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魏书生的故事

蒋光宇//张在军 漓江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漓江  

作者:

蒋光宇//张在军  

页数:

229  

内容概要

怎样才能悟到魏书生老师的做人之道?怎样才能领会魏书生老师教书育人的真谛?学习魏书生老师从哪里做起?如何激发自身的潜能,使自己进步,走向成功?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都关心的话题。 本书分为三辑:自强、育人、教书,共72则故事。这些故事,从魏书生的人生经历入题,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真实生动的事例,再现生活中的魏书生——淡泊名利、忘我奉献的人生哲学,勇于开拓、科学严谨的教育改革,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的卓著业绩。每则故事后链接古今中外相同主题的哲理故事,深入浅出,明白晓畅。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魏书生为师,平凡的你也能成就卓越。

作者简介

蒋光宇,《读者》签约作家;经教育部“十一五”课题组审核,被聘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专家。至2009年,已在400余种报刊发表、转载作品5000余篇次,700余篇次作品被收入各种选本。已出版《一滴一海洋》《一事一机缘》《一人一菩萨》《灵犀顿悟》《心态禅机》《把木梳卖给和尚》《厄运打不垮信念》《品格高于战绩》《继续敲门》《成长的礼物》等文集。其中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沙一世界》,获得了辽宁省优秀图书二等奖(2005年),《名师魏书生》,获得了辽宁省优秀图书二等奖(2009年),被列入“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科研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获得了“冰心儿童图书奖”(2009年)。
较多的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的课外读本、作文素材。有的作品被选入中考、高考模拟试题。
著名特级教师。
央视《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曾上下集专访。应邀参加建党75周年、80周年座谈会及新中国成立601司年天安门观礼活动。曾受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
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30余年。主编《教师人文教育读本》《中学生魅力阅读》《阅读作文全优突破》《读美文写日记》《小美文大智慧》等“青苹果阅读”系列书籍300余册,其中9种获全国优质教育成果一等奖。
致力于“教师成功学”研究,给全国教师作《凭什么成就卓越》报告200余场。他对教育的思考、感悟,感动了亿万听众。
邮箱:fyiy1113@126.com QQ:295726779

书籍目录

期待着,你也能成为魏书生(代序)第一部分 自强的故事 请批准我去教书 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多学习少批判 多挑重担能力强 尊人者,人尊之 谁的语文教法更好? 化对手为助手 让谣言如遥远的猿鸣 笑对人生 请同学控制老师发怒 放松与快乐的诀窍 人是广阔的世界 选择角色的智慧 占便宜的思维方式 每件事至少有一百种做法 永远的恩师 假设是生命最后一天的实验 没有办公室的校长 多工作少得利 一篇总结和一个会议 “不要都来学魏书生” 一定要超过魏书生 魏书生的结婚纪念日 两元钱 把爱传递下去 戴了30年总理像章的魏书生 魏书生的61个小时第二部分 育人的故事第三部分 教书的故事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自强的故事  请批准我去教书  1968年秋,魏书生从沈阳市第三十二中学下乡到辽宁的南大荒——盘锦垦区。他随大帮干活不到十个月,便当上了民办教师。那一年,他19岁。  魏书生刚听到让自己去教书的时候,并不愿意去。当时,他们全班55名同学下乡在一个青年点。有一位同学先他分配,分到县城的公路工程队去做筑路工人,同学们都很羡慕。而对他去教书,则都感到惋惜。有的朋友劝他不要去,以便等待当上“领导阶级”的机会。尽管他不愿意去,但还是服从命令去教书了。  教书之后,魏书生发现学生们的心灵世界是那样的广阔。农村孩子们真诚、质朴、勤劳的品质,深深地感染了他。他教的第一届学生是小学毕业班,学生比他小不了几岁。他教的第二届学生,年龄大的才比他小四岁。这样,他们师生之间的共同语言就比较多。当时的教材比较浅,有了剩余时问,他便给学生读《红岩》《欧阳海之歌》,讲自己看过的一些书,介绍城里的一些事。学生们也告诉他一些在城里听不到的农村习俗、秘闻。  生活在学校的环境中,魏书生感到精神的满足、灵魂的安宁。他感到,人活在世上,能不能幸福,关键是有没有一颗好心。如果有一颗好心,无论是生活穷点、富点,还是寿命短点、长点,都能坦然无愧、豁然大度地面对,从而活得心安,活得幸福。他感到,人活着对他人、对世界有没有益处,有没有贡献,关键也在于有没有一颗好心。如果有一颗好心,无论是体力强点、弱点,还是才能大点、小点,都能尽心竭力地为他人、为世界做好事。他感到,教师是最有利于培养真诚、善良、美好心灵的职业。在这世界上,如果由于自己的存在而多了一些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那便获得了生存的幸福,获得了生存的价值。于是,他迷恋上了教书,决心在学生的心田里开辟一片绿地,播撒上真善美的种子。

媒体关注与评论

  魏老师常说,要用平常的心态,高兴的情绪,多做平凡、实在的事。我从魏书生老师的故事里找到了从教之乐,为师之乐,追求之乐,奉献之乐。  ——(山东)乳山崖子镇中学教师 张金玲  魏老师出公开课从不事先告诉学生上课内容,这与许多教师要提前预习、认识学生、提前试讲等等是不一样的。看过魏老师的课,你就知道差距,就知道自己的目标方向。  ——(河南)潢川高级中学教师谭素莲  魏老师认为差生更不容易。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天天如此,需要多大毅力!因此帮助差生进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魏书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多是让其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一切都体现出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  ——(河北)正定县职教中心教师 闫荣霞  我觉得,魏书生老师有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有儒家的礼让,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有社会活动家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这一切,成就了他作为一代教育大家独有的魅力和风范。  ——(江苏)海安大公镇中心小学教师 李海燕  魏老师教学,方法灵活是一大特点。他常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魏老师教学,总是力图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学生思维可以自由驰骋,聪明才智得以发挥,作为学生,真是一种享受。    ——(陕西)定边县王盘山学区教师 陈维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魏书生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尊敬的魏老师:

您好!

1997年前后,当我还是一名初三学生时,便有幸恭听了您的报告录音、拜读了您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1993版)。2000年,我中师毕业,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和对您的崇敬之情踏上初中讲台。2003年1月3日,我在郸城人民会堂听了您的报告,兴奋异常。您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了“乐在教中”四字,我铭记于心,时常温习。

时隔七载,2010年3月20日,仍是在郸城人民会堂,再次见到您。您笑貌如昔,敏思妙语如昔,步捷体健如昔。我也激动、兴奋如昔。

您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常用到“实事”二字。此次报告,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守住”一词。您每说一次“守住”,便是在我的心野上鸣了一次闪电,浇了一阵春雨,吹了一缕春风。我想,“实事”与“守住”也许正是您60年生命之树、35载教育之花所结出的智慧之果吧!

我读您的书13年了,从教也已满10年,其间经历种种工作和生活的鸡零狗碎、困苦惶惑自不用说,常常有给您写信的冲动。然而又想,您的著作、言论俱在,道法俱在,我如不是太过愚钝,尽可从中自悟妙旨,而这也是您倡导 “自强”的好意罢。

2008年秋,我来到现在任教的高中,21亩地的校园,200余名教职员工,近6000名学生,其中4000多名住校生。我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带两个班的语文课,高一到高二分了3次班,班上最多时有125名学生,最少时也有86名。有时,看到师生们被折腾得那么狼狈,我真想回到原来任教的初中去。至少,乡下公立初中的学生不会憋得缺氣,老师也不会累得骨折。

您说,人得面对现实,少埋怨,多自强。您说,改变自我,天高地阔。您说,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您说,得“守住”自己,得多做“实事”……前几天,夜晚查寝后回家,月朗风清,万簌俱寂,脑子里突然浮现起“松静匀乐”四个大字,心中隐隐有一种灵空澄澈、海阔天空的感觉。

我知道,我是一个平凡的老师,必定要面对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今后一定还会有数不清的鸡零狗碎、困苦惶惑,我能常常想着“松静匀乐”,就不会被这些东西困住。您说的:走进教室,“松静匀乐”;开口说话,“松静匀乐”;检查作业,“松静匀乐”;处理状况,“松静匀乐”;下班回家,“松静匀乐”;市场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松静匀乐”;炒菜做饭,“松静匀乐”……

最后,不揣冒昧,给您提两条意见罢。一是,我买了不少您的书,发现有许多内容重复的现象,如《乐在民主教育中》(高等教育版)和《魏书生与民主教育》(北师大版)。我虽然常给同事们说,买您的书花多少钱都值,但仍然觉得上述情况还是不出现为好。二是,上天安门城楼时,应是“shè级而上”,不是“shí级而上”。书法“苍jìng有力”,不是“苍jìn有力”。这是小节。

您报告结束后跑步下台的身影,将成为我永远的美好记忆。

祝您健康,幸福!


魏书生的故事 真的还可以


全面的展现魏书生老师的思想和行动,很好!


非常不错,魏书生的书看着有很多启发,很多可以用来教给学生


一个个链接的小故事非常有教育意义。


一个全心全意爱孩子,爱教育的人,值得尊敬!建议老师人手一本,做为父母也是必备的。


只要你读了真本书,你就知道为什吗魏老师会做到这样,这就是佛法里的菩萨行,像魏老师学习


喜欢看魏老师的书


不错正是我想要的书,配送也比较及时


写得太差了,要文采没文采,要内容没内容,味同嚼蜡。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