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文化史(上下)

柳诒徵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

柳诒徵  

页数:

86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柳诒徵先生的代表作首推这本《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套装上下册)》创稿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可谓中国文化史的地位,更确立了文化史写作的基本框架。《中国文化史(套装上下册)》资料详赡,含括极广,举凡典章政治、教育文艺、社会风俗,以至经济生活、物产建筑、图画雕刻之类,皆广搜列举,力求使读者明了中国历史之真相及其文化之得失。

作者简介

柳诒徵(1879——1956),字翼谋,号句力堂,知非,江苏镇江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任教于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还曾任南京图书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执教于复旦大学。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史》《国史安义》等。 著有《历代史略》、《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等。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史坛,与在北方任教的史家陈垣、陈寅恪并称“南柳北陈”。

书籍目录

前言绪论第一编 上古文化史第一章 中国人种之起源第二章 洪水以前之制作第三章 家族及私产制度之起源第四章 政法之萌芽第五章 文字之兴第六章 洪水以后之中国第七章 衣裳之治第八章 治历授时第九章 唐虞之让国第十章 治水之功第十一章 唐虞之政教第十二章 夏之文化第十三章 忠孝之兴第十四章 洪范与五行第十五章 汤之革命及伊尹之任第十六章 殷商之文化第十七章 传疑之制度第十八章 周室之勃兴第十九章 周之礼制第一节 国土之区画第二节 官吏之职掌第三节 乡遂之自治第四节 授田之制(附兵制)第五节 市肆门关之政第六节 王朝之教育第七节 城郭道路宫室之制第八节 衣服饮食医药之制第九节 礼俗第十节 乐舞第十一节 王朝与诸侯之关系第十二节 结论第二十章 文字与学术第二十一章 共和与民权第二十二章 周代之变迁第二十三章 学术之分裂第二十四章 老子与管子第二十五章 孔子第二十六章 孔门弟子第二十七章 周末之变迁第二十八章 诸子之学第二十九章 秦之统一第三十章 秦之文化第三十一章 汉代内外之开辟第三十二章 两汉之学术及文艺第三十三章 建筑工艺之进步第二编 中古文化史第一章 中国文化中衰及印度文化东来之故第二章 佛教入中国之初期第三章 诸族并兴及其同化第四章 南北之对峙第五章 清谈与讲学第六章 选举与世族第七章 三国以降文物之进步第八章 元魏之制度第九章 佛教之盛兴第十章 佛教之反动第十一章 隋唐之统一及开拓第十二章 隋唐之制度第十三章 隋唐之学术文艺第十四章 工商进步之特征第十五章 隋唐之佛教第十六章 唐宋间社会之变迁第十七章 雕板印书之盛兴第十八章 宋儒之学第十九章 政党政治第二十章 辽夏金之文化第二十一章 蒙古之文化第二十二章 宋元之学校及书院第二十三章 宋元间之文物第二十四章 河流漕运及水利第二十五章 明儒之学第二十六章 明之文物第三编 近世文化史第一章 元明时海上之交通第二章 西教之东来第三章 明季之腐败及满清之勃兴第四章 西方学术之输入第五章 清代之开拓第六章 满清之制度第七章 清初诸儒之思想第八章 康乾诸帝之于文化第九章 学校教育第十章 考证学派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与鸦片之祸第十二章 内治之腐败及白莲发捻之乱第十三章 外患与变法第十四章 译书与游学第十五章 机械之兴第十六章 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第十七章 法制之变迁第十八章 经济之变迁第十九章 最近之文化

章节摘录

  第一编 上古文化史  第一章 中国人种之起源  中国人种之起源,盖不可考,其故有二:  (一)无文字之证。研究历史,自来皆依据文字。吾人今日所知之文字,仅能及于商、周之时,所读之收,大抵周、秦以来之书。周、秦之人之去之太古,不知若干万年。视吾人之去周、秦之年岁,不止十百倍蓰。故虽周、秦人相传之说,不能自信为正确之史料。后世穿凿附会之说,更不足言。  (二)无器物之证。仅据文字以考史事,不过能识有史以后之事,其未有文字以前之史事,仍无从考证。故欲推测人种之起源,必须得未有文字以前之器物以为证。近世东西学者,若劳夫尔及鸟居龙藏等研究中国各地所发现之石器,多不能定其时代,且谓其未必为中国民族之石器。盖古器湮沉,仅从浮土中略得数事,不足据以考史也。  周、秦之人,已知此理。故其推论古初,约有二法:  (一)约举其理。  《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乾凿度》:“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中国文化史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古无文字,无名号,无年代,故人类起源之时,不可确指,仅能以理想推测其发生次序如此。今人以地质及古物,推究人类之年代及进化之次第,亦仅约计,不能如有史以后之事实,可确指其距今若干年,在何地,有何事实也。  ……


编辑推荐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柳诒徵先生的代表作首推这本《中国文化史》。本书创稿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可谓中国文化史的地位,更确立了文化史写作的基本框架。本书资料详赡,含括极广,举凡典章政治、教育文艺、社会风俗,以至经济生活、物产建筑、图画雕刻之类,皆广搜列举,力求使读者明了中国历史之真相及其文化之得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文化史(上下) PDF格式下载



文化史,要懂的


折扣真好i


价钱是唯一的优势


中国文化史


比较厚的书籍


需要有些古文功底


相关图书