冷眼旁观的态度,像萨特的《局外人》。站在生活之外看生活,会看生活,会看到精髓。
  23 老板现实的态度经常可以把我从一个世界里面拉出来。当我窘迫的面对生活,我就可以遗忘我曾经思考过的一切。
  24当它已经成为一种大街小巷的潮流的时候,就预示这种文化的尽头。
  25我没有工作了,TO给了我一些钱,但人没看到爱。
  26在你已经产生厌倦情绪的时候,会把这样的感觉传染给一个敏感的情人。
  28一部片子里的女人,她说自己所爱的人,那个能让她感觉幸福的人就是她的爱人。不管那个人是一个男人或者女人。如果我们给爱的定义那样简单,我想这个世界会平静很多。
  29面对偷窃,不会有人看到更多无奈,只想在一个小偷上报以被偷一百次的仇。
  30。生活的真谛就是抱怨,抱怨自己。称赞别人,那不过是表象,而实质就是在对方的抱怨中,寻求到自己的平衡,心里窃喜,自己在哪个方面比别人强。表面上是被生活教化的自谦,内心里其实是被生活培养的安于现状,但在这样的不正常的人格上,还要适当地与别人攀比和媲美,才能让生活的苦难变成无味的谈资。
  31知道的一清二楚,却对自己无能为力,如果我们已经想好了生活是悲哀,怎么能对生活百依百顺?
  32 无人领会的是世界的声音,无足轻重的是自我的思考上的死胡同。
  33 一味的迎合将导致内心有不真诚,即使饿死,也总比修改自己的灵魂来的彻底。
  34原来走进生活真的要放弃很多,很多孩子一样的期许都不能实现,但我始终不能放弃,因为那是我自己。
  35孤独,已经不是一件稀有的东西,人人自危已经是这个城市,甚至整个世界的通病。
  36坦白在这个社会是一种多余,除非你是一个囚犯。如果忧伤仅仅是源于疲倦,那我相信它会消失,可有一些忧伤却不是故作的情绪。很多问题看到透彻就只有能无为。
  37我似乎一直为回忆而活,而确实的生活只有后退成回忆的时候,我想我才会考虑到它的价值,我就是那样的人,过于怀旧。
  38这是一个张扬情绪的时代。
  39在过度泛滥的忧郁中,我变的虚脱,把头靠在墙边。任由我内心的疼痛翻云倒雾。一切在思考中变的不再真实。什么是注定的?没有任何,只给自己的内心一个宽容和谅解。
  40 在出租车上,对司机大声说,火车站。说的时候,我有短暂的愉悦,因为我内心里有一个方向,有明确的目标,知道我身在何方,将去何处。
  41 人,就因为太关注自身状态的变化,才走到了把自己撕裂粘合,再撕裂再粘合的地步。那在哲学里叫做人类最高级的剖析。我却把它看成是人类器官退步。大脑发达的得不偿失。
  42 正在拥有的也就是我即将失去的。
  43 写作常在深夜中进行,口无遮拦,然后内心就变的憔悴,只能面对被掏空的自己,感觉着被一轮一轮的幻觉侵袭。
  44 说白了,疾病是一种内心欲望所致,牵动了精神上的渴求,太多的苛求成为了一种无法满足,也就是一种不断地抱怨和反抗
  


  “生命从来就不神圣,不过是一种冲动的附属品。我莫名其妙地成为了爱或非爱的累赘。生命的淡漠,是我致命的一个缺陷。”
   ——〈撕毁〉简介
  
  作为评论性的文字来说,我的能力远远达不到能够进行评价的水平,通常意义上的评论家们总把自己的观点刻薄地强制灌输在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的评论中。——他们总站在主观立场,把自己当作评价的标准。我觉得这是尤其恶劣和龌龊的,因此从来不看那些东西。而我每当看到一本好书或者某篇自己喜爱的文章时,总会有迫切地想说些什么的心情。是因为作者的叙述打动了我的心?亦或仅仅在短暂的时刻觉得找到了战友?其实都不重要。阅读是为了有所收获,我向来如此认为。在阅读过程中由作者制造的幻景引发出自身和关于自身更加深刻的思考,对于完善个人思想和行为是大有益处的。
  
  初识卡生以后我们进行过几次时间较长,涉及面较广的聊天。从言辞间觉得这个人跟我有某些相似之处,却又并不一样。她善于用简洁而犀利的文字编织出巨大的想象空间,同时直接透露出一种具有摧毁某些常规信条的力量。是的,就像一颗出了枪膛的子弹。——携带着高温和速度,瞄准目标,然后摧毁。她的小说与她这个人一样,呈现出硬朗的线条与利落的风格,这在女性写作者中并不常见。除了深厚的文字功底之外,还需要对某些事物有更透彻和更能代表自我的看法。我觉得卡生是个非常自我的人,即不容易被客观环境或条件影响,坚持并只坚持自己的立场。
  
  该如何形容我对〈撕毁〉的看法呢?说实在的,这并不容易概括。一本小说的价值永远是相对的、有所保留的,每个人看同样的文字会有不同的感觉,非要一味赞赏或者批评毫无意义,因为人的思维是活动的个体。如果一本小说经得起阅读者认真的分析和推敲,那么它本身就具有值得这样做的价值。好的小说应该有趣、应该新鲜、应该有深刻的生命体验,阅读它是交织着痛苦与欢乐、挫折与鼓励的,随着作者的叙述深入个人内心的过程。从这一点看,〈撕毁〉完全满足了我对小说的要求。必须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才能领会那些犹如诗歌一般精辟的语句。每一句似乎都隐含深意,通篇遍布着引导你发现真实自我的陷阱,而这是大多数人需要经常逃避的问题。
  
  全文分为三部分:一、听,心里的声音。二、告诉你一个故事。三、到尽头了吗?用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白开场,当看到第一句“面对着空虚,我听到了声音”时,我有预感自己无法只用一次把它读完。随着阅读的深入,恐惧也越来越深、越来越明显。不知道作者曾经有过怎样的体验,导致她能将精神病患者的世界描述得如此真实和贴切。在日常生活中,某一部分人会觉得总游离在所有真实以外,一方面由于他们无法找到正确的位置,另一方面则因为这个世界对所谓的异类实在非常苛刻。就像我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生活在一个精神分裂的世界中。”作为被排斥的一员,很多时候宁可自己是个疯子还好些,可能这样会活得比较容易。人们无法理解的事物太多了,又不愿承认,于是便把这一切都归类到精神不正常的范畴中。而所谓的‘正常’与‘不正常’其实都是大众制定出来的识别标准,符合哪些规则你便属于正常人,反之则不正常。——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为什么非得遵循别人的规则?所以你可以制定种种规则,但我也可以不遵守。这就是我的生活态度。
  
  第一部分叙述是隐藏在精神病人外壳之下的严密逻辑,作者对词语准确性的把握一开始就能紧紧攫住人心,而穿插在字里行间的除了情节之外更多是作者对生活的疑问、反思,以及对自身的分析及剖白,能够看到很多极有代表性的观点。大家都知道,作为小说写作来看,情节应该服务于文章的思想,在很多先锋作品中会出现一种新的形式,——将故事情节减至最弱,貌似不愿意浪费笔墨,但每句话都力求命中主题。本文也有这个特点,情节甚至是散乱的,线索也不够明显,如果你不熟悉这种方式,在阅读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根本不连贯,思维呈现出跳跃和发散的模式,没有任何规律可循。而故事主人公身体内存在两个分裂人格的对话则更加新颖,富有哲理的语句虽然显得有些学术论调,但无一不显示出作者不甘流俗的决心。而我是尤其喜爱这种方式的,很多时候会有这样的想法:作者与我是否曾在某个未知的时空中交流思想?为什么她说的每一句话我仿佛都已说过,或者即将要说?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是极其困难的,在交谈时由于客观因素及情绪的限制,根本无法做到坦诚相待,而没事就把人生哲理挂在嘴边的人多半有装逼之嫌,所以即便偶尔出现思想交流,也只能隐藏在各种对时事的泛泛讨论之下。
  
  在第一部分第二节中撒旦与耶和华的对话值得注意,尤其是这一段:“撒旦:我们的答案一定都是一种终极和必然。神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意义,因为在拥有思想的前提之下,已经存在扭转局势的能力。我们可以随时修改意义的定义,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阶段。但人类不一样,他们的生命具有局限性和阶段性,他们无论如何没有凌驾于永恒之上的视线。但如果把永恒的幸福断送,他们就可以尝试用自己的力量去寻求和否定,摆脱你所谓的生和死。”“耶和华:你可以保留你所谓的智慧。他们需要的只是物质中浅薄的满足,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要求。人类所扮演的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角色,养成了一知半解的习惯。说到底,他们在为生活操持,精神的困惑又是那样的简陋乏味。那都是你自以为是的产物。”——如果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人类确实无法知道痛苦的源泉以及维持快乐的方法是什么。而思考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每每使人陷入类似于精神分裂的错觉中,一个我体内分出好几个我,互相争斗,其实有什么意义呢?在死之前永远是痛苦的。
  
  第二部分应该是讲述‘我’在精神分裂之前的生活,具体的人物及地点都以符号来代替,比如叫做“00”的酒吧,同居的男人“TO”,上文出现过的身体内两个叫做“VO”和“JO”的女人,以及暴力和血液润泽过的日本男人“EO”等等。每个人的名字里都有“O”这个字母,使我不禁怀疑这是否又一个藏有隐喻的陷阱,当然,也可能是作者故意的某种巧合,看起来很有趣味。在酒吧里短暂工作的时候遇见了一些有故事的人,于是情节便如同电影场景一般徐徐展开,大幕拉开之后你想看到什么?我渴望被同样焦灼的人抚慰,或者说,我想从那些落魄的人身上得到快感,可惜太过短暂。接着失去酒吧的工作之后,很快又找到了新的酒吧,这次的人叫“PO”。我以为她在某些时刻爱上了他,但同样结束得飞快。错综复杂的短暂相逢组成了一个迷宫,那是深陷在城市中的人永远无法张开的翅膀,每个人身上携带着某一部分梦想,如果组合起来,肯定是个“厌”字。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ON”。有的人会为了精神企求逃避自己的现实背景,所以在我们周围会出现越来越多厌世和避世的人。坦白说,我也正在朝这条路上走。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不仅仅由于失望。你知道,寻找不存在的东西实在太难了。这是一条没有终点也没有归途的路,就像我们的记忆那样。每次开始都是一种结束,而每个结束又都是另一个开始。找到“ON”之后的旅途便是这样一种茫然的状态。在这里作者第一次透露了些许真实感情的踪迹。文中数次出现关于家庭的叙述,虽然以不同背景展开,但所有情绪都是负面、甚至有些仇恨的。我不想在这里说过多关于家庭对人造成的影响等等之类的话,因为这种影响是巨大而无庸质疑的,足够摧毁未成型的世界。一个人一辈子只能被毁一次,时间或迟或早,而毁灭总会到来。只有死亡才能让这一切结束,于是一个片段结束后,“我翻阅孤独女人留下的日记,她写道:我的生命是不可原谅的。回忆到很多的往事,好像我的一生平淡无奇,离婚,逃脱,抛弃我的孩子。一个人看着自己的身体在萎缩,精神丧失,等待死亡。”某些人看见这一段应该会哭泣,拖欠的解释,该来的时候不来,该给的时候不给,来不及挽回了。
  
  本段故事以“我”与“PO”喝农药徇情作为结束,喝药后做爱,在药性发作时到达高潮,这个仪式很有哥特的味道。人卑微而懦弱,永远无法逃避自己对死亡的恐惧,——尽管某时曾对此有所期待。当结束无法成为结束,只是一次失败的表演,人们该如何继续走完剩下的路?
  
  第三部回到最初,精神病院里人格分裂的女人。她告诉自己写下的只是清醒时刻的小说,死去的她是另一个她。读到这里不妨进行猜测,“我”喝下农药之后并没有死,从前的事情变成了存在于脑子里的片段,其实这是记忆,但太过惨痛不愿承认,于是便将其当作幻觉,以为自己杜撰出一个故事,用来代表前半段人生。人的生活可以根据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变化分为不同阶段,可能某一段不堪回首,另一段又相对美好。在某一段中扮演正面角色,下一段又沦落为失常人格。究竟哪一段才是真实的自己呢?我觉得每一段都是真实的,虽然过程结局各不相同,但真要否认失败就显得太违心、太没有意义了。因此不妨照单全收,任凭其中有多少痛苦的过程。只有这样,人格才能得到提升。
  
  “我”与“ON”的对话越来越趋向于对真实生活的讨论,我在这里说的真实生活,是指在小说之外写作者以及阅读者的生活。看似与小说无关,其实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小说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将纯粹的精神力量注入虚构的人物身上,赋予他们生命,给他们喜怒哀乐,某些时刻他们代替作者经受痛苦,但那些痛苦只是作者早已熟悉的感受。因此,“我”离开精神病院后的生活,完全可以看做是作者本人的现实生活写照。最后她在天桥上杀死了一个女人,只因为那个中年妇女用藐视的口吻否定了狗的存在价值。然后终于到了结局。(写到这里我头痛得快要裂开,吃下两片止痛药,点根烟,继续)
  
  作者赋予“我”一个新的身份——“结尾”,并且出现了最后一个符号代替的人,“结尾”的主治医生“MO”。他觉得“我”并没有病,并说了句十分经典的话:“每个人都是患者。这个时代,没病本身就是一种病。”但是我到现在都没能明白全文最后结局要表达的含义,所以请原谅我并不能就此进行分析。“我”回精神病院之后每天夜里都看到对面楼顶一个女人飞身而下,她早已死了,却不断在“我”眼前重演濒死的过程。然后通过“MO”的口讲出的话是否证明“我”自以为身体内存在的另一个女人(即“ON”)是真实存在过的?(我疯了…… ……)
  
  此刻我心里疑问重重,直到现在我才发现自己其实根本就没有读懂这本小说。混乱或者超强的逻辑已经超出了我所能理解的范围,可能再读几遍会稍微清晰一些,但如此深刻犹如刀刻在骨头上的痕迹一般的文字,读一遍需要耗费很多精神。最后,引用文中“我”在结束之前的一句话来代表我的内心感受。“我的信念就是没有信念,如果一定要强加一个,那就是我心里时刻搅动,翻滚着的幻觉,让我看得透彻,关于生或者死,关于生活和非生活之间的距离。”语言化为匕首,或者类似于匕首的利器,以暴躁的角度从作者胸膛喷出,一一穿透我的身体,带给我伴随着腥味的疼痛。人生已过去三分之一,而我的理解永远无法理解生命赋予个体的含义。因此只能继续迷惘和感伤,一边苟且地生存下去,一边缅怀着自己的失去。
  


很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很快看完了,。我发现很大程度上她写出了我的困惑疑问,我不停在挣扎却又不停妥协。有些问题永远无法想通,所以我一直说自己需要一个出口。但是很久很久我任由生活被动的推动我,只觉疲惫。这只是一个过程吧。昨天已死。不管是你或是我。而明天呢?永远在到来中,无法企及。我们能握紧的只有自己。这本书带出了我们的困顿,对感情的匮乏,但是可悲的是。我们依旧不能得到救赎。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