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瓦特

(法)萨缪尔·贝克特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法)萨缪尔·贝克特  

页数:

386  

字数:

200000  

译者:

曹波,姚忠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瓦特》凭其对笛卡尔理性的戏剧性抨击,对先前的《莫菲》和后来的“小说三部曲”进行了弥补;在萨缪尔·贝克特笔下那些衣衫褴褛,了无生气的人物当中,其主人公笨拙的姿势最为突出,他没法适应世界的偶然性,最终住到了疯人院,但他的困境唤醒了贝克特(追随叔本华的思想)
所说的唯一可能的伦理价值,即怜悯的价值。
《瓦特》要呈现的是人类并不完美,容易犯错这一基本的状态,因此小说中包含了有意为之的错误,以此来探明理性主义精神的中心为何不是坚不可摧的。此外,小说还体现了贝克特的“失败”美学:瓦特试图直接体验,试图借助非本质属性来把握主人诺特先生的实质(这是对经院哲学和笛卡尔《方法论》的戏仿),这一行为没有通向感知,而是指向哲学的绝境,指向必然的崩溃,因而最终走向疯狂。

作者简介

曹波,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美文学方向研究生导师。1998年6月在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获硕士学位,2005年6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获博士学位。已在《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中国科技翻译》、《译林》等刊物发表论文约15篇,完成省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教育部课题2项,出版高校教材1部、译著1部,即将出版专著2部。在18世纪英国小说、20世纪英语荒诞小说、旅游翻译等方面小有研究。

书籍目录


瓦特




补编
年表
译者致谢


编辑推荐

  《瓦特》就是贝克特研究中的那头“白鲸”,一堆拒绝被做任何意义上的解读的文献。贝克特实验小说神作的第一个中译本。  贝克特摆脱叙事传统和乔伊斯的影响、独立地迈向后现代主义的标志性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瓦特 PDF格式下载



国内研究贝克特诗歌的不少,研究贝克特小说的很少。偶也混入这行列啦,呵呵。


觉得自己有必要对贝克特加深了解,所以买了


没读 不过看介绍应该有一个系列贝克特的书,怎么这里只有两本,其他的呢???


五本《贝克特》文集都收了,这本据说是补充,当然也不能错过。


的确是一本好作品!学习中!
当当服务快捷周到!好


贝克特的书肯定要买,不过书价有些高。


活动时候买的,一百返一百,一个月了,啥也没收到。


挺好一本书,为啥弄成小开本,捧读不舒服,


  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瑞典科学院常务理事
  卡尔•拉格纳•吉罗
  
  
  尊敬的国王陛下、院长阁下,女士们、先生们:
  
  如果在荒诞中将强大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起来,那么其结果将是一个悖论,要么就是一个爱尔兰人。假如结果是一个爱尔兰人,那么您会额外收获那个悖论。甚至诺贝尔文学奖有时也有出现分裂的情况。不可思议的是,1969年就发生了这种事:一个奖颁给了一个人、两种语言和第三个民族,其本身就出现了分裂。
  
  萨缪尔•贝克特1906年出生于都柏林郊区。将近半个世纪后,他才在巴黎成长为知名作家。在3年的时间里,他出版了5部作品,一跃成为文学界关注的中心:1951年出版了小说《莫洛伊》,同年又出版了姊妹篇《马龙之死》;1952年出版了戏剧《等待戈多》;次年又出版了两部小说,即三部曲的末篇《无法称呼的人》(前两部是《莫洛伊》和《马龙之死》),及小说《瓦特》。
  
  上述年份只表明这些作品是集中涌现的。出版时,那5部作品已不算新作了,创作的顺序也不同于出版的顺序。其背景源自当前的状况,以及贝克特早年的思想。1938年出版的小说《莫菲》的本质,以及他研读乔伊斯(1929年)和普鲁斯特(1931年)的心得(这些心得体现了他本人最初的观点)的本质,恐怕要参照贝克特后来的创作才能看得最清楚。因为虽说贝克特在小说和戏剧中创立了新的表达模式,但他同时也承袭了传统,不仅和乔伊斯、普鲁斯特密切相关,和卡夫卡也是同样如此,而且其早年的戏剧作品也从18世纪90年代的法语作品和阿尔弗雷德•雅里的《愚比王》中继承了遗产。
  
  在好几个方面,小说《瓦特》都是其辉煌创作生涯发生转折的标志。该小说创作于1942年至1944年间(贝克特先在巴黎居住了很久,为了躲避纳粹的追捕逃到了法国南部),是一部英文作品,此后多年他都不再用英文写作;他是以法文作品成名的,直到大约15年后才恢复使用母语从事创作。之后,当贝克特再次拾笔时,周围的世界也已经变了。其它成名作都是在1945年至1949年间创作,都留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思想的成熟和方向的确定,都是在这之后。
  
  但是,这些作品的主题既不是战争本身或者前线的生活,也不是法国抵抗运动(虽然贝克特积极参加了该运动),而是战后发生的情形:那时和平来临了,揭开邪恶之王的帷幕,露出人类朝着非人堕落(也许是受到强制,也许是自身驱使)的程度以及这种堕落人类究竟能承受多少这一可怕的景象。在这个意义上,人性的堕落是贝克特的作品反复探讨的主题,而且在这个程度上,他的思想(得到了怪诞剧和悲剧性闹剧的要素的强化)可以描述为一种向无底的深渊下沉的消极观。这种消极观必须沉向深渊,因为只有在那儿,悲观主义和诗歌才能创作自己的奇迹。
  
  一部消极的作品出版后,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呢?一种肯定,一次净化,证明黑色就是白昼的光芒,最阴暗之处的部分就是反射光芒之源的部分。它的名字叫同情,叫怜悯。在希腊悲剧中,除了厌恶感的积聚,还有指引亚里斯多德走向宣泄、借恐怖来净化这一学说的先例。人类从叔本华的苦井中汲取的力量,比从谢林的福泉中汲取的还要多,从帕斯卡痛苦的怀疑中得到的祝福,比从莱布尼兹对“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美好的世界”的盲目理性的信仰中得到的还要多,(在同样哺育了贝克特创作的爱尔兰文学领域)从斯威夫特堂长对整个人类的狂暴咒骂中收获的灵感,比从奥利弗•戈德史密斯那苍白的牧师田园曲中收获的还要多得多。
  
  在此,我们可以发现贝克特世界观的部分本质——轻易得到的、对彻底的怀疑论心安理得的悲观主义,和代价昂贵的、触及了人类的绝对窘困的悲观主义是有所不同的。前者的出发点和结论都是一个概念,即万物皆无价值,而后者的基础则和上述观点恰恰相反。因为无价值者是无法堕落的。假如人类的价值遭到否定,那么对人类堕落的感知——我们比先前的任何一代人目睹的兴许都要真切——就没有可能了。可是,随着对人类尊严的认识逐渐深化,这一经验会使人愈加痛苦。然而在贝克特的悲观主义中,这就是内部净化的源泉,就是生命力。它蕴含了一种对人类的爱,随着它进一步垂直坠入憎恶的深渊,那种爱会在理解中增长;它也蕴含了一种绝望,一种必须抵达痛苦的极限才能发现怜悯没有边界的绝望。就是从那一点上,就在毁灭的王国里,萨缪尔•贝克特的作品涌现出来,像是承载着全人类的苦难,其降音的副键向着被压迫的人们奏响解放的琴音,向着需要慰藉的人们奏响抚慰心灵的乐声。
  
  这一点似乎在他的两部杰作中表现得最为清晰:《等待戈多》和《快乐的日子》,从某个角度来说,每一部都是《圣经》文本的变体。在《戈多》中,我们读到这样的句子:“您就是那该来的,亦或我们该等另一个人?”剧中的两个流浪汉面临的,是最最残酷的生存毫无意义的境况。该来的也许是个人;没有哪条法则有造物的法则那么残忍,而人类在造物中占有特定的地位,是因为人类是唯一刻意带着邪恶的念头运用这些法则的生物。但是,假如我们设想真有天意存在——甚至是由人类造成又由人类承受的无尽痛苦的源泉——那么,那又是什么样的全能的主,竟让我们——像那两个流浪汉一样——要在某一个日子、某一个地方相遇呢?贝克特的答案在剧名里。到剧情结束时,正如到我们的人生画上句号时,我们对这个戈多依然一无所知。我们已经目睹了那股力量的轨迹,可是到最后一幕,我们对它依然茫然无知。但是,有一样我们是知道的,这一经历无论怎么恐怖都没法把它从我们身边夺走,那就是等待。这就是人类的形而上学的困境,永恒、结局不明的期待的困境,作者用真正诗性的简洁捕捉到的困境:《等待戈多》,《等待佛陀》。
  
  剧本《快乐的日子》——仿佛是“在荒野中哭泣的声音”——更关注人类在世上的困境,关注我们相互关系的困境。在揭示这一困境时,贝克特对我们在毫无希望的荒野中清净地沉溺于幻想的能力有很多话要说。但这不是他的主题。剧本的情节只涉及孤立是怎样存在的,沙子是怎么越堆越高,直到人彻底掩埋在孤独之中。然而,从那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人的头还是抬了起来,人的声音在荒野中哭泣着,人有着直到人生结束都要寻求同伴、和同仁说话、在陪伴中觅得慰藉的不可磨灭的渴求。
  
  瑞典科学院深感遗憾,萨缪尔•贝克特今天不能和我们同在。但是他指定了巴黎出版商兰东先生作为自己的代表,因为是兰东先生最早意识到他的作品的价值。先生,请接受由国王陛下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
  
  
  曹波 / 译


  《瓦特》(Watt,1943年创作,1953年出版)是贝克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荒诞的色彩十分浓厚,而且实验的成份极多,是作者摆脱叙事传统和乔伊斯的影响、独立地迈向后现代主义的标志性作品。该小说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贝克特小说三部曲的混沌主题:主体的身份是混沌的,世界是混乱的,认知是不可能的,语言是解体了的,人生是殉难式的。给该小说贴上“荒诞派”、“存在主义”、“后结构主义”、“潜意识探索”、“反理性”等标签,都是不无道理的,甚至可以说,该小说是“后”派论者取之不尽的宝藏。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该小说可分为内外两个层面:
  
  内层叙事的线索:内层叙事是故事的主体,由瓦特叙述。他在梦境般的世界里寻找存在的意义和世界的本质,是荒诞世界的探索者。他下了火车,离开“外部世界”(理性的意识的世界),莫名其妙地进入了代表“内部世界”(国内外论者所说的“小世界”、“微宇宙”,即潜意识的世界)的诺特的宅子,在一楼和二楼分别担任了一年的仆役,期间发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现象,如这个小世界的运作规律、钢琴调音师的父子关系、诺特的流质食物、诺特本身的模糊身份与特征、罐子的命名危机、另一个仆役房间里的绘画和铃铛、养狗人的家族史等等,真是一个卡夫卡式的世界。瓦特百思不得其解,陷入了严重的认知危机,语言能力逐步瓦解,说话开始颠三倒四。终于,来了一个接班的仆役,瓦特便离开诺特的宅子来到车站,莫名其妙地走了,消失在外部世界。
  
  外层叙事的线索:外层叙事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才出现,由山姆叙述。话语开始紊乱后,瓦特似乎被关进了一处庭院式精神病院。山姆住在相邻的庭院里,他惊奇地发现,不仅两个庭院极其相像,而且俩人之间也存在不言自明的耶稣殉难式的“镜像”关系。闲暇时,他听瓦特讲述诺特宅子里的故事。瓦特企图借助数学式逻辑推理来解释他对内部世界的疑惑,但由于记忆力和理解能力的衰退,他的叙述终究模糊不清。而山姆也不是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他无法理清瓦特故事的头绪,有时只能瞎说一通,且无法掌控故事的选材,将亚瑟本来无关的长达二十多页的故事(严重的跑题,跑题中还有跑题)插入主体情节,使本已混乱的故事更添一层混沌。因而,整部小说线索不清,谜团重重,两个层面都跟“透明”的“可读”文本沾不上边,而其叙事也摆脱了叙事者作为理性的主体的叙事传统。
  
  原文有外层叙事者留下的脚注、空缺,还有未能整理、未能纳入主体情节的原始素材“补编”,无疑具有元小说的典型特征,但这些素材本身就混乱不堪,不但不能澄清主体情节,反而使内外两层叙事更加扑朔迷离。否则,“瓦特”(Watt)就不是“什么”(What)了,就不是对一切心存疑问的探索者,就不是“我思、我不在”的主体了。对一般读者而言,《瓦特》的“可读”性是很弱的,但是,要读懂贝克特的小说三部曲,了解他形式实验的过程及对文学传统的彻底革命,《瓦特》又是不能不读的。可以说,贝克特不是一块规整、鲜嫩的烤肉,而是一块奇形怪状且异常坚硬的骨头,有些难啃。
  
  也可以说,贝克特提前二三十年,就在《瓦特》中以文学的形式开始演绎拉康的后现代精神分析学、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疯狂说及元小说等“后”派理论的关键词了。因此,要翻译《瓦特》,必须先吃透它,先理解贝克特到底在玩什么样的后现代游戏,在表现什么样的心理困境,在讥笑什么样的理性主义原则,否则,本书之于译者,就会像之于普通读者那样不堪卒读了。“研究先于翻译”,这一论断用在贝克特小说的翻译中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解《瓦特》实验成份的来龙去脉,摸清贝克特跟后现代文艺思潮的渊源之后,译者才能拿贝克特的小说下笔。为广大读者甚至论者起见,译者不免违背“信”的至上原则,采取了以下增强“可读”性的措施:
  
  1. 译者以叙事学意义上的“事件”为单位,给小说划分了小节,留出空行,并作注明。原作的内容连绵不绝,线索迷乱,容易让普通读者甚至一般论者摸不着头脑,因此译者不免担负起了“导读”的责任。
  
  2. 译者对小说中的数学游戏、逻辑游戏、心理游戏等进行了必要的注释,尤其对普通读者难以卒读的排列、组合游戏进行了注解,起到发觉“可写”性的作用。原作本身就有第二叙事者(或编辑)山姆的注释,这些注释译者都注明“原文注”,因此译者的注解并未太多地扰乱原作的形式。
  
  3. 译者保留了流水句的句法特点,不刻意调整句序,也不随意断句,并对原文突出的文体特征进行了注释。原文有时十分简洁、朴实,有时则铺天盖地,长达数行甚至数页的句子时有所见,让读者喘不过气来。贝克特的长句语义如行云流水,少从属关系,多并列分句,且各分句、较长短语及插入语之间都有逗号隔开,因此句子层次比较分明,节奏感强,有爱尔兰英语的特征。
  
  贝克特不以所谓“文笔优美”见长,而以反理性、对潜意识的革命性探索、对文艺及哲学的广泛涉猎、对文学形式的彻底革新等等著称,因此《瓦特》翻译的难度主要不在语言本身,而在对冷峻的语言所表现的无以复加的谜团和游戏的理解上,在对“混乱”的故事情节的追踪上。贝克特曾惜字如金地说,“要当艺术家就要失败”,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寻找能够容纳混乱的形式”,而“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这些晦涩的悖论不由得译者不进行细致的追索和必要的注释。因此,译者的注释有时不免较长,有喧宾夺主之嫌。好在只是脚注,没有太多地惊扰原文的行文。
  
  《瓦特》原作的突出特点决定了好的译作必定是一个学者型译本,必定带有学术的气息。译者增添大量的注释,只是形式上的不“信”,旨在引导读者走向贝克特心中挥之不去的疑问(Watt即What):人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世界到底是如何运转的?理性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逻辑为何无果而终?意义为什么没法确定?倘若能减少一些误读或难以卒读的现象,让更多的读者走近这位诺贝尔奖获奖作家,走近欧洲文学史上这位划时代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译者的心血也就没有白费。
  
  《瓦特》的首译本是学术研究和文学翻译的结合,是对纯翻译的5卷本《贝克特选集》的重要补充,在中国的贝克特译介史上应能成为一个亮点。
  
  
  
  曹波
  2011年12月
  于都柏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