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文学批评史

陈钟凡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陈钟凡  

页数:

15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文学批评史》共分十二章,采用归纳、推理、判断这三种方式,分别对对周秦、两汉、魏晋、宋齐梁陈、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代这九个历史时期的诗文、词曲、著作、文人等作了评论,略事衡量,旨在希望能对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文学之义界(一)文之本义及其歧义(二)历代文学之义界(三)近世文学之义界第二章 文学批评(一)批评之意义(二)批评之派别第三章 中国文学批评史总述第四章 周秦批评史(一)孔丘诗说(二)卜商诗说(三)孟轲诗说(四)苟卿诗学及诗说(五)结论第五章 两汉批评史(一)司马迁文评(二)扬雄赋评(三)班固诗赋分类(四)王充论文第六章 魏晋批评史(一)魏文《述典》(二)陈思《序书》(三)应场《文论》(四)陆机《文赋》(五)仲洽《流别》(六)李充《翰林》(七)葛洪《抱朴子》文说第七章 宋齐梁陈批评史(一)范晔文论(二)谢灵运评文人(三)沈约声律说(四)刘勰《文心雕龙》(五)钟嵘《诗品》(六)萧绎文笔辨(七)萧统评《陶集》(八)萧纲论当时文体(九)萧子显《文学传论》(十)江淹《杂体诗叙》(十一)总述南朝评文之趋势第八章 北朝批评史(一)引说(二)颜之推《家训》文论第九章 隋唐批评史(一)隋代文评(二)初唐文评(三)盛唐文评(四)中唐文评(五)晚唐文评第十章 两宋批评史(一)诗评(二)词评(三)骈散文评(四)宋代古文评第十一章 元明批评史(一)诗评(二)骈散文评(三)词曲评第十二章 清代批评史(一)诗评(二)词曲评(三)曲评(四)骈散文评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以文为文章者,始于孔子之作《文言》。(阮元说)其门弟子学别四科,游、夏又以文学特著。然考子游专明礼义,子夏兼通五经,故《论语》言“学文”,言“博文”,皇侃并以五经六籍当之,则知孑L门所谓文章,实经籍之通称也。子贡言“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其义亦同。下逮战国,苟卿言:“将论先志,比类文学邪。”(《非相》)又日:“子夏、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大略》)墨子言:“凡出言谈,由文学为之导也。”(《非命》中)韩非言:“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日文学之士。”(《六反》篇)兼赅一切道术方术并得称文。《史记·儒林传》:“齐鲁之间,于文学自古以来其天性。……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当与计偕,诣太常……一岁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自叙》又日:“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并以文学为一切学术之大名焉。后汉王充《论衡》言:“文人宜遵五经六艺为文,诸子传书为文,造论著说为文,上书奏记为文,文德之操为文。立五文在世,皆当贤也。”(《佚文》篇)更由学术推而至于德操。总之:汉魏以前,文学界域至宽,凡以文字著之竹帛,不别骈散,有韵无韵,均得称之为文也。至晋宋以后,文笔之辨乃起。《晋书·蔡谟传》:“文笔议论,有集行于世。”《世说新语》:“乐令善于清言,而不长于手笔,将让河南尹,请潘岳为表。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批评史》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文学批评史 PDF格式下载



非常好,中国第一部文学批评史,值得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