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的家在蜜糖湾

[美] 海伦·库伯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

[美] 海伦·库伯  

页数:

344  

字数:

250000  

译者:

余佑兰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主人公海伦曾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家族的第一继承人,但是她的美好生活却停留在13岁那年。政局的变动让她从贵族变成了美国的外来移民。家族的巨大变动、母亲当年为了保护她而被士兵强暴的事情。都使得她与家庭的关系变得复杂而敏感……终于在她离开了家23年后,重新回回到了家乡,走出了内心那些纠缠不清的恐惧和愤怒。

作者简介

【美】海伦?库伯(Helene
Cooper)(1966-),生于利比亚的蒙罗维亚,居住在华盛顿特区。海伦?库伯是纽约时报驻白宫的记者,也曾担任过该报的驻外记者。2004年曾任《时代》杂志的助理版面编辑。去纽约时报任职之前,在华尔街日报做记者和海外特派员长达12年。

书籍目录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三
横越大西洋,纽约,一八二〇
尤尼丝,蜜糖湾,一九七四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四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五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五
蒙罗维亚,利比里亚,一九七七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七
蒙罗维亚,利比里亚,一九七八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九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九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八〇年四月十二日
蒙罗维亚,利比里亚,一九八〇年四月二十二日
诺克斯维尔,田纳西州,一九八〇
格林斯堡,北卡罗来纳,一九八一
格林斯堡,北卡罗来纳,一九八二
蒙罗维亚,利比里亚,一九八二~一九八三
教堂山,北卡罗来纳,一九八三~一九八七
一九八五
普洛维登斯市,罗德岛,一九八七~一九九二
蒙罗维亚,利比里亚,一九八八~一九九四
世界,一九九四~二〇〇三
伊拉克,二〇〇三年二~四月
蒙罗维亚,二〇〇三年九月
蒙罗维亚,二〇〇三年九月

章节摘录

  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三  这是关于恶棍的故事。  窃贼就是“恶棍”。利比里亚英文里没有“窃贼”这个词汇。我偶尔会用“小偷”一词,但只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为了让读者知道,我的正统英文底子还不差;其次是加强“恶棍”这个词的效果,比方说阻止恶棍逃逸时大喊:“恶棍!恶棍!小偷!小偷!”不过恶棍和小偷截然不同。恶棍会趁你熟睡之际闯入你的房子,摸走精美的瓷器。小偷则是在政府单位任职,在国库中上下其手。  我们位于蜜糖湾的房子就饱受恶棍侵扰。打从搬进我父亲一手建造的这栋有二十二个房间、俯瞰大西洋的大宅子开始,他们就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原因不难理解:我们所在之处是位于首都蒙罗维亚将近十八公里外的一个化外之地,我的母亲执意在屋内摆满恶棍可以轻易带走的象牙制品;而我们的守卫波拉波认为,夜里就是要睡觉,不是要看守房子。  波拉波是个老头,总是理得很短的头发几乎全白了。嘴里只剩下九颗牙,间隔地散落在嘴巴的上下缘,当他说话时,你可以看到一嘴的坑坑洞洞;不过笑的时候(他脸上经常挂着微笑),牙齿看来像是完好无缺。他身上不带枪,只有一支警棍,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的,似乎总是兴高采烈。即便是一大早,当母亲发现恶棍再次闯入蜜糖湾偷走她的象牙宝贝而厉声责骂时,他也不愠不火。  这事第一次就发生在我们抵达蜜糖湾的头一个礼拜。我一早醒来,迷迷糊糊地走出卧房时,正好听到妈咪在外头对着波拉波大吼。杰克斜倚着墙壁,津津有味地看着热闹,他对我使了个眼色。严格来说,杰克是我们家的仆役,但没人敢这么称呼他,因为他自小就和我父亲一块长大。  “恶棍昨晚来了。”杰克说。  妈咪把波拉波拖到厨房外的门廊,斥责他的衣衫不整。她站在门口,挥舞着手臂,发着牢骚。她还是惯常的晨间穿着:长不及膝的针织短裤、T恤和拖鞋。原本盘在头顶的发丝,因为在门廊愤怒地来回踱步而散落了下来,手臂不停地比画着。站在她面前的波拉波,一副自责的样子。  波拉波说:“AyaMa,mamindya。”  (意思是:啊!真糟糕!库伯太太,您别恼火,请接受我的道歉!)  妈咪说:“你这无可救药的海蟹,我该把你开除!”  这是恫吓。妈咪骂人时,“海蟹”和“该死”的意思差不多。经验证明,妈咪每个月都会开除波拉波,而且总是在他回来“抱着她的脚”之后,重新雇用了他。  波拉波说:“夫人,我来抱您的脚了。”  (这句话是用来强调他的恳求是真心诚意的。在利比里亚,没有比告诉对方你愿意抱他的脚更卑微的求饶方式了。)  这个局面大概会僵持十五分钟,直到妈咪嫌恶地将门砰然关上为止。接下来几天,波拉波会特别提高警觉,大白天就装模作样地关上男仆房的房门,好让我们知道,他正在为晚上的工作养精蓄锐。然后,到了约莫下午六点,他就会带着警棍步出房门,趾高气扬地在庭院四处走动,检查房子四周的椰子树,寻找可能遭到立即攻击的蛛丝马迹。他探头察看篱笆旁的一口水井,仿佛窃贼正在九米深的下方涉水,等这户人家熟睡之后,再像超人般自井底飞窜而出。  波拉波有时坐在他位于洗衣房旁边的椅子上,当有车子驶入庭院,他就自命不凡地跳了起来,仿佛窃贼会在晚间七点驱车前来用餐似的。毫无例外地,他总是在我八点就寝之前就睡着了。  我呢,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有谁能在那样的荒郊野外安然入睡?夜里爬上床后,我就渴望能够回到我们刚果镇的那栋老房子。  利比里亚离刚果河一点也不近,不过“刚果”是利比里亚特有蜜糖湾,利比里亚,一九七三的一个名称。我们被称做刚果人——这包括了我的家人,以及在一八二二年建立利比里亚这个国家的其他美国解放黑奴的后代。这个带点贬抑味道的名称,是利比里亚原住民于十九世纪初发明的,就在英国废除公海上的奴隶交易之后。当时,英国巡逻艇拦截从西非海岸正要驶往美国的奴隶船,不管截获的船只来自哪里,一概送到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因为许多奴隶船是从宽阔的刚果河河口进入大西洋,利比里亚的原住民(他们有许多人乐于从事奴隶买卖,不喜欢这种把奴隶放了、扔到利比里亚的新把戏)就把这群新移民称做刚果人。这群刚得到自由的奴隶在利比里亚获释的时间,恰好跟被解放的美国黑奴抵达利比里亚的时间相同,因此所有初来乍到的移民通通被称做刚果人。蒙罗维亚到处是刚果人。我们老家所在的刚果镇就在蒙罗维亚郊区,镇上全住着像我们一样的刚果人。我们则回过头来称利比里亚原住民是乡民或乡下人,在我们眼里,这是更贬抑的称呼了。  爸爸认为我们在刚果镇的旧家太小了,所以全家就搬到蜜糖湾来。旧家那儿只有三间卧房、三个卫浴间、一个视听间、一间客厅、一个小房间、一间办公室、一间厨房,外头有个迎宾小屋和一大片草坪,我在那儿跟着特萝学习重要的社交技巧,她是我最喜欢的表姐,也是我最佳的学习对象。  “只要起跳时把脚踢出去就可以了!”某个星期天下午,特萝在刚果镇的草坪上对着我喊,特萝是艾瑟萝的昵称。一如平常,那天也是又闷又热,汗湿的马尾就黏在我的颈背上。隔壁浸信会教堂里唱了好几个小时圣歌的人们已经安静了下来,现在他们正在享用下午点心——小龙虾卤汁淋饭。浓郁的鱼露味从教堂后面飘进我家院子,让我也跟着饥肠辘辘起来。  特萝正在教我踢脚的玩法。这是女生玩的一种游戏,单脚跳起,再用另一只脚踢向对手,脚踢起来时必须配合节奏与平衡感等复杂技巧。这个游戏是乡民想出来的,有点像是用脚玩剪刀石头布一样。一场玩家都是好手的踢脚游戏看起来像是在跳舞,每个人都必须以精准的节拍跳跃、踢腿和拍手。  踢脚游戏有许多不同玩法,其中有一种叫“柯尔”的,需要的精准度,恐怕我永远也做不到。我只想学会基本的玩法,那就是跳、跳、踢拍、跳、踢。不过,拍手必须落在半拍的地方,踢脚也是。  我试了一遍又一遍,额头上布满了汗珠。跳、跳、踢。“不是那样!”特萝纠正我,她大我四个月,对正确性很有把握。“你得在跃起前就踢脚!”  “好,我试试看。”我嘀咕着。  跳、跳、踢。我把脚举高些,踢脚出去时,正中了她的膝盖,这脚踢得漂亮又结实。她在草地上重重跺着脚,旋过身来,从齿缝里吸着气,走回屋内,我紧跟在后。我终于掌握了这个社交技巧。  带领我进入上流社会的守护者正在恼火。“特萝!”跟她进入屋内时,我说,“不要生气嘛。”  等我们进到客厅时,她已经消气了,我们不约而同地朝黑皮沙发走去,假扮起各自的母亲。  “我说呀,现在很难找到好帮手哕,”特萝说着,翘着腿坐在沙发上,膝上搁着她的洋娃娃,“我要葛蕾蒂丝铺床,你猜怎么来着?她竟然跑去清理碗柜!”  我叹了口气,用那种我希望是饱受折磨的语气。“我告诉你,我自己也有同样的困扰,”我答道,用手弹去裤子上想象的灰尘,“我要老头查理去熬棕榈油,结果他竟然煮了树薯叶!”  我喜欢刚果镇那栋房子。它离镇上很近,而且特萝经常来访。那儿总是有事情可做,有人可看,即便只是和隔壁浸信会的人扛上也是乐趣无穷。  不过爸爸说,那儿太挤了。我和小妹玛琳,还有玛琳的保姆玛莎共用一个房间,玛莎是个身材高挑的克鲁族女子。晚上,我的房间实在太多人了。“别担心,”爸爸说,“等我们在蜜糖湾盖了房子。你就有自己的房间了。”  我自己的房间!这岂不是昭告全世界,我已经长大了吗?“你想要什么颜色的房间?”离开刚果镇前妈咪问我。  我想了好几天,终于下定决心。“我想把房间漆成粉红色的。”  所以,被想要拥有自己房间的这个错误想法笼络的我,就跟着家人来到了蜜糖湾,我们那栋偌大的新家。  这就是我们蜜糖湾的房子,一栋充满未来感,而且每层都有阳台的七十年代的三层楼大宅子。巨大的玻璃圆顶,你在五百米外泥土路的交叉口就可看到。这栋房子有如二十年代喜欢搔首弄姿的巴黎舞者,缓缓地展示自己。开过马路第一个大坑洞后——你的奖赏是瞥见房子的倾斜屋顶和玻璃圆顶,在赤道烈日下闪闪发亮。绕着浓密的李树和灌木林子之间的弯路行驶,接下来会瞥见房子东边漆成奶油色的二楼阳台,以及为了凸显热带风格而特别镶饰的深红椒色木条镶边。当你驶过邻近布巴镇巴萨村最外缘的两问小屋时,会瞥见另一个突兀之处:二楼客厅外面的玻璃拉门。  然而,你绝对料想不到接下来会看到的景象。当你驱车爬到山顶时,看到的是房子一览无遗的全景,房子后面放眼望去是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你可以称它香格里拉、卡米洛(传说中亚瑟王的宫殿所在地)或伊甸园,那是库伯家堂而皇之的大乐园,约翰和卡莉丝塔.库伯在这里建造他们完美的家庭,有待遇优渥的仆人妥帖服侍,还因为拥有中央空调系统、栽植在关键方位的椰子树以及一座私人水井,完全隔绝了西非的肮脏与贫穷。  顶楼有五间卧房、三间浴室和一个视听间,以及一个可以俯瞰一楼儿童玩具间的室内阳台。二楼有个很大的厨房,旁边紧邻餐厅,厨房和餐厅之间以旋转门隔开。此外,还有一间音乐房,里面砌着石墙,摆着一架可眺望海洋的小型平台钢琴;一间四周都是玻璃门的客厅,里头摆了一套红棕色的天鹅绒沙发,透过玻璃门,往南可以看到海洋,往北可以看到灌木林。  一楼有两间卧房、三间浴室和一间吧台设备齐全的大型交谊厅,另外还有个游戏间、玩具间以及我父亲的办公室。楼梯底下还有个小密室,用来存放塑料圣诞树。  除了卧室之外,所有地方都铺着地毯,所有地板都是大理石面。一只高二点七米的老爷钟立在中庭,就放在一楼通往二楼的大理石台阶下面的中间。  这块占地两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有一大片如地毯般的青葱绿草,四周种着木槿、九重葛和椰子树。可容纳两辆车的车库停放着当时我们家最宝贝的车子,旧车和爸爸的敞篷小货车则发配到男仆房旁边的停车区。  搬到蒙罗维亚外将近十八千米远的蜜糖湾,我们称得上是郊区的开路先锋。如果这个世界是按照它既定的模式发展,蒙罗维亚应该要跟随着我家扩张到蜜糖湾才对。当蒙罗维亚容纳不下建筑业、商业活动、咖啡馆和餐馆时,城市疆界势必得从普洛维登斯岛向东延伸,第一批刚果人(被解放的美国黑人)就是在此建造家园,打造他们的首府。我的双亲,尤其是我的母亲,都在现今是蒙罗维亚内城的心脏地区长大。我的外婆仍住在“一桥之隔’’的布希洛岛,一个邻近港口、如今充斥着商家和公司行号的地区。  相反地,蜜糖湾是个濒临大西洋的荒陬之地。距离我们最近、非乡民的邻居是远在八公里外凯萨琳·米尔丝精神病院里的人。布巴镇和附近村子住着许多“乡民”。爸爸的弟弟朱利斯叔叔也在蜜糖湾盖了自己的房子,就在我们家隔壁,所以起码隔壁还有我们的堂姐妹——艾丽卡、珍妮和啾啾。这两栋房子合起来就成了库伯庄园。  我们在蜜糖湾的房子是骄傲之源,也是痛苦的根源。在一个重视成就,有时甚至凌驾一切的国家,这栋房子是我们家庭成就的证明。谈到社会地位,利比里亚丝毫不逊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在利比里亚,我们对外在的重视远胜于内在。成为“阁下”非常重要,身为“阁下”(大多是刚果人),意味着你是个有资格担任政府要职的人士,尽管偶尔有少数乡民会因为教育程度高而获得这项荣衔。话说回来,即使你拥有哈佛的博士学位,但假如你是哪个部落的乡民,你在利比里亚的社会地位,仍然不如一个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社区大学拿到三流学位的“阁下”。爸爸是个拥有正规大学理学士学位的阁下,然而身为小约翰·L·库伯阁下要比他在美国拿到的任何学位重要许多。  库伯庄园和蒙罗维亚距离遥远。我在那儿不到两天就发现自己受骗了。当你只有七岁,你所有的朋友都住在镇上,而恶棍和活体摘取器官的“偷心贼”在夜里横行无阻时,将近十八千米的距离俨然就是一块难以跨越的洲际大陆。我的祖父“无线电”库伯为利比里亚架设了电话缆线,但是他的电话线却没有接通到他两个儿子决定要在那儿兴建家园的蜜糖湾。  “我们还要多久才会有电话?”搬来的第一天我抱怨地问爸爸。  “你才七岁,有什么人好打的?”  “特萝她们。”  利比里亚英语,习惯在某人的名字后面接“他们”,那是“一群人”的简称。“特萝她们”指的就是“特萝和她的姐妹们”。  “哪来那么多话可以每天跟特萝说,你可以等到星期天妈咪带你到教会时再和她说呀。”  我知道不能跟爸爸多抱怨些什么。他和妈咪在蜜糖湾一带地位崇高,小约翰·路易斯·库伯和卡莉丝塔·艾斯美拉达·丹尼斯·库伯代表了利比里亚三大世家:库伯家族、丹尼斯家族和强森家族。  约翰·路易斯·库伯阁下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第一批搭船移民到利比里亚的美国黑奴。  妈咪的祖先则是在第一艘船上,如果当时没有以利亚·强森,或许就没有今天的利比里亚。一八二。年,他和另外六十五个人在这趟非洲之行中存活了下来。当时,随行的三名白人和另外二十名黑人在抵达西非的几周内接连死亡。熬过了疾病的肆虐,以利亚·强森不仅活了下来,名义上还是创建蒙罗维亚的先驱。  当利比里亚原住民攻击这批新来者时,以利亚·强森率众还击。当时,有艘英国炮艇登陆,指挥官表示,如果以利亚·强森愿意插上英国国旗,他将提供军援。“我们这里不需要立旗杆,因为要把旗杆拔掉将比击败原住民付出更多代价。”以利亚·强森这样说,这是我们在学校背诵的一段文字。  以利亚·强森的儿子希拉利·强森后来当上了利比里亚第六任总统。他的玄孙,也就是我的舅公贾伯利·丹尼斯曾经出任总理和财政大臣。担任外长的塞西尔·丹尼斯是我的表兄,不过我们都喊他塞西尔舅舅。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海伦·库伯带领我们回到她和家人在蜜糖湾那段幸福美好的时光;他们在那儿享受了利比里亚上流社会所向往的菁英特权以及迪斯科年代的时髦文化……《我的家在蜜糖湾》本质上是一则以无比真诚所讲述的成长故事。  ——《纽约时报》  这本回忆录处处洋溢着款款柔情,作者库伯即便在述说她所失去的事物时,仍然不失睿智。  ——纽约客  这是一盏投射在久被遗忘土地上的聚光灯。透过库伯的文笔,我们闻到利比里亚充满煤矿烟味和强烈鱼腥味的空气;我们尝到棕榈油拌饭的美妙滋味,听到利比里亚英语迷人的急促声。  ——华盛顿邮报  库伯在她的回忆录中结合了深刻的个人经历与广泛的政治环境。她的回忆不仅令人震惊,而且吸引人……她对家庭和国家引人入胜的描述,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她浓浓的乡愁以及深深的遗憾。  ——出版人周刊


编辑推荐

  《今日美国》2008-2009年度全球十大好书  《追风筝的人》深情姐妹篇  三年来雄踞美国亚马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年度畅销书单  家在哪里?就在你我的心里最深处,就在蜜糖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的家在蜜糖湾 PDF格式下载



我的家在蜜糖湾--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成长经典。童年的美好与沧桑,年轻的梦想与纠结。与最好的朋友分享的友情之书。主人公海伦曾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家族的第一继承人,但是她的美好生活却停留在13岁那年。政局的变动让她从贵族变成了美国的外来移民。家族的巨大变动、母亲当年为了保护她而被士兵强暴的事情。都使得她与家庭的关系变得复杂而敏感……终于在她离开了家23年后,重新回回到了家乡,走出了内心那些纠缠不清的恐惧和愤怒。在大减价的时候抢购的,现在竟然缺货了!!


《我的家在蜜糖湾》的作者是海伦·库伯,在这个署名前面有一个(美)的字样,这说明作者是美国人,至少是美国籍。那么她是不是美国人呢?或者说她是如何成为美国人的呢?在书里作者做了交代:“在国会山的阴影下,我身边还有七十七个移民。我骄傲地覆诵着:

我绝对且完全地断绝,并彻底放弃对我迄今为止所隶属或作为其臣民或公民的任何外国王室、当权者、国家或君主的效忠和忠诚。”

那么,作者在这里完全断绝并彻底放弃的是哪个国家呢?答案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三个地方之一的利比里亚。

既然是如此危险的国家,作者放弃它无可厚非。然而在本书的开头,作者的利比里亚是个美好的国家,至少对于她来说是如此。她有一个大房子,她的妈妈头天晚上丢了象牙第二天就可以买回来,为了消除她独自睡一间大房间带来的恐惧,她妈妈可以再收养一个女孩作她的同伴。她的这个同伴非常像《追风筝的人》里陪伴阿米尔少爷的哈桑,而故事的整体走向也和《追》文异曲同工。区别只在于《蜜糖湾》是发生在女孩子之间,较之男孩,她们会少了些热烈,多了一分细腻。

小说的开头部分更像是儿童文学,小孩子的恐惧、嫉妒、骄傲,诸如此类。不过因为作者过硬的叙述技巧,这部分也算饶有兴味。这一时期,作为“刚果人”的作者,享受着贵族一般的待遇,利比里亚这个国家不仅没有危险,反而是“蜜糖湾”。然而到了书的中后段,利比里亚内战开始,原来的贵族变成了“公敌”,屠杀、流血和强暴向着“刚果人”接踵而至。海伦*库伯的命运就此改变……

国家、政权和社会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命运,这是无论“左愤”“右愤”都要承认的基本道理。问题在于,在命运不能不改变的时候,个体应当如何选择?在这一点上,本书作者并没有给出多么深刻的答案,她也无意于这样做,但我相信,读者自己会或多或少的能有些收获。

这本书对于读者来说最大的收益还不是对于命运的教益,前面说过,作者也无意于此;作者真正想表达的还是情感,对祖国、对家人、对朋友的情感。在关于儿时玩伴的情感处理上,本书并没有《追风筝的人》那样激烈和有戏剧性,显得平淡却真实。或许,两书的主旨也不一样。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回到了利比里亚,作为美国人回到了利比里亚,而利比里亚人还在讨论着刚果人与巴萨人的问题。她的玩伴尤妮斯是巴萨人,却被巴萨人当作“刚果人”。而在利比里亚,还有各种各样互相仇视、互相仇杀的民族,于是,利比里亚就在这些仇杀里成为了人间地狱。

其实,无论是巴萨人还是“刚果人”,在尼日利亚人眼里,都是利比里亚人;无论是利比里亚人还是尼日利亚人,在亚洲人眼里都是非洲人;无论是非洲人还是亚洲人,在白人眼里都是有色人种;而无论是白人还是有色人种,在外星人眼里都是地球人。当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谁也跑不掉。佛曰“无差别”,所有的差别都是人们自找的,而这种自找的差别,往往成为灾难的源头。也许,最终会毁灭这个世界。


三年来雄踞美国亚马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年度畅销书单家在哪里?就在你我的心里最深处,就在蜜糖湾


这是作者海伦*库伯的成长日记,也是一本关于利比里亚的立国血泪史。海伦出生于利比里亚,身为立国者后代子孙,她的祖先亲人皆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达官贵人。八岁那年,父母收养了尤妮斯,于是海伦多了一个姐姐。然而富裕快乐的童年,却因血腥的内战戛然而止,海伦和家人逃离到了美国,却独留了尤妮斯在蜜糖湾。多年后,成为媒体记者的海伦兴起回到自己国家的念头,并寻找与她情同手足的尤妮斯……透过本书,读者可以一窥海伦及其家族女性所展现的坚强意志,令人动容。


这算是库伯的回忆录。童年被利比里亚的内战毁了,库伯家族的女性都很强势,她就成长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她描绘了蜜糖湾的豪宅,读完后让我感觉好像真的去过那里,然而,战争改变了这一切,她逃到了美国,变成了一个无名之辈,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大报的记者。最后,她回到利比里亚,找到的不仅是多年未年的姐姐,更像是让她的生命变得完整了。


身为记者的海伦在描写内战暴发之前的利比里亚时,写得真好啊。她用孩子的口吻、眼光来讲述了童年的一切,包括家庭、尤妮丝,以及战争,当然还有虽然抱怨建在郊区却深深喜爱的蜜糖湾的家。有关战争的那些章节让人感到可怕又不乏吸引力。和尤妮丝的关系看似非常简洁,不过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什么力量可以让作者回到那她多年不想面对的童年及家乡,我想是家人的爱及她愿意聆听自己内在的声音:童年并没有消失。尤妮斯仍然等着我......
读完本书,内心是充满感动及踏实,因为作者愿意走出纠缠不清的恐惧及愤怒,让她生命的圆周愈来愈宽,并得到完整的救赎。愈到尾声,似乎愈能与海伦对话一般,尤其在她回到蜜糖湾的老家,在玛琳的房间,
我似乎听到她们姊妹的笑声,回荡着.....,不自觉地又重新翻阅,享受童年


海伦与尤妮斯重回旧地,残破的屋舍中,所感受到的是:曾拥有的美好生活失去了,曾拥有的童年也已死去,整个国家因为内战残破不堪,海伦问她的初恋男友,你的父亲死得那么惨,你不恨这个国家吗?他说:恨,不会使这里变得更好。
海伦的美好生活停留在13岁那年:当年母亲为了保护她们,而被士兵强暴,内战之后,她与尤妮斯分开了23年,如今,她深深的明白:那些该死的士兵已经夺走了我的童年,他们再也不能把我的姐妹带走。母亲的爱支撑了她,尤妮斯的爱也正如以往:万一我真的遭到水鬼、偷心贼或是窃贼攻击,现在会有个人来保护我。我知道,尤妮斯不会让任何事发生在我身上。


库伯的写作手法很口语化,很亲切,就好像亲身经历了一番。
海伦一家是利比里亚的上层权贵阶级,她妈妈、爸爸的祖先创立了这个国家。从美国解放的农奴变为这个非洲国家的主人,这个选择,让150后他们的后代海伦不是生长在一个歧视黑人的环境中。作者小时候在蜜糖湾的生活非常富足。可后来一切都变了……


感动。除了感动,还是感动。不只是故事本身,而且里面的很多细节、观念,都感动我。看到后半部分,这本书基本上给我的感觉就是淡淡的悲伤,海伦周围的亲友一个个离开了她,去世的父亲,回到利比里亚的母亲和妹妹,只剩了她一人在美国的那段时间,读起来真让人心酸,好在,母亲和妹妹回来了,在美国的家算是完整了。然而,这时,她却发现心里惦记着的家仍然在蜜糖湾,利比里亚。


我的家在蜜糖湾?蜜糖湾在那里?表面上,它位在遥远的非洲利比里亚;事实上,它永远深藏在书中主角海伦的内心深处。
虽然蜜糖湾有夜半专偷窃人体器官的偷心贼,虽然蜜糖湾有可恶的流氓小偷,有可怕的兵灾战乱、贪婪政客;但是蜜糖湾却更有记忆深处,永远无法遗忘的快乐童年和挚友密友尤妮斯。
蜜糖湾呀蜜糖湾,到底深藏多少欢乐与悲伤?到底埋藏着多少故土乡国的思念与哀伤?
它,值得你一起来细细品藏,慢慢回味。


之前,完全不知道利比里亚。只不过听上去像是非洲的国家。海伦的这个回忆录,怎么说呢,难以置信,真的,说是小说的话貌似更合适,不过这就是真实的。都说这本书很感人,我看到的是勇气。1980年,暴发了内战,流血冲突,作者身处的上层阶级很多人被处死,受到乡民的迫害,他们于是逃到了美国。几年后,她大学毕业了,还去伊拉克当了战地记者。在一次事故中差点丢了命,这时,她才发现心里一直牵挂的是利比里亚。于是,她回去了,对面对自己的国家、找回多年未年的尤妮丝。书里的部分内容,让人偶尔感觉很悲伤,基调却是鼓舞人心的。她和母亲身上都有一股勇气,特别是在危险时期和复杂的环境下。


蜜糖湾的家,什么都不缺,仆人、豪华车、名牌等等。作者在美国人开的贵族学校上学,假期去国外度假。她是一个幸运的小孩,尤妮丝,则是一个生长在贫困家庭的不幸的乡民小孩。其后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变得悲剧,然而,这其中还是带着些许幽默感,没了以前的财富、地位,他们还有希望、梦想。


《我的家在蜜糖湾》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很私人化,一直在库伯家的圈子里写。即便是对利比里亚毫不了解的人,读起这本书来也很轻松。读完以后,书里的人物、描绘的场景还有一些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我来抱您的脚了”、“妈咪”,都还浮现在眼前耳边,相信很多读者也会有同感。真诚地给大家推荐。


在找寻非洲失去的童年过程中,包括了家庭历史,还有利比里亚的社会、文化、历史。
在他们到美国后,家庭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先是到了田纳西州,在那里,海伦很难交到朋友,直到上了大学以后才渐渐走上正轨,最终当上了记者。


对利比里亚的文化、历史说得虽然不够详细,但很生动形象。作者也很诚肯,从头到尾都很平实。只是有些地方写得过详了,有些地方则写得过略了。可能是因为她的写作重点在亲戚朋友上。海伦从一个有点羞涩有小姑娘成长为一个外向、有抱负的成功记者,这一过程也很启发人。说到尤妮丝,估计是这本书里最让人同情的人物了。我一度为海伦一家没有带着尤妮丝一起逃到美国,而感到不平。


强烈推荐这本。尤其是对那些从不了解利比里亚的读者,绝对不容错过。海伦库伯不仅告诉你当时的历史,还有很多更深的探讨,尤其是对“刚果”人、“乡民”这两个对立的特殊阶层。同样是生在利比里亚,可不同的祖先早就了不同的人生。我很喜欢看历史类的书,不过,这本书绝对不只是历史。本书的亮点,是她对“收养”她的国家美国、以及乡民姐姐尤尼斯的感情。


作者是个著名记者,看了书以后突然发现,她当年还曾随美国总统访华,见到了邓小平。这本书绝不是新闻报道的感觉,而是写得很有感情。作者真实地写下了她的生活,包括那些美好的和丑陋的,一切一切。看完的时候,突然有个问题,为什么她在这么多年里都没有回利比里亚看望尤妮丝,她和利比里亚的关系到底有多紧密?


这是一个温情的故事,给我们展现了很多非洲国家都存在的一面,只不过,这里只写到了利比里亚,而且着重在上层阶级,读着这本书,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海伦家也有他们的缺陷,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却和同样经济条件下的美国人是一样的。当然,他们的命运却大不相同,而他们对待利比里亚的战乱带来的影响的方式,给本书注入了一些让人深思的东西。


被领养后,海伦和尤妮丝看似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生活,她们住同样的房间,读同样的书,然而,假期她们却过得不同,海伦去国外族游,尤妮丝呆在利比里亚,她们上的学校也不同,最后,战乱之中,海伦一家去了美国,尤妮丝留在了利比里亚。23年后,海伦回利比里亚找尤妮丝,还有她失去的童年。


我们每天致力于撷取别人的故事,作为新闻报导的题材,却也不自觉在同时,反刍着自己的人生历程。西非的战争之于我们,或许是遥远空间和事件,但不同生命的抑扬顿挫却因共通的内在本质和鸣。当作者在睽违二十三年后,重新踏上早因战乱而面目全非的蜜糖湾家园时,读者彷佛也走回自我内心的原乡。


只是前面有关作者的前辈们如何建立国家的过程写的有点儿多,不过可能这是为了兼顾当时的大背景吧。有关她的家庭、以及利比里亚女性如何在这种战乱变动的政权下生存,还是写得很好的。我也很喜欢她在美国生活的那一部分,从刚开始的羞涩、陌生,甚至害怕,到最后成为一个成功的记者。


能让我不舍得看完的书不多,这本就是。为什么这么快就结束了呢,不能再写一写他们的现况吗。呵呵,恰好本人对利比里亚很感兴趣,之前看过美国殖民历史的书。库伯的书写得很平稳、又吸引人,导致我看得也很有节奏。她并没有写过多在美国的生活,这本书也完全没有让我觉得好像迷失了方向,成了一个成功逃往美国的故事。


海伦的回忆录,是一本有关在利比里亚长大的回忆录。读到深夜。看看作者都经历了什么,战争、枪支、士兵、强暴、行刑……再看看我们的成长环境,才突然感觉生活在这样的和平环境中有多重要。


非常喜欢!!影院旁边的小书坊看到的,风格鲜明的封面一下子吸引了我。听着“蜜糖湾”的名字似乎是很美好很甜蜜的,只是不敢设想去那里看看,毕竟战乱的环境。这本书还是很值的。


海伦的故事感人,又透着她的勇气,非常吸引人、非常坦诚。从回忆在利比里亚的童年开始,可以说,她的童年早期是非常理想的一种生活,然而,战乱的到来顿时切断了美好的童年,当然,作者也提到了战乱给其他人和整个国家带来的影响。通篇来看,她也传递出一种对家庭的爱,正是这种爱激励着她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直前进。真的非常喜欢这本书。


清新的回忆,正如清新的童年
蜜糖湾的故事
带着我走进一个清新的世界
留连……


主线从非洲的利比里亚一下转到美国,然后又转回利比里亚。看到海伦的爸爸去世的那一段,哭了。 好感人。相反,看到她回利比里亚找到尤妮丝的那段,感觉却不怎么深,因为尤妮丝的处境还是很让人同情,还是留在利比里亚,这个不稳定的国家,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发生在她身上。


就像奥巴马一样,库伯是一个非洲美国人,他们到美国后也一直带着这个标签,她的书很有亮点,也算是把这样一种身份说的比较透彻。不知道还写不写下一本。期待中……


对我来说,这个书可不是单单个人传记那么简单。作者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战争夺取了她的童年。库伯给我们讲的小时候的生活故事很吸引人,让我们这些不知道利比里亚的人也体会了一把利比里亚上层社会的生活。书中的其他人物,也塑造的很有个性,很生动,应该是很好的还原了真实的人物吧,只是,这部分在整体看来不怎么特别突出,尽管如此,还是很好滴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作者的生活中,和她一起感受。


这本书像是带我去利比里亚体验了一趟。库伯写故事水平很高,不愧是大记者,这本书从头到尾都让我爱不释手~~


童年的美好与沧桑,年轻的梦想与纠结


我是一个30岁的男读者。海伦把一个国家的上层阶级描绘的淋漓尽致。我原本以为我也会反对那些统治阶级,但看完全书以后,发现夺权的人给这个国家带来的是不幸与灾难,而建立这个国家的那些统治阶级更适合这个国家。所以说,虽然这是个自传,焦点还是集中在作者的人个生活上,但一点也没有局限住大环境的描写。


不是很强烈的感人,是一种淡淡的却一直纠缠在你心里的感人。作者的童年快乐、无忧、还带着一点傻西西,所有这一切属于童年的美好,都被战争打破了,童年这此终止。而她对家、家人的爱在此后一直支撑着她,


最后回归家乡、找回失去的姐妹为终结,算是完美的大结局。审视了人的变迁和世界历史,当然,这其中还有种族、国家间的各种关系。作者13岁前后的生活截然不同,心理上的断层想必更深,好在最后她发现了内心的真正呼唤。


通读完整本书,完全把那里的紧张环境和人们的情感变化写出来了。像书里写的那样,他们以上层社会身份登上逃亡美国的飞机,而一下飞机就变成了非洲难民。包括其他的很多变化,给他们造成的心理上的影响一直持续很多年,比如,作者在十多年后才发现自己的内心归属,才决心回利比里亚,找寻尤妮丝,找寻失去的童年。


很好的一本书。特别是关于逃到美国后的那一部分,有美国新家的适应和成长过程,还有在学校里因为身份问题而遇到的各种情况,当然,这种落差,我想最重要的是对心灵上的影响。她回到利比里亚找尤尼斯的时候,读起来感觉很平静,虽然经历了这么多曲折和悲痛,然而真正回去的时候,反而会比较平静吧,因为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来表现和面对。


看到结尾的时候,多少有些不舍和遗憾,真的很想继续读下去,不想让它结束,还在想尤妮丝、妈咪和其他家庭成员。这本书真实,不像小说,你可以说它是假的,虚构的,作者真的痛过,失去过,所以让人有更多的感触。也很佩服作者对各种人物性格的描写,太到位了,一个个都活灵活现。我是被作者童年、成长、战争、失去、成功这一连串的过程所打动了。她对家的描写感性,由心而发。好书。


好像一般来说大家都不怎么知道利比里亚这个国家吧,更不用说它的历史了。这本书会让你对这个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历史大开眼界的。作者把利比里亚的历史和她的家族变迁交织在一起,再加上她个人对家的情感,想必会让每一个读者都陷进去。作者的母亲非常伟大,祝愿她一切安好。


库伯文笔好,家庭成员间的联系也很紧密。尽管我同意作者经历的这段历史是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必须因素,但有些地方确实也得有点多了。总体来说,和其他那些有关非洲的回忆录不同的是,这本书很感人。我喜欢作者的语言风格。


有点类似畅销书The Kite Runner 的故事....主人翁都出生当地望族.国家都遭受战乱.而战乱都无比惨烈....然后主角都逃亡至美国.过起了清贫日子....随后学习成长.然后回到家乡.寻找记忆与救赎。不同处在 : 这本书的故事位在西非赖比瑞亚.虽然戏剧性略逊了些.但它源自真实故事的传记本质.读来更有着踏实的感觉......


在战乱发生前的那段描写,作者用的是一个儿童天真、无忧无虑、带着优越感的眼光和感觉来写的,而在全家逃到美国后,她俨然成了一个移民小孩,失去了一切。她在美国学会了如何生活、如何追求成功,在寻求成功方面,她代表了美国的X一代。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回到了利比里亚。整本书读下来,就像是在听一个朋友给你讲她的故事。


我感觉整本书就是在讲述一个感人的情感故事,这是我们对家的爱。读完这本书,我还忍不住去搜了搜利比里亚的历史和现况,呵呵。这完全不是战争的故事,是美丽的亲情、对家的爱的故事。作者对家的回忆里有童年美好的记忆,也有痛苦的回忆,但唯一不变的是,她对家的爱。推荐大家必读的一本书。


好想看一看照片!!这本书真是前面的部分看完心情大好,回归童真,后来的就让人纠心啊纠心。战乱、亲人离去,真的很难过。貌似作者刚去美国时的一段时间是非法移民,嘿嘿。挺想知道她是怎么逃过政府的,或者说他们通过了特殊渠道,得以非美国公民的身份在美国呆着?


亲情很强大,作者和尤妮丝、母亲对女儿们、她和父亲,以及跟随家族的仆役等。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作者是伴随着或者说在亲情的引导下而达到心灵的最终成长。


家,具体起来,让人想到房子,看似是这样,你在那里住,你的一切回忆都和那里有关,可实际上,如果我们都有机会经历作者这样的生活,回过头来,也会发现,真正的家,在心里。


在非洲居于特权阶级的上层生活,富足、无优;
逃往美国后却经历种族歧视、生活困窘。
在美国,她被当作第三世界、非洲、贫困的人;
在利比里亚,她是被当地人憎恨的特权阶级、上层人。
她要摆脱,于是放弃利比里亚国籍,宣誓效忠美国;
有了美国国籍,有了事业,家人在美国团聚,她却要奋力找回真正的故乡,利比里亚。


本想当做睡前读物的,结果,实在忍不住,一晚上读完了。寒冷的冬天,躺在被窝里,读者这本书,更容易让人想起家的温暖,还有小时候的回忆。这个书前半部分肯定能让你看着笑出声来,可是后半部分,是带着多多少少的沉重的,特别是作者的父亲去世的那一段,准备好纸巾吧。作者一定能把你带入她的生活,让你有亲身经历的感觉。


一盏照亮我们灵魂最深处的灯,它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


作者童年讲起,到她后来的事业有成,是心理的成长,在她决定回利比里亚寻找尤妮丝的时候,也就是她内心真正的成长起来、找到自我、面对自我的时刻。


既是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回忆录,也是一个可读性很强的历史。在那个年代,能出生在这样一种家庭,还真是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是中大奖的几率。看有介绍说,这本书写作过程中,她的兄弟姐妹们也提供了不了资料和回忆,哈,还有她的妈妈。


这本书没让我失望。看完第一章后,就放不下了,一直看下去。作者写得很真诚、纯朴。我觉得我自己像走进了她的童年一样,也把她的经历都经历了一遍,这就像是我自己的生活。非常好的一本书,真想再看看作者的其他的书。


家庭的爱给了她勇气与力量,再度紧紧爱着自己的家乡,在战乱纷争过后指引作者找回真正的自我;爱,不曾被剥夺,只有更强大。


书里的线索和人物之间的情感还比较复杂,当然和一些复杂的书比起来这倒也不算什么。历史在这里只是一个小角度,但却衬托着整个背景,与作者的经历紧紧相连,很让我开眼界 PS:读起来很有意思,不枯燥,情节很丰富


呵呵,读到内心深处


好书。让我想起很多,想起自己的童年,自己的老家。


书内容不错,童年,成长,看完挺有感觉


读完这本书后,感觉生活中再大的事都是小事。这是今年读的最好的一本书,前后在**定了几本,推荐朋友们一起读~


真的希望更多的人读它,和作者一起成长,感受内心的波澜


把政治,友情,亲情和特殊时代的背景描写的淋漓尽致,亲身的经历,感觉就是不一样


被“家”感动,以至于在家越来越感动!


看这本书,我想家了
我也想回家,站在小时候的房前,突然很想回去看一看。


毫无疑问,这是本好书。很难得的从这本书中看到了利比里亚的历史,很值得推荐给朋友呵呵


这本书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看到作者写的利比里亚的那段历史,太让人吃惊了,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那种生活环境充满了暴力、贫困、绝望,无法想像。


这本书其实挺让我想起童年。虽然绝不是像作者的童年那般惊心动魄和无忧无虑,但是,这本书让我想起很长时间都不曾回想的童年,不敢说对其有那么强烈的、一生都铭记的什么特殊感慨,但是,是应该再回头看看的,我们已经离童年甚至童年的记忆越来越远了,总有一天,它会变得很模糊,那时候就快要失去它了。


我对利比里亚算是一无所知。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更多关于它的事情。这本书读起来特像小说,太令人吃惊了。书里的人物每一个给我的印象都特别深,很难想信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过。


我花了五个小时读完了。好书。吸引我的是这本书里的几条交织在一起的线索。利比里亚早期建国的过程,他们后来的生活,以及各种亲人。


从童年天堂般的生活,直至经历战乱 不幸,直至最后勇敢的直面人生。


从朋友那里听说了这本书,从头读到尾,大爱。一边读,书里的人物语言就在耳朵里复制出来了,栩栩如生啊。读这本书是一种享受,既让人发笑又让人流泪。


我们每个人,都对故土有某种情结,或许那只是对童年的一种缅怀


这个回忆录绝不仅仅是回忆录,它里面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大到政治背景,小到姐妹情,这让整本书很饱满。看了这本书,也对利比里亚这个国家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作者写作的眼光也很独特,写得很棒。几乎是把过去20多年来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的变迁都贯穿了下来。


读了给人内心温暖和释然。


封面很漂亮 买好久的书终于买到了


内容丰富,经历曲折,可以说是跨度很大,大起大落,可读性很强,作者的人生受到一般人经历不到的一些重大事件和转折的影响,最后终于找回自我。


书收到了,虽然还没开始看呢~
不过还是忍不住先来评论一下
封面很有感觉!!!色调很有特色,鲜亮醒目,完全被它吸引
书有塑封,被保护的很好 丝毫没有磨损
所以很满意呢!


复杂、曲折的个人经历。不过,还是很让人感动的。


真实的生活最戏剧,经历这么多。


有朋友看了说,怎么妈妈全翻译成妈咪了,本人倒是更喜欢“妈咪”,很有感觉。


强烈推荐哦,自己读,推荐给自己喜欢的人或朋友都可以


很感人,值得看、值得拥有的一本好书。


一本好书不在于外表,而是能打动人心,看过之后让我不愿放手。


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翻译的很不错,内容也值得一读!


虽然已经有那么多人评论过,还是忍不住想来顶一下*非常值得一看的好书,感人至深


是好书,不会让读者失望。叙述方式也很独特,人物的特点也很鲜明。推荐,推荐。


作者真实地描述了自己的童年、故乡,一种淡淡的忧伤环绕着你,很感动


世界上种族,宗教,国家之间无休止的仇恨,杀戮,何时是个尽头?我也每每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看到的也许是被剥夺的生命,可藏在背后的还有很多像作者这样,被剥夺了童年!!


在当前大环境和平的年代中,作者带来一个她的“野蛮”成长历程。


值得推荐的一本书。作者的亲身经历就像小说一样不可思议。一向都喜欢非洲,对它的历史也多少有些了解,因此看这本书很亲切,也看到一个更生动的非洲。实际上,学生们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个生动的历史课外读物。作者的成长,带给我的除了感动,还有激励。作者心灵上的成长、职业上的努力,远比什么都来得真切


今天刚收到这本书,就爱不释手了!
不仅书得纸张质量好,里面的内容也很精彩!
利比里亚,一个陌生的国度,但那里的故事很吸引人!


要知道我是一个很讨厌看书的人,但是这本书,简直是太....好看了。


我是看到之前有人评价说很好,所以我也买来看看。是挺不错的~~


作者的分享很有感触,毕竟很多是我们平时所碰不到、感受不到的。


不知名的国家、不知名的作者,但是却写出了一本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书。


非常细腻的作品,没有辜负畅销书的美名!!真实的体验人生的悲喜


用了整整一夜看完了这本书,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动,是我近期看到的最好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第一次买到和介绍完全相符的书。


书写得太好了,也因为作者的经历实在是太曲折了,让这本书读起来完全跟小说一样精彩。呃,好像这么说不合适,但真的很好读。不知道作者还会不会再写一部,总觉得还没写完,书里那写主要人物可以继续再写一下嘛,还挺关心他们的现在的生活。


书中所描写的作者一家在利比里亚的生活,与人们想像中的黑人生活是大相径庭的(个人认为,有可能存在局限性),我们不太容易想像这一群黑人在贫困的非洲过着这么奢侈的生活。


很幸运我们生长在一个没有战乱的国家!希望在同一地球下的人们能生活得更愉快!!


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了人命运,而战争则改变了一切的生活秩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