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画风

怀一 怀一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2-02出版)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怀一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2-02出版)  

作者:

怀一  

页数:

239  

内容概要

  《画风(2011卷20)》内容涵盖:画风·观点、画风·析源、画风·视觉、画风·风月、画风·晶味、画风·万象、画风·经典、画风·清谈、画风·新画等板块。《画风(2011卷20)》还附录了画家作品及生活图片若干幅。

书籍目录

画风·观点 临界线——序新画展第一回 李永林 “新画展”预备会会议记录 “新画展”研讨会会议记录画风·析源 画与禅与庄 徐复观 禅与艺术 北鱼 “惟画通禅”和“若有一笔是画也非画” 陈传席 意境与虚空 王振羽画风·视觉 从心所欲 尚扬画风·风月 顽石的风流 朱电良志 苏轼的嗜石兴味与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 周裕锴 长物志·品石 [明]文震亨 太湖石记 [唐]自居易 《云林石谱》序 [南宋]孔传 怪石供 [宋]苏轼 后怪石供 [宋]苏轼画风·品味 山水方滋 高英柱 梨花带雨 刘明波 霓裳羽衣 彭薇画风·万象 “朴襄”的力量(节选) 周一清画风·经典 秋景胜春朝 林莉娜画风·清谈 米友仁《远岫晴云图》 石慢画风·新画 怀二画作

章节摘录

李永林:这个序言我考虑到了我们的立场,会兼顾到我们这个群体或者说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但是因为署了我的名,所以还是代表我的观点,并不强加给你们。但我觉得要先把展览摆出来,然后才能定下面如何做。这个序言你看完之后觉得怎样? 武艺:感觉对。我不觉得突然,因为这个思路之前我们聊过。 李永林:我还是想尽量考虑得周到一点,要把我们赞成和反对的观点都要有所了解。关键的是我们需要坚持的,现在的事情就是要统一—下意见。 李津:现在的观点就是这就是好玩儿,从写文章的角度也写得很好。 怀一:这个展览创意还是从永林来,他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他是主动地出来关怀这些事。上次《首都艺术》那个展览结束之后,他跟北鱼聊,说国画现在还是有问题,能不能找一些确实有新意的画,做一个有新意的画展,这是永林最初的说法。永林说的很兴奋,北鱼很赞同,表示也要来加入。北鱼觉得国画现在这么画是不对的,一帮人在玩假传统,这个太让人恶心了。 李永林:传统这个词还是比较模糊,容易误解,我们现在用什么词,用什么范畴都是需要斟酌的,以后都是需要更加精确、准确的,能真正反映我们的想法。 怀一:李津、武艺、跃鹏四人分别代表了江北和江南,说是美院身份,又不完全拘泥于学院,他们有着更多的社会身份与价值。永林与我是掺和在一起玩玩的。这个展览你们四个是主角,我们就像是机油、润滑剂一样。虽然你们在江南江北有影响,但你们平时的交流还是少了些。借展览,你们也可以很好地来沟通。大的展览很多了,也都有这样那样的说辞,可是看看画,还是那些人,还是那些画,有些画人很得意,我看他退步很大呢。埋头画画的人很多,抬头看路的人很少,人活着,画早巳死掉的更多了。新画展的本意是想来梳理此问题。新的就是好的吗?不一定,新,只是新,新不能说明什么。譬如,中国自主制造出一款新汽车,拿去德国换人家的老宝马,德国人愿意和你交换吗?新,是问题的一方面,只是新不够,新的必须好,新的不好能有什么意义呢。好,是终极标准。新的好,新才具有了新的意义与价值,反之,新的一文不名又何必。新画展,希望出现新格局,多年来,“二月书坊”不断地推广前人之经典,经典不死,所缺的是今人对它们的新认识。 李永林:我们在这个方面是有共识的。在题材的考虑上其实比较少,但我觉得首先是对画家的人要有认同。我觉得画画画到这个程度,眼睛都是很厉害的。我们以后还是不能局限于太小的圈子,还是要有一定的弹性,这就涉及到第二回、第三回,以后怎么办的问题。 怀一:我们是想连续做。 李永林:连续做就要有弹性,就要有一个核心圈。但这个核心圈的边界它是可以伸缩的。 怀一:新画展不搞小团体,或者搞什么组织,而是很松散的。 李永林:我个人的想法是这个弹性在第二回、第三回,在保持一个核心圈的基础上面适当地每一回接纳一些人进来。但是圈子不宜太大,最少在一年两年的时间里,我觉得圈子还是不要太大会好一些。但是有一些画得好的年青人,我们还是要有这个心,要吸纳。发现一个画得好的人,这是一个功劳,也对下个历史阶段的建构是有意义的。关于下一回,就是后面的格局问题,我跟怀一也没有商量过,所以现在也不知道怎么说它。我个人觉得这也是一个初级阶段的样子,但一年准备搞几次,也都要考虑—下。 怀一:这些都是小问题,成熟了就做,不成熟,两年做一次也无所谓。 李永林:但是像这些小问题我觉得今天都应该涉及到。我觉得要全面地对待这个事情。 怀一:永林有一个想法我是比较赞同的,他关心更年轻的画人对我们的认知度。 李永林:李津是老大哥,你来说一说。 李津:这次选的这些画家,也都是怀一一贯关注、看好的人。 怀一:问题我选不选,而是你们给我捧场呢。你们来捧场,我感到荣光。 李津:从画国画来讲,我还是觉得画家是一个独行侠,这些人都是挺自我的,心里都有数,都有准地在做自己那些事儿。他们对自己有评论,对时代也有评论。我总认为我们现在很多人做事好像都有成果,不是在寻找主义的时候加上实践。你看方力钧他们早期,又赶上一个时代,又赶上自我意识的成熟,他被选择了之后,他的很多意识都和实践同步地走。其实我们有很多问题是我们实践了很多,我们已经有成果了,自己也没有太多的心思去总结它,也没有太多的必要,因为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但这些对社会、对水墨界有没有一种建设性的东西?我们也没有吸引太多的理论的关注,所以今天我们有了那种意识以后,也许大的形式也不错,是需要做这个事情的。P8-10


编辑推荐

怀一主编的《画风(2011卷20)》放眼中国画坛,力推卓有成就的中青年画家。同时本书与艺术品市场息息相关,引导高品味的艺术欣赏。本书是一本专业的绘画艺术图书,内容涵盖美术理论、绘画评论、精品画作赏析等。图文相生,赏心悦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画风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